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游记《畅游祖国好河山》第八篇:海归期间 - 钓鱼城天生三桥

环球旅游的随记,北美,欧洲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老安游记《畅游祖国好河山》第八篇:海归期间 - 钓鱼城天生三桥

前一篇讲我回国后在重庆长安汽车工作时的旅游经历,重点是重庆市内。本篇继续讲这个时期的旅游行程,主要是重庆的两个风景区:合川钓鱼城和武隆天生三桥。

(一)合川钓鱼城

2009年7月3日,上午8点,我从家里乘坐公交车118路到上清寺,转508路到合川镇,再转11路去钓鱼城,下午1点,我到达钓鱼城遗址。下图是钓鱼城遗址的大门,门上横幅是周谷城先生的手书“钓鱼城”。

图1. “钓鱼城”遗址的大门

钓鱼城遗址,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东面5公里嘉陵江南岸的钓鱼山上,是南宋抗击蒙古军的山城之一。1259年2月,南宋军队在此抗击蒙古军,击杀蒙古大汗蒙哥,史称钓鱼城之战。1961年,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川城位于嘉陵江与涪江渠江三江合流处,钓鱼山处于合川城以东的钓鱼山上,钓鱼山的面积约2.5平方公里。山南有一块巨石俯瞰嘉陵江,地质上属丹霞地貌。当地传说有一巨神在此处垂钓嘉陵江中之鱼,以解救因天灾而遭受饥馑的合州百姓,因此被称作“钓鱼山”。

钓鱼城依山又临江,易守难攻。钓鱼城又分内城和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由条石垒成。内城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

钓鱼城周有八座城门:护国门,青华门,正西门,东新门,出奇门,奇胜门,小东门等。城中有一口泉水“始关泉”,春夏秋冬,足备不干。城中之民,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亦耘。秋则收粮运薪,以战亦守。后秦之巩利沔各州之民,皆避兵至此,人物愈繁,兵精食足。

进入钓鱼城遗址的大门之后,看见山崖边的几个石碑。下面两图是各个层次的文物保护昭示,第三图是我在“护国门”前面的留影。

图2.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钓鱼城遗址

图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钓鱼城遗址

图4. 我在“护国门”前面的留影

穿过护国门之后,是护国寺大门,大门上的横额是“独钓中原”。 穿过护国寺大门之后,是护国寺牌楼,上有横额“护国寺”。下图(左)是护国寺大门,(右)是护国寺牌楼。

图5. 护国寺大门(左)和护国寺牌楼(右)

当年的护国寺现在是钓鱼城博物馆,博物馆门上的横额是张爱萍书写的“钓鱼城博物馆”,下图是钓鱼城博物馆的正门。

图6. 钓鱼城博物馆的正门

在钓鱼城博物馆的旁边,竖立着一个石碑,上面写着梅花篆字“钓鱼台”,下图是我在石碑“钓鱼台”旁边的留影。

图7. 我在“钓鱼台”石碑旁边的留影

然后我进入钓鱼城博物馆去参观,钓鱼城博物馆不大,但详细介绍了钓鱼城的地理历史,尤其是当年钓鱼城之战的情节。

钓鱼城之战,亦称合州之战,是蒙元与南宋之间的重要战役。1239年,彭大雅四川制置副使,命甘闰初建钓鱼城。1243年,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采纳播州冉琎冉璞兄弟的建议,复筑钓鱼城屯兵积粮,抗击蒙古大军,作为保卫重庆的屏障。

当时蒙古建国后正横扫欧亚大陆,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忽必烈进攻鄂州察塔儿进攻两淮,兀良哈台进攻云南,自己则领兵前往四川。1259年2月,蒙哥大汗亲自率领4万军队来到钓鱼城下。蒙哥派降将前去招降,南宋知合州王坚,严辞拒绝并杀了蒙古使者。

蒙哥开始进攻钓鱼城,然而钓鱼城在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玨的顽强抗击下,蒙汪德臣战死,蒙哥更被城上火炮击伤,不久死于温泉寺,蒙古军因此撤退。1279年,由于传来南宋皇帝的死讯,在守将王立的带领下,钓鱼城军民投降,正式结束了钓鱼城之战的抵抗历史。

蒙古帝国第四代可汗蒙哥在这场战役中丧生,这场战役是蒙古人在蒙古征战中唯一的一次失去可汗的战役。 这场战役之前是围攻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之战(1258)。钓鱼城之战是蒙古欧亚征战的一个巨大挫折。

在钓鱼城博物馆里,有蒙元和南宋交战双方将领的青铜立像,还有他们的画像,忠义祠,以及一些名人的条幅和对联。下面的几张图是我当时拍摄的照片。

图8. 钓鱼城博物馆里余玠的雕像(左)和忠义祠(右)

图9. 钓鱼城博物馆里蒙哥的雕像(左)和他的画像(右)

图10. 钓鱼城博物馆里的祖思凡题诗(左)和易锦章对联(右)

当年钓鱼城被蒙军围困时,周围百姓从后山的“皇洞”往山上运粮给官兵,在“九口锅”处煮饭给官兵。下图(左)是“皇洞”,下图(右)是“九口锅遗址”。

图11. 钓鱼城山上的“皇洞”(左)和“九口锅遗址”(右)

在钓鱼城里的山岩上,有很多名人题词题诗和书法的镌刻,下面的几张图是我当时拍摄的照片。

图12. 郭沫若的题词(左)和李鹏的对联(右)

图13. 周谷城的题词(左)和邹家华的题词(右)

图14. 王蒙的题词(左)和苏星的题词(右)

图15. 孙元良的题诗(左)和许霖的题词(右)

图16. 某名人书写的五律诗

图17. 武汉大学张云鹤书写的专记

我走过一段弯曲险峻的小径之后,来到一座三佛像下。刚好遇到一个旅行团,导游小姐正在给游客们讲解钓鱼城的故事,我就凑上去听。下图(左)是山间小径,下图(右)是导游小姐在讲故事。

图18. 山间小径(左)和导游小姐在故事(右)

原来,蒙元灭南宋后,不喜欢汉族的佛教,把一些佛像铲掉了,见下面的佛像浮雕(左)。蒙元灭亡后,人们又把佛像修复了,见下面的佛像浮雕(右)。

图19. 佛像被破坏的痕迹

就在导游小姐讲故事的地方“荡胸生层云”三佛像,也有被破坏的痕迹。

图20. 三佛像被破坏的痕迹

再往前走,有一个巨大的卧佛,旁边还有题字“一卧千古”,作者是王休。下图是巨大的卧佛,再下图是王休的题字“一卧千古”。

图21. 钓鱼城里的巨大卧佛

图22. 王休的题字“一卧千古”

下面的几张图是山崖上古人书法镌刻的石碑。

图23. 古人书法镌刻的石碑

图24. 古人书法镌刻的石碑

图25. 古人书法镌刻的石碑

图26. 古人书法镌刻的石碑

2009年7月3日,下午5点,我结束了钓鱼城遗址的参观,原路返回重庆到家。

(二)武隆天生三桥

2009年7月4日,我从重庆坐长途汽车去武隆,目的是游览天生三桥和芙蓉洞。汽车早上8点出发,沿着乌江直奔武隆,下图是我在路上拍摄的乌江水上风景。

图27. 从重庆去武隆沿着乌江的路上

中午12点,汽车停在中途的羊角饭店,旅客们下车吃午餐,然后我们一直开到武隆。下午2点,我们到达武隆,今晚准备住武隆金源宾馆。下图是羊角饭店(左)和武隆金源宾馆门前面的小花园(右)。

图28. 羊角饭店(左)和武隆金源宾馆门前面的小花园(右)

下午3点,我乘出租车去参观“芙蓉洞”。

芙蓉洞位于重庆武隆区江口镇芙蓉江畔,距武隆20公里。芙蓉洞全长2700米,该洞以沉积物类型齐全而著称,几乎包括所有钟乳石类沉积。2002年,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芙蓉洞的入口(左)和芙蓉洞里的钟乳石(右)。

图29. 武隆“芙蓉洞”的入口(左)和“芙蓉洞”里的钟乳石(右)

下面的几张图是我当时拍摄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的照片。

图30. 武隆芙蓉洞里的钟乳石和石柱

图31. 武隆芙蓉洞里的石帘和石笋

图32. 武隆芙蓉洞钟乳石和石笋

从芙蓉洞游览出来后,我回到武隆,住进武隆金源宾馆。下图是横跨乌江两岸的武隆县城。

图33. 横跨乌江两岸的武隆县城

第二天,2009年7月5日,上午8点,我乘汽车去参观著名的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中的“天生三桥”。下图是“天生三桥”的标识牌(左)和参观的游人们(右)。

图34. “天生三桥”的标识牌(左)和参观的游人们(右)

下图是“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中的“天生三桥”标识牌,再下图是“国家地质公园”中的“天坑三桥”标识牌。有时称“天生三桥”,有时称“天坑三桥”,看来是通用了。

图35. “武隆岩熔国家地质公园”中的“天生三桥”标识牌

图36. “国家地质公园”中的“天坑三桥”标识牌

天生三桥位于重庆武隆区仙女山镇,是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2007年,作为武隆喀斯特的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分布于重庆市武隆区境内,分为天生三桥,箐口天坑和芙蓉洞等三大片。

“天生三桥”包括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等三座天生的石拱桥,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石桥的跨度和距离峡谷底部均百米以上。三座石桥将峡谷两岸连在一起,形成了“三桥夹两坑”的奇特景观,石桥之间所夹的坑,称为“天坑”。下图是通向峡谷底部的“天梯”。

图37. “天坑三桥”中的“天梯”

下图(左)是三桥之一的“天龙桥”,下图(右)是山岩上雕刻的“天龙”。

图38. 天生三桥中的“天龙桥”

再往前走是天生三桥中的所谓“天坑”。

图39. 天生三桥中的所谓“天坑”

再往前走是青龙桥,下图(左)是一个游客正在穿过一个山洞。下图(右)是穿过这个山洞之后所看见的“青龙桥”。

图40. 天生三桥中的“青龙桥”

下图是山岩边上的“青龙桥”标识雕刻。

图41. 山岩上“青龙桥”的标识雕刻

再往前走又是一个所谓的“天坑”。

图42. 天生三桥中的所谓“天坑”

再往前走是黑龙桥,下图(左)是人们在穿过的一个狭缝,下图(右)是穿过狭缝之后所看见的“黑龙桥”。

图43. 天生三桥中的“黑龙桥”

下图是山岩边上的“黑龙桥”雕刻标识。

图44. 山岩上“黑龙桥”的标识雕刻

在天龙桥附近的天坑中,建有仿唐建筑的“天福客栈”,是张艺谋导演《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唯一的拍摄外景地。这座客栈耗资千万,堪称中国“最牛”四合院,不是在北京而是在重庆武隆的一处悬崖秘境中。下图是《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中的拍摄外景地。

图45. 《满城尽戴黄金甲》电影中的拍摄外景地

天生三桥中还有山间瀑布。

图46. 天生三桥中的山间瀑布

2009年7月5日,下午1点,我离开天生三桥。先坐出租车回武隆,再坐长途大巴到涪陵。长途大巴一路沿着乌江岸边行驶,乌江岸边都是陡峭的悬崖。下面的两图是我在长途大巴上拍摄的乌江岸边的悬崖峭壁。

图47. 武隆至涪陵乌江岸边的悬崖峭壁

图48. 武隆至涪陵乌江岸边的悬崖峭壁

当天下午4点,我达到涪陵,改乘火车回重庆。涪陵是重庆市辖区,是重庆的第三大城。位于长江乌江的交汇处。涪陵为古代巴国的故都和军事重镇,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因乌江古称“涪水”,故得名“涪陵”,又因涪陵榨菜产业发达,故号称“榨菜之乡”。

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在今涪陵地区置枳县。隋时置涪陵县,隶属巴郡。元时为涪州。明清时均属重庆府。民国初年(1913),改涪州为涪陵县,隶属四川省。建国后的1950年,四川省设置涪陵专区,涪陵专区下辖涪陵与武隆等五个县。

1968年,涪陵专区改名涪陵地区。1995年,撤销涪陵地区,设立地级涪陵市,管辖原涪陵地区的武隆等几个县。1997年,重庆为中央直辖市,在此设立重庆直辖市的涪陵区,归为重庆直辖市直接管辖。

“涪陵榨菜”早已闻名海内外,我在国外读学位时,“涪陵榨菜”加上“马粪”(Muffin),经常是我的午餐,当时总读成“浮”陵。今天看到涪陵火车站上的汉语拼音是(Fuling),这才知道,自己当了二十多年的“白字老先生”,还不自知呢!

 

安主 发表评论于
回复飞来寺:
“浮”和“涪”的发音是一样,但我过去读成“陪”,白字老先生了。
飞来寺 发表评论于
“浮”和“涪”发音不一样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