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从安娜堡走来:九十年前的巴伯学者群芳谱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渔荫密树,夜博然明灯。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世纪初,随着清政府新政倡导女学,现代女子教育逐步兴起发展,开始出现通过官费和自费各种渠道的女子留学热。1917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正式启动由犹太裔校友巴伯 (Levi Lewis Barbour,1840-1925) 设立的"巴伯东方女子奖学金" (The Barbour Scholarships for Oriental Women)。这是密大最古老、最负盛名和最独特的奖项之一,被称为"密歇根州独有的财产之一",成为中国以及亚洲女性留学美国的重要途径。巴伯奖学金的宗旨是:让来自东方的女性得到西方教育,把好的东西带回去,在她们的同胞中传递祝福。从而鼓励和帮助亚洲妇女提高其在本国的地位,为她们返回祖国后取得领导地位和服务社会做好准备,并增进东西方的交流理解。

巴伯奖学金是美国第一个针对亚洲女性的奖学金,奖学金委员会秘书鲁弗斯(W. Carl Rufus)于1942年发表了《巴伯奖学金25年》(Twenty-five Years of the Barbour scholarships)一文,回顾了奖学金设立以来取得的巨大成果:1917-1941年间,来自世界各地十多个国家的212位亚裔女性获此荣誉,其中大约一半来自中国。这200余位女性先驱在密大总计度过了500多学年的学习生活(平均每人2-3个学年),从而获得回国服务的资质。鲁弗斯认为,无论从颁发数量还是覆盖范围,美国其他任何给予外国学生的奖学金均不可与之相比。

美国密歇根大学Bentley历史图书馆档案库中保存了多张巴伯学者的合影照片,图为1930-1931年度的合影。这是巴伯奖学金设立后的第14个年头,此时巴伯本人已辞世五年。照片中共有39人,是历年人数最多的一张,而且附有姓氏名单,十分宝贵。与密大Rackham研究生院1928-1930年间的巴伯学者名单比对,能够确定共有19位中国人,接近半数,其中至少6人获PhD博士学位,3人获MD(临床)医学博士学位,14人的中文名字完全确定。我们将从这张照片开始,追寻这些女性先驱的人生轨迹。

她们的足迹:西去又东来

这张照片共分五排,前排二人,其余四排各八至十人。现将其中已查到的14位来自中国的学者简介如下(次序为从前至后、从左至右,括号内的英文名字均出自密大Rackham研究生院的巴伯学者名单)

包志立 (Dji-li Bao,1902-1978,前排左),浙江嘉兴人,1924届金陵女子大学学士,1928年巴伯学者,1933年获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包志立回国后历任苏州东吴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西北联大、西北大学、金陵大学等校教授,并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务主任、金陵大学副教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著述甚丰。其夫高文源是密歇根大学硕士,心理学家,夫妇二人对于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顾静徽 (Zing-whai Ku,1901-1983,前排右),又名作薇,江苏嘉定人 (今属上海市)。1920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1923年考取清华庚款留美,1926年获康乃尔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1928年获耶鲁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顾静徽是1928年的巴伯学者,从事光谱系强度分布的研究,1931年获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顾静徽回国后在南开大学、大同大学、中研院物理研究所、唐山交通大学、广西大学任教,1952-1983年间担任北京钢铁学院 (今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及物理教研室主任。其夫施汝为是耶鲁大学物理学博士,中科院院士,中国近代磁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

张肖松 (Siao-Sung Djang,1901-2008,第二排左一),在汉口出生,1926届金陵女大学士,1930年巴伯学者,1935年获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张肖松回国后任教于武昌圣希理达女子中学、金陵女大、复旦大学,1949年举家迁至台湾,受聘为台湾大学教授。张肖松是台大心理学系创系元老之一,深受学生们的尊敬爱戴,1969年退休后赴美与家人团聚。2012年《张肖松博士手书回忆录》由台大出版中心出版,全书以细腻流畅、朴实率真的文笔记录了她一百多年来的精彩人生。

冯丽荣 (Lai-wing Fung,1900-?第三排左一),1917年毕业于中国南方第一所女子学校——1872年创立的广州真光中学,1922年成为岭南大学第一位女性毕业生,获理学学士学位。冯丽荣是1928年巴伯学者,研究项目为利用红外光谱测定分子结构,1932年获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冯丽荣回国后曾在岭南大学、真光中学、上海圣约翰大学等学校任教。1950-1953年间,她在美国罗格斯大学 (Rutgers University) 新泽西女子学院担任物理学讲师。

 

廖奉灵 (Fung-ling Liu,1903-1994,第三排左二),广东番禺人,其父廖德生是孙中山的同学,早年加入兴中会,后任孙中山元帅府顾问。1924年廖奉灵毕业于岭南大学,在多所中学执教。她是 1928-1931年间的巴伯学者,攻读历史学和教育学,获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廖奉灵回国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1932年出任广州私立协和女子中学首位华人校长。在她20年的掌校期间,协和中学成为一所具有中学、幼师、附小和附幼的学校。1952年,凝聚她多年心血的协和中学改为公立学校,廖奉灵继续从教,“桃李满天下,结果海内外”。

司徒月兰 (Antoinette Soo-Hoo,1894-1985,第三排左四),出生于广东开平一个基督教家庭,一岁时全家移居美国。1919年司徒月兰获加利福尼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归国,1929-1932年间巴伯学者。她回国后在燕京大学任女部主任,1934年再到南开,抗战期间在燕京及上海圣约翰大学教书。1946-1949年间,司徒月兰任南开大学外文系教授兼代系主任,是该系第一位女性系主任,当代英美文学家,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外文系教授。她先后在南开工作近30年,对南开怀有深厚感情。退休后于1961年离津去香港探亲,1963年移居美国。司徒月兰遗产的一部分,在其身后由亲属转赠南开大学。

郭美德 (Maida Kuo,1907-2007,第三排左五),1925-1927年间在金陵女大读书,1929-1931年间巴伯学者,获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复旦大学、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等处工作。

葛成慧 (Zung-wei Koh,1893-1970,第三排右四),江苏嘉定人 (今属上海市)。1921年赴美国耶鲁大学攻读公共卫生学,192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30年葛成慧得到巴伯研究金,前往密歇根大学研修妇幼保健学。回国后曾任上海尚贤堂妇孺医院、浙江省立助产学校校长兼附属产院主任;抗战胜利后筹资创办了嘉定第一所分科齐全的医院——普济医院,1949年后改为县人民医院。葛成慧是中国最早的公共卫生学领域专家,一生致力于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也是最早推行家庭医学卫生知识普及化的先驱之一,著有《临床细菌检验学专著》《公共卫生学》《助产学》《新医药概况》等。

吴鼎 (Theresa Woo,第三排右三),由日本赴美留学,其母为日本人。吴鼎是1930年巴伯学者,1934年获歇根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北平协和医院工作。

刘菊淡 (Lucretia Liu,1900-1982,第三排右二),字君坦,祖籍湖南浏阳,其父为湖南文化名人“杨花刘氏四兄弟”中的刘善浤,其母为清末维新派领袖唐才常的胞妹唐才难。1924年刘菊淡毕业于南开大学英文系,是南开第一位女性毕业生,1924-1929年间在南开女中任英文教师。经张伯苓校长及密大校友丁懋英医生推荐,刘菊淡成为1930-1932年间的巴伯学者,获密歇根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应张伯苓之邀回到南开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多所学校任英文教师。

王志宜 (Chih-yi Wang,1903-1984,第四排左四),天津人, 1923年毕业于北京培华中学,同年考取清华庚款留学生,赴美入康奈尔大学生物系,1927年获学士学位。王志宜是1929年巴伯学者,1931年获密歇根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她回国后在天津女医院、北平协和医学院任医师,成为著名儿科专家。1940年王志宜回到天津,与几位协和精英一起出资创办天和医院,寓意“天津的协和”,开创了津门医学的一个辉煌时代。新中国成立后,她曾任天津妇婴医院、儿童医院顾问医师,天和也并入天津市第一人民医院。

卞学锦 (Jina Pian,1907—1978,第四排左五),出身于天津豪门卞氏家族,是“南开之父”严修的外孙女,其父卞俶成也是天津名流。卞学锦是1930年巴伯学者,天津医学院教授,其夫为河北大学教授王云鹏。

许引明  (Doris Yin Ming Hsu,1903-?,第四排右五),出生在福州一个基督教家庭,毕业于华南女子大学,1930年巴伯学者,1935年获密歇根大学动物学博士学位。许引明回国后历任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生物系教授及系主任、代院长、教导主任。1947年赴美,任内布拉斯加卫斯理公会大学 (Nebraska Wesleyan University) 教授,改革开放后曾回母校访问。许引明的曾祖父三兄弟均为牧师,家族中多人行医或留学海外。她的堂姑祖母许金訇 (King-eng Hü) 是中国最早的女留学生,1895年在美国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许金訇的妹妹许淑訇也跟随她学医并成为医师。有些文章将许金訇的名字写成“柯金英”,看来有误。

毛彦文 (Yen-wen Mao,1898-1999,第四排右四),浙江江山人,1925届金陵女大学士。毛彦文是1930-1931年间巴伯学者,攻读教育行政与社会学,获密歇根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她先后在上海暨南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1935年成为前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的第三任妻子。毛彦文婚后辞去大学教职,协助丈夫开展慈善事业。1937年熊希龄去世后,她秉承丈夫遗志,出任熊希龄创立的北京香山慈幼院院长,将自己在密歇根学到的教育行政与社会学知识用于慈幼院的管理。1950年毛彦文经台湾赴美, 1962年回台定居,在中学和家政专科学校教授英语,教师生涯一直持续到78岁。图为1947年几位巴伯学者摄于上海,前排中为毛彦文,后排中为廖奉灵。

周贞英 (Ruth E. Ciu,1900-1999,第四排右三),福建平潭人,1925年毕业于华南女子大学。周贞英是1928年巴伯学者,1931年获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在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任教。她于1939年再度赴美, 1944年获密歇根大学植物学博士学位。周贞英在美工作两年后回到华南女院任生物系教授、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福建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植物研究室主任,福建植物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周贞英长期从事藻类研究,先后发表20余篇论文,是国内著名藻类学家。她的论文为开发利用福建省海藻资源以及研究中国海藻的分类与区系提供了基础资料,还为世界网球藻属增加了一个新种类。

她们当中,顾静徽和冯丽荣分别为中国第一和第二位物理学女博士,包志立和张肖松分别为中国的第二和第三位心理学女博士。

她们的故事:敢为天下先 

本文中多位巴伯学者的名字和生平已经很少为人所知。毛彦文大概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她以“民国奇女子”著称,一生起伏跌宕。毛彦文在九旬高龄完成了人生自传《往事》并在台湾自印,后来在中国大陆出版,其中有一章专门讲述自己留学密歇根大学的经历和故事。根据她的回忆,巴伯奖学金“只要该女生在本国大学毕业平均分数八十分以上,有两位教授的介绍信,经该奖学金委员会审查合格便给予。在20年代这是很优厚的奖学金,每月80美元,学杂费由委员会缴付。” 图为毛彦文和张肖松的回忆录封面。

 顾静徽和王志宜是1923年清华大学的5名庚款专科女生之二,两人乘坐杰克逊总统号 (President Jackson) 邮轮,于1923年9月1日抵达西雅图,在康乃尔大学和密歇根大学都是同学。另外,包志立和冯丽荣乘坐麦迪逊总统号 (President Madison) 邮轮,1928年9月5日抵达旧金山;毛彦文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 (President Cleveland) 邮轮,1929年9月9日抵达西雅图。毛彦文在中写道:“船上有一百五十余名男女学生,几乎全是清华毕业的官费留学生,约二十余名来自其它学校,女生不到十名。那时邮轮规定学生须坐头等舱,头等有两种,第一种是真头等,每人一房;第二种系头等中的两等,两人一房。我们全体学生都是两人一房,我与王粲芝 (秋瑾的女儿) 共一房。”

毛彦文九月初到校时,安娜堡已经开始飘雪。她在书中写道:“雪自九月下到第二年三四月间,地上全是冰,一不小心就滑倒,树上结的冰柱,十分美观,用‘冰天雪地’来形容此大学城,最为恰当。第二学期搬进女生宿舍Helen Newberry Hall,一人一房,非常舒适。每天除三餐外,下午还有茶点,晚上九时后有点心,每月付膳宿费三十元。安娜堡是一个以学校为重心的小镇,几乎所有商店都为学生而营业。” 毛彦文在书中提到郭美德、刘菊淡、张肖松、吴鼎、葛成慧、包志立等人,葛成慧还是她过从甚密的好友,上文中好几位学者的中文名字也都是在她的书中找到的。

鲁弗斯(1876-1946) 是密歇根大学天文学教授及天文台代理台长,1902年与Maude Squire (1880-1945) 结婚。鲁弗斯在1917年获得博士学位前后,曾前往韩国教授数学和天文学。1920年巴伯奖学金委员会决定设立秘书职位时,这一资历使得鲁弗斯成为不二人选。他担任委员会秘书一职直到逝世,他在抗战前多次来华,到上海、天津等地考察奖学金在中国的情况,会见归国的巴伯学者。多年兢兢业业的工作带给鲁弗斯良好的声誉,他被称为“最了解中国妇女的美国人”。

根据1935年的Michigan Alumus第42卷介绍,该年二月Rufus夫妇访问天津时,曾参加了卞学锦和她的妹妹、1932年巴伯学者卞学钧举办的茶话会,许多在津的密大校友和朋友前往助兴。Rufus夫人也是一位传奇女性,她60岁考取飞行执照,担任99航空俱乐部密歇根分会主席,被称为首位“飞行祖母”。她曾带领91岁的老父亲飞上蓝天,65岁时飞机失事不幸遇难。鲁弗斯夫妇的身影曾分别出现在巴伯学者的合影照中,图为鲁弗斯(前排右二)和他的一家。

题图中另有三位中国女性也为1930年的巴伯学者,但中文名字尚不能确定,生平也知之甚少。她们是:Florence Hwang Wai Ching Hwang  (第二排右一),可能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在密歇根大学医院和Hurley医院实习;Wan-his Feng  (第三排左三); Suet-hung Lei  (第三排右一),毕业于岭南大学;Doris Loo (第五排右五)。

这些年轻的东方女性勇敢地走出国门,面对完全不同的语言文化、社会制度和生活习俗带来的巨大挑战。在担任委员会秘书的20多年中,鲁弗斯处理了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他在《巴伯奖学金25年》中讲述了几个由于文化冲突引发的小故事:奖学金刚刚设立时,有一封申请信寄给“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小姐”;一位申请者在来信中问道,自己是否只能学做“理发师”(barber),还是可以学习其他专业;还有两位女生女扮男装入学,原因是在自己的祖国只有男校而没有女校。

1917-1942年间的212位巴伯学者中,半数以上后来成家,有女儿的则希望她们日后也申请巴伯奖学金。最出名的是张维桢及她的两个女儿罗久芳、罗久华,母女三人先后于1926、1955、1959年获得巴伯奖学金。张维桢是民国著名妇女活动家、毛彦文的中学同学及一生的闺蜜,《往事》一书就是由罗久芳编辑、罗久华翻译的。虽然男孩们的母亲没有这项“福利”,但1918年的巴伯学者Helen Wong,后来成为五个儿子的母亲及中国一所私立男校的校长,她建议密大也为男孩们设立一个“巴伯奖学金”。鲁弗斯在文中还写道,走入婚姻的巴伯学者们,在职业生涯中同样也将家庭经营得很好。

鲁弗斯认为,中国女性能够在巴伯学者中占据半壁江山,得益于民国年间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介绍和提及的巴伯学者中,已知有五位毕业或肄业于金陵女子大学 (后改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两位毕业于华南女子大学 (后改名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三位毕业于岭南大学,一位毕业于南开大学,一位肄业于上海大同大学。前三所是教会大学,后两所是私立大学,这些都是在中国开放女禁较早的高等学府。岭南和南开第一位女性毕业生冯丽荣、刘菊淡,都是1930年的巴伯学者。金陵女大和华南女大是中国最早的两所女子大学,也是拥有巴伯学者最多的学校。鲁弗斯特别强调,这两所大学的首任华人校长吴贻芳和王世静均为早期的巴伯学者。

1917-1942年间的巴伯学者中,大约一半人回国后投身教育事业。前述14位中国女性中就有11位从教,另外三位则从事医疗工作,她们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均作出了杰出贡献。巴伯学者们保持着和母校的密切联系,并建立了自己的社会网络,密歇根大学《巴伯学者通讯》也定期报道她们的情况和反馈。正如鲁弗斯所说:“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巴伯学者都很活跃和出色。我们为她们在世界各地做出的贡献感到自豪,不仅在研究、教育、职业和家庭方面,尤其是对于国际间更好的理解及友谊所产生的重要、微妙的影响。不断壮大的巴伯学者大家庭将其所在的国家联系在一起,为世界和平与安全铺路。”

物理学博士顾静徽和冯丽荣是1930年代中国少有的大学物理系女教授,二人都十分喜爱自己的教学工作和校园环境。1934年,广州的巴伯学者组织了一个非正式的俱乐部,由冯丽荣担任主席,定期聚会、轮流做东。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和国际知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均曾受教于顾静徽,江才健在《吴健雄传》中写道:顾静徽和吴健雄“这两位有雄心的新女性,都想窥探原子内部的奥秘。她们计划在低温下测定某种气体的光谱,因此花了许多功夫进行仪器装置、气体的净制和获得高度真空的工作。她们朝夕埋首于暗室中,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巴伯学者们平静和安逸的生活被打破,她们和全国人民一起共克时艰,倾其所学服务战时社会,战后又立刻投身重建家园的工作。包志立随北平大学西迁,成为建立西北地区心理学科的骨干之一。葛成慧长期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卫生署官员,革新医学教材,推动了中国战时医学教育的发展。廖奉灵辗转台山、澳门坚持办学。王志宜为故乡人民排疾治病、救死扶伤。毛彦文在西南地区继续开办慈幼院,收纳了上万名无家可归的孩子。许引明、周贞英与华南女院另外几位女博士一起,协助王世静校长打理校务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鲁弗斯在文末回忆道,巴伯当年设立奖学金的愿景,是希望这些亚洲女性成为“传播善意的大使”。先辈们在安娜堡相遇,学成后回到各自的祖国。从青春韶华到耄耋之年,她们用毕生奉献实现了巴伯的愿景,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一片仁爱之心和丰富的精神遗产。由于时代的动荡和变迁,先辈们历经磨难、归宿各异,有的甚至终生未嫁。令人慰籍的是,她们大都长寿善终。其中张肖松107岁、毛彦文101岁、郭美德100岁、周贞英99岁、廖奉灵和司徒月兰91岁、顾静徽和刘菊淡82岁、王志宜81岁、葛成慧77岁、包志立76岁。

九十年过去了,笔者在网间逐一比对这些巴伯学者的中英文名字、一点一滴地查寻她们的足迹、写出她们的故事,就是希望人们知道:在那个传统与现代新旧交替的时代,有着这样一批敢为天下先的女性前辈,并籍此表达对她们的仰慕之情。由于年代久远,原始资料缺失,本文只能算是管窥筐举之作,无法完全展示前辈们波澜壮阔的人生风貌。如文中有疏漏不实之处,欢迎补遗指正,也期望更多的巴伯学者资料能够被发掘出来。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文中关于几位巴伯学者抵达及入境美国的信息,参考了@元亨利 和@西北东南 的文学城博客。

【注】本文被《知识分子》公众号推送

相关博文链接

谁是中国第一位数学女博士?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105/4167.html

素心似简淡若菊——贝馥如先生的求学之路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107/39981.html

 

春后雨前S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Tina_芬兰' 的评论 : 谢谢告知!
Tina_芬兰 发表评论于
台湾戏剧家李曼瑰(1907-1975)也是巴伯奖学金获得者,刚刚在别的地方看到的。
西北东南 发表评论于
最近也在看巴伯奖学金的资料,新发现了几位此项奖学金获得者的中文姓名。请教一个问题,这个奖学金是不是每年(或每学年)评一次,而不是可以涵盖读学位的一段时间,比如说连续两年?好像绝大多数人只得到一年的奖学金。问好,谢谢。
春后雨前S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西北东南' 的评论 : 这个贴被《知识分子》公众号推送,但文章题目不同,读者提供的信息,并得知卞学锦的四弟是大名鼎鼎的卞学璜。
西北东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春后雨前SE' 的评论 :
看到关于卞学锦的相关信息了。怎么那么快就有新发现了?
最近我一直在搜索资料,准备做1928年庚款留学生姓名比对,找到了一些。你这里发的冯丽荣的信息也刚好用上了。虽然还有很多没找到的,今天还是发了。
春后雨前S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西北东南' 的评论 : 谢谢指出!她的书上有若干错误,写书时年纪也大了。虽然是罗家伦的两位女公子帮她编辑翻译,大概也不甚了了。毛是1929年到达密歇根的,但密大Rackham研究生院的名单上她是1930年的巴伯学者,存在至少半年的时间差。另外,我在元亨利的1928年入境记录中找到了冯丽荣 (Lai-wing Fung) 的名字。还有,卞学锦 (Jina Pian) 的一段是今天加上去的,昨天刚刚得知。
西北东南 发表评论于
毛彦文写道,“船上有一百五十余名男女学生,几乎全是清华毕业的官费留学生,约二十余名来自其它学校,女生不到十名。”所述其实不确,可能她对整体情况不很清楚。
1929年的公费留学学生与往年相比相对较少。因为早就设想和准备要办成正式大学,1922年停招中等科学生;1924年停招高等科学生;1925年在清华学校设立大学部,并招收第一届大学生。1928年清华学校正式升格为清华大学,任命罗家伦为第一任校长。所以,1929级是清华留美预备班最后一级毕业生。同年,第一届大学生也毕业了。
1929级的留美预备班毕业生只有37名,与清华在全国考选的10名专科男生(其中有5位是清华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占一半)一起赴美留学。
据元亨利录下的美国档案,1929年9月9日在西雅图入境的公费学生大约是45名。自费或其他情况留学生(包括毛彦文的这种情况)有80多名,远比公费生人数多。
春后雨前S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第一代移民' 的评论 : 谢谢垂注!
春后雨前S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西北东南' 的评论 : 谢谢你!毛彦文的书和Rufus的文提供了诸多线索,你和元亨利的工作也给我鼓励,我们一起努力!
西北东南 发表评论于
又知道一位最早的物理学女博士冯丽荣。
这篇太棒了,一下子考证出那么多人,使我们得以了解百年前这些留洋先驱、中国女性学者们。她们将回到人们的记忆和视野中来,不至消失在漫漫时间和茫茫人群里。
第一代移民 发表评论于
赞一个!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