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豫剧
(附演唱链接与简谱)
白继周
家乡河南,地处母亲河之南而得名,中州大地,华北平原,钟
灵毓秀,人杰地灵。
正因为她位居中原,受四周兄弟民族文化习俗的交流和冲击,
很难保持一枝独秀的特质。地方乡土戏豫剧能保留为历史剧种,
弥足珍贵。
河南的地方戏主要有豫剧、曲剧、二夹弦等剧种组成。其代
表人物有常香玉、马金凤、牛得草等。
说到“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其艺名还有鲜为人知的典故:
穷人张家少女名“妙玲”,因拜常姓师傅学戏,出于对“一
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践行,改“张”姓为“常”。而“香玉”
的由来,则和历史上的“项羽”有直接关系。楚汉相争,“恨
地无鼻”的项羽勇猛无敌,人称“霸王”。出于仰慕,取为艺
名。解放时,一记者写文报道,不小心将“常项羽”笔下误为
“常香玉”,从此歪打正着,一个剧种的代表人物青史留
名。
像电视连续剧《常香玉》插曲中的歌词一样,我从小在嵩山
北麓、河洛之滨长大,离常派的发源地不远,甚至下田都要从“香
玉故居”门前经过,深受常香玉流派的熏陶。父老乡亲都以随口
哼上几句豫剧唱腔而自豪。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家乡的真人实事:一个叫“八”
的,酷爱家乡戏,他得空就唱,甚至干着活也不舍得耽误。
一次,八肩膀上挑着满满两桶水,边走边唱,高兴时还连带
比划,水从桶中溢出大半都不知道。路人见状,连喊带叫:“八,
八,水洒完了!”他不耐烦地说:“急什么急?还没有唱到茬
口呢!”
豫剧又叫梆子戏,指演出离不开梆子带领节奏而言。当然伴
奏乐板胡、二胡、笙,还有打击乐扁鼓、大锣、镲、小锣等也
缺一不可。
其实,豫剧的总指挥是扁鼓(专业名称叫司鼓)。演出时他
虽然坐在偏台,但右手一根筷子样的小棒敲击鼓心,清脆有
声,指挥演员、唱腔、动作、锣鑔等,跨在左手上的类似于
莲花落竹板的手板开合有致,专门指挥梆子节奏的快慢。
梆子一般有梨木制作,高级的需要楠木质地,一粗一细敲起
来清脆有声。板胡在豫剧中又称头弦,说明其重要地位,定降
E调的36弦。二胡定降E调的52弦。豫剧中女声用降E调,男声
或用降B调。
剧情中的武打场面,为显示其精彩,或振奋观众情绪,要用
高音锣鼓配合完成。一般剧情,只需要扁鼓指挥普通打击乐就
行了。
说起豫剧的代表作,要数一鸣惊人而后来被拍成电影的
现代戏《朝阳沟》了。
《朝阳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品,描写一对学恋知青拴
保与银环上山下乡的故事。情节中既有主人公互帮互带的描写,
又有心直口快的二大娘人物的刻画,还有朴实醇厚的拴保爹、
娘的描绘,甚至还有小市民银环娘的表演,一个个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朝阳沟》的轰动一时不但在于紧扣时代主题,而吸引
观众之处还在于将乡土之音推陈出新,既保留了豫剧的元素,
又增加了民歌的韵味,雅俗共赏,耳目一新,这就引起老百姓
的共鸣,经久传唱。其经典唱段“亲家母对唱”堪舆国粹京剧
样板戏《沙家浜》中的“智斗”媲美。
我因此斗胆提出对戏曲命运的思考:民族戏曲要想发展,
必须两条腿走路:既继承传统又创新发展——推陈出新。为什
么我们这代人对经典国粹敬而远之?那些才子佳人咿咿呀呀离
我们的生活太远,实难引起共鸣。这就是一提起现代戏大家随
口就来的原因!
说到家乡戏豫剧,忍不住想说我年轻时的参与其中的故事。
文革开始,我以初二的身份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由于
时代的需要,有幸成为大队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中的一员,
当时主要是从事打击乐。出于对“文艺轻骑”的跟随,我一人
两职、一职三用。我的道具是一个工字型木架子,下面的一横
由脚踩固定,上面的一横左端固定铜镲的一半,右端挂有中音
锣,与铜锣互成九十度的是从底座伸出固定的小锣。演出时左
手握半个铜镲,右手持锣锤,左右手协调有致,配合剧情发展。
如果是大段的演唱,我还需用笛子给乐队伴奏。
我至今记得首次演出的盛况:进入洒落在山谷沟坡的自然
村,架起锣鼓一阵猛敲,山村顽童争先恐后,家庭主妇抱儿牵
女,耄耋老人叼着旱烟袋,就连农业学大寨工地上的大姑娘小
伙子都来不及擦去脸上的汗珠,将我们团团围在中心。记得开
场是一个豫剧大合唱,只听“某某某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向
贫下中农汇报演出现在开始”报幕员的朗声脆音一落,我的锣
鼓声紧接登场:仓台采台 仓台采台 仓 仓 采台仓 采台衣台 仓;
采台采台 仓 仓 采台衣台 仓!演出的内容已经没有印象,
但我熟背的锣鼓经至今记忆犹新。
想知道怎样用锣鼓来合成吗?告诉你:“仓”是锣与镲;
“才”单指镲;“台”是小锣;衣是空拍。有趣而有序。
如果有兴趣,可以到我的文学城博客“大洋彼岸洋插队”中
回忆录板块“忆海拾贝”中查找。
为表达我对故乡热土的挚爱,更抒发哺育成长我的桑梓深
情,最后,播放一段个人学唱电视连续剧《常香玉》主题歌
“你家在哪里”
(附链接):
这是一首豫剧戏歌,请老师指导,让大家点评!
以下链接是今日新秀排练的现代豫剧《朝阳沟》的全剧视频,有兴趣的不妨点击一饱眼福:
https://mp.weixin.qq.com/s/jB--xG6jbqoHHPegT7R0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