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王小波

读点王小波

 

红拂夜奔

有些事情适合晚上做,比如喝酒,做爱,KTV, 读王小波。当然,你非要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或锄禾日当午的时候做,也没人拦着你,只是太独立特行,像王小波的猪兄,受众面未免不呈显著状态。并且,青天白日,与"沉默的大多数"一样,我们大多数时候,是沉默的。上班,挣钱,养家。

王小波作品中,唯一明火执仗有“夜”,又特别适合夜里读的,非"红拂夜奔"莫属。以他对小说懒心无常的"文坛外"态度,这应该是他的巅峰之作了。

与中国先锋派哪些学卡夫卡,博尔赫斯学得咧嘴呲牙诘屈聱牙,毕恭毕敬照猫画虎不一样,他们充其量是帮卡夫卡又写了纸上加纸的卡夫卡。王小波,满眼皆中文,气象万千,奇幻瑰丽,画面感扑面而来。卡夫卡的德语摇身中文,甚至英文后,读起来令人气息奄奄,扎耳挠腮;王小波在此也让人扎耳挠腮,可却是妙不可言时,令人击节又找不到节可击的替代性产品。

但无疑,它又是卡夫卡的,奥威尔的。

李卫公是位勤劳的造物主,造出洛阳和长安。洛阳,好乱好脏好快乐;长安,好山好水好寂寞。他犯的第一个错误是在洛阳住下,洛阳只有城,没有制度,被自己造的洛阳反过来吞噬是其无法逃脱的宿命。他犯的第二个错误与第一个一样,也在自己造的城市住下,不同的是,这是一座制度之城,而乌托邦的最终结局只能是让人变傻或装傻,即使是乌托邦的设计者。

如果王小波像我这样讲道理,就不是王小波了。简洁有趣,直击人心,关键是,不费神,就记住了这些文字,还有文字背后的道理。

 

万寿寺

万寿寺的元叙事颠三倒四夹缠不清,是比传统的全知全能视角更具高维俯视。元叙事不是问题,问题是对这种叙事的节奏把握。王小波知道何时让作者出来中断主体叙事。在赋予读者荒谬感的同时,也让读者产生一种场景切换的不确定感。不遗余力地混淆现实与虚拟,直到读者必然怀疑作者本体也是虚拟,甚至自己的虚拟状态。这无疑将元叙事的“元”,“Meta”上升至可能的元状态,形而上的上状态。哲学意味的产生,不依赖文字本身,而是依赖一种叙述文字的方式。

而元叙事下的本体叙事,其每一段,才是王小波文字的真面目。不管他装神弄鬼,故意丧失记忆的花招多么令人眼花缭乱,这些本体叙事的短故事读起来如此真实有趣,妙趣横生,再加上王小波会让读者勃起的性文字,新隋唐演义,我想取这么一个名字。不得不说,也比他另一部小说“红拂夜奔”更好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