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還沒有信心?

道成了肉身,丰丰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魅力四射,令我折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爲什麽還沒有信心?

毕业证道

2003

經文:馬可福音4:35-41

35當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吧。」

36門徒離開眾人,耶穌仍在船上,他們就把他一同帶去;也有別的船和他同行。

37忽然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

38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

39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止住,大大地平靜了。

40耶穌對他們說:「為甚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

41他們就大大地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

馬可福音4:35-41記載有一天耶穌在海邊教訓人,用比喻傳講天國的奧秘,不覺已經夜幕降臨,想到還有另外的使命,遂吩咐門徒,把船劃到加利利海的對岸去,門徒遵命而行。突然,海面上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可是耶穌却在船尾睡著了。門徒們雖使出渾身解數,仍然不能阻止事態惡化。這時候他們叫醒了耶穌,責怪祂說:“老師,我們都要喪命了,你難道要見死不救嗎?”耶穌斥責風和海,風就立刻止住,海也立時平靜下來。耶穌抓住機會,教訓門徒說:“爲什麽膽怯?你們沒有信心嗎?”

假如你是在場門徒當中的一位,面對耶穌的教訓你會如何反應?你是否認爲耶穌實在不近人情?你是否認爲你有很好的理由膽怯?你是否認爲在如此急迫的情景之下,怎麽可能還有信心?

下面我們就來仔細查考這段經文。我們將發現,耶穌之所以責備門徒沒有信心,乃是有充足的理由的,因爲這些門徒忘記神的呼召,懷疑神的慈愛,還低估神的大能。

  • 忘記神的呼召

17世紀,在美國,Pennsylvania有一個人叫William Penn。William Penn是當時貴格教派裡的領袖之一。他在當時很受印地安人的歡迎。跟印地安的酋長領袖有非常美好的關係。有一次在冬天,很嚴寒,印地安的些酋長跟William Penn在一起,就有點半開玩笑的跟他講:「如果你願意明天從這裡走,你能夠走多遠,就把你走過的土地都送給你。」好像是一句開玩笑的話。但William Penn,第二天早上起床,雖然天氣十分惡劣,吹風下雪,他仍一個人起來走,一直走到傍晚,走到他很累的時候,他就停下來。然後就跟印地安族的這些酋長報告,他已經走到那個地方了。印地安酋長就非常驚訝,你居然對我所說的話那麼認真!你把我所說的話當真!竟然花時間在這麼寒冷的天氣下走。所以印地安酋長後來決定,好,就把你所走過的地方送給你。多大的土地?現在費城Philadelphia有多大,就大概是那麼大小。後來William Penn還協助創立了Pennsylvania的州政府。

讓我們來看今天的經文。35節提到,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海那邊去罷!」像以往一樣,耶穌説話就是這樣清楚、肯定、簡潔、明瞭,且帶著權柄,不容人置疑。這裡的經文首先讓我們看見是耶穌吩咐門徒們當天晚上渡過加利利海,而且耶穌自己會與他們同行。其次,當時耶穌沒有告訴門徒到海那邊去的目的,看後面馬可福音第五章的經文我們才瞭解,他們不顧一天的辛勞,馬不停蹄、連夜行船的目的乃是要醫治和釋放一個被衆污鬼折磨很久的格拉森人。

換句話說,門徒的這次夜間行動完全是主耶穌的主意,而且主默許自己會參與整個的過程。這是多美的一個呼召!多美的一個應許!就像今天在座的每一個人到這裡來接受裝備都有神的帶領和祂同在的應許。故事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提醒我們,在時間未到之前,主常常不會告訴我們將來事奉的每一個細節,祂需要我們每一天來跟隨,有時候甚至是在我們認爲不方便的時候---就像門徒是在傍晚的時候,祂要我們跟隨。祂是主,祂有祂的時間表。作爲僕人,我們理當順服。

 Editorial “we”, inclusive “we”, exclusive “we”

[我自己的見證]---打道回府

教會歷史---回到根源,起點

可是爲什麽一遭遇風暴,就懼怕不已呢?是不是已經忘記了主當初的呼召與應許?因爲既然是主自己呼召祂的門徒去完成祂指定的事工,祂一定會顧念他們到底。記住,神的選召從來不會後悔。

今天坐在這裡的人,相信都是蒙召的人。你我同蒙恩主的選召去在不同的崗位上傳揚祂的福音。在這條蒙召的道路上你有沒有遇到什麽困難和風暴?在遇到困難與風暴時你又是如何反應?你是否相信呼召你的主將一路地引領你直到你達到目的地?

  • 懷疑神的慈愛

有一期的台福通訊上刊登了一篇感人的見證,題目叫做:癌症八福。作者是一位傳道人,剛剛熬過八年的神學裝備,現在正在北美一個華人教會牧會。正值青年精華為神的呼召而衝刺之際,突然傳來妻子已到了癌症晚期,將不久與人世的噩耗,一時間,錯愕、疑問、自責、憤怒、悲傷、拒絕等各種情緒涌上心頭,他無可適從,不知如何是好,宛如人間地獄一般。這時候一個疑問總是揮之不去:神真的愛我和我這個家嗎?如果是,爲什麽要讓這一切臨到我身上?爲什麽是我而不是別人?

感謝神!神通過另一件看起來是雪上加霜的事情---車禍,告訴作者神對他無微不至的關顧,作者的疑問消失了,他甚至總結出太太患癌症之後神賜給他們家以及教會的八樣福氣:

  1. 癌症使我們對生命問題有更深的體驗,與那位生命之主的關係有了重大突破。
  2. 癌症使我們夫妻關係大為改善,使我們經歷到過去沒有過的恩愛。
  3. 癌症使我們未信主的家人全部上教會。
  4. 癌症使我們經歷到所事奉的教會有史以來最大的復興與合一。
  5. 癌症使我們成爲別人的祝福---因著為我們代禱,許多人跟上帝的關係越來越親密。
  6. 癌症使我們有機會與我們期待已久的母親相聚在一起。
  7. 癌症使我們擁有更多的朋友與友誼。
  8. 癌症使我們學會堅强,在苦難中不氣餒,反倒依靠神,從祂得力,幷用祂所賜的安慰去安慰別人。

加利利海位於地的低窪處,週圍群山環繞,造成的氣壓導致海面常常有風暴驟至,令人猝不及防。不巧,在這次耶穌與門徒渡海時,海面就忽然刮起了强大的暴風,小船立時陷於危險之中。在風浪還沒有發生前,「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對本行是漁夫的門徒來説,加利利海是他們平時討生活的地方,他們對這地方太熟了;而反過來說,耶穌的本行是木匠,算是旱鴨子,因此門徒讓耶穌睡著了。他們自認可以不必靠耶穌,只要靠著他們的經驗就可以輕易地過去。

可是湖上忽然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門徒們奮力搖槳,使出吃奶的力氣,仍然與事無補。眼看要船破人亡了,門徒們這才想起船上還有一個人,就是耶穌,祂居然置身事外,安然睡覺,便非常生氣地把祂喚醒,呼叫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麼?」。雖然只有簡單的幾個字,馬可却讓我們看到門徒此時對他們的老師耶穌是多麽不滿。他們埋怨耶穌毫不在乎他們的生死,漠視他們的人身安全。

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讓我們來粗略地看看在馬可福音前三章里耶穌所作的事情。那裏記載了耶穌在安息日爲人趕鬼、爲人治病的事跡,記載了他醫治彼得岳母的事跡,還記載了他憐憫大痲瘋病患者和癱子並親手醫治他們的事跡。這些事跡門徒們都是曾經親眼目睹的。試問,耶穌寧願冒著生命危險在安息日解除陌生人的疾苦,祂怎麽可能不在乎與他朝夕相處門徒的安危與生死?祂連世人所鄙視的殘疾人甚至麻瘋病患者都廣施憐恤,實行醫治,祂怎麽可能撇弃祂所選召、幷花上了無數心血來教導、栽培的這批門徒呢?

劉院長常說:人生有忽然起的風暴,有喝不盡的苦水。我很阿門。遠的不說,就說這半年來,我就經歷小女生病送急診,以及哥哥去世兩次突然起的風暴。

這些都是外在的風暴,其實,還有内在的風暴。這内在的風暴可能由外在的風暴所引起,比如説,就在小女生病住院的時候,---

神的美意:

作爲同樣是神所呼召的僕人或使女,你是否也遇到一些風暴呢?我不是在這裡跟大家比經歷,比傷疤。在家庭、婚姻、健康、事奉上遇到困難時,你是否也像那些門徒一樣懷疑神的慈愛?在困難的時候,你有沒有數算神的恩典---思想神過去是如何地恩待你?“神就是愛”和“以馬内利”這些聖經上所記載的客觀真理是不是也是你主觀的經歷?如果說門徒有那麽負面的想法還情有可原的話,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却沒有理由懷疑神的慈愛,因爲耶穌兩千年前已經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了---這一點對故事中的門徒卻是尚未發生的事情---祂的死時刻告訴我們祂對我們的愛有何等長闊高深。

  • 低估神的大能

幾十年前,有一位名為J. B. Phillips 的美國人寫過一本書,題目叫做:Your God Is Too Small。聽説不少的基督徒看過,而且他們看過之後,還一致地推薦其他的基督徒都來讀讀這本書,理由是作者Phillips帶給讀者的決不僅僅是某一個領域的知識,更重要的,也是最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向每一個基督徒發出挑戰,他催促我們對自己習以爲常的信仰進行革命性的反思。

Philips 所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你信的神究竟有多大?據他的觀察與研究,很多基督徒頭腦中的神與聖經中所描繪的那位創造天地萬物的宇宙之主、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相去甚遠,不可同日而語。

有趣的是,Phillips 還列舉了不少人心目中的神的形象,當然那是扭曲的真神的形象。比如有的人認爲神就是一位常駐警察,永遠試圖在挑你的毛病;有人認爲他是一個老頭子,冷酷沒有感情;有人認爲他是一位超級主管,他隻關心他自己的利益;有人認爲他是一個絕對完美主義者,你永遠也無法達到他的標準;有人認爲他只是優秀分子的神,軟弱者與他無緣;……,等等等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讓我們再回到今天的經文之中。事實上,真正認識耶穌是誰的人不會那麽無禮地去喚醒祂。因為耶穌是神,祂是任何場合的主人。與馬太和路加對同一個故事的描述相比,馬可在這裡的記載尤其有價值,因為他讓我們知道耶穌在平靜風和海時究竟作了些什麽?事實上,祂除了動了動嘴什麽也沒有作。祂斥責風,命令海,吩咐它們說:「住了罷!靜了罷!」,按希臘原文字面的意義是「把嘴巴包籠起來罷!」。於是風立即停止,海也大大的平靜了。

還記得當初神是如何創造天地的嗎?用祂的話語。祂的話帶著能力,神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耶穌在這裡也是用祂的話語來成就大事。馬可四章39節裡所用的“斥責”與“住”兩個字分別與馬可福音1章25節裏所用的:“責備”和“不要作聲”是相同的,換句話說,

在馬可看來,至少在那個特定的晚上,風和海的囂張很可能背後有個黑暗的勢力在操縱,是這個邪惡的勢力在興風作浪,阻撓他們的行程。

耶穌象對付污靈一樣的對付了這個黑暗的勢力。風浪平靜之後,門徒們就大大的懼怕,並心生疑問:「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這兩件猶太人最害怕的事物---「也聽從祂了」。由此,門徒們的這個疑問帶出這個神迹故事的重點,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這就是神的兒子,神的臨在與能力在祂的身上彰顯出來。耶穌平靜了風浪,正如在舊約中的耶和華所行的,也難怪門徒就大大的懼怕,後面的這個“懼怕”在原文中有“敬畏”的含義,也就是說最後門徒們對耶穌充滿了敬畏。

三年來,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經濟上神奇妙的供應,婚姻的成長,性格的塑造,全人的降服,體力上的奇跡。

可以想見,這故事對馬可時代的讀者產生的安慰是何等之大。當他們面對撒但的攻擊和逼迫,使「教會這艘小船」遭遇風險和打擊時,他們不會忘記耶穌擁有平靜風浪的大能。盼望在今天神仍然藉著這個故事對在座的每一位説話。你信的神究竟有多大呢?祂是否大過你的困難?是否可以超越時空?又是否可以超越理性?

結論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在人生的某些階段遭遇極大的風暴,而這些風暴常常突然降臨,猝不及防,同時劇烈到一個程度,我們憑自己的經驗和力量根本無法勝過,就像經文中的那些門徒所遇到的風暴一樣。這時候我們的信心就顯得何等重要!不是自信心,而是對神的信心---就是相信祂的揀選與呼召,相信祂的同在,相信祂的慈愛,相信祂的大能。相信既然是祂呼召我們去完成祂托付給我們的使命,祂必因著祂的慈愛與我們同在,祂必用祂的大能膀臂一路保守扶持我們,直到我們到達祂呼召我們要去的彼岸,完成祂所托付給我們的使命。

禱告:主啊,越接近畢業,越覺得自己就像經文當中的門徒,雖然跟隨你多年,承受過你無數的恩典,可是一旦風暴一起,我仍然害怕得要命,懷疑你的慈愛,低估你的大能,也忘了你的呼召与應許。主啊,求你憐憫!求你憐憫!其實,主啊,你從來沒有離開過我,三年來,你天天与我同行,只是有的時候,我忙著用自己的方式做事,沒有意識到你的存在而已。主啊,我懇求你,不要叫我重蹈覆轍,主啊,讓我從失敗當中學到該學的功課,以至於每一天可以有一些長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