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十岁左右的时候,中国掀起了知识青年和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支农浪潮。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带着全家老小,来到中国北方的一个小山村安家落户了。人称小八队。
从城市来到农村。对于10岁的孩子来说,只是将城里生活换成了农村的田园生活。每天走过一条独木桥,穿过村前的一条小河,去河对面的大队部所在地的小学去上学。学校,是一排土墙,草泥屋顶的房子。教室内是简单的2人座长凳配一书桌。地面虽是土地面,但是清扫的干干净净的。房前的操场上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是学校的标志。
同学们见到来了城里的同学,高兴又好奇的围拢过来问长问短的,非常的友好热闹。老师也是一样的和蔼可亲,对刚刚来的城里孩子照顾有佳,问寒问暖,直到他认为城里来的孩子已经适应了农村学校的简陋生活。朴实的村民虽然生活不富裕,但他们从来没有欺负过我这个城里人,而是给了我很多的惊喜和温暖。高家的甜李子,李家的红草莓,还有刚刚孵化出的小鹅,小鸭......
转眼来到了夏天。一天放学后,发现独木桥已经不见了。一场大雨过后,河水淹过了独木桥。学生们在河的北面。家长们在河的南面,相互焦急的对望,妈妈高着声音安慰说:向东走2 - 3里地,那里有一个可以通过马车的小木桥。生产队的李大哥会赶马车去接你们回家。
孩子们听了家长的话,一路东行,来到本应是小桥的路边。可是只有哗哗的水流急急的奔涌向前,却不见了小木桥。孩子们正不知如何是好,只见河的对面一辆马车带着马玲的响声来到了河边。年轻英俊的李大哥,稍稍调整了一下方向,便赶着马车下了河,不一会就来到了河的北面。孩子们七嘴八舌的爬上了马车。李大哥说:不要怕,坐稳了,咱们要回家啦。李大哥信心十足的赶着马车带着孩子们开始过河,刚到河的中央,河水就飞进车里,孩子们顿时一阵乱叫起来。李大哥说着:不要怕,不要怕,再有一会就过来了......
回到家,奶奶从坛子里捡出几块红豆腐乳,又拿上几个鸡蛋,递到我手里说:快给李大哥送去,谢谢他接你们回家。
要说这坛红豆腐乳,可是跟随我们从城里坐火车到县里,再坐汽车到公社,然后,坐马车来到小八队的。村里的人都没有见过,也没吃过这红豆腐乳。刚到村里时,已经给村里人分了一大半。李大哥一定很高兴看到奶奶给他的豆腐乳。
再说说后来,爸爸带着小八队的人,在河上建了一座更安全的小桥。
两年后,全家回到了原来生活的城市。爸爸和妈妈回到了原来的研究所继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