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校园的警醒文化

欣赏生命之河的每一滴浪花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美国校园的警醒文化

 

南伊,2022年7月24日,周日

 

作为第一代移民,融入当地社会的标志之一是入乡随俗,理解当地的文化,从而采取与当地文化相协调的行动,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即使是来留学的国际学生,不打算毕业后留下来,那也需要对当地文化有较好的了解,以便在留学期间与老师和同学们融洽相处,结交朋友,扩大视野,增加留学投资的收益。

几年前有位中国留学生拿到博士学位后想在美国大学任教,找工作的过程不太顺利,就抱怨说自己受到了种族歧视。他是这样叙述他的遭遇的:记得以前面试过一个学校,面试过程感觉一般吧,没有觉得不好,也不坏。最后没有拿到位置,过了一年好奇他们当时招的什么人,就去他们教授网页上看了,是个非裔的,背景和我差不多,可能毕业学校比我好点吧,但是发表的论文比我差一点。我琢磨着学校也许不看重论文质量,只要是同行评议好的可能就行。当时也没在意是种族的问题。后来自己学校两次招人我都申请了,这两次都遇到女黑人面试,当时系主任说,又是女人又是黑人,虽然我不愿这样说,但是我们需要多样化。结果人家牛逼哄哄的还是把我给拒了。

后来自己又看到一个学校招人,又投,看了他们系老师的水平,觉得拿到一个面试应该没问题,结果理都没理我。又过了一年去网上看他们招的什么人,是个西裔,学校背景都不行,论文也差很多。后来去查了下这人是参加某机构推少数族裔的一个项目,说做为少数族裔,他居然拿到了博士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然后这个某机构的支持项目在推少数族裔取得成就上功勋卓著。我看写的少数族裔括号里是 African American, Hispanic American, native American,亚裔根本就不属于少数族裔。

这位同学的遭遇值得同情,但是对他下的结论则不敢苟同。笔者本人参加过几十次招聘工作,既招聘过教授、博士后,也招聘过做管理的职员。在这些招聘中,应聘的中国人普遍存在两大问题:第一,语言不过关。中国学生在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一般没问题,有些人还很强,但是一到试讲和问答环节,中国人的语言缺点就暴露出来了,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较弱。须知,教学是当教授的三大任务之一,科研、教学、服务这三项任务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语言不过关就很难搞好课堂教学。

第二,文化不过关。中国学生不太理解美国文化,对本专业的问题虽然知道答案,但是却不能用美国人的方式自然流畅地表达出来。对于本专业之外的问题,经常是难以应对,甚至答非所问。对招聘委员会来说,他们有时并不太关心你回答了些什么,而是你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有些问题,即使你不知道确切的答案,只要能够用诚实而幽默的方式回答问题,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近几年来,警醒文化(Woke Culture)或者警醒主义(Wokeism) 在北美大学校园大行其道,到了几乎无所不在的地步。如果应聘者不理解警醒文化的本质,要想在美国大学找到工作,比登天还难。即使你已经拿到了教职,甚至已经拿到了终身教职,如果不了解警醒文化的精髓,要想升职,要想拿到大型科研基金,同样也会到处碰壁,甚至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无法容身的地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约旦·皮特森教授就是一个例子。虽然早已拿到了铁饭碗,六十多岁的皮特森在今年二月份辞去了终身教授职位,其中主要原因是他对于日渐流行于校园中的警醒文化不满,无法继续工作下去。

什么是警醒文化?它来源于英语中的单词 “Woke”,它是 “Wake”的过去式,意为清醒,引申为警觉、警醒。这个单词来自于黑人俚语,本意是黑人要警惕不公正,特别是来自警察和法律系统的不公正,对各式各样的种族歧视保持警觉,奋起反抗。警醒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更强调歧视和不公正来自于系统和制度,而不仅仅是来自于个人。系统性和制度性的歧视往往根深蒂固,难以消除。比如,城镇市区在决定区域划分、建房政策时,会把黑人划入那些贫穷而设施落后的区域;联邦或州政府在拨款时,会偏向白人申请者;政府部门或商业机构在招聘时,会歧视黑人或有色人种的申请者。有人做过一项研究,比较申请者的名字对于获得面试机会的影响,结果凡是使用黑人名字的申请信很少会获得面试的邀请。当你在第一印象中就被刷掉时,你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再也没有第二步了。

当警醒文化变成一种政治理念,上升为警醒主义时,它就引申出各种各样的方针政策和职能部门。比如在大学校园里,增加了主管多样化的副校长,增设了专门审查招聘、提升、任职的办公室,组织了各级委员会,保障 DEIJ (多样化、平等性、包容性、公平性)在校园各个部门有效执行,每年都要搞各种 DEIJ 培训。不仅大学、学院、科系要制定 DEIJ 计划,还要每年检查执行情况。现在要在大学申请教职或者管理职位,除了申请信、个人简历、推荐信之外,还要再提交一份对 DEIJ 的陈述信。不管是什么职位,面试的问题中必然会有关于 DEIJ 的问题。

警醒文化除了对种族歧视表示警觉之外,对于厌女、恐同、厌恶 LGBTQ (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和酷儿)或拥有其他偏见的政治不正确现象也要保持高度警惕和有效斗争。警醒文化与左翼政治、社会自由主义、黑命贵、女权主义,以及 LGBT 行动都有密切的关系。

众所周知,美国政治有左右两派,或者自由派和保守派,他们互相攻讦,互不相让。自由派支持警醒文化,保守派则极力反对警醒主义。美国大学基本上是自由派的阵地,因而警醒文化在美国校园中占据主导地位,华人学者和留学生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警醒文化有它自身的困境。比如现在招聘中都强调增加教师队伍中的 URM (Under Represented Minority,即少数族裔)比例,这在 STEM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尤其突出。可问题是,有那么多的合格申请者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足够的合格申请者,我们就无法有效地增加 URM 在教授中的比例,除非我们降低招聘标准。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数据,在 2020 年的 6247 名物理和地球科学博士获得者中,只有 79 名黑人和 246 名西班牙裔。即使在商业、金融等非 STEM 领域,情况也不容乐观;2020 年,超过 1,800 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争夺 150 名黑人、西班牙裔或美洲原住民的新博士获得者。

在 2020-2021 学年,全美国共有 148 所 HSI (服务于西班牙裔的大学)和 27 所 HBCU (服务于黑人的大学)培养博士生。根据定义,HSI 的大学都有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西班牙裔学生。警醒文化的一个主张是:要在这些学校教师队伍中配备类似于少数族裔学生比例的少数族裔教授。要想在教授队伍中配备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西班牙裔教授谈何容易,至少在短期内无法做到。同理,短期内也不可能有足够的黑人博士获得者来大量增加黑人教授在美国高校的比例。相反,亚裔博士获得者则有较高的比例。要想快速达到警醒文化所倡议的 DEIJ 目标,比较现实的解决办法是把亚裔也定义为少数族裔(URM)。

南伊,2022年7月24日,周日

 
南伊 发表评论于
也有道理。谢谢来访。
大号蚂蚁 发表评论于
惊醒就是新党八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