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完美父亲

基督徒中的写作者,爱神爱道爱文章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古往今来,颂赞母亲的文章比比皆是。相形之下,谈论父亲的作品无论数量,还是情感的炙热强烈,都逊色许多。查考历代中国文学作品,实在找不出几个模范父亲形象。

      古典名著中,贾宝玉怕贾政有如老鼠怕猫,无需多言。刘备对阿斗的作势欲摔, 固然有效感动了赵云,却也太过缺乏一个父亲看到幸存幼子起码的欣喜关爱。若刘夫人见到这一场面,恐怕难免心寒齿冷。按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老理儿,唐僧和三徒弟形同父子。然而取经的一路,只看到徒弟们拼了命救师傅;而这师傅不仅窝囊,更爱滥发慈悲,用紧箍咒让孙悟空吃足苦头。实在也谈不上可爱。

      到了近代,关于父亲的颂歌,首推朱自清的《背影》。然而那个微胖笨拙为儿子买桔子的父亲,带给人们的更多是对于生计艰难的同情,和父爱之有限的心酸。撇开小人物,有权有势的阶层怎样呢?曹禺的《雷雨》中,周朴园深有城府,不动声色地左右儿子的命运。机关算尽,换来的却是儿子双双惨死。周朴园甚至成了封建家长的代表,象征着专制,冷酷,带给孩子的只是惧怕和反抗。

      人的性情,大致分为温柔、严厉两种。温柔一向是女性的特质和母亲的专利。现今社会肯定不乏事业型的女强人配个家庭型的慈父。然而他们的子女,不愿大加渲染父亲的慈爱。强势严厉的父亲,又往往是子女心中的痛处,只想忘却,不愿提及。东北作家阿城算一典型例证。他写到他父亲常在饭桌上大发脾气,诅咒这几张耗尽他一生,永远也喂不饱的嘴。每逢此时,阿成和他的哥哥们就屏息静气地离开饭桌,同时极快地把饭扒到嘴里,急急忙忙咽下去。阿城描写他当时的心态:“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害虫,活得很下流。”很多国人抑郁不得志,都用弱小的孩子出气。张楚的《姐姐》-“我的爹他总是喝酒是个混球,在死之前他不再伤心不再动拳头;他坐在楼梯上面已经苍老,已不是对手”,唱尽了孩子们又怕又恨难以言表的心酸。

      也有例外。史铁生的短篇小说《来到人间》,就呈现给读者一个冷静,理性,富有反思精神的可爱父亲。面对生来缺陷的女儿,他想方设法引导她走好人生的道路。同时还要安抚软弱悲哀的妻子,非常不容易。这是一部对残疾弱势群体表达关注,思索人性的难得的优秀作品,可惜少有人知。汪曾祺写有《多年父子成兄弟》,林清玄写父亲质朴的祝福,“做什么都做到最好,就是当个流氓,也要当大尾的流氓啊!”接着父子相对大笑,笑出了眼泪。这样的父子情的描写,过去很少,现在越来越多了。年轻一代作家中,有不少父子情的描写,但似乎多是年轻父亲对生命的礼赞,或是对父辈命运多舛的同情,比较少见平等的、智慧的、互益的父子交往。

      一九一九年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至今仍代表着国人对父亲的最高诠释。其中“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是广为流传的佳句。即使近百年后的今天, 鲁迅先生愿以一己牺牲,换取孩子们 “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种无私奉献,给孩子尊严自由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然而细细推敲, 黑暗的闸门就像分界线,父亲困于其中;被解放到宽阔光明地方的孩子们,遇到问题又有谁可以依靠呢?毕竟宽阔光明还不等同于完美无缺。

      文学作品是日常生活的反映。完美父亲在文学作品中的缺席,正反映了其在生活中的稀少。古代中国的父为子纲,用鲁迅的总结:“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这就注定了父子关系的敌对疏远。即使现在,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国人,自觉不自觉地绷着架子,维持刻板的严父形象,和孩子亲近不起来。来到美国,发现许多父亲把孩子当成朋友,给予足够的尊重。父子可以亲密轻松地相处,可称一大进步。

      《圣经》中的约伯,或许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完美父亲的特例。“约伯记”开始短短五节经文,刻划出这样一位父亲:约伯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他有七个儿子,三个女儿。他的儿子按着日子,各在自己家里设摆筵宴,就打发人去请了他们的三个姐妹来,与他们一同吃喝。筵宴的日子过了,约伯打发人去叫他们自洁。他清早起来,按着他们众人的数目献燔祭;因为他说:“恐怕我儿子犯了罪,心中弃掉神。”

      约伯这位父亲,一定满有慈爱,家庭和谐温馨。所以儿子们不仅彼此和睦相处,还能关爱姐妹们——当时地位很低的女性。约伯更是个义人,他关心孩子们是否手洁心清,过敬虔的生活。除了提醒孩子们自洁,约伯还常常为他们献上燔祭赎罪,防患于未然。当受到魔鬼攻击,儿女惨死,家财散尽,自己全身长满毒疮,坐在炉灰中拿着瓦片刮身体的约伯,仍能平静地反问暴躁诅咒的妻子,“难道我们从神手里得福,不也受祸吗?”正是靠着这样在困苦中仍然温柔安静的心,约伯胜过试探,得到神更丰富的祝福。约伯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因为他首先是一个敬畏神的,把与生俱来的神的形像尽力彰显的义人。

      人作为被造物的有限和渺小,注定了没有人能充当孩子心目中“无所不能,无往不胜”的伟大父亲角色。但可喜的是,当我们认识了神,我们就真正拥有了一位完美的天父。祂全然智慧,可以解答我们所有的疑惑;祂全然公义,对我们的过错和罪性,“祂所爱的,祂必管教”;对我们的委屈,祂宣称:“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祂又全然慈爱,以我们的本相爱我们,接纳我们。我们呼求祂,祂随时随地地倾听、帮助,赐给我们平安喜乐丰盛的人生。

      如果真正认识了天父,我们将不再为日常琐事缠累,因为只要先求祂的国祂的义,我们所需用的一切,祂会丰丰富富地供应。有了这位天父,我们将不再为疾病困苦和生离死别而心碎,因为“将残的灯火,祂不熄灭;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有了这位天父,我们不仅谨慎言行,更会注重自己的心思意念,因为“人看人是看外表,而耶和华是看内心”。最重要的,有了这位天父,我们不仅在世的日子有平安喜乐,死后更可以和祂在天堂永享荣耀,因为“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人世间的完美父亲,一定会带领儿女到神面前。人世间本无完美,这个词本来就是神属性的专有名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