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包汤圆,北滚元宵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小时候一直以为元宵和汤圆是一回事儿,后来才知晓了其中的不同。

 

手法:“包”出来的是汤圆;“摇”(滚)出来的是元宵。

馅料:汤圆馅儿软,荤素咸甜皆有;元宵馅儿紧实,味道甜口,绝少荤咸。

形状:汤圆的“个头儿”带着南方秀气,元宵的“个头儿”则透着北方的豪气。

口感:汤圆皮薄馅大,吃上去又软又糯;元宵皮厚,在煮熟后表皮更有粘性,馅料也更有咬劲儿。

汤水:汤圆表面光滑,煮后锅内清汤寡水;元宵表面挂(面)糊,煮后汤如稀薄糯米面粥(有人吃元宵时,专爱喝元宵汤。)。

 

上面是我后来知道的“正月十五,南汤圆,北元宵”的区别,网上也有人为二者的区别特别附图解说:

 

 

汤圆或元宵可汤煮、油炸、也可蒸食。它的形状本身也代表了团圆美满之意,非常讨喜。作为一种特定节日的食品,无论汤圆还是元宵,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的食俗地位不可撼动。。。

 

在美国无论年节或是平日,每家中国超市内的冰柜里都可以寻到多种品牌,各色馅料的汤圆,颜色白黑紫,形状大中小。下锅易煮好熟,入口细腻爽滑。这些汤圆均是“包”出来的,属于中国南方的做法 。

 

 

北方的元宵在制作上比汤圆要繁琐,首先是拌馅儿。传统元宵多以白糖、红糖、玫瑰、芝麻、核桃仁、花生仁、豆沙、枣泥等为馅,后来又花样翻新地增添了巧克力,山楂及各类水果等许多种类的馅料。元宵的馅料虽风味各异,但选择都是甘甜口味的,绝少采用荤咸(实际上在包粽子上北方人通常也是秉承这一习俗的)。

 

制作馅料的过程这里随便举一例:准备芝麻、糯米粉、面粉、花生仁(炒)、核桃(鲜)、白糖、麦芽糖等。先把芝麻和花生仁、核桃仁放在炒锅,用铲子不停翻炒至出香味,炒好的材料用机器打碎或者手工碾碎,依次放入白糖、面粉、麦芽糖、温水,用手把馅料充分抓拌均匀。再放入水,水要分次放,根据干湿度慢慢地搅匀。馅料搅匀后,压制成大约1公分的薄饼,用刀切成大小均等的方块,放入冰箱冷藏。

 

开始摇元宵的时候就把冻过的小块儿馅料取出来。放到一个盛满糯米面的笸箩(扁圆形的竹器)里,来回的摇晃和滚动,摇滚几下后,将容器内的元宵取出来沾上水,然后再放进去继续摇滚,反复多次之后,直至元宵变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滚圆的,白噗噗的“小胖儿”之后,就大功告成了。

 

 

这是最早的手工摇元宵的做法。再后来商家在出售元宵的时候,用一种专门滚元宵的机器,一个半敞口的大盆,像是工地上用的搅拌机一样,里边放上糯米粉,元宵馅料放进去以后,用手摇下边的摇把,摇动过程中根据干湿程度边摇边加水。现在国内北方的商店里制作元宵用的都是电动的滚元宵机器。

 

 

手工用笸箩制作的元宵,是一下一下摇晃出来的,称“摇元宵”更贴切些,用自动滚元宵机器制作出来的元宵,是一波一波地滚动出来的,所以人称“滚元宵”(不是曾经有那么个笑话吗:有个外地人到了天津,看见大家都在排队买元宵。便凑过去向其中的一人问道:这元宵是怎么做的?对方冲着他道:滚!外地人一听就急了:呵,我好言好语地问他话,他张嘴就让我“滚”。。。哈哈哈)。同样是元宵制作,一摇一滚,完成了原始手工制作到机器自动化的飞跃,效率提高了数倍。

 

遗憾的是在美国根本买不到元宵。非想吃时,就只有自己动手摇。记得去年年初我自己试着摇了些元宵。元宵馅好办,只是摇元宵的家什不好找。于是用了个口敞的很大的不锈钢盆,动手摇了起来。由于盆的摇晃空间有限,我把元宵先后分成了5批摇的。虽然把胳膊累得酸疼,但效果是好的,首次自摇元宵成功了。除了自己吃外,还分别送给了国内来自北方的朋友们分享品尝了一下,非常开心。只是当时忘了给摇好的元宵拍张照片了。今天是元宵节的正日子,下午会摇元宵,并会想着拍张照片。。。摇啊摇,仿佛摇回故里吃元宵。。。

 

 

(图片来自网络)

2021年2月26日(元宵节)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