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朋友们,我想口你们了!

国内的微博和朋友圈最近在热传两张图,看了差点笑岔气。据说是因为国内影视的字幕不能出现“杀”和“死”等敏感字,要统一用“口”代替,这样反而使得一些对话看起来无比的淫邪危险。

对70后来说,“口”对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小时候新华书店里卖的书,特别是古籍,经常出现一排“口”字,以及“此处删除XX字”的说明。

我那时是明清小说的爱好者,经常下学后到学校附近的新华书店蹭书读。那些明清小说中的“口”字,往往出现在才子佳人情浓关键之处,充满着神秘力量,引发无限的遐想。

但是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更没办法搞到据说只有高干才能看的未删节本,因此这些“口”字后面的谜团,我无法解开。

直到上了大学。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二楼的一个偏僻角落,有一间小屋,门口挂着“古籍阅览室”的牌子。

古籍阅览室里面的藏书,只能现场借阅,不能携出。

古籍阅览室里面有未删节的原版线装书。

当时的清华还是一个纯工科大学,没有什么人对古籍感兴趣。古籍阅览室门可罗雀。

我那时候对明清小说也失去了兴趣。

直到有人发现古籍阅览室有“黄书”!

不记得是谁最先在古籍阅览室发现了《绿野仙踪》这本小说。里面有关性的描写之大胆露骨,对我们这些看“口”长大的学生们来说,简直是原子弹一样的杀伤力。

我现在还记得隔壁宿舍的一个胖子,手持茶杯,口沫横飞,夸张地描述他在书中看到的情节,周围一圈人听得入神。

大家突然都变成了古文学爱好者,纷纷造访古籍阅览室。

毫无意外,我也是其中一员。

原来“口”字后面隐藏的是这些。

那段时间,走入阅览室,经常能看到熟悉的面孔,大家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有一天,正在埋头苦读之际,突然听到身边响起女声。

“老师,请问这里有没有《金瓶梅》?”

《金瓶梅》可是有爆炸效果的禁词。这句话仿佛在沉静的池塘中投入了一块石头。阅览室中的人们纷纷抬头。只见一个姿貌平常,但干净清楚的女生,站在图书管理员老师的前面。午后的阳光斜照在室内,她脸上一点局促紧张的表情都没有,一切仿佛是那么自然而合理。

瞧人家这心理素质!我们向图书管理员老师借书的时候,言辞闪烁,面色惶恐,充满了罪恶感,好像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相形见绌啊。

老师回答:“我们这里没有。北大有。”

女生失望而去。

大学毕业后,我漂泊到美国。 “口”字也从我的阅读体验中消失了。有了互联网,什么书都能查到,甚至极冷僻的古书都能找到电子版。

没想到二十多年过去了,“口”字居然在中国重现江湖,让新一代年轻人感到惊诧。这世界真是奇妙。

不由得想起从小被灌输的一句名言:“历史是螺旋形上升的”!

其实也有可能是螺旋形下降的。

正如我万没想到能在美国看到破四旧一样。

这口口口口的世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