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战争小说《另一种历史》第179期

(作者:龙德施泰特)

 

867)     事务繁忙

沈阳。三经街。主席今天,心情几轮变化,喜怒参半。

岸英竟活着回来了~真是意外惊喜。无形中他感到了“古玩方丈”的特殊关照,心里有一丝暖意。

岸英回来就住进医院~虚弱得可以,说话力气都没了。这孩子从小受苦,长这么大,也没从父亲这里得到多少关怀……真对不起他们的妈妈呀,唉。自古家国两难全,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哩?只能嘱咐两句:先养病吧。医院照顾你会比家里更好。你懂俄语,再学学英语,都大有用场哟……

安排岸英上了救护车。主席又回到桌前,披阅文件。

贺龙报来《筹备召开全军后勤军工干部表彰、暨经验交流大会的报告》。这个好!非常及时。

战争和胜利,人们往往把花环套在前方将士脖子上。虽说理所当然,但埋头苦干、保障前线的后勤工作者也不该长期默默无闻。随着建设时期到来,这些人里还真要出一大批管理人材哩。

海军报来了《战损统计和整建计划》。说是:千岛一战,驱逐舰大队几乎打光,而美国援赠的那批“后马汉级”还没有到位,因此“战力空白,亟须填补”……呵呵?没那么亟须吧。驱逐舰打光了还有巡洋舰么。敌人都打完了嘛,你驱逐谁去?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不该花的还是不要花吧……哦?还特意报告“太行号”旗舰受损修理完毕、涂装一新?那么下月去日本,还是坐它。

聂荣臻这份《空中力量整备方案》值得重视。他要求批钱建一所大飞机修理厂。地点选定了“满洲飞行机株式会社”原址。这个该同意。我们眼下只能生产小飞机哩。先修理,后制造,我看10年功夫中国大飞机也能上天……聂还建议去昆明买点什么“直升机专利”。嗯?新概念咧。不甚晓得~先略过吧。

 

868)     笔酣墨饱

林彪这份电报,毛泽东看了3遍,一股怒气从心头升起。

革命事业前进和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涌现一批“小脚女人”。这些人不是从全局、而是从局部利益出发,担心自己那点坛坛罐罐。

拿下赤塔,是可有可无的问题么?不是!这是关乎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通盘大计!

这是对北极熊的一次正告:从此莫再打南下的主意!这是对海内外的一次宣言:华北联军,完全有国际一流军队的战斗力,敢于深入敌境作战!这是对南京政府的一个提示:你们做不到的,我们做得到!

这种事情,我会头脑不清醒?

况且,敌情分明嘛!总体态势上,敌人已后继乏力;具体到赤塔,苏军在部署撤退!怀疑情报?你倒是提出理由来。你侦察到了什么不寻常?没有?那就不要制造恐慌。情报已使我们赢得许多胜利,你又凭何怀疑?直觉?一种迷信而已。

冬天。冬天又怎样?棉袄毛衣军大衣,一件不缺。你是冬天,人家也不是夏天。论吃苦,只有我们战士比俄国人更能吃苦。棉袄不够?把我的大衣棉衣毛衣全拿去!论后勤压力?连续作战是我军一贯作风!现在条件比红军时代艰苦,还是比八路军时代艰苦?有了本钱反而不敢干了?这不就是那些剥削阶级、资产阶级分子的基本状态么?有了资本,就丧失革命性、丧失斗志!

连普及7年教育也上来了。我看小日本普及了8年教育!又怎么?历史上从来就是文盲打败知识分子!

领导干部,要讲政治。统领一支大军,却不懂政治。你是政治局委员咧!~政治在哪里哟?单纯军事观点~怎么屡屡在你身上发生?林彪啊林彪,怎么回事?不肯贯彻中央意图?好嘛。那就找肯于贯彻的人来干。地球离开谁都照样转!李宗仁不是去职换岗了吗?付出崔可夫溜走的代价,老蒋也在所不惜!

巴顿说~巴顿说又怎么样?巴顿还说呢:战略战略,就是把干不动的家伙拿下,换个更有狠劲的狗崽子上去!

一针见血吧?别逼我这么做噢!

人事问题,历来是所有关系中最复杂、最棘手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它也是一剂灵丹妙药!看准了问题,用对了人就是一通百通!我看这一点上,巴顿是先知先觉!

好吧看在22年党龄的份上,再给你一次机会。可惜老彭不在啰~否则你没有机会!

毛泽东笔酣墨饱,行云流水,草就给林彪的复电。

 

869)     你有偏心

柏林。菩提树林荫大道上对话在继续。

“一只鹰,变成了一只鸽子。根本原因,在这儿。”莫洛托夫指指对方的心脏部位:“将军~你偏心中国!”

马歇尔惊奇:“嗯哼?这倒是个全新观点。照你这么说,为了美国,我应该鼓励中苏战争。而为了中国,我才呼吁和平?我成了什么人?中国的国务卿?真是荒唐。”

“就是这样。难道不是么?战争给美国带来的是利益,只有带给苏中两国才是灾难。那么你如此急于结束这场战争,为了谁,不是一目了然吗?”

“为何不可以是为了苏联?我同样喜欢你们辽阔的国家。”

“鬼才信。苏联从不需要别人同情怜悯。我们有自己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你们不会接受更不会喜欢。因此你怎么可能是为了我们?”

马歇尔沉吟一阵:“嗯哼。人民委员先生,好吧。这次轮到我说‘欣赏你的坦率’了。”

“好了将军。我们约定:老朋友之间,不必使用外交辞令。我感兴趣的是,这位~马歇尔国务卿,怎么会,为了一个中国,就去违反一些明显的美国利益呢?”

“我还是认为,一个和平的世界,更符合美国的利益。”

莫洛托夫使劲摇头:“将军,如果别人这么说,我会马上指出他的虚伪。很显然~控制你们政权的资本家不会这样想。什么行业的利润会超过军火贸易?和平世界,还会有这样的军火需求么?……不要试图向我证明什么你们是民主政权,而不是垄断财团控制的政府之类!只是由于你本人~是真诚而不是虚伪地为和平、为停火而奔忙、包括你支持中国一批物资,也可能同样是这个目的~为使战争停下而不是阴谋扩大它~因此我才愿意跟你探讨这个问题。”

俩人这时走完街区,回到出发点。对望一眼,又不约而同再次转身。

“你是说~我偏心中国。有什么特殊目的吗?坦诚地说,没有。是你今天指出这一点,我才认真反省到,是有那么一点……偏心的。但这并不是为了什么。其中没有个人利益。如果总统他制止我这么做,我会马上服从。但他没有制止。”

 

870)     因为良知

“那么是否因为……将军年轻时期,有过中国阅历?”莫洛托夫穷追不舍。“据说您的太太喜欢中国。”

马歇尔脸上略显哀戚之色:“是我的前妻。从中国回到美国3个月,她就病逝了。那是1926年。我很爱她。但这和我的政治观念没关系。那时的中国还很落后,不像是个有前途的国度。”

“那么中国,这个黄种国家究竟以何种魅力使一位当代战神、上帝的头几名仆从、甚或就是首席跟班、国际局势的操控者之一,能够为之倾倒呢?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我宁可解释为……英俊的将军年轻时曾爱上过某位中国女人?你看,为了弄清谜底,我只好找些荒唐的理由了。”莫洛托夫努力想使气氛轻松些。

马歇尔眯起眼睛思索着:

“如果一定要找理由……我宁愿说,是因为我身边一些优秀军人曾在那片土地上服役、流血。我们情谊很深……史迪威,临死前看着我的眼神;巴顿,谈起中国时的嗓门,还有我只见过几面的卡尔迅,那么忠诚能干的小伙子……每当想到这些我就记起,有那么一份责任:不能让他们心血付之东流!仅仅如此。

“至于资本家或军火商的利益,我仍坚持认为:只有和平才能提供真正有效的市场。坦克转产为拖拉机那是很容易的,销路是几千辆与几百万辆的差距。飞机也同样~没有和平,飞行不可能安全。况且交战国打得山穷水尽,又拿什么去采购军火?毕竟希望发战争财的人是极少数。他们不可能长期控制美国的选票。所以你,人民委员先生,见解虽然犀利,但还是有些片面~了解我国不够彻底。”

停了片刻,马歇尔将军又说:

“再告诉你一句心里话吧。除了希望中苏之间停火,我还真心希望中国也不要内战。我同样为此努力。我真的有点像看待家庭一员那样看待中国人了……虽然66岁的我,不会去那儿找个你说的什么未婚妻~呵呵。”他也把话题引向轻松。

莫洛托夫默然半晌,叹谓:“我也找不到更多理由了。这番谈话使我感到,在世界上这个极其务实、极其功利而无情的~大国外交领域,偶尔也还多少有一点点所谓感情,或者‘境界’这类东西。正因为少得可怜,也就显得可贵。”

“良知。准确地说,那其实是我们所共同具有的:良知。”

 

871)     打开魔盒

俩人安静下来。积雪在脚下吱咯作响。

“顺便说说,将军。苏联,是你们的潜在对手不假。竞争可能是多方面、多领域的。这一点你我都无须掩饰。但你是否想到,有朝一日,那个强壮起来的中国,也有这种可能呢?”

马歇尔警惕地判断了一下:

“有朝一日的对手?至少50年~本世纪内我看不到这种可能性。中国人不像你们,有那样强烈的企图心。”

有远见的莫洛托夫,对此并不认同:“可他们也在追念往昔荣华呢。一个曾经强盛的民族,怎会长期甘居人后?或许国民党执政期间还比较温和。可万一换了别的执政党,您是否设想过前景?”

“美国原则,历来是机会均等。如果那样,就在起跑线上重新竞争吧,下一代人,相信比我们更有智慧。”

漫步路过一家酒馆。莫洛托夫打趣道:“我们俩相识已经4年,今天才成为真正的老朋友!我们应该找个机会喝两杯。并且我想说~我真诚地认为:将军,你的和平努力,今天说到底也是……有利于苏联的。至少在客观上。我们现在,需要这个了。”

“是的。我也理解你的处境。其实,如果真的会有所谓‘莫洛托夫总书记的苏联’,我的努力本该奏效的……可惜一起喝酒的事,怕是要等到我们退休以后了。”

“仍有奏效的可能,将军。那就是~劝说你的中国朋友:回到原有的边境线吧。那样我们马上签字。真像是一场戏剧:前一阵或许我们是侵略者,但现在是他们了。”

“回到原来的边境线?上帝!”马歇尔感到,谈话主导权在回归:“两个月前,不正是那种时机么?你们不肯接受我的一再建议嘛!那时战争就落幕的话,中国人很容易说服。他们向我亮出过底牌。而现在……除非你们打算支付战争赔款,我才仍有可能充当这类说客。否则,我也劝不住噢。”

莫洛托夫笑笑,感叹道:

“将军,4年半以前的6月初~我们相识那次,还记得吗?”

“不会忘。那也是为了中国~和蒙古。很感谢你的配合,那次我们达成了历史性协议。”

“结果呢?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妖怪,从此飞得满天都是。”莫洛托夫摊开双手。

马歇尔终于找到用辩才反击的机会:

“别忘了~盒子里最后飞出来的那个,是~希望。”

湾区金头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假设历史' 的评论 : 原来是老蒋按兵不动,借刀杀人
假设历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湾区金头脑' 的评论 : 在上篇第298章中彭德怀战死,可以看第63讲。
湾区金头脑 发表评论于
小说中,彭德怀是怎么没的?
假设历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湾区金头脑' 的评论 : 有道理。请继续看,第5卷即将结束。最后一卷是大结局,蝴蝶效应到底是什么?
湾区金头脑 发表评论于
像是朝鲜战争1951年初的局面。毛是想把苏联全面赶出远东地区。现在看蒋能否收复新疆。苏联调兵中亚比去远东要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