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清水河》之视频与音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探清水河》

从“窑调”到众人齐唱的现代歌

A 《探清水河》之视频与音频

很久以前,听了几段郭德纲的相声,感觉就是正如那句话所讲:相声界,没有郭德纲早就黄了;有了郭德纲,则更黄了。

新冠期间不知哪根筋搭上了,又打开了油管上众多的德云社相声,还有众多所谓粉丝们制作的宣传节目,虽然对郭德纲还是称不上喜欢,但改变了我很多以前固有的“高雅”的观点,开始渐渐理解并支持郭德纲他们了。

原因有三,一是听了一些介绍郭德纲经历的节目,非常感慨他当年几进几出北京的遭遇以及他的坚持;第二个原因是听了几个介绍他众徒弟的节目,特别是现在的大红人岳云鹏,这位出生于河南的80后小伙子,13岁那年,因交不起68元学费而辍学,孤身一人来到了繁华的北京城……作为大城市上海北京出生的人,有多少人会意识到八九十年代的共和国还会有人因这点学费而上不起学?相比较那些被体制接纳的文艺圈人士,我更加佩服起郭德纲,佩服他能接纳这些孩子,另外也佩服他养人养心的这些手法,正统体制内的文艺圈里似乎还没有他这种人。

原因之三,就是“歌曲”《探清水河》的走红,也是今天想说的主题。为什么在歌曲上打双引号呢?来,我找了几个视频,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首先来一个如今被唱红的版本,也就是郭德纲徒弟张云雷的演绎版,吉他伴奏,深情款款,唱的是悲天悯人的情怀。

      

如何,想象得出吗?名星个人演唱会中常见的荧光棒被带进了相声剧场,一个相声专场活生生地演变成了台上台下齐唱的流行歌专场。如今,除了张云雷的“原唱版”,油管上还可以看到其他明星的传唱版本,还有被编排成各式舞蹈甚至广场舞的。

再听听张云雷师傅郭德纲当初挖掘开发出来的版本,最早好像是2013年,三弦伴奏,激昂有力,其表现手法有浓重的曲艺京腔味儿,老郭在介绍此曲时用了“北京小曲”一词。

      

师徒两个版本,差异一目了然,据说喜欢老郭铿锵老味儿的人不会喜欢张云雷的,喜欢张云雷慢速荧光棒版本的也听不惯老郭的。想想这个“歌”的演变过程,从郭德纲改编整理推出此“小曲儿”,再到几年后由徒弟演绎并推动观众一起热唱的流行歌……怎能不让我去支持郭德纲德云社这类“非正统”的曲艺剧团呢?

听了上面那两个现代艺人演唱的版本,有多少朋友会想到,我们的红色电影中也曾用过这个《探清水河》,不过哼唱者是黑道土匪,类别是二人转。请看,2014年电影《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张涵予饰)的唱段,枪声伴奏,匪气爆棚。

      

                    58:00——58:45

在马未都与郭德纲老搭档于谦的一档节目中,马说自己听到德刚云雷的《探清水河》时,突然想起自己以前听过这曲调。那是60年代,当时他在北京温泉地区插队,当地农民常哼唱这小曲儿,不过那时老马并不知道这其实是有名有姓有历史的“传统曲艺”,只以为是当地农民随口哼哼的小调。我们再看一个1960年版的吧,红色经典电影《林海雪原》中杨子荣(王润身饰)的唱段,也属于二人转。

     

                  47:50——48:35

历史再往前推,视频是找不到了,不过找到个现存最早的录音资料,据说是30年代民国时期录制的唱片,演唱者郭筱霞是解放前北京的著名曲艺演员。如果说郭德纲的演绎透着一种捶胸顿足、从暴怒到懊恼的男主视角,郭筱霞的演绎则让我感受到底层社会女性的辛酸与不幸,无奈与无助。这个音频资料保存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北京记忆网站中,请点击一下吧,也为这个“中国人民大学/我的北京记忆”库的资料汇集工作点个赞:《探清水河》30年代唱片(恰恰是这个老版本,也是我找到的唯一唱了“四更”的版本)。

今天就写到这里,下回再简单讲讲《探清水河》词文字的演变吧,其实也没什么好多讲的,这原词儿毕竟是被很多人称为“窑调”,不好贴啊,而且现存最早的印刷稿不在北京,也不在中国了。

      

 

B 《探清水河》之曲词文字

云霞姐姐 发表评论于
今天来你家玩,看到《探清水河》,你这贴信息量足,我还唱过呢,因为喜欢而唱!
亘古未见的笔名 发表评论于
我为此还编了篇中篇小说(三探清水河),有兴趣的可去我博客看一下,国内也有网站转载的。哈哈哈!
zhshqg 发表评论于
师葭希唱的最为动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wYRh06UEuY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太爱北京了' 的评论 : 厉害,又是那么多细节信息,我一点都不知道啊,大谢!
前面说起张云雷的《锁麟囊》,觉得张对京剧在年轻人中的推广起了很大作用……只可惜,他的几句相声调侃段子(确实不合适),惹到了京剧老人们的“尊严”……

知乎里的各式评论蛮有趣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7312263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喜清静' 的评论 : 哈哈哈,似乎符合喜清静的性格。对了,张云雷的粉丝们被称为“二爷的二奶奶们”;非常佩服这些粉丝团,张云雷台上唱什么,台下就能团体合唱,油管里用了个“班主任查作业”一词……

对了,你怎么最近不发文儿了呢?爱罗嗦不罗嗦了?? :))))
太爱北京了 发表评论于
德云社剧场的选址也很有意思,张云雷驻演的三庆园历史上梅兰芳孟小东尚小云程砚秋等名伶曾长期在这里演出,湖广会馆小剧场是国民党成立的地方,宋教仁追悼大会在这里举办的。广德楼剧场建于嘉庆年间,老舍小说<赵子曰>写过这儿。三里屯剧场位于使馆区,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在北京当公使时常来这里听相声,这个中国通京剧昆曲相声都喜欢,尤其喜欢郭德纲的传统相声。
喜清静 发表评论于
喜欢张云雷的。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我胖我的' 的评论 : 胖胖好,我也是这几天才知道这个“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北京记忆”网站的,这网站有点像维基百科,提供一个平台/仓库,具体内容好像是由个人存放进去的……我最近在看里面“方言土语”这块。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太爱北京了' 的评论 :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信息,有机会去北京德云社听一场去;另外,北京的这些地名儿,太有意思且有人文历史感了,请写一篇吧,朋友。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替补球迷' 的评论 : 被你这么一说,现在蛮想翻翻曲波原著中的具体句子,还有电影导演剧组他们的发挥……

至于“土匪都是当地人,不可能了解或哼唱在北京民间传唱的这种小曲”,我网上查看了一些,似乎清末民初这个“故事”出来以后,就有了“北京小曲”与“东北二人转”两个分支,而且二人转歌词更加露骨……按这个说法,我觉得此曲在东北的流行程度会更加“深入人心”的。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秋水天长' 的评论 : 王子文?啊,我连王子文是谁都不知道啊,太孤陋寡闻了。 觉得凭秋水和老地雷的技能都可以唱这歌的,不过,我蛮希望老地雷学2014年电影中枪声伴奏的版本,谁让她叫“老地雷”呀,:))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老歌好听 /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似乎整体上还是喜欢张云雷的较多,这点蛮有趣的;我觉得可能和他上上下下的遭遇相关吧,熟悉他的大众对张的情感非常“震撼”。

记得有一档节目,某评委说张云雷:唱歌里面,他不属于唱的好的;说相声里面他也不是说的好的……老郭护犊心切,马上出来说“我不认为”……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omo_sharon' 的评论 : 最近发现油管上有很多老调新唱,希望郭德纲德云社能多挖掘发展一些这种作品。
老歌好听 发表评论于
张云雷硬是把它唱成了江南民歌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张云雷唱的充满感伤,似乎更易打动人心
秋水天长 发表评论于
我也喜欢这首歌!:)在抖音里听到王子文唱的,特别酷:)去油管找了下,没找到。你这几个版本我都听了,还是最喜欢王子文:))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暖冬好,城里有不少人放声歌唱,但真正打得开嗓音且坚持训练的还真不多,暖冬就是这为数不多中的一员。强烈建议暖冬试试这歌,可以找个短小一些的现代版本,很多现代版都不唱一二三四更,而是起个头然后直接唱5更然后双双跳水殉情的,这快节奏的世道啊……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 谢谢夸奖,俺是上海人,阿拉是上海宁,:))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专家”?大哥~~,以前俺被一叔称为黄导,昨天又被几个朋友叫成“淫曲专家”了,哈哈哈……俺是不是也得写一篇《我的第一次》去投稿了,(咱们的文字,应该是很容易被辨认出来的,:)))。
替补球迷 发表评论于
影视作品智取威虎山出现这个小曲,是因为在曲波的林海雪原原著里,有土匪(记得是被孙达德抓捕的一嘬毛)哼这个小曲:提起松老三,两口子卖大烟。。。
曲波可能不熟悉这个小曲的历史,所以在小说里把松老三误为宋老三;更重要的是当年林海雪原剿匪是在黑龙江密林深处,土匪都是当地人,不可能了解或哼唱在北京民间传唱的这种小曲。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土豆兄真细心,谢谢分享!老兄是北京人吗?
五湖以北 发表评论于
老兄很费心呐,有点像当年的沈从文,小说不让写了就钻研古代服装,然后成了专家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看完文章没有看留言,还忙着去找师葭希的版本,我个人很喜欢这个小姑娘唱的,不悲,轻轻松松,好听。现在一看留言,很多知音啊,土豆自己也喜欢师的版本:)土豆周末快乐!
太爱北京了 发表评论于
是海淀区蓝靛厂,没有到西郊温泉那么远,10号地铁有火器营这一站。德云社在北京有7个小剧场,午场的票比晚场好买些,我看过陶阳高峰峦云平的演出,陶阳天资过人,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肯定能成角儿。
我胖我的 发表评论于
吆,为我的北京记忆库的音存资料汇集工作鼓掌,功德无量。民间小调非常有魅力,因为它与我们的内心距离最近。我觉得张云雷与郭筱霞的演唱处理更接近,发声部位、吐字归音、润腔、嗖音等等,都如此。特别是在一句末尾的最后一个字从辅音到元音的转换,张云雷非常注意这个细节。还有就是,张云雷没有郭德纲调门高,但是他的低音比郭德纲的低音更有味儿。
momo_sharon 发表评论于
这首歌最近火爆,有一个小女孩唱的最好。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亚特兰蒂斯' 的评论 : “这一个小调,足可beat现在100首流行歌曲”,哈哈,甚有同感,虽然有些夸张, :))。曾经有人问郭德纲怎么看待张云雷那歌的走红,老郭说:1,(张)那是瞎胡闹;2,打死也没想到……。 好像现在老郭自己反而不唱这小曲了。

另外,德云社岳云鹏《五环之歌》的走红,也是一个“奇葩”现象。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杜鹃盛开' 的评论 : 杜鹃不是孤陋寡闻,其实我也是1个月前才知道的,不常回国的缺点吧;民国30年代的版本,确实会越听越有味儿。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Rosaline' 的评论 : Rose怎么有这么多好朋友呢,现在德云社主力演出都一票难求了。 这歌曲,年轻人往往会喜欢张云雷的,但我觉得,从保留传统来讲,我希望郭德纲以及民国郭筱霞的版本能够后继有人。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pot321' 的评论 : 我也非常喜欢师葭希,本来想放这位红衣女孩子的版本,后来觉得毕竟都属于“其他”演员的演绎版了,所以放弃;另外一个德云社京剧神童陶阳的无伴奏版本,我也特喜欢,非常伤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wYRh06UEu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KhYk36pFew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太爱北京了' 的评论 : 对了,这歌词里唱的“此事出在京西 蓝甸厂 蓝甸厂火器营”,应该就是马未都说的北京温泉地区(海淀区西北?)吧。

我最近在看以前的版本,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真实故事了。清末最后80年,北京旗人的生活好像是非常落魄的,(老舍的作品中有体现);另外,旗人没有男的一起跳水殉情的文化,这小曲原始版本中那六哥哥没有跳水,所以当时故事没有“升华”,现在靠郭德纲把六哥哥推入水中逼他殉情,反而演绎出另一个“梁祝”了……

我下一篇再写,:))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我个人觉得那个叫师葭(音同加)希的小姑娘唱得最有味道,有田震烟熏嗓子的味道。情感也很到位。
太爱北京了 发表评论于
张云雷唱歌唱戏都挺好听的,最喜欢他穿灰色长袍唱<锁麟囊>的样子,好一个翩翩的民国公子!他的形象声线经历确实比较适合唱程砚秋的戏。<四世同堂>里冠小和出场时对他的描写之一是会唱两句太平歌词和皮黄。70年代出生的北京孩子都会哼两句这歌是指我们小时候都听过探清水河,我和妹妹还在那河边玩过打水漂呢。
杜鹃盛开 发表评论于
孤陋寡闻,第一次听。张云雷的好过郭德纲的,最后那个30年代的录音更有味道。谢谢土豆分享。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大约三年前,去北京时,朋友们请我去德云社听相声专场。那时,是围坐在八仙桌旁,点着茶,啤酒,点心瓜子。

我非常喜欢郭德纲的京腔京韵。
亚特兰蒂斯 发表评论于
西厢记的开头,梁祝的结尾。中段不甚清晰,,,, IBM?
这一个小调,足可beat现在100首流行歌曲。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太爱北京了' 的评论 : 我是最近两个月在狂听德云社的东西,特别是张云雷的历史,才知道太平歌词以及《探清水河》。我小时候也爱听相声,贯口是经常听得到,但就像你说的,所谓太平歌词真的就一点不知道了。记忆中没听过马三立侯宝林以及他们的弟子们说过。

另外,郭德纲挨批的那个“窑调”概念,也是头一回听说,以前好像也只有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用过这词儿。

“70年代出生的北京孩子都会唱这歌”,这啥意思啊?是土生土长会唱呢,还是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跟着北京德云社学的?
太爱北京了 发表评论于
70年代出生的北京孩子都会唱这歌,2018年在中国旅游时无论是成都的火锅店宜昌的游船上还是苏州的出租车里到处都播放着张云雷的<探清水河>,挺好听的。郭先生多年来一直在他的相声里推广各种传统曲艺使这些濒临消失的曲种为年轻一代的观众所知甚至喜爱,老实说我从小听相声长大但从未听过太平歌词,只听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提到过太平歌词,是老郭的相声让我真正听到了这种曲艺形式。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大马哈鱼' 的评论 : 慢慢听,看看喜欢哪种版本, :))
大马哈鱼 发表评论于
沙发一坐细细听和读^_^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