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能“位列三甲”是很多读书人的愿望,鸭”与“甲”谐音,故“鸭”寓意科举之“甲”,“鸭”便成为金榜题名的象征。民俗中也有对出远门的人赠送鸭子,以祈祷前程远大。古代称鸭为“凫”或“鹜”,《西清古鉴》记载:“凫之为物,出入于水而不溺。……饮酒者敬能以礼自防,岂有沉湎败德之患乎?凫尊之设,其意如此。”此类凫尊或鸭尊,或有劝人不要沉湎于饮酒之意。此外,古人认为鸭还有如期守信的美德,如《采兰杂记》称:“鸟之孵卵皆如期,不失信。……鸡二十日而化,鹜三十日而化,皆如期也。”
从诗词文章中也可以看出古人喜欢鸭子的程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初唐四杰中王勃的千古名句,可谓家喻户晓,这里的孤鹜就是鸭子。苏东坡的一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了鸭子比人类更敏锐地觉察到春天的到来。苏辙的诗“窗外时来一双鸭,沉浮笑我不禁寒。”形象说明了鸭子的耐寒。诸如此类的鸭诗鸭句不胜枚举。
画鸭为历代画家们所喜爱,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宋代佚名的《乳鸭图》,陈淳,八大山人等等,他们或工,或写意,或工写结合,各有韵致,在以鸭为题材的国画宝库中留下了珍贵的遗产,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辛丑南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