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空法师:禅修开示(五)

欢迎光临本人YouTube频道(频道名:林泉晗禅):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性空法师:禅修开示(五)

 

身念处   Kayanupassana

一、安般念(Anapanasati)

(一)安般念与身念处的关係

佛陀说明安般念是在身聚裡面。身聚意指身体是由很多不同的部分所组合,一般说有三十二部分2,如头髮、体毛、指甲、牙齿、皮肤等,若继续分别即是地、水、火、风四大与四大3 ,如眼淨色、耳淨色4等。不论地、水、火、风四大或是所造色,都是生灭无常(无常),不断受无常的逼迫(苦),没有不变的实体存在(无我)。如此观察身体,就不可能在身体中看到「我」,看到真实存在的众生、女人、男人。在修习身念处后,就会渐渐远离这些概念,而经验身体是无常、苦、无我,是空的;就能慢慢放下对身体的执着。

安般念包含在身体裡,是身体的一个部分,是身聚裡的一个身聚5,两者无法分开。说到身念处的修行方法,首先是安般念,这是《大念处经》中的第一个练习。若能彻底修习《大念处经》裡的每个方法,都可以成为解脱法门。佛陀特别讚美安般念,若能多修习安般念,便可完成、圆满七觉支,引导我们朝向解脱。

(二)为何只说安般念的四个练习?

平常在经典中,如在《中阿含经》、《安般念经》、《杂阿含经》,佛说明安般念为十六个练习6。但在《大念处经》只说四个练习7,注释书未说明原因,可能是因为佛陀应机说法,为了适合所有根机的修行者,而说四个练习。四念处的修行是适合所有根器的修行者,没有四念处的修行,我们不可能达到解脱的目的。若我们依照安般念十六个步骤来修行,基础的条件是禅定,如果没有禅定,就无法依之修行。这十六个步骤中,第一至第四属于身念处,第五至第八属于受念处,第九至十二属于心念处,第十三至十六属于法念处,构成完整四念处的练习,这是由止至观的修习历程,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根机。

第二,可能是在《大念处经》裡,除了安般念以外,其他的法门也都是唯一法门、解脱法门,如正知法门、界分别法门、不淨观法门等。

有两种不淨观:一是有识不淨观(savinna naka asubha),以四大作为所缘,观身体的三十二部分;另一种是无识不淨观(avinna naka asubha),观死尸,在坟墓观部分,有九种观。

修习每个法门,若能配合法念处的修习,都能成为解脱法门,而不只是安般念而已。

(三)修习安般念的前准备

「比丘如何安住于身,循身观察?」即比丘如何安住、持续地依循身体观察身体,不断地以智慧观察身体裡生灭的种种现象。如何修习呢?第一个练习是安般念的练习。

「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空閒处。」

此处说明修习安般念的条件。在佛教裡,我们常说三种、或五种远离,第一即是身远离,有身远离,才能修习安般念。身远离意指心不专注在五欲的所缘,不要专注在好色、好声等,要专注于业处上。如此才能实现第二心远离——捨离五盖,若能实现心远离,才能实现第三烦恼远离,即正断烦恼。

佛陀说要去森林、树下或空閒处,这些地方远离人群,宁静而无干扰,对初学者而言,安静处比较容易专注8。但这也是方便说而已,并非说修安般念一定要到森林等地。若我们的心没有智慧,无法专注所缘,即使到森林,仍无法实现身远离、心远离。若有智慧,虽然处在人群,仍能实现心远离。不过若要学好修行,便要培养修行的态度与习惯,不论在什麽情况下,都能专注于业处。

我记得在斯里兰卡时,有一位从德国来的居士,他决定出家,师父答应给他茅篷住。他住了几天,不断地埋怨那地方太吵,师父给他比较安静的地方。他还是不满意,表示还是听到很多声音,无法集中精神修行。师父就给他最偏僻的茅篷,那边只有猴子、鸟与虫的声音,他依然不满意,无法专注于业处。结果几个月之后,他就还俗了。如果我们有这种态度,就无法进入修行之门。

「盘腿而坐,端正身体」,静坐时重要是结跏趺坐,嵴椎保持端正,节节平正相接,平肩含胸。佛陀建议这样的坐姿,因为这是最稳定与舒服的姿势,对心的平静与提高警觉性有所帮助。因此如果身体不直,我们的心就无法警觉,容易昏沉、掉举,无法离开五盖,实现心远离。捨离五盖的条件就是不断地警觉,这也要靠身体的姿势。

「置念面前」,“parimukham”是前面、面前之意,又是嘴巴附近之意。依照注释书:修行者要遍持业处,专注于修行的业处,而捨离所有其他所缘。修行者将心引导至当前的业处上,并固定在那裡。我们念息在“parimukham”这裡。而依照一切有部的方法,可以念在嘴、心、脐,在很多不同样的地方。在泰国很普遍是注意呼吸在心,定在心。但是如果我们接受注释书所说,《大念处经》特别说明在面前嘴巴附近,则除了在嘴巴附近外,不能在其他地方注意我们的呼吸。一般指上嘴唇以上,鼻孔以下的部位。

(四)正修安般念

l          1.正念出入息

接下来要怎麽作?「正念而出息,正念而入息」9,念不断的守在呼吸上,不理会其他所缘。佛陀在《安般念经》说,若无正知、念,便不能修安般念。因此一定要不断用智慧和念觉知呼吸,才是修习安般念。

依照经文先出息,在出入息时,保持正念,持续不忘失,正念就会越来越强。正念强时,定力便会提昇。当定力提昇至相当程度时,呼吸会变成禅相。若能持续稳定的专注禅相10 ,便能证得禅那11。

在此阶段不观呼吸的自相,如冷、热、流动等,也不观法之共相,即无常、苦、无我,只是觉知呼吸的本身12。修习安般念的过程如何运用智慧?在前面我曾说明四念处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止观的修习也是不断的过程,止与观互相配合修行才会进步。目前是修止,培养禅定,有相当的禅定,智慧会明显,便能修观。

修习禅定的过程,若不能运用智慧,修习不易成就。以修习安般念来说,定是把心专注于呼吸的所缘上。智慧是了解所缘,不迷惑所缘;也就是用智慧了知呼吸出入、长短、粗细等情况。专注而不掉举散乱,了知而不执取、不迷惑,便可很快进入情况。若不用智慧,一味努力抓紧呼吸,不能了知呼吸情况,如此容易疲累、昏沉、散乱,五盖马上就来报到,定慧当然无法开展。

《中阿含.小空经》以地点13来说明这个过程,地点、呼吸等,都是说明修行者的业处14,修行者学习如何领导他们的作意,让心专注于所缘上。若心能如此练习,在成就禅定后,便可依照之前所提的七随观,观安般念为无常、苦、无我、空。

若是修奢摩他,便不能思惟出入息为无常。不过要清楚了解,心专注呼吸,安般念统一这个心,除了安般念以外,其他的经验都是空、都是无常,要远离它、灭它、捨它。了解这个道理,安般念也是属于无常、苦、无我,但这阶段只是方便了解而已,先不要注意它们。成就了奢摩他以后,才能够实现观,观呼吸的无常、苦、无我,观呼吸的空。

l          2.了知长短息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什麽是息的长短?长短是依照时间长度,不是尺寸上的计算,呼吸维持较长的时间,叫长息。好像大象的呼吸,蛇、乌龟的呼吸,牠们的呼吸比较长,继续很久的时间。个人依出入息的情况,决定多久的时间是「长」,多久是「短」。

(1)初学者:保持自然呼吸

我们要故意让出入息变长,还是保持自然呼吸?初学者首先要习惯在这个法门上,不要去欲愿呼吸是长、是短,保持自然的呼吸,自然地观它是长、是短,不要故意让呼吸变长变短。若如此控制呼吸,不容易培养定力。

(2)基础者:

以九法练习作长呼吸若已有好基础,培养相当的定力,可以依照《清淨道论》、《无碍解道》的说明以「欲」作长呼吸,以九种方法练习15 ,让呼吸变长。(一)清楚了知出息是长的;(二)清楚了知入息是长的;(三)欲:靠长呼吸的经验,我们生起欲求的心,想要息变长。

呼吸是心生的色法,呼吸的长短,是靠心的努力。在《清淨道论》16有风箱的譬喻,观想身体为一个铁匠用的风箱,业生的身体如同风箱的壳,鼻子就如风箱的口,呼吸好像风箱裡面的空气,心就如铁匠的努力。若铁匠拉长,风箱的风变长的,若铁匠拉短,风箱的风变成短的。因此,靠心的努力息渐渐变长。现在生起「欲」,想要呼吸比以前长;(四)靠此「欲」,观出息比以前长;(五)观入息比以前长;(六)息比以前长,修行有进步,在长的呼吸上感到喜悦。依照长呼吸的欲和喜悦,(七)出息是长,(八)入息是长。由于欲,息比以前长而微细,心也更宁静专注,心渐渐从出入息转去、放下,而生起(九)捨,即是不染着,有捨才是正定,不是染定;正定才能开展智慧。

l          3.觉知全身息

修习:我当觉知(息之)全身而出息;修习:我当觉知(息之)全身而入息。什麽叫「全身」?「全身」是呼吸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每一出息、入息,看它开始入、继续入、中间入、继续入至结束;它开始出、继续出、中间出、继续出至结束。

【专注触点】

身念处的修练包含止与观,在修练安般念的过程,由于作意、所缘的不同,而成为止或观,若是注意呼吸的出、入,是修练止;若注意呼吸的地、水、火、风等自相,或无常、苦、无我的共相,便是修观。要分别清楚自己是修止,或是修观;若溷乱的修习它们,不容易成就。

修习禅定的过程,若能觉知入息、出息、长息、短息,杂念愈来愈少,触点愈来愈明显。持续地专注触点,习惯专注在一个地方,勿随呼吸进出体内或体外。若能专注触点,将呼吸的过程看得愈来愈清楚,定力也会越来越强。

《无碍解道》和《清淨道论》以锯木头譬喻说明17,就如一个技术熟练的木匠锯木头,将手握在锯柄处,而把注意力放在锯子与木头接触的地方。若去斯里兰卡或是去印度观光,可以看到二个木匠用很长的锯子锯木头,不论他们是拿锯子的什麽地方,他们只注意锯齿与木头接触的地方,若注意其他的地方,锯子就摇动不稳定。如同你们开始注意除了呼吸以外的其他所缘,心就不稳定。若不能完全专注于呼吸,会出现其它的所缘,心会掉举散乱,生起很多烦恼,你们会不满意自己的表现。若是熟练的木匠,虽然只注意锯齿与木头接触的小范围,但能很清楚锯子的拉动,从开始、中间、结束,此过程的每个部分能看得很清楚。

同样的,若专注在一个地方,心能稳定、清楚了别整个呼吸的过程,从开始到结尾。好比印度的二个木匠在锯木头,心稳定专注一处,他们能够成就他们的努力,完成他们的工作。修行者如此练习,能专注在触点,心有轻安、法喜,能捨离五盖、捨离烦恼,实现解脱的过程。

l          4.寂静身行

修习:我当寂静身行而出息;修习:我当寂静身行而入息。

身行意指「呼吸」18,因为风界19的作用,呼吸让我们感觉身体的移动。依现代心理学的解释,能感(sensation)和所感(sense data)是一个经验。以呼吸来说,能感的是心;所感的是呼吸、身体。在身念处的修行,若所感的变得微细,能感的心就变成微细,它们互相影响。若观呼吸为粗,心也就粗;我们的心微细,能感微细,所感的呼吸也就变得微细。越微细的心相应于越微细的呼吸。此即是我「当寂静身行而出息、入息」,呼吸越流畅,心越流畅;呼吸越微细,心越微细;呼吸越粗,心越粗,粗的呼吸是属于粗的心。呼吸愈来愈微细,心愈微细,善法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止观的过程,调呼吸愈来愈微细,也称调善法,调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四圣谛。四念处的修行,止、观变得愈来愈明显,所有的法变得越来越明显,我们观得越来越清楚,清楚它们的生灭、特相、作用、近因。

【七种作意】

如此使呼吸和心越来越微细的过程,在《清淨道论》以数、随逐、触、止、观、还、淨七种作意20说明,《俱舍论》也提到相同的道理。

(一)数作意:

在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呼吸进出,可以用数作意让心安住于呼吸。在每一呼吸的末端数「一、二、三」,至少应数到「五」,但不应超过「十」,依照自己的意愿在五至十间选一数字,接着下定决心专注平静地觉知呼吸,不让心游荡至其他地方。刚开始练习数息时,由于不习惯所缘,数得不流畅。若熟练此过程,会数得越来越顺畅,就如牧牛人站在牛棚的出口,一打开牛棚的门,牛隻很快的奔出来,牧牛人数牛数得很流畅。在此情况下,呼吸变得愈来愈流畅,愈来愈明显。

(二)随逐:

当呼吸变得流畅明显,不数息也能正念在出入息,这时可以放下数字,以念随行出入息,将注意力放在鼻孔周围,知道息的初、中、后整个过程。

(三)触:

随逐与触一起生起,不能分开的。此时专注于息与身体的触点,清楚呼吸的开始、中间、结束,不论出息或入息,都越来越清楚,息的全身越来越清楚,触点变得越来越明显。

(四)止作意:

息的全身越来越清楚,触点越来越明显,在此清况下,呼吸变得愈来愈微细,开始出现禅相,刚开始时禅相模煳不明亮,称为遍作相。此时仍继续专注于接触点的息,不理会禅相。若禅相出现于触点并稳定发亮,呼吸变微细,而且与禅相结合,呼吸似乎是禅相,禅相似乎是呼吸,便可捨呼吸专注于禅相,此是取相。在禅相上寻与伺21的作用越来越强,可长时间停留在禅相上,此时禅相呈现清彻、明亮及光耀,即是似相。心稳定平静的专注它,达到近行定22、安止定23。

当心专注于似相一、二小时,不受干扰,应嚐试辨识在心脏裡,依靠心所依处24的有分心25,与呈现于有分心的似相,清晰觉察后,应开始辨识禅支 26。初禅的呼吸,比欲界近行微细、寂静;去掉寻、伺,呼吸变得更微细,观禅相的心更微细、寂静、调和,如此便达到第二禅;若去掉喜心,呼吸、心更微细、统一,善法更明显,入于第三禅;若去掉乐受,心止一境,进入第四禅定,完成安般念的禅定过程,此入禅定的过程称止作意。

修习禅定,应练习每一禅的自在27,使禅那稳定,便可开始修观,这是传统的方法28。在《清淨道论》和《俱舍论》以观作意、还作意(或称转作意)、清淨作意三种作意来说明观的过程。

(五)观作意:

意指分别名与色。若不分别名与色,无法提起无常、苦、无我三相。因为在呼吸的经验裡,无常是被相续隐藏的,若不能去除相续的概念,无法了解刹那生灭的过程,便无法真正的修观。在观的过程,观照色的心,比没有观照色的心微细,思惟名的心比思惟色的心微细。若能思惟色与名,照见名色的相续,名色的刹那生灭,才能了解名色的缘,意即观察名色的缘起,观察名的缘为段食29、无明、爱、取、行、业。修缘起观的过程30,心能变得更微细、寂静,更能清晰观照名色的缘生缘灭31。

(六)还作意:

若能观名色的生灭,心越来越微细,可能会生起观的十种随烦恼,如修观时会有明亮的光产生,或是身心觉得很轻安、舒畅,对此产生欢喜、执取;要观它们为无常、苦、无我,去掉十种随烦恼,心和所缘会变得更微细,如此才能实现有力的观。在此情况下,生灭的过程能够观得越来越快,生愈来愈不明显,便捨生随观,只观坏灭,好像水泡、水沫在我们的前面,只见到灭,看不到生起。

(七)清淨作意:

在有力量的观的过程,心变得愈来愈微细,所缘也愈来愈微细。如此可实现其它的观智,如怖畏智32、过患随观智33、厌离智34、欲解脱智35、审察随观智36、接着世间的最高观智行捨智。然后检查智慧的经验,检查观境界的心37,继续观它们为无常、苦、无我,观智成熟出现见道,见道的心与所缘更微细;继续观名色法,有时也反观观名色的智慧,实践愈来愈高的道果,心变成最微细,生起了金刚定38,成就阿罗汉果。

如此,在观的过程以观作意、还作意、清淨作意三种作意实践修练,心与所缘愈来愈微细、敏感、流畅、寂静,善的心法愈来愈集合于一处,成就止与观,实现清淨、解脱,证悟阿罗汉,圆满四念处的修行。

另外,《瑜伽师地论》无着菩萨说明止、观的修练过程依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作意、加行果作意七种作意39。内容和《清淨道论》所说不同,可互相参照。

(一)了相作意:能觉了欲界诸欲粗相,又能觉了禅定中所有静相,于所缘清楚明了,故能如法的修练。

(二)胜解作意:于所缘发起胜解决心,不离开所缘,持续修习止、观,定、慧明显增强。

以上两种合称随顺作意,培养稳定的作意,调顺心与相应名法安住于所缘,属于四种专注中的强迫专注。

(三)远离作意:定、慧明显,才能远离烦恼,此过程即远离作意。修远离作意时,靠稳定的心、稳定的想来远离欲界最粗重的烦恼。

(四)摄乐作意:远离了粗重烦恼,时时欣乐作意,而深庆悦,身心感到喜乐、轻安;又应时时厌离作意而深厌患,为欲除遣昏沉、睡眠、掉举等烦恼。

(五)观察作意:思惟观察已断未断之烦恼,能发现修练止与观过程中更微细的烦恼,为了断除所有烦恼,正勤安住,乐断乐修,心不断的专注在所缘。

(三)(四)(五)合称为对治作意,能对治粗细不同的烦恼,属四种专注中的有间专注。此有间专注阶段,心已能持续不断的专注于所缘,不过偶而仍会出现一些杂念或昏沉。

(六)加行究竟作意:此时暂时伏断欲界一切烦恼,不间断地专注所缘,由此因缘,将入初禅安止,是无间专注。

(七)加行究竟果作意:若能不断练习,便能实现止与观的最高作意,即加行究竟果作意,亦即任运专注即完全不用勉强,无功用运转作意。在此情况下,心变得完全平衡,所有的善法都能调和,远离一切恶不善法,进入禅定。定属遍一切心、心所,所有的心都有定,善心的定比不善心的定深,禅定是属于善心的定,禅定中烦恼已被降服,不善心不会生起,因此禅定中可感受善心的乐,没有烦恼的乐。欲界近行定的乐比普通欲界善心的乐微细,初禅的乐比欲界近行定的乐微细,第二禅的乐比初禅微细,禅定愈深,乐受愈微细深妙。因此,佛陀乃至历代高僧大德一再告诫、提醒,禅定并非究竟,勿耽着于定乐,应以禅定为基础,继续修习观禅,期能照见诸法实相,究竟解脱。

在南传系统的《清淨道论》裡,清楚地分别止与观,修止时不修观,修观时不修止,要先出定才能修观。北传《瑜伽师地论》以七种作意说明止、观的过程,无着菩萨将所缘分别为遍满所缘、淨行所缘、善巧所缘、淨烦恼所缘四种40,此四种所缘属于止,亦属于观,止观的分别不明显。

【以譬喻说明安般念的修习情况】

实践止与观的过程,在《杂阿含经》举出一个以厨师为主角的譬喻41来说明此过程。好的修行者,就如贤慧善巧的厨师,会察颜观色,观察国王的进餐情况,依照他的观察、经验,了知国王的偏好,继续调理、变化,奉呈种种美味,因此深得国王的欢欣,赏赐他很多礼物,他有丰厚的财物照顾家人。

修行的过程也是如此,技术熟练的修行者,练习不断的用念、用智慧了知呼吸的长短粗细,各种感受的生起消失,心、心所的生灭变化,了知什麽法要加强,什麽法要捨离,什麽法是利益、适宜,什麽法不利益、不适宜,愈来愈好乐修习止、观。因此,修习的境界越来越明显,心与呼吸愈来愈调和,能得到现法安乐住,亦能捨离世间的忧恼而达到解脱。

《杂阿含经》以顶戴油钵的譬喻,说明修行者应正念正知而住42。修习安般念的业处,就如一个顶戴满钵油的人,无视于美女在旁。有一个年轻人,去一个城市看热闹,那裡正好有美丽的姑娘表演唱歌、跳舞。国王抓住了这个年轻人,让他顶着油钵,从群众与美女身旁绕行而过,后面跟着一个刽子手,倘若洒出一滴油,就砍他的头。那个年青人喜欢看好色,但为了保命,因此很专心走每一步,全神贯注保持平衡,绕了一圈,他无视于美人的表演与喧闹的群众,油钵安然无样。

同样的,修行者修习四念处,修练佛陀所安排的解脱课程,就应如此:专注业处,不管其他。

l          5.随观内外、生灭

最后的部分,是简要的修观说明。

如是,比丘安住于身,观照内身;安住于身,观照外身;安住于身,观照内外身。

在四念处的每一项修法裡,都说到内43 、外44、内外45三种不同所缘的观察。若要成就观,不但要很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名、色相续,名与色不断生灭变化,也要观别人的名、色相续,名与色不断生灭变化,若只能观自己的名色的相续,不能观别人的名色的相续,不能成就观,无法证悟涅槃46。所以要持续地观内、观外、观内外,今观智成熟。

在修观的过程,还要分别三种身:色身、名身、安般念身。什麽是色身?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清楚的观照分别它们。什麽名身?指心与心所,要清楚分别所有的名法。什麽安般念身?呼吸时所呈现的色法。在长的呼吸,还是在短的呼吸裡,观真实法,观三种身。

安住于身,随观生法;安住于身,随观灭法;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生灭的观察是修习四念处每个方法时,都必须观察的,唯有生灭过程的观察,才是导向解脱的要素。若想修观,首先要完全了解安般念的经验,依照名色的道理去体验,观察三种身,这样观名色,才能观生、观灭,观生灭。若不管名、色,不观真实法,就不能够观生、观灭、观生灭。若不能观生、观灭,观生灭,就无法体验无常、苦、无我三相;若见不到三相,就不能证悟不生不灭的涅槃,实现解脱。

生灭的观察分为两方面,一是观察因缘生灭,如观察呼吸时,由于身体、鼻孔、心的生起,呼吸才能生起;若身体、鼻孔、心的因缘不具足,呼吸就不能生起。再者观察刹那生灭,就法的本质来说,一切有为法、名、色,皆一生起立即坏灭。就呼吸而言,于呼吸生起至坏灭的每一刹那,仔细地观察整个过程的生灭现象。因此,清楚地观察自己的身体,观呼吸的名、色,呼吸的生灭因缘,观察呼吸不断生、灭的过程,观察生灭,然后观察坏灭,有时观察自己,有时观察别人,正知正念地观察,了知法的真实相。

(五)修习成果

于是「有身47」之念现起,唯有正念与觉照,无所依而住,不再贪着世间之任何事物。

这是说明修习安般念的成果,也是共通于四念处的所有修法,每个方法在观生灭后,就一再陈述修习的成果。不管修习那个法门,经过有系统的禅修练习后,修行者只看到积聚、生灭而已,除了名、色,没有什麽真实的经验。每个所见的有情,都只是五蕴的组合而已!并无真实存在男人、女人、众生。

「唯有正念与觉照」意指完全进入念与慧的境界,由于念与慧修行者完全进入止与观的境界。念的境界——建立自己在四念处的修行;慧的境界——建立自己在四圣谛。有四念处的基础,四圣谛的智慧才能变得明显。因此,四圣谛的智慧靠四念处的「念」。四念处「念」建立了,才能投入四圣谛;没有建立四念处的「念」,我们无法投入四圣谛。若有这种念和智慧,能够「无所依而住」,指不再依赖五蕴、世间,因为已超越爱、见、无明,「不再贪着世间之任何事物」,世间除了名、色之外,并无任何真实存在。真实照见名、色之生灭无常,不执着任何名、色,体证无我,不再继续轮迴。

修行者观照四界、五蕴,观身体的真实法,解开了四种密集。众生被四种密集概念所欺骗,不能了解无我的道理。

【四种密集】

若欲知见真实名、色法,体证无我,需破除四种密集(Ghana)48。

(一)相续密集(santati ghana):名、色是相续、不断的过程。凡夫不了解名、色是相续、不断的生灭的过程,生起颠倒见,以为是一

个「我」。清晰、各别的辨识名、色不断生灭的过程,破除相续密集。

(二)组合密集(samuha ghana):名、色是由地、水、火、风很多不同元素所聚集,呼吸也是多个聚集所组合。若能以智慧知见色聚中每一究竟色的自相,观每一心识刹那出现的名法,便能解开组合密集49。

(三)作用密集(kicca ghana):每一色法都有它特别的功能、作用,没有两个色法有同样的作用。同样的,每一心识刹那生起的名法都有各自的作用。若能辨识名、色法每一种作用,便破除了作用密集。

(四)所缘密集(Arammana ghana):只有名法有所缘密集,若观相续密集、组合密集、作用密集三种密集,便无「我」、「众生」的概念,便能解开所缘密集。在一个所缘中,观究竟名、法,并以智慧照见究竟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同时也反观修观名法(观智)的无常、苦、无我。必须破除被观照名法与修观名法的相续、组合及作用密集,才能破除所缘密集50。

(六)安般念与四圣谛

我们可以依照注释书的说明了解如何建立四圣谛的智慧51。

修安般念时,注意呼吸,同时注意呼吸的名色,名色是苦谛。了解这个呼吸是由于以前无明、爱、取、行、业的结果,这是集谛。由于有过去的无明、爱、取、行、业,才有今世五蕴;有今世五蕴,才有呼吸。若无过去的无明、爱、取、行、业,就无现在的五蕴、呼吸,此是集谛。若无呼吸,无无明、爱,便无苦与集二者,这是灭谛。引导我们走向灭的境界、因缘,是道谛,即是了知苦谛,捨弃集谛,以灭谛为目标的道谛。在此也必须分辨世间的道谛与出世间的道谛;世间的道谛能了知世间的四圣谛,开展出世间的道谛,唯有出世间的道谛能够导向解脱。出世间八圣道分与圣道智52、圣果智53同时生起,都以涅槃为目标。正见是了知涅槃,正思惟将心投入在涅槃,正念对涅槃铭记不忘,正精进努力于了知涅槃,正定专注于涅槃,因为圣道灭除了能造成邪语、邪业、邪命的烦恼,正语、正业、正命也同时存在。

如此精勤修练四圣谛之后,就能达到寂静。此是致力于安般念修行者的解脱之道。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