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些很难说出差不多说不出来的感觉》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如果你读这段文字,不要太认真了,我是随便说说的,肯定不会达到交流的意义,很可能你听不懂,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我时常在某种说不出来的情况之中,好像一边在经验故事中,但同时不在经验故事中,在什么之中呢?说不出来,那种什么都不是的感觉,好像沉浸在无限中,什么是无限?我说不出来,就算我毫无保留地想要告诉你,我也无能为力,这“沉浸在无限”是表达不出来的,因为它不是任何可以表达的概念。换个说法,既是无限也是有限,既觉得自己是一个“人”有“我”的感觉,也不真的是人,也不真的有个体局限的我。沉浸无限的同时不否认同时在感觉上是有限的。会有一种无法说的全包容感觉,没有一丁点排斥,没有一丁点要脱离的意愿。我知道很多人认为明白了自己的无限性就等于排除了在感觉效应上的有限性,好像有了什么“进步”发生了一样,不是这样的,明白了自己的无限性不等于排除任何经验感觉效应上的感觉,看似有限的时空感觉还是在的,看似的逻辑合理还是在的。原来那个要“进步”的“我”觉得好笑了。但已经不对它当真了。好像一忽儿是无限,一忽儿是有限,是有限不排除是无限,是无限不否定是有限。有限是无限的有限,非真有限,无限总是显现出“有限”的看似样子。这就是说不出来的微妙了。
我知道你们读了就想要效仿我的感觉,不必,这是无法效仿的。当我说出来了,语句经过你的思维理解就已经不是我真实的体验了。真实的体验只有你自己去品尝,也无法交流出来。其实,就算你声称现在还体验不到,你已经体验到了,只不过敏感度不高,还敏感不到。不要因为生活的繁忙就不注意观察了,只要你一直关心这个话题,包括时常读我的文章,敏感度就会提高,你就会敏感到那从来就是你自己的《无限》。这两年多来,我已经写了我自己都记不清多少篇的文章了,有时候我自己回去读读我写的文章,都惊奇我尽然会写出这些东西来,都是THAT写的,并非真的出自于“我“这个人。很多文章是非常透彻的,句句在打破正常的思维逻辑,指向那无逻辑的无法言说的无限。
继续说说那些无法说清的,你的敏感度好像是苹果的成熟过程,一开始,苹果是生的,你完全认为自己是有限的存在,有始有终的。随着你的品味和观察,在不知不觉中敏感度会不断地提高,相当于苹果成熟了。你会逐渐感觉到好像自己在“有限”和无限之间滑来滑去,一会儿感觉有限,一会儿就驻在无限中了。无限像什么样子?好像你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刻,你好像滑入了空中,但这个“空”是不知道是什么的那种没有概念的“空”,而不是思想上想象的什么都没有的虚空。其实,滑入的是真正的实性,真正的充实,这个充实是无需要确定是什么的充实。比如有时候在社区小路散步的时候,尽管在思想上知道“走路”这个情况,但同时滑入了没有概念的无限能量之中,既是走路也不是走路,而是无限地无法定义。
你需要刻意地培养这种敏感度吗?不需要,只要诚心地观察自己的经验体验,诚心地信任自己是一切的一切,信任自己是真正的安全所在,信任一切都会是OK的,因为THAT就是你自己,当你诚心地信任THAT,THAT作为你自己会立刻敏感到你的信任的,那么神奇的“滑入“会来到,一开始是微弱的“滑入无限“的感觉,来一下就没有了,性急的你会希望重复再来,这就不诚心了,有获取欲望了。不要去期待某种美好的经验重复发生,而是信任无限的自己该会来的就会来,不该来的就不会来,都不是错误,不要性急。TA就是你自己,你自己对你自己的信任TA最敏感了,当你的诚心到达一定程度,THAT就会对你完全开发,像洪水一下灌溉下来,你爱THAT,THAT也爱你。当然,这个“THAT爱你“的说法是不究竟的说法,但有时候说说无妨,THAT*就是*你自己,比“爱“还要亲密。
你的敏感度其实就是THAT的敏感度。THAT时时刻刻地敏感到思想理智的运作,如果思想理智还相当认真,认真地认为“人“就是人,“生活“就是生活,“世界“就是世界,“时空“就是时空,那么THAT就会立刻敏感到你思想上的认真,TA就会显现出思想上相信的故事情节来呼应你,你就会在“生活“里面沉浮,从一个极端过度到另一个极端,一会儿痛苦的嚎啕大哭,一会儿开心的跳起来。不要怪THAT,THAT时刻呼应你思想上的概念,如果你相信这是“你这个人的生活“,TA就显现出这些故事来了,这不就是你自己要玩的游戏吗?THAT好像是一个终极顽皮的孩子,老是逗自己开心,你越认真,TA越玩的开心。
别为“生活”的痛苦而抱怨,这所谓的“痛苦”恰恰就是你要的。你肯定不承认这点,你告诉我说你最害怕痛苦了。其实,这个“最害怕”导致了痛苦的加剧。你要抱怨的情况恰恰就是你不自觉地在思想理智上的隐性需要。你要逃脱的情况恰恰就是你在思想上最害怕的情况,什么是“害怕”?就是思想理智定义出来的幻觉概念。其实你什么都逃脱不了,你越害怕的情况反而会越勤快地到来,恰恰就是因为害怕导致了所害怕的情况发生了。
很多人非常认真地修行,这样的认真态度反而加强了目的性和欲望,你幻想通过修行可以获得以前没有的价值。但THAT不吃这套,THAT就是终极顽皮的孩子,你越不当真地持有一种开玩笑态度,敏感度的打开越快,因为你面对的就是自己这个终极顽皮的魔术孩子。
恐惧或害怕来了怎么对待?善待这些情绪,不必去压抑它们。当恐惧和害怕来临的时候,记起我的提醒,所有这些恐惧害怕都是无限的自己显现出来的效应,自己对自己都是OK的。就算“鬼“来了,你也明白这是自己对自己显现出来的经验效应。这样的明白,真鬼来了也会拜倒在你的脚下。善待恐惧害怕,真正的力量就和你同在了,整个存在的力量都和你共振了。无论有没有危险有没有恐惧,都时刻明白一切都是自己,“威胁“是自己,“害怕“也是自己,永远是自己对自己的内循环,坚强地驻在这个无条件的信任上,那么“危险“和“恐惧“就会失去控制你的威力,它们的“威力“不是真威力,而是你当真相信了它们对你有威胁才赋予给它们的幻觉威力。
什么撒旦啊,恶魔啊,邪气啊,哈哈,我都不当它们一回事。我知道它们就是我自己,没什么好怕的,怕了也无妨,当儿戏对待。
你越不理会这些,它们就失去了对你的控制。当你不在乎“害怕”了,那么所害怕的事情对你就失去控制了。当你不理会恶魔了,恶魔就对你没有办法了。根本就没有恶魔,这些都是思想理智上想象出来的故事逻辑。
是思想理智创造出来了这些撒旦恶魔概念,思想理智相信了它们,就会害怕它们。但这些都是思想理智创造出来的梦幻故事。但是,如果你相信了这些故事,THAT这个顽皮的孩子就开心,TA可以玩自己吓自己的游戏了。
所以,《明白》不是必须的,如果你宁愿要相信《正邪斗争》的故事,完全可以啊,请便吧,谁说你必须要明白?
======== 问答 ==============
【Eve Zeng】
先生你说,要不要去找个男人呢?但找男人不如打坐,打坐修定力,但因为没有定力所以从来不去打坐,且时刻被境转,是境的六根的奴隶,时而抛上去时而拍下来,抛上去的时候可以拥抱全世界,拍下来的时候就觉得人生剧本里有个男人孩子热炕头似乎好很多,哎
【陈明亮】
品味自己,品味自己是超越“找男人,打坐,定力,抛上去拍下来“的。我知道经验是不好受的,有谁的经验好受啊?经验会给你寂寞无聊的感觉,甚至痛苦难熬的感觉,但这些经验形式看似很重要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经验体验发现其实它们不真的是这些情况。无论是难受还是舒服,都看看它们其实就是无限本身,看多了就会成熟,看那些思想上的“唉声叹气”就行了,看多你就会发现它们不是这些故事。
“人“或”我“是思想上编织出来的幻觉概念,只要认为自己仅仅是“人”或“我”,就会在经验中寻找“人生意义”,可惜“人我”是找不到“人生意义”的,就像昨晚的梦故事里面也找不到“梦人生意义”一回事。痛苦的来源就在于要确定“我这个人的一生是有意义的”,或“我要做有意义的事情否则就浪费了一生“,这些想法都是思想理智的忽悠。也许在经验中作为“人我”会找到某些意义,比如建立政党,比如改变世界,比如创建新的社会次序,思想理智编织出来什么“造福人类造福后代”的幻觉意义。如果一个“人”抓住这些幻觉概念忙活起来就会忘了难受,会娱乐一段时间,但最后你会发现这一切所谓的“意义”都是完全空性的,和梦中的意义一样的空性。多少伟大的人物现在去哪里了?我们小时候被教育毛泽东多么伟大,他去哪里了?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帝国去哪里了?那些丰功伟绩去哪里了?我告诉你,在经验内容中去寻找意义就像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但有一个事情是有意义的,就是发现你自己到底是什么。当你发现了你自己原来就是独一无二的无限本身,这个意义不同于思想理智上的意义,这个意义才是真正的意义,你自己到底是什么?答案不是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但你可以品味到的,你自己要明白你自己会有多难?难就难在不受思想理智逻辑的忽悠。很多人会得抑郁症,就是因为他们试图在经验内容中确立属于他这个“人”的意义,这太惨了!根本没有属于“他这个人“的意义,因为现实根本不是“你, 我,他“。在经验中寻找意义是注定落空的,在经验中寻找意义等同于自虐,不得抑郁症才怪呢。真正的意义就是你自己,是不需要寻找的,只需要你敏感地品味到。
当然,大部分人不太会得抑郁症,因为他们以为他们获得了某种意义而为这个意义奋斗,比如“家庭意义“,比如孝敬父母的意义,比如发财致富的意义,比如当官的意义,比如造福世界的意义,比如,,,,太多种类了。这些意义当然是一场空的,但大部分人不在乎,就假设这些意义是真的意义。但少部分人会得抑郁症,因为他们发现了找不到意义,没有落脚点了。其中一部分人会严重恶化最后选择自杀。其中还有一部分会通过抑郁而超越抑郁。我建议那些得了抑郁的人,大多数是轻度的,大多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对,没必要告诉别人,因为没人可以帮得了你,我建议接受和包容自己的抑郁情绪,就这样暗示自己,THAT要体验抑郁玩玩,有什么不可以呢?就像国王要体验乞丐的感觉有什么不可以呢?确实就是这回事,所谓的抑郁仅仅是思想理智上的错误定义,把自己想象成渺小无奈的“人我”了。我不建议按照社会上别人的劝导,“想开些啦,不要难过啦“,这种劝导没有什么作用。我建议你接受抑郁情绪,和他当朋友,不要否定它,接受它,当它是正常的情况,然后抑郁就不会太可怕了。如果你把得抑郁症当成是一种坏情况,反而适得其反。还有就是读我的文章,大概很难再抑郁了。
要找男人,为什么不呢?这是THAT的能量脉冲。有机会为什么不组成家庭?但是否一定找的到,结果如何不是个体的意志,而是TA的意志。也就是说,你品味欲望,发现欲望是TA,结果还是TA,整个都是TA的空性运作。既然都是空性的,该怎样就怎样,你完全可以寻觅对象,同时不纠结烦恼,该来的事情会来,不该来的就不来,都是THAT的意志,都是正确的,个体“你”不负责任。你越信任TA,奇迹越会发生。从“人我”角度来看,看似成尼姑修行的利益更高,而过普通人生儿育女的意义低,不是这回事。一切都是THAT,当修道士或当普通人生儿育女是完全相同的THAT,都是空性的游戏,随便那样情况发生都是一样的。你要品味这个相同性。空性 == 相同性。THAT不懂价值差别,对于THAT来说,每天呆呆地敲打一块木头的价值和当上帝王批圣旨的价值是等同的,娼妓的价值和教皇的价值是等同的,蚂蚁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等同的,这就是空性显现效应,这些都是同一个THAT!
【Eve Zeng】
找过,找出了PTSD,觉得还是别碰的好,碰了容易引发并不想拥抱的悲剧 此生人设不适合,都是用来还债的,不如不碰,债主们我惹不起躲得起
【陈明亮】
Eve Zeng, 从思想角度来看,你说的逻辑似乎合理,但这还是思想着迷的受害因果关系逻辑,是很容易迷上这个逻辑然后当真的。在经验中,无论找还是不找,都是TA的必然,都没有错。这些“问题”也许是Karma ,包括人的个性也不真是“你这个人”选择的,都是TA天生的,也是Karma 。既然害怕受害就不找吧,然后心理上会有失落感和孤独寂寞感,这些看似是个矛盾的难以圆满解决的问题,但就是品味的机会,品味那个害怕感,品味那个失落孤独感,通过品味你会好像和这些“麻烦”拉开距离了。
高级瑜伽品味不为了解决经验中的问题,而是通过高级瑜伽品味发现自己到底是什么,发现经验到底是什么,就会超越一切经验中的“问题”了,换句话说,原来认为它们是问题,现在发现无法确定它们是问题了,这就是超越。拿“找对象”做比方,“找到了对象”不比“找不到对象”更有价值,无论是什么情况,都是经验显现的质地内容的不同,和价值或利益无关。THAT可以自由地显现出各种各样的质地来,却保持等同的价值。但思想是按照个体分离的角度来分析的,就会幻觉出“找到了“比”找不到“好这样的幻觉分辨逻辑。高级瑜伽不在乎”找到“还是”不找到“,而是品味这看似对立的情况其实是等同的THAT,没有哪个比哪个更好这回事。比如说,上段梦中你觉得是乞丐,下段梦中你觉得是帝王,但无论上段还是下段,都是同样THAT的空性显现效应,根本没有受害和加害这回事。空性显现出来的逻辑完全不同,而且不断变化,这就是KARMA,KARMA是怎样就是怎样,绝对不是在KARMA(经验质地)中的某个“角色”选择出来的。有时候生出来就在亿万富豪家里,看似一切都为你搞定了。有时候生出来就在赤贫的印度某偏远农村,看似毫无机会。但这两种看似不通的KARMA是同样的THAT的显现效应,都是空性的,就是说在意义上价值上是完全相同的。为什么会显现出某种KARMA(质地)而不是另一种KARMA(质地)?谁知道呢?这就是魔术奇迹!THAT根本不在乎是什么样子的经验质地(KARMA),因为所有经验质地都是空性的,发生了等于没发生。高级瑜伽就是品味出这个奇迹来。假如在经验中你是富裕人士,请品味这个,假如说在经验中你是失落的失败者,请品味这个,都是同样的神圣奇迹。你记得我以前专门写文章分析THAT的三大特性:1)不在 2)大相同 3)无限发散。大概是去年写的,你回去找吧。《不在》就是思想上认为在的都不在。 《大相同》就是思想上认为有差异的其实是完全相同的,经验中的每一点都是相同的TA。《无限发散》就是一切你认为是某样东西或某个情况,仔细一看,就无法确定了,发散掉了。你认为的“找不到觉得寂寞孤独不圆满”,就品味这个,它真是这样吗?对于已经有家庭孩子的人,也品味这个情况,它真是思想上认为的哪个情况吗?它们通通不是思想上定义出来的“情况”,它们都是无法言说的THAT!
【Eve Zeng】
谢谢先生,我已经体会到拉开距离了,以往被害者情结一上来很难拔出去,郁结之气可以堵上年月至少日,现在以分钟计了,哈哈瞧我梦中功夫多有长进,必须嘚瑟嘚瑟
【王晓林】
先生说的太对了,以前当发现一切都没有意义的时候真的很绝望,现在有些不同了,没有意义反而或者更轻松一点。说的极端一点,即使有一天自杀了我也不会奇怪,自杀不是一个错误,如果有足够的“动力”,那就该干啥干啥。当然这是极端的说法。
以前脑子里总是冒奇奇怪怪的念头,有的很“邪恶”,自己也是痛苦,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那么想。现在不好的念头还会冒,就觉得很好笑了。经常看到一些像奇葩念头,比如今天中午我想去剪头发,到了理发店,理发师看见我进来就告诉我说现在不理发了,她要先吃饭,让我下午再去理发,我因为时间问题下午没空的,就走了。这时脑子里忽然冒出来一句“吃什么饭,吃屎去吧 。”我自己都愣住了,然后自己偷着乐了。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如果无意识的相信了自己是个“受害者”,马上就会升起来一个“被害我”,在胸腔那个地方堵着。至少那个“被害我”,完全是相信思想之后才会出现的东西,当你不相信了,那里空空荡荡的,没有堵塞。
我说的这些可能和“觉悟”没有太大的关系,大概属于怎样保持心境平和的范畴。
【王晓林】
Eve Zeng, 我明白那个感觉,明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的感觉是不要在那些原因上下真功夫,那不就是“梦中之痛”吗,不就是那个“被害我”吗。
“梦中之痛”还是会痛的,“知幻即离”就好。
【陈明亮】
王晓林,这就是敏感度提高了,你说的很好。从受害者和加害者逻辑中松绑出来就是超越了一层幻觉。别管“觉悟”这个概念,你怎么可以确定这是什么?不就是另一个思想编织出来的幻觉概念吗?
你能够立刻察觉到思想上升起“被害者”的逻辑卡在在胸口,就是敏感度提高了,就是“知幻“了。知道幻觉了就等于离开幻觉了。反之,如果你真相信了自己就是经验中的那个可怜的受害者,相信整个世界都在捉弄自己这个可怜的受害者,这就是迷惑了。所以,感觉到思想上升起受害逻辑不是错误,不必压抑这个情绪,看清它就行,会觉得好玩,怎么无限的TA也会感觉被害?太搞笑了,哈哈。在敏感度不高的时候,是不会觉得好笑的,是非常痛苦的,因为入戏了。当然,这个“痛苦”也是看似的痛苦。现实没有真正实在的痛苦。
你能够立刻察觉到思想上升起“被害者”的逻辑卡在在胸口,就是敏感度提高了,就是“知幻“了。知道幻觉了就等于离开幻觉了。反之,如果你真相信了自己就是经验中的那个可怜的受害者,相信整个世界都在捉弄自己这个可怜的受害者,这就是迷惑了。所以,感觉到思想上升起受害逻辑不是错误,不必压抑这个情绪,看清它就行,会觉得好玩,怎么无限的TA也会感觉被害?太搞笑了,哈哈。在敏感度不高的时候,是不会觉得好笑的,是非常痛苦的,因为入戏了。当然,这个“痛苦”也是看似的痛苦。现实没有真正实在的痛苦。
【陈明亮】 Eve Zeng, 赞,这就是敏感度在逐渐自发的提高,越来越看清思想编织出来的逻辑套套了。好,请继续。也许你认为不顺的经验质地反而是好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Li Jie】
说的是,就像以前小说里写的一句话,城里的人要往外逃,城外的人要希望进城,其实,城里城外都是经验显现效应,都是大相同。品味这个。
【陈明亮 】 Li Jie, 说的是,就像以前小说里写的一句话,城里的人要往外逃,城外的人要希望进城,其实,城里城外都是经验显现效应,都是大相同。品味这个。
敏感度提高的实例就是“内”和“外”的区分,一开始思想上有强烈的“内”和“外”有别的逻辑概念。思想总是在“身体内,身体外,婚姻内,婚姻外,内在世界,外在世界,我内,我外,国内,国外,家内,家外,......“,例子太多了。把这些内外概念当真了就是敏感度不高的样子。随着品味的继续,你逐渐会不再有明显的内外区分的逻辑了,虽然思想上还是在区分内外,但你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平行的能量,一点都不在乎思想定义出来的“内外”了。你不再把“我”定义为身体里面的“我”。也许你在婚姻外面,也不会觉得是一种损失。当然,孤独感还是会有的,但你好像既体验孤独感,也同时不孤独。因为你明白了这一切都是自己,怎能孤独?英文表达比较好,You are alone but not lonely. 在中文中“孤独”就是一个词,但在英文中,ALONE和LONELY是不同意思的,你可以是“一个人”,但你不孤独,因为整个存在是自己,而不是“一个人”的自己。就算你找到了男人,组成了家庭,你还是不变的整个无限存在本身,找到男人和组成了家庭并非真正增加了价值。只要你坚持品味,坚持注意这个话题,敏感度提高看似是缓慢的,但却是必然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