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第126期|Bay Watcher 84研
“从人类历史的一种长久的观点来看——例如从自今以后一万年间的观点来看,几乎没有疑问的就是,19世纪最重要的事件,将被认为是麦克斯韦发现电动力学规律,而比起这个在相同的10年内发生的重要科学事件来,美国的内战将褪色而成为只有地区意义的事件”,已故科学史家戈革曾引用(据说是)《费曼物理学讲义》中费曼的这段评论[1]给量子理论的开创者们作历史定位。
戈革先生(1922.1.22-2007.12.29),石油大学物理学教授,现代卓有成就的科学史家。因后半生致力研究和宣扬物理学家玻尔的工作和思想,独自将12卷本的《尼耳斯·玻尔集》译为中文并出版,被丹麦女王赐封“丹麦国骑士”,授勋章。笔者曾寄送著名的玻尔“三部曲”(Trilogy)的签名抽印本图片与他,请他欣赏。他的回复十分郑重:“你应该考虑把上世纪初物理学革命的那一批物理学家的签名本都收齐”。这是2000年前后的事。在收藏方面,笔者始于爱好却不甚敏感,直到戈先生去世数年后才渐渐领悟他的智识和眼界,开始蒐集这方面的签名件。
物理学大师的签名本(书本著作)已极难见到流通了,现在收集只能另辟蹊径,留意他们的签名信封和签名邮票,这一类与集邮交互的藏品,往往更被集邮者所关注。现罗列的数件签名封-票,夹叙夹议夹图,以飨集签同好和对科史人物感兴趣者。附加一句:因为海外大多签名(件)已进入商品或者藏品拍卖的渠道,下文说明中除涉及来源途径,还多少提及拍价、费用等等,以显示其价值尺度;对于比较科学家们成就的主次,恐不失为有意义的参数。
“上世纪初物理学革命的一批物理学家”,当然绝大多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奖的,寻找工作也相对简单,比如在拍卖网站以及收藏网站上,挂一个长期搜索的条目:physicist+Nobel+signed,就不定期地得到网站的通知。尽管要数月乃至一年之久,才会有一个目标半个收获,可历时长远似乎也能积腋成裘。
P.A.M.,即杨振宁先生极其推崇的狄拉克(1902.8.8-1984.10.20),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他曾经主持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与薛定谔由于“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形式”共同获得193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签名的诺贝尔奖极限张(图1,左),2012年11月在www.abebooks.com上看到展示,即从麻省Arlington的Scientia Books以$600购得。[2]卖主Malcolm Kottler称:“I bought the card from an autograph dealer who had several such cards, each with a signature of different Nobel laureates.”[我从一签名件经销商手中购买了此卡。他还有数张这样的卡片,每张上都有不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签名。]
图1(左)狄拉克签名的诺贝尔奖极限张;
(右)玻尔签名的诺贝尔奖极限张
其时,找到的狄拉克实体签名的参考件太少。有个藏家(德国某理论物理研究所的Münster教授)展示在其网页上的明信片一封(图2),比较起来字体非常相似:
图2 Münster教授网页上的明信片
但不敢100%地鉴真,只能依靠Scientia Books其它的待售签名件(如海明威的)可靠性和售家的信誉来为这个交易背书。后来,从HistoryForSale网站上发现另枚由玻尔(1922年因“他对原子结构以及从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图1右)及赛珍珠(凭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获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所签相同格式的极限张(图3),证其所言不虚。
图3 赛珍珠所签的极限张
上面玻尔的那张,经拍卖行告知,它的成交价是$393,加上佣金及邮费大约也要$460。从罕见的角度而言,它略逊于狄拉克的那张,因此两件的“性价比”大致持平。
比较这三个极限张上的签名大小,或许有点意思:狄拉克的签名谨慎、内敛;玻尔的字体中等;赛珍珠的字体戴天履地,Buck的四个字母长度就等同于狄拉克之全部——是否显出赛珍珠的洒脱、豪放?
“物理学的良心”泡利的签名物件也极珍贵,同狄拉克的签名件不相上下。泡利(Wolfgang Ernst Pauli,1900.4.25-1958.12.15)是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研究先驱者之一。1945年,他因泡利不相容原理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图4是他的联合国原子能开发署成立的签名首日封,来自2013年7月3日ebay的竞拍:四人出价、经12次易手,最后被笔者以$510标得。
图4 泡利联合国原子能开发署成立的签名首日封
图5取自R R Auction网拍2013年8月14日结束的一件Pauli签名小照(拍注:One of the rarest and most important Nobel Prize physicists),尺寸是2x3英寸,看似与那件首日封上面签名使用同样笔和墨水。它的起价为$200,经过16次易手,被赢家以$1026拍得(佣金等费用再加22.5%则达到$1257)。
图5 泡利签名照
再接再厉,2013年7月,笔者从同一卖主购入伽莫夫(George Gamow,1904.3.4-1968.8.20,美籍俄裔物理学家、宇宙学家、科普作家,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创立者,他曾最早提出遗传密码的结构模型)在联合国安理会成立首日封上的签名件,花费$60,是几件物理学大师签名片中的低价品。
图6 伽莫夫联合国安理会成立首日封上的签名件
之后笔者发现,两年多前从ebay上拍得杨振宁(Chen-Ning Franklin Yang,1922.10.1-,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他与李政道于1956年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因而分享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签名张首日封,是完全一样的,3美分安理会成立纪念封仅仅花费$30,能以此价得到真是极其有运气的!
图7 杨振宁签名首日封
泰勒(E.Teller,1908.1.15-2003.9.9,美籍匈牙利物理学家,“氢弹之父”,最有争议的物理学人物。他得过的奖项中包括爱因斯坦奖、费米奖及国家科学勋章,也是杨振宁的博士导师)的签名封得于2019年7月,也放于此(图8):
图8 泰勒的签名封
图9这张签名首日封,由海森伯题名在爱因斯坦逝世日(3月14日)纪念邮票的首日封(加盖普林斯顿的邮戳,同泰勒的)上。海森伯(Weiner Heisenberg,1901.12.5-1976.2.1)是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哥本哈根学派”代表性人物。1932年,他因“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枚首日封有特别的意义:因为老爱对于海森伯等弄出的量子力学一直不以为然(“我不相信量子力学是寻找基本原理的出发点”),海森伯同学签名时的感想如何?该封于2014年6月4日从ebay上“buy it now”,花费约$523。
图9 海森伯在爱因斯坦逝世日纪念邮票的首日封
海森伯的签名件在ebay网拍的出现频度约2-3年一件。因为罕有,以致有人以复印件(Repro)拍售,标价$20(下图),已持续了几年,看来不乏主顾。
图10 海森堡签名的邮票
2017年初,笔者从ebay上获一件由Gustkey原制的英费尔德签名首日封。英费尔德(Leopold Infeld,1898.8.20–1968.1.15),波兰物理学家,曾是英国剑桥大学洛克菲勒研究员和波兰科学院的成员。他曾签署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笔者发现英氏的签名件居然属于罕有,因此价值倍增。于是,笔者还价至$135成交。在学生时代我们就知道英费尔德,一定是由于爱因斯坦-英费尔德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至今记得淡绿纸封的中译本)。而他的自传《寻求》(Quest),也是做近代物理学史研究的应读之书。
图11 英费尔德签名首日封
该套签名首日封的“始作俑者”是底特律的Harry Gustkey。他和太太、女儿制过不少类似的签名封藏品,如下面这件。
图12是玻恩(Max Born,1882.12.11-1970.1.5,德国物理学家与数学家,对量子力学的发展非常重要。1954年,他因“量子力学方面的基础性研究,特别是给出波函数的统计解释”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签名的联合国纪念首日封,卖主索价$250,笔者当时觉得偏高,未收;后来发现被他人请去,颇后悔。存影参考:
图12 玻恩签名的联合国纪念首日封
2017夏,笔者从ebay上连续获得诺奖得主汤川秀树和朝永振一郎签名的首日封,所费均为$125。汤川秀树(Yukawa Hideki,1907.1.23-1981.9.8),日本理论物理学家,研究原子核内质子与中子强相互作用,推测其之间应有介子的存在,1947年由于π介子的发现而证实。1949年,他因为该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朝永振一郎(Tomonaga Shin'ichirō,1906.3.31–1979.7.8),日本物理学家,量子电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1965年,他因为这项贡献与美国物理学家费曼及施温格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汤川为日本拿到首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其粒子物理方面成就不下李政道-郑振宁;朝永则和费曼(Feynman)、施温格(Schwinger)共享1965年的物理学奖。他们所作的贡献在物理学上都属于根本性的(fundamental)。
图13 汤川秀树签名的首日封
图14 朝永振一郎签名的首日封
2017年10月18日,笔者从ebay标下一枚德拜(P.Debye,1884.3.24-1966.11.2),荷兰物理学家,1936年因其“X射线和电子的衍射的研究”而获诺贝尔化学奖)签名的诺贝尔邮票,所费$100。其制式同于上面那件海森伯签名邮票,估计是某种规范、或某藏家的特制。
图15 德拜签名的诺贝尔邮票
德拜师从理论物理学家索末菲(索末菲称德拜是他最重要的发现),参加了极关键的第五届(物理)索尔维会议(图16)。德拜的工作基本落在固体物理学和热力学的一带一路,朋友圈是清一色的物理学家,也从未参加索尔维化学会议,但是,德拜拿的竟然是化学奖!
图16 第五届(物理)索尔维会议,二排左一是德拜
二战前的诺奖不大讲究分享(时语谓“拼桌”),物理学学术成就名垂青史(载入教科书中)[3]者众,僧多粥少,因而分流若干物理学家去拿化学奖。德拜以外知名的得奖人还有:卢瑟福(E.Rutherford)、居里夫人(Madame Curi,第二次诺奖)、小居里夫妇(Joliot-Curie)、尤里(H.Urey)、哈恩(O.Hahn)……这些“化学家”当然从属物理学家,其存世的签名件也都列入了笔者心愿单。
本文一稿成于2018年;现修改后,给《科大瞬间》发表,遂补入后来得到的哈恩在1947年7月15日签名的诺贝尔邮票(制式同上面德拜签名邮票),2019年9月11日从ebay上的hisroydirect买入,$410!
图17 哈恩签名的诺贝尔邮票
2017年12月10日,笔者从ebay标下一枚美国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Tsung-Dao Lee,1926.11.24-。他与杨振宁于1956年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二人了分享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签名的诺贝尔邮票,所费仅$15.50。同前面杨振宁的签名封一样,远远地背离了其应有的价位,得手纯属运气。
图18 李政道签名的诺贝尔邮票
该售家(au2graphcharles)时有逾三百件在拍,他曾卖出两万余收藏品(多为签名件),得到了100%的反馈评分,难能可贵。他声称:“I have been dealing in autographs since 1973. All items are personally guaranteed and I stand behind this guarantee with over 40 years in business.”(1973年以来,我一直在从事签名件的交易。所有物件都是有个人担保的,我超过40年的业务能支持这一保证。)
此言不虚!他上拍过的一件汤川签名封(图19),先被人以$48标得,只能立此存照,以资参较了。
图19 汤川秀树签名封
笔者所收集的签名封片展示,就以下件(图20)收官:香港华人物理学家高锟在2010年1月24日签名的诺贝尔纪念票首日封,笔者于2020年5月6日以$103得于ebay,与上面的汤川、朝永封是同一原主。高锟(Charles Kao,1933.1.14-2018.9.23),“光纤通讯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他,以表扬他“在光传输于纤维的光学通信领域突破性成就”。他获奖时已罹患阿兹海默症,在此信封上的书写殊为不易。没有他的工作,互联网不知能在什么网速上跑,拙文今天能为诸位看官所见恐怕也是不会这么容易的。
图20 高锟签名的诺贝尔纪念票首日封
网拍上曾现许多妙品,可惜都如云烟过眼,稍纵即逝。只能找寻一些拍卖图片来观赏,所谓过屠门大嚼,聊以是慰也。如下方这枚Einstein的签名封(图21),在legendaryauctions上所见,据悉总价(包括买家佣金)$1315,真是个好交易!不过它还是2006年的行情,十几年来的货币宽松(如今因全球疫情还将继续宽松下去),使得美元水淋淋的,现今即便花上$3000也算拣漏。要知道,大神老爱生前签名便有初始价:求签者你先得花上点“通关费”,给某些指定的慈善机构捐献,然后再凭收据索签取件(Albert Einstein Creator and Rebel, by Banesh Hoffman and Helen Dukas),含糊不得。该售签(名)策略使你得签、慈善得钱、老爱得名且减负——实现四赢!但此本底价位造成雪崩效应,让今天爱因斯坦签名件的行情“高瓯建瓴”(或者是“雪上加霜”,只是对买家的钱包而言)。
图21 爱因斯坦签名件
再请看一件稀有品种(图22),牛顿的签名一方——不是首日封或极限张,那时还未有这些东西,这张签名已经传承了近400年:
图22 牛顿签名件
此件曾在R R Auction网拍,估价$10000+。第18次投标时,价位已拉到$8225,但距结拍日期还有6天,终拍即便再翻两番也不令人惊奇。笔者的一标占了其中的十八分之一——主要还是为表达一下向牛顿爵士的敬意。
注释:
[1]原文笔者未查到,望知情者赐告。
[2]有关其价位的一个参考:属于University of Michigan物理系的一个网页(michiganphysics.wordpress.com/um-physics-memorabilia/)里陈列狄拉克的Quantum Mechanics第1、2、3版(品相极一般),其中两本有作者签名。注明是价值$15,000的捐赠。
[3]笔者提出一个不很精准但颇有效的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奖判据:即:科学家工作成就的重要性与他在大学教科书中所占篇幅大体上成线性相关。如:海森伯、薛定谔的工作有若干章(chapter)涵盖;泡利、狄拉克则有命名的原理和方程,多处章节中有应用;杨振宁、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占有整整一节(section);密立根的测量电子质量的油滴试验则是物理实验的一个主题。篇幅短一些的有:法兰克-赫兹实验,康普顿(康普顿效应),穆斯堡尔(穆斯堡尔效应)……至于爱因斯坦,他的工作则是覆盖了几本教科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尽管他是以“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名义获奖,而“光电效应”就占《量子物理学》或《原子物理学》一节篇幅。此论反过来揭示:20世纪后能在多数(物理学)教科书中被提及的工作,其贡献者是完全够格得到诺奖的。如:索末菲(精细结构常数),吴健雄(验证宇称不守恒),乌伦贝克和高斯密特(电子自旋假设),伽莫夫(1.α衰变隧道效应,2.热大爆炸宇宙学)……尽管这些人因各种原因未得诺奖。
文图编辑:刘扬, 菁卫, 许赞华
排版编辑:俞霄
《科大瞬间》编委会
许赞华 803|陶李 8112
刘扬 815|黄剑辉 815
滕春晖 8111|余明强 9115
陈风雷 786|沈涛 822
Jay Sun 8364|吴钧 898
投稿邮箱:kedashunjian@gmail.com
公众微信号:USTCMomen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