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段记载的是保罗第二次宣教之旅的回程。保罗离开哥林多,经过坚革哩,在以弗所短暂停留之后去到凯撒利亚,最后回到这次宣教的起始点安提阿。在安提阿住了些日子,便又离开那里,挨次经过加拉太和弗吕家地方,坚固众门徒。这也开始了保罗的第三次宣教之旅的行程。
这段经文所记载的保罗行程,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是,保罗几乎都是在没有受到驱赶或逼迫的情况下离开的。例如,保罗不是因为受到逼迫才离开哥林多;在坚革哩,保罗办完了他许愿的事情也就离开了;而在以弗所,非但没有受到什么压力,众人甚至还请保罗在那里多住些日子,但保罗还是离开了。我们会发现,保罗之前行程的每一站都是因为受到驱赶、逼迫才不得不离开的,而这一次却是在没有看到有什么逼迫的情形下不断地离开。我们可以猜想,或许是保罗因为在哥林多住的时间长了,所以后面的行程就相对压缩一些,急于赶回耶路撒冷或是安提阿。或者也有其它的原因促使保罗如此匆忙地往回赶。
我们可能会想,为什么保罗会在没有逼迫的情况下不断离开呢?我们之所以会好奇,会觉得奇怪,很主要的原因乃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各地马不停蹄地宣教,直到迫不得已才不得不离开的保罗,所以才无法理解保罗竟然会在无压力的情况下一站一站地离开。可是,我们也需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保罗为什么不可以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离开呢?实际上,保罗也是人,也有累的时候,也有需要休息、调整的时候,也需要有一段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的行程来帮助他的恢复,以便继续出击。保罗尽管是主所拣选的宣教士,可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把保罗看作是上了发条的钟表,必须一直高强度地精准运转下去才算正常,稍微迟缓一下就认为是哪里出问题了。保罗是活生生的、需要休息的人,而不是永动机。
当从这个角度来看的时候,我们就会对保罗和他的这段非受迫性行程有更多的理解。的确,自从看到马其顿的异象,保罗和他的同工就一路冲进欧洲,在腓立比被囚、在帖撒罗尼迦被驱赶、在庇哩亚被驱赶、在雅典舌战群儒被讥讽、在哥林多坚守了一年零六个月;他的确需要回家休息了。而且,保罗也需要一些空间和时间来处理他和神之间的一些事情,例如曾经许过愿,也到了要剪发还愿的时间了,等等。如果神也把保罗当人看,赐给保罗有这样一段休整的行程,我们怎么能够把保罗当机器看,要求他必须不断运行下去了呢?我们自己岂不也是需要休整的吗?
当我们学会来理解保罗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学会来看神的工人。虽然神的工人是要向神交账、尽忠,做一个忠心、良善的仆人,可是神的工人也需要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也有他们自己需要处理的一些事情,包括他们在服事之外和神之间的“私事”。我们要理解他们的需要,并且支持他们在身、心、灵方面所需要的恢复和休整。保罗不愧为是神忠心、良善的仆人。他在回到安提阿休整之后就很快又踏上了第三次的宣教旅程。祝愿每一位神的工人也都会在经过适当的休整之后重新得力,再次为主踏上新的征程。
默想经文:“住了些日子,又离开那里,挨次经过加拉太和弗吕家地方,坚固众门徒。”(18:23)
静默思想:结合整段经文来默想这句话。注目保罗的休息、停留和重新上路,让我们学会看自己,也学会看教会的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