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战争小说《另一种历史》第146期

(作者:龙德施泰特)

 

707)     医疗进步

西安。七贤庄。短短数月里,这儿竟发展成了一个全中国最大的创伤外科医疗中心。迅速搭建的简易楼病房,住满了前线伤员。数字惊人~不下30万。其中还有苏联伤员集中治疗区,主管和主治医生都由教会医院或国际红十字会派员担任。

西安再现了1000年前“国际大都会”的部分风貌。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科医生,肤色、语言不同,但专业相通,临床和科研都有大量事情可作;医疗和公共卫生教学也顺势发展起来。

曾几何时,偏居内地的西安,竟成了中国医疗业最发达城市!不可不说是拜战争所赐。

另一个不可思议是:日语一度成为主流外语~庞大的医疗中心吸纳了6万名日本护士。战后萧条的日本鼓励那些受过初等教育、有战伤护理基础培训的男女青年外出谋生。而当前世界流血最多的中国大西北就成了她们的选择方向。日本人的细心、讲究卫生和专业精神,也被医疗界和当地百姓广泛认可。

在医疗设备的迅速进步中,引人注目的不是器械、工具、仪器、药剂这些,相反倒是从通用救护的辅助设备中涌现了一批“明星”:

便携式急救包,被称为“第3明星”。

过去中国士兵普遍缺乏这类基本救护小装备~造成战场上居高不下的伤亡率。“负伤就等于死亡”是一句长期流行的咒语。近来在李宗仁长官呼吁督促下,后方迅速引进和大批量生产了这个已不是难题的小小自救荷包。东西虽小,对人们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却巨大。士兵们从中感到了作为人的基本尊严和权利。死亡,不再被看成是那么不可扭转、无措可施。急救常识得以普及。普通百姓对人命和人权的认识,也渐渐跟上了时代节拍。

满街飞跑的“灵猫”救护车,自然成为了“第2明星”。

它改装起来极为简便,轻灵省油。发展到后来成为定型救护车,直接向青岛“大众汽车产销联合体”订货。大众公司则来者不拒,趁机扩大了生产规模。“灵猫”自此走向全国、走向民生领域……数百辆涂着“红十字”的救护车活跃在从兰州到陕北的各战场,颇令一些来自德国的医生感慨汗颜~他们记忆中的该车型过去可都是涂着黑色铁十字的……时代真是不同了!“桶车”竟在红十字下获得了新生。

第1明星,无可争议地落到了“蜂鸟”直升机身上。

这项与世界科研水平同步的新产品,竟在战地救护领域最先找到了用途。4个座位的舱室,虽不宽敞,但足以把一侧的两个座位放倒,改成放担架的位置。

“蜂鸟”使许多在山地负伤的士兵可以不必滞留在战场,去耗尽最后一滴血。因早期产品尚属简陋,它的军事侦察用途还没有马上受到重视。而蒋夫人的初衷~短途代步,由于人们对“蜂鸟”安全性的质疑和劝阻,她也没敢冒险乘坐。但宋美龄的扶持和介绍毕竟使直升机产业得到及早开发。并引来了西科斯基和贝尔公司的瞩目,参与了合作投资。这与她“航空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很是合拍,功不可没。

 

708)     开拓蜀道

陕西,宝鸡。西北战端屡兴,促进了这里新近开工的一项大型工程。国民政府下令:播出几笔专款,采用“以工代赈”方式,开凿建设从这里穿越秦岭、到达四川的铁路。

曾长期据守四川的国民政府,对那里的人力资源印象十分深刻。若打通一条输送干道,既能添补西北人力不足,又可缓解四川耕地紧张。同时还能与长江水道配合,构成一条沟通西南、西北交通大动脉的交通回路。川中穷困地区拥有数百万劳工。既有机会卖力气吃饭,他们纷纷自愿加入到开凿崇山峻岭的队伍中。

国军也派出了几个工兵团负责测绘和监造。由于有了炸药和早期定向爆破技术,建设材料和工具也不再痛感缺乏,这一工程倒是没有明显耽误工期。但工程进展中,爆出交通部某主持拨款者、与采购人员合谋贪污的丑闻,一时舆论大哗。公共喉舌《大公报》发社论,题为:《蜀道难,官道难,正道更难!》对一个时期潜藏在战争背后的行政腐败,进行揭露、抨击。

委座闻讯,当即调整了铁路建设领率机构。内举不避亲,他让长子出任了秦岭蜀道宝成铁路的“建设总监”。就此,36岁、血气方刚、廉洁务实的蒋经国走上政治舞台。取得了一份管理和建设经验,为他日后的长期政治生涯打下基础。

 

709)     桦太油田

库页岛。敷香湾(捷尔佩尼耶)。视线内,一支以灰白色基调为本海域特色迷彩的巡洋舰队,安静地停泊在近海。

引人注目的是港外那条体量庞大的平甲板船。那种显然来自热带的、相对鲜艳的蓝调子涂装,使它显得扎眼。舰舷上还残留着“CVL-22Independence(独立号)”的痕迹,甲板上往来忙活的却是穿蓝咔叽工装的中国水兵。一面双星、波浪条纹和铁锚组成的北洋舰队识别旗帜飘扬在舰艉桅杆顶端。对面港城就是日占时代小有繁荣的古屯市~俄文名波罗奈斯克。通铁路,有码头,有水产、有木材和机修厂等小工业。库页岛此时约20万人口,其中原籍日本的占1/3,俄罗斯族也占1/3。其余有朝鲜族、虾夷族和华人等。

岛上枪炮声渐渐沉寂,看来邓、韩两纵队登陆已得手。守敌兵力并不雄厚,没有像样的坦克,华军两栖纵队的“水牛”和美式M-5轻战车就能横行一气。而对方的反坦克手段相当落后~甚至祭起了二战初期的“莫洛托夫鸡尾酒”(燃烧瓶)。

岛北端奥哈油田,是个重大斩获。那曾是日本近海唯一石油来源。虽不能维持日本那样一架庞大战争机器,但维持一支规模不大、航程无需远的北洋舰队,却可胜任。

北洋舰队已给“北桦太炼油厂”送去了高炮营以便防空。好在雾天增多,空袭机会减少了。

 

710)     雷达灵敏

北洋舰队旗舰“太行号”上,叶飞少将和张学思上校两位正在向萧劲光司令汇报:新近接收并带回的“独立号”航母、以及两艘“亚特兰大级”巡洋舰的沿途训练情况。按舰队要求,他们没有先回国内,而是直接赶赴了战区~库页岛海域。

从舷窗望出去,“独立号”航母身旁就是那2艘炮管像刺猬般竖满空间、桅顶举着与众不同的金属网兜(雷达)显得鹤立鸡群、颇有些傲慢的巡洋舰。它们曾是“圣迭戈、圣胡安号”,如今改名“燕山号、祁连号”。3艘舰上都装有去年改进的新型雷达。这对进入秋季、大雾频繁的鄂霍次克海上行动,非常重要。

说起雷达,叶飞讲了段途中笑话:

日前路过千岛群岛中段海区时,由于雷达灵敏,刚接受训练不久的雷达兵老远就突然报告:发现敌舰!

少校观通长急忙盯在荧光屏前辨认:还是大家伙!级别竟在重巡洋舰以上!马上报告编队指挥员。

当下叶飞判断:这么大?肯定不是自己人,也不是美国人。难道北冰洋那支红旗舰队提前来啦?他下令准备战斗!结果昨夜值班、正在住舱睡觉的舰载机司令张学思,听到警报醒来赶到舰桥。盯了会儿屏幕又对照海图,突然呵呵大笑!

大家莫名其妙。张学思解释道:我舰队正穿过千岛水域。3年前这里曾发生激烈的“新知岛争夺战”。他跟随卡尔迅将军参加了那场战斗。当时超弩级战舰“武藏”被击中,就座沉在新知岛畔。它没有沉入海底,所以反射在雷达荧光屏上。

叶飞这才长吁一口气,擦掉脑门汗水。闹半天原来是3年前日本大肆吹嘘的“武藏冲击波”嘛!于是率队驶近那条搁浅的大鲨鱼,仔细观察,啧啧一番,拍了一堆照片。

说起带回的军舰,叶飞赞不绝口:东西是好东西,没毛病!其实是美国佬阔得烧包!家里还有更新更大的“家什”垫底,所以大手大脚。这次还有8艘小护卫舰和几条登陆舰。速度慢,跟不上,由副参谋长周希汉带领,在后面磨蹭着赶路。

还有呢!叶飞有点眉飞色舞:这2艘防空巡洋舰雷达先进、火力不用说。贮存的炮弹中,可有相当一批原来保密十分严格的对空“近炸引信”炮弹噢!因为战争结束,美国人和舰艇都忙着退役,这些东西不知是解密了,还是没人关心了~反正那些炮弹足有数千发~就那么原封不动地转给我们了!理由么还比较荒唐:说因为船是按重量出售(废钢价),弹药不搬走可以使重量加大……哈哈!赶紧拆引信,用飞机送沈阳几箱去解剖仿制!~他建议。

他还说:周副主席派习仲勋同志在珍珠港交涉另一批10艘驱逐舰的退役转让事宜。新造175艘“弗莱彻级”的美国正淘汰30年代“旧货”,包括全部“后马汉级”驱逐舰~下水不到7年啊。就连全新的“弗莱彻”本身也要封存一半呢……

叶飞一直说到唉声叹气。

 

711)     反潜得失

一艘交通艇向旗舰靠泊。北洋舰队参谋长张爱萍一行面色凝重地走下小船。满腹心事的他,带来一个坏消息:

在200海里外库页岛南端,大泊湾(阿尼瓦湾)前几天从日本转手接过来的4艘“吉普航母”今天早晨刚刚入港,就再次遭到苏联潜艇攻击,其中1艘沉没!

萧劲光愣半天,痛心疾首:“怎么还是疏忽大意!上次已被潜艇干掉1条了嘛!这,让我怎么向主席交代?”

张爱萍同感:“是啊,主席最关心的‘大铁盒子’又弄丢一个。我们反潜训练太薄弱了。接收的舰艇先天不足,又缺少海军传统加上麻痹大意,以为炸了潜艇码头敌人就消灭光了……这次教训极为严重。”

“担任护航是谁?撤职查办!”

张爱萍犹豫一阵说明情况:“这些船是因为昨夜大雾,反潜机不能起飞。船也不能进港,只好近海锚泊。一共才3艘驱逐舰呐,轮流担任反潜,设备也缺乏,只能在海峡巡逻堵口,疏漏恐怕难免。”

“这不是借口。不追究,以后还要出问题!”

“我的布置也有疏漏。”张爱萍主动承担责任。“不过‘海河号’舰长刘华清中校反应还够机敏。当即追踪敌艇鱼雷航迹投放了深水炸弹!把敌潜艇给炸上来了。”

“噢?潜艇上浮?那么抓了活的?”萧劲光来了情绪。

张爱萍摇头:“只抓到两个水手。”

“怎么回事?”

“海河号看到敌人击中航母,恨得咬牙切齿。深水炸弹丢下去不久,敌潜艇正好在‘海河号’左前方500码上浮,且不肯示意投降。这时摇炮都来不及了嘛,刘华清当即命令撞上去!结果把那艘C-56号指挥塔撞掉了。塔上两个军士落水被俘,整个潜艇又沉入海底。”

“这个愣头青!这不就是…得而复失么?嗯?不过这情况,好像也只能这么处置喽?”

张爱萍道:“司令员,我们对海军懂得还少,不了解还有哪些紧急措施。有个收获就是:事后审讯俘虏知道,小刘这次干掉了敌王牌艇长、得过红旗勋章的亚力山大·马里涅斯科少校※。这样的王牌,苏联头一份呢。”

※曾任著名的C-13号艇长,世界最大海难制造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