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为你好——东西方思维差异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西方思维注重个体的独立,中国思维中个体只是集体这部庞大机器里的一颗螺丝钉。

在个体独立的环境里,个体为自己做决定,螺丝钉听从集体或权威的号令。

本次奥运,美国体操女王Simone Biles宣布退赛,因为“我不再享受体操比赛”,美国体操协会声明:“我们全心全意支持拜尔斯的决定,并赞扬她将自己的福祉放在首位的勇气。

中国女排已三连败,主力队员朱婷伤势严重,总教练郎平说,现在朱婷还没办法休息,“让她歇歇,谁来啊?是吧?”是啊,毕竟奥运的胜败事关国家民族荣誉。我们为了国家荣誉可以命令运动员让球打假球,轻伤不下火线更是传统。

美国人自私,将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好不好?有争议。

郎平的话,似乎没人反对。为国争光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假如,朱婷自己不愿意,郎平鼓励说:拼一下,拿了奥运冠军你所有的痛都值了。假如,朱婷硬拼,导致终身伤残,郎平是否有责任?大概没有,毕竟“目的是好的”。

“都是为你好”——中国人大概都从小听到大,有了这句话,很多父母可以把她们认为一切“好”的东西逼我们吃,“好”的事情逼着我们做,“好“的职业逼着我们做,甚至“好”的小伙/姑娘逼着我们嫁娶,但是他们很少问我们:你快乐吗?

同理,计划生育是站在整体的角度,牺牲个体来达到整体的平衡。为了整个民族,个体必须只能生一个孩子,怀上了也要打掉,生下来也要送福利院。这项政策的人制定者从来不考虑,被剥夺亲生骨肉的父母是否因国家减轻了负担而快乐。

说到底,“都是为了你好”是一种强权施加给弱者的强盗逻辑。

“都是为你好”,外国也有过!对,加拿大的原著民寄宿学校的初衷也是“好”的,毕竟1867年开办的时候原著民不开化,把他们的孩子送到寄宿学校管吃管住学文化,不好吗?当然不好,因为这是强制的,没有经过孩子父母的同意,更没有经过孩子自己的同意。虽然学校的生活条件可能比原家庭好一点,但是孩子在心灵上受到的创伤难以弥补。

人类文明在进步,文明的基石是对生命的尊重,无论是那个民族,哪种肤色,体弱的老人还是无助的孩童。尊重前提下,没有任何人可以用任何理由来决定他人的命运。

nightrose 发表评论于
比如很多保守州想尽办法阻挠诊所提供流产服务,因为选民相信未出生的婴儿的权利比母亲个人的权利更重要。你也可以说这是把群体意志强加于个人意志之上
nightrose 发表评论于
话也不能说绝对了。当兵上战场?通常都少不了洗脑,尤其是战争时期。国家机器不可能时时刻刻都保证每个公民都有自由选择权,很多时候也要求少数服从多数,或者鼓动个人牺牲小我为更高目标奋斗。不同的只是程度和宣扬的最高目标罢了。
72lulu 发表评论于
嘿嘿,就是都把你当傻子…
心之初 发表评论于
"都是为你好”,中國文化裏有很多“吃飽撐”。對於成年人,絕對是應該讓自己對自己做選擇。只要不損害別人,一切爲自己。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没有法子啊,专制文化啊!
兵团农工 发表评论于
郎平出国多年,还是改不了国人思维,呵呵

大号蚂蚁 发表评论于
打疫苗不也是吗?中国作业有的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