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奥运,是该爱它还是恨它?

从大陆来到美国,至今在东西方度过的时日大致各半。愿以我所见所闻触及一下东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也许能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图片

美国体操界有个传统,奥运会之后,那些载誉而归的运动员,当年的或以前的,会组团举行一个金牌之旅(又称GOAT),去各个城市表演。今年也不例外,该活动已经于9月21日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Tucson)开始,将先后在35个城市做巡回演出。

只是今年的金牌之旅与以往有几处不同。

今年的组织者是美国女子体操头号人物西蒙娜·拜尔斯(Simone Biles)的赞助商Athleta,而不是历年的美国体操协会。而且这是第一次有女性来组织这个活动。尤其不同寻常的是,拜尔斯要把心理健康宣传作为她金牌之旅的一部分内容,并由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体操运动员卡特琳·奥哈希(Katelyn Ohashi)主持。

拜尔斯会致力于宣传心理健康,起源于她本人这次东京奥运的特殊经历。

拜尔斯为维护身心健康退赛是竞赛文化的进步

拜尔斯此次身负重任赴东京参加奥运。大家不仅寄望于她蝉联女子体操个人全能冠军,更是将她视为美国女子体操团体赛夺冠的领军人物。

但是,拜尔斯爆出了也许是这次奥运会的第一个惊人新闻:因心理健康原因,她在帮助美国女子体操争取到团体决赛权后,临阵退出团体决赛。

最后,团体夺冠呼声最高的美国女子体操队只拿到银牌。要说这与失去拜尔斯这一员大将无关很难让人信服。虽然有一些小声音,但总的舆论都没有责怪拜尔斯。

这是主流媒体的政治正确吗?也许。但我更愿意相信是时代的进步。如果这事发生于10年前,这样的舆论导向很难想象,20年前则几乎不可能。

拜尔斯这一代人比他们的前辈更重视自我,更爱护自己,更有勇气为自己争取权益。这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图片
西蒙娜·拜尔斯的推文,感谢大家对她的支持。

曾是优秀滑雪运动员的佐伊·鲁尔(Zoë Ruhl)对此深有体会。从小就热爱滑雪也极具天赋的她,16岁时就在世界杯赛中获奖。但她在2014年,大学一年级时,却不得不因身心俱疲彻底退出这项运动。她在《纽约时报》的一篇观点文章中说:

滑雪运动几乎击垮了我。而我远不是唯一有这样故事的运动员。过去和现在的精英选手都开始说出一些教练、医生和体育协会忽视甚至有意掩盖的现实。世界级的竞技体育可以将儿童和年轻人推向崩溃的边缘,有时甚至超过了这个界限。这不仅仅是几个坏苹果;这是一种不惜一切代价赢得比赛的文化,这种文化有时无视运动员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体操运动员西蒙娜·拜尔斯在东京奥运会上重新激发了这一话题,她展示了知道何时退后一步和不参赛的力量和优雅。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她也向我们展示了一条通往更健康的体育道路。现在,我们——运动员、观众、团队和体育协会——需要尽自己的努力,停止羞辱,更好地保护年轻运动员的安全、健康和未来。

最让人心疼的是,鲁尔说她并不想放弃这项运动。只是,她当时面临的选择是,要么以伤害自己的方式继续参与,要么彻底放弃,没有中间路线可走。她说,那时的自己多么希望有榜样人物能够站出来做出中间的选择,因为她本人没有这样的勇气。

其实,鲁尔选择放弃就已经是非常勇敢的行为了。她至今相信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但是,她也只能以牺牲自己的爱好为代价。她无法做拜尔斯那样的选择,因为她不是拜尔斯。这才是拜尔斯所作所为的意义所在。

走进东京奥运的拜尔斯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女子体操运动员。她无愧于这个称号,因为她退出团体赛的举动,让每个人无可选择地面对运动员心理健康这个话题。这是她送给每一个运动员的礼物,是当年的鲁尔可望而不可求的东西。那些没有傲人成绩的运动员非常需要类似拜尔斯这样的人物来担当这样的角色,就好像已经颇有成就的网球运动员Naomi Osaka,就好像荣誉加身的游泳运动员Michael Phelps。

拜尔斯的赞助商Athleta的首席品牌官凯尔·安德鲁(Kyle Andrew)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支持西蒙妮,支持她在比赛内外注重身心健康的选择。成为最好的也意味着知道如何照顾好自己。我们被她今天的引导力所鼓舞,并支持她前行路上的每一个选择。” 

图片
在西蒙娜·拜尔斯退出女子体操团体赛的决赛后,Michael Phelps接受CNN采访,谈论运动员心理健康问题。(CNN截屏。)

运动员承受的心理压力不是我们常人能够想象的,更不要说奥运会这样级别的比赛了。我们的体育文化应该允许运动员做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选择。

拜尔斯,Phelps和Osaka等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他们也同时在为创造一个好的时代做贡献。很高兴看见这样一个良性循环。

有了这样一次特殊的奥运经历,拜尔斯决心继续利用自己的明星身份为谋求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做些事情,在金牌之旅中加入心理健康宣传这个内容是她新的尝试,也是每一个运动员的福音。

参加奥运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体验。今年东京奥运会上其他一些与精神建设有关的花絮也值得写一笔。

 

选择并列第一体现的是真正的奥运精神

如果说奥林匹克精神有官方定义的话,最经典的应该是“参与重于输赢”。

卡塔尔的男子跳高运动员Mutaz Essa Barshim和意大利的Gianmarco Tamberi,在两人一路咬合跳上去,比成平分后,拒绝继续分出个仲伯,而选择根据比赛规则并列第一,所体现的就是这样的奥林匹克精神。

图片
NPR对Mutaz Essa Barshim和Gianmarco Tamberi选择并列男子跳高第一名的报道。(NPR网站截屏。)

在体育比赛中,特别是这样级别的国际比赛中,一般都认为一个人的金牌比并列金牌更有价值。而且,拒绝继续比出个高低,会被看成没有男子气,或缺乏拼搏精神。但是,这两位运动员作出不继续比赛的选择后,不仅他们自己表现得比个人单独获得冠军更高兴,也在没有观众的赛场赢得了“满场”的掌声与喝彩。现场很多人被感动得落泪。

运动员在规则允许范围内主动“选择”共赢的事情似乎没听说过。这一次当然也是因为这一比赛项目的特殊性和具体比赛中细节的巧合。但他们的确是选择了并列冠军。而这个选择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这是真正的“参与重于输赢”。

 

一个人战胜世界一流的团队靠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力量

这次东京奥运的重大新闻之一是,奥地利的女子自行车公路赛选手安娜·基森霍夫(Anna Kiesenhofer)以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战胜了几个世界一流团队的共同努力,夺得冠军。甚至有人说这是本届奥运最令人振奋的故事,因为基森霍夫这个奖牌给了目前的拜金体育体制一记响亮的耳光。

自行车公路赛赛虽然是个人项目,却有着团队努力的传统。因为快速的骑行过程中风的阻力非常耗体力,如果聚在一起骑行,领头的人就可以为紧跟其后的人挡去相当一部分风。所以,比赛时运动员往往在冲刺前的大部分路程中相互合作,轮流领骑,或者一个团队中有人做出牺牲,专门为队友领骑,让队友保持体力,然后去夺冠。

图片
比赛开始不久,安娜·基森霍夫就一个人冲到最前面,离开了大阵营。(NBC截屏。)

 

 

图片
《卫报》对Van Vleuten错把自己的女子自行车公路赛银牌当金牌的报道。左边是金牌获得者安娜·基森霍夫。(《卫报》截屏。)

这次来自奥地利的基森霍夫打破常规,开赛不久就冲了出去。当其余运动员还挤成一团轮流领骑时,她以别人不敢想象的智慧、战略和勇气,几乎全程保持一个人遥遥领先。她的策略如此不按常理出牌,以至于后面的人都没有意识到前面有人,第二个冲过终点线的荷兰运动员Annemiek van Vleuten还以为自己是冠军呢。

基森霍夫不仅没有队友替她挡风,她还没有教练,没有赞助商。她的每一步都是一个人的策划、计算和设计。她还不是专业运动员。

基森霍夫是个有博士学位的数学家和大学讲师。自行车比赛只是她的业余爱好。她能够以一己之力战胜那么多世界一流的团队,自然离不开她超人的脑力和体力的付出。人们公认这是一个科学、智慧和勇气的胜利。但我要说,这也是一个制度的胜利。

借用一个新学的词,奥地利是这个世界上最少内卷的国家之一。奥地利不仅国富民强,而且不像美国那样贫富差距悬殊。这样的国情决定了其国民的普遍淡定。也许只有淡定的人才会产生这样的思维,才会有这样的自信,因为他们的淡定背后其实是有支撑的。

基森霍夫的故事甚至很难发生在美国,因为美国是一个非常崇拜金钱的社会。美国会出现有能力送人上太空的私企,但很难出这样一个“没有钱的一个人的团队”。不是不可能,但是很难。

基森霍夫的智慧和勇气真正体现了奥运精神。我们在为这样的精神喝彩的时候,是不是也不应该忘记其背后的支撑,也应该为一个真正国富民强的国家喝彩?

愿更多的运动员能够拥有这样的支撑。

 

14岁的全红婵真诚感人,也让人心疼

前几天全红婵的名字刷屏了。她几乎完美无缺的10米跳台跳水动作赢得了奥运金牌。她获得多个满分10分的表现更是让媒体赞不绝口。

14岁的孩子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表现的幼稚和真诚尤其让人感动,她说话的“不成熟”与她跳水的超级成熟完全不成比例。 

图片
NPR对全红婵拿下两个满分10分的报道,标题是:“她只有14岁,刚刚在跳水比赛中取得两个满分,赢得了一枚金牌。”(NPR截屏。)

很多人心疼一个14岁孩子要操心家里没钱为母亲治病,也为孩子的懂事和真诚感动。我当然也不例外,但我更忍不住想到的是其他的全红婵们。

全红婵回答媒体问题时的一个细节让我特别难受:她说妈妈病了,但她说不出是什么病,因为那个字她不会念。她希望赚很多钱给妈妈治病。

我说,怎么会连妈妈得的什么病都说不出来呢?有人说,很可能那个字大多数人都不认识。这个我信。但是,我想象不出我们会说不出家里人得了什么病!就好像同学、同事名字中有生僻字,我们一定会知道那个字的发音一样,身边有人得病,我们自然而然就学会了那个病名。这个故事首先说明的是,全红婵们不仅没有正常的生活,也没有正常的情感交流。

全红婵对记者说过自己读书成绩不好,愿意读体校的原因之一是以为在体校就不需要读书了。

本来要学个字不难,不认识的可以查字典,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很多人。也许正是全红婵不善于读书,才造成自己妈妈病了那么久还没学会那个字。但是,这难道不是更说明了学校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吗?全红婵说不出妈妈得了什么病暴露出来太多问题。

全红婵“成功”了。她会有很多钱。我们也已经知道,她的家人甚至不需要她赚的钱就得到了很好的照料。这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只希望这突然到来的铺天盖地的关怀不会窒息了她那颗天真诚挚的心灵,希望14岁就成名的她依然有让心智正常发展的机会。只要突然而来的爱不毁了她,小红婵前程无量。

但我们不能不关心还没有成功的小红婵们,以及更多永远不会成功的小红婵们。他们都值得拥有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拥有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有正常的情感交流,合格的文化教育以及对心智成长的关怀。

中国这种从小选苗培养的做法已经饱受诟病,我就不在这里吐槽了,只说一句这不是一条正常的道路。但在我们无力废除这样的体制之时,至少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让在小红婵身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我相信,大家一起呼吁,声音够强时,会有一定的效果。

为了小红婵们,我们不要因为人微言轻而放弃努力。我们更应该感激水晶般透明的小红婵,如果像她这样的孩子以后的生活得到更多人性的关怀,全红婵功不可没。

 

奥运会,奥运会,是该爱它还是恨它

体育是美的,形体美,力量美,技巧美,精神美,境界美,超越极限的美……

为了创造和体现美,为了追求登峰造极,运动员的付出也是超越极限的。运动有利于健康。但冲刺奥运与健康无缘,能够不毁坏健康就是万幸了。不仅是我们眼睛看得见的伤,还有很多看不见的,包括心理健康的伤害,包括被剥夺的童年,包括跳水运动员可能面临的视网膜剥离……

多大代价才是太大?有多少人懂得见好就收?有多少人有足够的智慧对自己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前文提到的滑雪运动员鲁尔说,她面临的体育文化使得她从热爱滑雪变成痛恨这项运动。无独有偶,当有记者问拜尔斯什么时候是她最快乐的时候这个问题时,她给出了令人吃惊的回答:当她不在体操房的时候!

无论是拜尔斯还是鲁尔,运动都曾是她们的挚爱。没有这份爱就不可能取得她们那样的成就。但是,如果攀登巅峰就意味着你必须走到恨这项运动的地步,奥运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体育比赛是一件极有人气的事件。奥运会更是吸引了全世界无数的体育迷。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奥运会已经背离奥运精神很远,更像是一个庞大的经济机器,有时还逃脱不了政治成分。

不敢说所有参与者都是这个机器的牺牲品,至少以“一个人的团队”赢得女子自行车赛冠军的基森霍夫不是。但我们有勇气承认有多少人已经成为牺牲品吗?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机器,美国女子体操队会全军覆没为性虐待的受害人吗?

有太多的时候和例子,拿了银牌的运动员流泪道歉,为自己没能获得金牌。难道不是能去参赛就是好样的吗?这种事情怎么也谈不上奥运精神吧?难怪Mutaz Essa Barshim和Gianmarco Tamberi决定共享金牌要成为大新闻呢。

对了,兴奋剂的使用到底有多普遍,我们有勇气正视吗?尽管检验技术不断提高,检验规则越来越严苛,试图阻止所有的漏洞,兴奋剂就是屡禁不止。难道不是因为这个机器的作用?

问个招砖的问题,奥运本身是不是已经成为一个戒不掉的毒瘾?

废除奥运的声音不少。这样做是不是最佳选择,见仁见智。目前来看,改良可能是最好的出路。我们非常高兴看见此届奥运出现的喜人变化。可能这也是物极必反的结果。

 

图片

 

最近,拜尔斯在一个媒体采访中说,她的正确选择应该是在东京奥运之前就退役。人无法走回头路。真的那样做的话,她就不会经历这次东京奥运上的“危机”。而没有这个“危机”,她是不是到时候又会后悔自己没有坚持呢?

真的,假设很容易,真正的情况总是更复杂。而且,为什么当初不愿意放弃呢?是不是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奥运真的有点像毒瘾呢?

此次东京奥运上,拜尔斯在放弃参加女子体操团体赛决赛后,在心理健康依然存在问题的情况下,精心选择了她认为不会造成伤害的平衡木项目个人赛,并获得铜牌。拜尔斯早就是一个习惯于金牌的人了,但这个铜牌对她来说意义非凡。

希望拜尔斯能够走出心理的阴影。希望走出阴影后体操运动依然是她的挚爱。

唯有这样,后来者才有希望。

参考资料: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5/sports/tokyo-2020-games-resilient.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6/opinion/culture/sports-mental-health-olympics.html

https://www.reuters.com/lifestyle/sports/athleta-sponsor-us-olympic-gymnast-simone-biles-says-it-stands-by-her-2021-07-27/#:~:text=%22Simone%2C%20you've%20made,you%20navigate%20the%20journey%20ahead.%22

https://www.cnn.com/2021/07/28/business/athleta-visa-simone-biles-sponsors/index.html

https://sports.yahoo.com/simone-biles-will-make-mental-health-advocacy-part-of-post-olympics-goat-tour-152352773.html

https://sports.yahoo.com/simone-biles-will-make-mental-health-advocacy-part-of-post-olympics-goat-tour-152352773.html

https://www.etonline.com/simone-biles-talks-overwhelming-support-and-her-emotional-olympic-memories-ahead-of-goat-tour

本文由作者授权原创首发于“加拿大和美国必读”公众号“细说美国”专栏
溪边愚人 发表评论于
那个“ahhhh”和“卖麻翁”说的简直不是人话。但越是这样的越需要晒出来让大家看看!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给楼下。
性侵这种事情,事后伤害最大的时候是被公开的时候,因此不存在“这么多年过去”过去的概念。这件事是最近两年因为宣判而不断被在媒体上提到的,这就会对当事人产生心理影响,迫使你回忆起过去的事情。
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讲,一个危险就是运动损伤,那会是一辈子的事情。状态不好就容易失误,失误就容易受伤,这个不需要解释吧?
性侵,尤其是对未成年女孩的,产生的心理影响很可能是一辈子的,不存在什么时候的概念。

卖麻翁 发表评论于
华妃的名言:“懒人就是矫情”!
ahhhh 发表评论于
性侵她的人在她还是无名小卒的时候,就被抓了。这么多年过去,她还在练体操,越练越好,成立奥运选手。结果要比赛了,心里有问题了。为啥心里的问题年代越久远,作用越大?
找的借口很牵强,舔的媒体更恶心。
话说奥运过去两个月了,你还提这事干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