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是我的一篇读书笔记 -《互联网时代,传统阅读重要吗?》- 读朱小棣先生的《闲读闲记》的节选,原题为《边角处的精彩》。想看全文的朋友,可以在下面给我留言,谢谢!
朱先生谈到在阅读中常常会“放弃了主题主旨,在边角里拾到了有价值的东西”,我对此深有同感。在读《错过了与三毛在同一时空》一篇里,我在边角处有了意外的发现。
也许是琼瑶、三毛在我成长的年代中太红太流行了,在我眼里她们的作品都是我调侃的对象。前一段时间和年轻人聊天,有人抱歉说自己曾经看过《小时代》,我的安慰词是:那有什么呀,我当年还看过《还珠格格》呢。
三毛在我眼里和琼瑶一体,过重的文青气和自恋感,我年轻时就不怎么喜欢,到今天我更没有兴趣再看她的东西。但是在朱先生的文中,我却被三毛笔下一个人的故事打动了。
“这个林先生,钱是没有,画倒是一大堆,看了令人心惊肉跳。卖是卖不出去,再看他那副样子,好似也不在乎。卖不卖画,饭吃得饱了,就去买材料,不厌的画着他的画”。
“为了不饿死,林复南用了他部分的才华,去做了美术设计的工作,几年下来,他的生活。较以前安稳多了,固定的收入,也可以被我们这些朋友敲敲小竹杠,吃吃‘石头火锅’。也许是‘石头火锅’吃多了一点,林复南的脑筋变得越来越顽固,我以为,他袋里有了钱,可以出去交交女朋友,做一个风流画家,但是十年下来,他在交友方面一无成就”。
“我想,这人不是天才就是白痴。我再细看他,两者都不像,林复南对艺术的热爱,是冷静的,持续的,有条理的,日复一日的”。
“有时候,我看不过去,也会骂他——‘你这种傻瓜,画到死,也没有人知道你。他总是淡淡的一笑,也不分辨,对着这么一个淡泊得如同白开水的人,我心里也不由得叹服起来。这就是我的朋友林复南,他在广告设计上,也许小有名气,但在画展这种事情上,他就不怎么热心积极”。
”终于有一天,接到来信说他要出国到各地美术馆参观学习。离开台湾前,要将他的画做第一次个人的展出,还要到纽约去办另一个画展。往后的日子,是好,是歹,在他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有信仰,他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金钱之外,还有其他有价值的东西,值得如飞蛾扑火似的将自己毫无畏惧的投进去。愿这一个无名的画家,继续为他一己的理想,发出人性灿烂的光辉来”。
多少人年轻时睥睨天下,追逐俗世的成功。待到被岁月毒打后,又变得玩世不恭,随波逐流。所谓的成功,是命,是运,多数人也许都不能把握。我年纪渐长之后,慢慢懂得了这些道理,也碰到过几位像林先生这样的朋友。而林先生的人生态度,无论他能不能画出来,都是一个值得珍惜的朋友。对此,朱先生的评论是:“三毛已经透过她的文字阐发了金钱以外的人类价值,诗意地发出人性灿烂的光辉来”。
我再检讨自己的刻板印象,感动我的林先生是三毛的朋友,通过三毛的笔触来到我面前。所以,三毛哪是那么单调的文青形象?是我肤浅了。我也感谢朱先生,在一个我已经没有兴趣的角落里,读到了一个打动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