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暴政,陈涉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句话点醒了 “有种” 之人,各揭竿而起欲与 “王侯将相” 试比高。期间,另有谋士四处活动希图 “得宰天下”,比如陈平。陈平先到魏王魏咎处,不得重用;转而投奔项羽,不想刚打下的失地说丢就丢,“项王怒”,陈平 “惧诛” 狼狈出逃,“间行杖剑亡” 投奔了刘邦,托魏无知的关系求见。
初次谈话刘邦就喜欢陈平,赐官职,引起多人不满。紧接着,陈平出师不利,官职不降反升。周勃和灌婴看不下去了,打小报告诋毁陈平,先批评其相貌,“平虽美丈夫,如冠玉也,其中未必有也”,说他中看不中用;再数说陈年劣迹,包括无中生有的 “盗其嫂” (跟嫂子私通),说他人品有问题;又说陈平三易其主先魏再楚后汉的求职经历,暗点他没有信用和忠心。最后说陈平 “受诸将金”,到底是贪婪受贿还有另有祸心?!刘邦起疑开始调查,不过他很谨慎,先找举荐人魏无知谈话。魏无知非常长于话术,第一句话就站在了辩护的制高点上,“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先弄弄清楚咱们两人讨论的是同一回事,否则我说的是才能,您问的是德行,那就驴头对马嘴说不拢了!先一句话点醒了刘邦,再乘热打铁提醒当前 “楚汉相距”,求的不是德行,而是 “奇谋之士”。临了还追加一句,“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 小事化了,瑕不掩瑜,人无完人。有了魏无知这番话垫底,陈平面对刘邦的质问就从容多了,他先针砭前两位雇主,说魏王 “不能用臣说”,项羽 “不能信人”,言外之意刘邦是值得托付的明主,未来可期。紧接着表明心迹和希望,“闻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这个 “归” 字用得妙,归家的 “归”,“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找到合适的买家了。至于为什么要受金,解释得也很实在,一是自己光身前来无分文(毫不夸张地),二是需要启动资金;如果刘邦不乐意,那就还金辞官。这一招以退为进,倒说得刘邦道歉不迭,还升了陈平为护军中尉。军中诸将也老实了,不再起哄。
纵观陈平的求职经历,有两点值得借鉴。第一,合格的举荐人很关键。第二,当面回答问题不隐瞒不说谎,陈述事实的同时从对方角度出发,既阐明自己动机又抬高了对方,很有说服力。
陈平曾经 “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但如司马迁感叹,陈平最厉害的还是在汉初复杂纷乱的权力斗争漩涡里明哲保身,“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室,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反观当年一起打天下的旧识,贬狱降诛。我总结了一下,陈平的职场智慧有这么几条。
不忘故旧。当初是魏无知引荐见了刘邦;当刘邦起疑时,又是魏无知三言两语打消了疑云。后来淮阴侯韩信叛乱,陈平出谋划策轻松粉碎,陈平却说,“此非臣之功也”,要感谢的是魏无忌当年做保,赢得刘邦赞赏,“若子可谓不忘本矣”。
审时度势,韬光养晦。刘邦死了,吕后掌权,陈平自知从前得罪了吕后的妹妹吕须,低调行事当孝惠帝的老师,不在朝堂任职。孝惠帝上台,陈平当了左丞相,低于右丞相王陵。过了两年,孝惠帝死了,吕后想立吕家人为王,假意征询两位丞相的意见,王陵反对,陈平同意。王陵因此被降职不用,七年后抑郁死去,陈平升任右丞相。接任左丞相的是吕后心腹审食其,大权独揽,陈平借机故意 “日饮醇酒,戏妇女”,障眼法果然奏效,“吕太后闻之,私独喜”。
摒弃前嫌,联手政敌。“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 这次政变是陈平与周勃的又一次成功合作,两人上次合作时,刘邦还在世。刘邦当时病危,疑心樊哙有二心,就密令两人 “受诏床下” 去杀了樊哙。陈平和周勃 “行计之”,边走边商量对策,一致同意樊哙杀不得。“樊哙,帝之故人,功多,” 又是刘邦的连襟。两人决定先把樊哙抓起来押送给刘邦,由他自行处置,以避免事后反悔怪罪。事实证明这个决断是多么英明正确,还没等他们一行人回到京城,刘邦就病死了,掌权的是吕后和樊哙的妻子吕须。既然跟吕须结下了梁子,陈平自觉韬光养晦,不争锋不敌对,明知吕后靠不住,只是 “伪听之”,静候时机。值得注意的是,当初周勃曾经进谗言诋毁陈平,但在巨大的危机前,所有的积怨宿仇都可以抛下,携手抗敌。
该出手时就出手。吕太后死了,陈平跟周勃联手卒吕立刘,立了孝文帝。陈平自认周勃功高于己,“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 后来,孝文帝在朝堂上问一年判决的案件和全国的钱粮收入数字,周勃答不上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孝文帝又问陈平,陈平却说,自有掌管这些事务的官员,问他们就知道了,我做丞相的工作是管理这些官员,而不是具体到细节的管理,孝文帝很满意 “乃称善” 。退朝后,周勃埋怨陈平不提点自己,陈平反笑着驳斥(嘲笑)说,“您身居相位,却不知丞相的职责吗?” 损人不带贬字,绝了。周勃这才真正知道自己才能远不及陈平,过了一段时间,请求因病免职,陈平一身兼任左右丞相。
陈平死后,儿子承袭了侯位,再传给孙子陈何。陈何后来强占人妻,处死刑,剥夺侯位。果真,富不过三代。
读《史记 陈丞相世家》有感,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