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八十年代初中期就算房价再便宜, 买的人也极少?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注意, 是八十年代初中期, 底下那位说在县城花12万,不会是八十年代初中期。

比如说北京一个四合院一万块, 假定是1985年, 以此为例。

那时的工人工资多少? 老的技术工人从1956年后基本没加过, 大约一百元上下或出头一点, 中年工人五六十,青年工人四十来块, 除去开销, 要攒一万需时多少年? 买房就免谈了, 等着分房吧。

那么, 既然又可能分房, 按规定是一定会分到的, 只是时间早晚房子好坏等等, 那么干嘛不吃不喝去存钱买房呢? 再说拼命也攒不起那么多的钱啊!

有没有人买得起呢?

有!

除了高干高知外,买得起的就是那些落实政策的人了, 什么叫落实政策? 恐怕现在争来争去的人中, 有人不知道(或假装不知道), 简单做个“知识普及”, 就是说, 以前不按法律和政策, 没有任何道理地把你家的钱(包括房子)给拿走了, 现在按法律和政策还给你。

这类人, 心有余悸不奇怪吧, 前有车后有辙, 指不定哪天法律政策又不管用了, 俺花钱买个四合院, 您老一高兴, 又没收了, 俺家岂不是白花了那个钱? 还得等下一次落实政策(假定还会落实), 有俩钱还不如吃掉踏实。

剩下的能有这个能力买个四合院的, 也大概就是高干高知了, 问题又来了, 国家有规定和政策呀, 这“二”高们的住房, 统配由国家解决, 而且一定比马路上的阿狗阿猫还大还好,尤其是高干, 您见过哪个副部长那时发了疯自己去买个四合院?

结果就成了, 买得起的人不会买, 缺房的人绝大多数连想都不会想去花一万块买个四合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