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127)跪惯了,站不起来了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说三道四(127)跪惯了,站不起来了

闲来无事,打开电视机浏览一下,居然找不到一部可以看下去的电视剧。突然看到《康熙微服私访记》跳出来了,遥控器轻轻一点,那熟悉的画面和片头曲,立即想起了二十多年前追剧的情景。

且不说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事,仅凭剧中康熙、佛印、三德子三个人物的精湛表演就足以让大家每天必看了。

也不说饰演康熙的著名演员张国立那“皇上”的气场、那一举一动、那一言一行,就让人觉得真是一个“皇上”,谁知道百多年前的皇帝是什么样的呢?

那配角“太监”三德子,更让人记忆深刻。那就是只要皇上站起来,他绝不能安坐不动,马上跟随起立了,而且一定是那样微微地低着头,嘴里说着“嗻”,自称“奴才”。据说这是皇宫内的规矩。

三德子,是《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虚构角色,在剧中太监三德子可以说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为人聪明机智、善解人意,是康熙的贴心太监,用当今的话说应该叫生活“秘书”吧。他跟随康熙出生入死,为康熙出谋划策,甚至背黑锅,但他同时又古灵精怪,有点自私,鬼点子特别多,是个非常出彩的角色。

我以为,三德子最经典的表演是“跪惯了,站不起来了”,就是那样微微地低着头,嘴里说着“嗻”的样子。

有人说,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太监文化”,我不懂什么是“太监文化”,不敢妄议。但我教了一辈子中学语文,而且兼班主任,我知道“跪惯了,站不起来了”,也是人的一种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嘛!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叶老又说,教材不过是一个拐杖,引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好习惯。

我是这样用教材引着学生养成学习语文好习惯的。

1982年9月,我奉母校袁福老校长之命,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主持的、长达六年的“全国重点中学语文分编型教材改革实验”。实验教材《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内容,较之几十年不变的课本《语文》,不仅量大,而且要求进行单元教学,且严格规定实验班的周课时教学时间与普通班一样,不得随意增加课时。

参加实验的学生是随机分配的,他们在小学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是上课坐得端端正正、双手必须放在桌上,且右手压在左手上,听老师讲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言堂”;而实验教材要求实行讨论式教学的“群言堂”,要学生随时开口说话、动手“圈点勾画”,养成“每事问”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于是,我从实验开始的第一堂课,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改变以前的学习方法,学会“敢想——多想——会想;敢问——多问——会问;敢说——多说——会说”。要求他们背诵陶行知学生的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规定学生学习每一篇课文至少要提出三个问题。经过初中三年的长期训练,实验班学生养成了习惯之后,对任何一篇课文,不论作者是谁,都敢问。不论有没有人、有多少人来听课,他们都敢即席提问,随时抢答。语文教学课堂真正成了一个“群言堂”。学生养成了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说和写的能力。

实践告诉我们,不论是好习惯或坏习惯的养成,都是长时间训练或熏陶形成的,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最近几天,看到石家庄“解封之后”,有些市民不敢出门了,学校通知学生到校上课,家长担心孩子群聚被感染,拒送学生去学校。一时网上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疫情恐惧症”变成了“认知障碍症”,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以为就是“跪惯了,站不起来了”,习惯使然。

自三年前武汉爆发“新冠疫情”以来,人们谈“疫”色变,武汉当时采取“封城”,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抗疫”,终于取得成功。但疫情很快漫延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国科学家、医生集中精力研究对策,但是“病毒”也非常狡猾,三年来不断“变异”,最后成了“奥密克戎”。科学家们终于发现它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被它感染不致死,如同一般感冒。于是,就有了“解封”。

三年疫情,死了那么多人,让人恐惧,本在情理之中。趋利避害,人之本能。一般人,谁不怕死?对老百姓而言,这不是什么“认知障碍”。如果一定要这样说,那也是“肉食者谋之”、长期宣传和执行的应对疫情政策和方式造成的后果,即已经“习惯”了,就像三德子跪惯了,站不起来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