}

守脑如玉:把《愚公移山》移除课本?

By  凯灿先生

请你谈谈对《愚公移山》这篇文章的看法,你是否同意将它从中学课本移出?

 

——这是2017年上海市宝山中学的中考作文题目。

 

如果你是当年考生,你会怎么答?

 

 

《愚公移山》,这是很多人熟悉的寓言故事。

 

很多人都认为想移山的想法很“愚”,更多的人认可“愚公”的勤劳、坚持不懈的精神,甚至把“愚公精神”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符号之一。

 

 

因此,不少国人都认为不应该移除课本, 应该保留在课本中传承宣扬下去。

 

一位叫牛瑞骐的中学生以《甚矣,汝之不惠!》的雄文作答,文中的独特见解让评委们折服、让人顿生“少年强则中国强”之感慨。

 

且让我们来读一读牛同学的惊世佳作:

 

相信很多同学读完《愚公移山》后,一定和我一样有个疑惑:愚公为什么不搬家呢?不过我知道,中考命题组一定认为此文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我们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既然有这个机会,我就来谈谈我的真实想法。

 

第一,愚公有了想法就坚定不移地去实行,真的是一件值得赞美的事吗?

 

当年法国世博会征集建筑方案时有这么一个提议:用石头建造一个三百米高的石塔,因为石材美观,同时石料作为一种传统建材也体现了法国悠久的历史。但如果法国当时真的采纳了这个建议,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便不会被建造,当年的世博会也会因此而成为永远的笑话。因为稍加计算便可知,石料达到几十米,底层便会开始碎裂,想要造一个三百米的石塔是根本不可能的。

 

同样,把山从家门口移开与建造石塔一样是个诱人的想法,但愚公稍微动动脑筋便会发现(古人是会乘法的),他那一家人要把山挖完,一千年都不止啊!这样也许他就会放弃这个念头。由此观之,周密的计划比坚定的信念更为重要!

 

第二,我认为此文部分反映了为何工业革命后我国会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当面对巨大的工程,愚公想到的是多生孩子,而不是改善工具(愚公仍然是“箕畚运于渤海”),否则中国很可能会是挖掘机的发明国。

 

其实类似的思想还存在于大多数国人的头脑里:当我们为GDP世界第二而欢呼时,却忘了我们的邻国日本,GDP仅次于我们,位列世界第三,人口却不到我们的十分之一;当我们的农民仍然手工为农作物施肥、喷撒农药时,德国的农药无人机呼啸而过,工作效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当“感动中国”中那位航天工人冒着生命危险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手工塑形(因为机器塑形会带来火花,造成极大的危险)的时候,美国的机器人操着不会起火花的铜铍合金工具自如地为燃料塑形……我们有太多繁荣是靠着人海战术和有着不可思议坚忍心的人民的血肉换来的。

 

这是一个用“人均数”来竞争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时代,如果我们还在用《愚公移山》这样的课文来教导下一代,认为依靠着“人多”以及“坚定的信念”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将是我们最大的悲哀。

 

所以,我支持从课本中移出《愚公移山》一文。

 

这是一篇15岁孩子的中考作文——文笔流畅、论证严密, 所展现出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辨能力让多少成人为之汗颜,为之叹服!

 

文中对“周密的计划比坚定的信念更为重要”以及“为何工业革命后我国会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的思考和论证,切中肯綮、一针见血。

 

在一个用“人均数”来竞争的科技新时代,如果我们还在用《愚公移山》这样的课文来教导下一代,认为依靠着“人多”以及“坚定的信念”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将是我们最大的悲哀。

 

如果我们的孩子都具备这样的深度反思能力和横贯时空的现代观念,少年强则中国强,这将多么让人欣悦。

 

 

跟“愚公移山”一脉相承,经不起推敲和质证的书本经典故事还有很多,如“卧薪尝胆”、“曹冲称象 ”、“ 悬梁刺股”等。

 

 

传统课本不会告诉我们:“卧薪尝胆”中的猪胆悬挂一天是会变坏发臭的,每天舔尝的话会拉肚子生病的,除非每天换新胆挂上。

 

 

 

“曹冲称象 ”中让士兵搬石头上船来回称重,还不如直接称士兵们的重量更高效便捷。

 

 

“ 悬梁刺股”中若违背人体作息规律过度“自虐”,会患“颈椎病”,或变成瘸子的,还不如养精蓄锐,在身体精力最好和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进行攻读,会事半功倍。

 

Image

 

反智、反人性的各种僵化宣教,不止存续在课本中,一些景点或街头小区的宣传画或石雕上,还挂着“二十四孝”中的“尝粪忧心”、“埋儿奉母”、“卧冰求鲤”等“愚孝”典故。

 

 

《尝粪忧心》中的庚黔娄遵医嘱,每天都品尝父亲的粪便,用来知悉父亲的病况变化,这个全然不讲卫生常识的“傻子”竟被宣传为大孝子。

 

 

《埋儿奉母》中为了尽孝不惜活埋自己的亲生儿子侍奉母亲的郭巨,竟然得到天赐黄金奖赏为大孝子,换成现代这就是一个人伦惨剧,郭无疑是杀人犯。

 

 

《卧冰求鲤》中的孝子王祥为了侍奉继母,解开衣服卧在冰上,突然冰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换成现代这种“自虐”行为极有可能患上风寒症,甚至白白冻死在湖面。

 

Image

 

不少学校尚存在着这样的教育误区:认为“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就是要把孩子们“简单听话照做”,“灌输”多于“启智”,“宣教”多于“启蒙”,并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义,把封建糟粕当美德、把裹脚布当传统进行“照本宣科”、道德教化。
 
                                                            
 
于是,从小一直受到这些典故潜移默化的孩子们就悲催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慢慢磨灭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在成长中慢慢丧失殆尽。

 

这样的教育结果,只会培养出一群不会思考、盲目从众的庸人。

 

 

不思考或者不善于思考的人会怎样?

 

清华大学有一位教授曾问她的学生:“如果刘文彩根本不是一个弄了水牢和收租院压迫贫下中农的人,周扒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主,只是一个富农,半夜鸡叫这个事情没有发生过,你们能相信吗?”

 

结果,所有的同学摇头,说我们没法相信。

 

这位教授认为,学生们不是没法相信,而是不愿意相信。颠覆固有认知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因为人类思维存在惰性。

 

 

懒于思考是人性最致命的弱点,它不仅会使我们受到欺骗,会分不清事实和观点,被各种阴谋论弄得晕头转向,还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变成凶恶之徒,走向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
 

 

愿诸君摆脱传统文化思维禁锢,拒绝单一信息投喂,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守脑如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