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印象是怎么产生的?
就是聚焦产生的。
比如看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这就是不同的聚焦:你是什么人就怎么聚,反过来,你怎么聚就说明你是什么样的人。
红楼梦本身是什么?可能是其中之一,之二,之三,也可能什么都是,也可能什么都不是。
如果不聚焦,红楼梦就只是红楼梦,而不是任何人的任何解读。
读者聚焦,也没有聚出红楼梦的本质,只是聚出了自己的影子。
同样的原理,论持久战,各自聚出各自的影子。
中国抗战,各自聚出各自的影子。
战狼疯狗,各自取出各自的影子。
同样的原理,我的观点,我的世界,我的生活,其实也不过是各自聚出来的各自的影子。
假如世界有一个本来的样子,那个样子只能在我们不聚焦,没有取舍的时候才可能真正地呈现。
“我”就是一个习惯性的聚焦方式。因为他是虚幻的(非根本非真实)破碎的(非本原非整体),聚焦的破碎的本质产生了无数的平行的角度与方式(如解读红楼梦)。所以他就特别地没有安全感,他要保持自我,保持稳定的存在感就需要做两件事,一是确认自我的存在,二是否定同级别的与我不同的存在。
这就是一切争论的根本原因:我基本上从不费力气去论证别人的合理性,相反,我花吃奶的力气去论证别人的不合理。
我最大的乐趣就是确定自我的存在及其影响。如果看到有人赞同我的观点,那就太好了。如果把不同的观点说哑了,心情可以愉快半天。如果遭到反对,那就不可忍受。背后的驱动机制,跟国王要占领更多的土地,公兽要与更多的母兽交配(比喻,说的是机制,不限于男士)没有本质不同:自我最大化。
看跟别人的合影,一般来说,第一眼一定会去找自己,第二眼很可能还是自己。别人什么样子可能根本不会注意。
我这样做,别人也这样做。每个“我”都依这个原理来聚焦。
这样聚出来的样子,一定不是对象本来的样子,也一定不是我本来的样子。比如我对自己的认知和别人对我的认知一定不同。
那么,哪个是真实的?
只要是聚焦(因忽略而模糊也是聚焦的结果)产生的印象,就不可能是真实的。
那么,到底有没有真实的样子?
不好说。还可以类比:各人解读虽然不同,但是有没有一部作品叫红楼梦?有。
按这个道理来推,有没有一种东西叫生命?有。
如果这个类比成立,真实的生命是存在的,那他是什么样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