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要将爱情捧的那么高呢?

在我忧伤的时候,是你给我安慰; 在我欢乐的时候,你使我生活充满光辉。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作者:高林
 

因为人类的知识、财富、权力截至目前为止都无法解决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死。

因为有死这个必然到来的结局横亘在我们面前,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走在一条从摇篮到坟墓的单行道上。

一个不可避免的同时又完全未知的结局在等着我们。这是古往今来人们花费最多时间、金钱、精力也没能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所有的宗教都在向我们许诺一个死后的世界。西塞罗说“哲学的意义就在于让人们不再畏惧死亡。”但无论是哲学还是宗教,客观的看它们近几千年来在这个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其实还是相当有限。

既然谁也无法让大部分人客服对死亡的恐惧,坦然而无所畏惧的在通往坟墓的道路上狂奔。这时候爱情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因为无论身份、地位、财产、权力上相差多少,在爱情里的两个人至少在生命的角度上是平等的。在人生这条单行道上有人和我结伴而行,当我闭上双眼沉入虚无的时候有人会守在我身边。有人会在我的身体化为灰烬之后在他/她的余生里记得我。这些都意味着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战胜死亡。

从这个意义上说爱情其实代表着人性里最基本的一个需求,那就是对死亡的抗拒。人类有无数种方式可以实现这一点,比如说立德、立言、立功,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宗教的解脱也是常见的一种。

在所有这些方式里爱情的优势在于它门槛最低、群众参与度最高,同时取得的成就又最坚实、最让人踏实。

你站在聚光灯底下,享受着人们的掌声,那一刻你觉得你战胜了死亡。你看着自己的书被印出来摆在橱窗里,一本又一本,你觉得它们应该一时不会被做成纸浆。虽然你不是萨福,但你也可以相信“在另一片星空下,有人会谈论我们!”这一刻你也觉得自己战胜了死亡。

但曲终人散的时候呢?当你在人们的掌声中离开,然后半夜醒来想起自己的什么东西丢在会场里了,你自己开车回去,看到空荡荡的会场,没人收拾的垃圾,宣传单页被随手扔在地上或者椅子上。那一刻你环顾四周只有不耐烦的工作人员,你还相信自己战胜了死亡么?

你看着整条街橱窗里的灯光渐渐熄灭,路灯的光照在你的书上,拖出一条长长的阴影,覆盖在一本《弃儿汤姆琼斯》上,然后你想了半天也想不起这本书里的任何一句话。你终于想起“特洛伊城破之后经年累月,谁为英父、览异邦之殊俗、睹城邦之异制”。然后你发现这还tm是用文言翻译的奥德赛。你觉得你还能战胜死亡么?

即使再怎么花团锦簇,人终究是孤独的。有再多人对我们微笑,再多人为我们鼓掌,再多的支持者、朋友、知己,我们终究是孤独的。当我们独自一人的时候,只要没能适时的睡去,我们就难免会陷入孤独。而一旦陷入孤独,我们就会从白天的外壳里蜕出来,回归到那个软弱、孤独、忧愁、对死亡战战栗栗的内心。

这时候爱情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因为这时候只有爱情这个借口可以让人陪伴在我们身边。当你看着灯火阑珊的城市的时候,只有爱这个理由可以让一个人站在你身边。万事皆空,但爱情相对不那么空,至少欺骗性更强,这是爱情能被抬到这么高的地位上的另一个理由。

爱情的另一个优势是虽然科技进步已经让它和生育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微漠了。但人们总归还是会觉得生命是爱情的结晶。在人类的社会里生育是最大的奇迹,也是唯一可见的创造生命的奇迹。创造生命就等于战胜死亡。这是生殖崇拜的基础。

也就是说在爱情这件事里其实涵盖了死亡这个终极问题的绝大部分解决方案。门槛低、参与度高,人人都可以分享。同时还从延续生命到战胜死亡的两个角度全方位的回应了死亡这个人生的最大难题。所以爱情的地位想不高也难啊。要让爱情回归生殖冲动,剥离全部光环,恐怕只能等科学战胜死亡之后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