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6 血壮山河之兰封会战 兰封疑云 5

打印 被阅读次数

5

 

桂永清毕业后起点高,宋希濂是个副排长,而桂永清是上尉连长、党代表。大概不是因为宋希濂比不上桂永清,实在是年龄太小,黄埔毕业时桂永清已经26岁,而宋希濂只有19岁。桂永清就毕业之后任第1师特务连连长、第1军特务营营长。1930年,又被保送到德国留学,毕业于德国步兵专门学校。

第一次东征时桂永清为连长,战后擅自没收敌军财物,邮寄回江西老家,总是革命军不是流寇是不是?事情泄露被判死刑。不过黄埔“友爱精诚”的精神也不是白说的,大伙儿立刻联名求情。1925年4月8日依中央议决案,免桂永清死罪,令其戴罪立功。

1927年,北伐部队到达浙江,总指挥部设立直属独立团,何应钦将其升任上校团长。后任第1集团军总部特务团团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1团团长,1930年升任第11师31旅少将旅长。

桂永清到任后推荐邱清泉任副旅长,但蒋介石却另派李默庵任副旅长。这个事情虽然不愿意可是挡不住,不过给这位副旅长小鞋穿穿、你委员长还能把俺肿么样?李默庵上任拜见长官,正旅长还是老调调——打麻将,对李默庵待理不理。

副旅长也是带兵喝血杀人的,李默庵不是吃素的,回头就走找校长告状去了,校长毫不含糊,光打麻将不打仗,撤职!

没办法就再想办法吧,何应钦帮着给搞出国了,去德国学习军事。1932年春天到了柏林,秋天就回来了。这儿搞搞那儿闹闹,四处活动,没过一年,就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总队长,这个队长可不是俺们村生产队的队长,辖3旅9团4万3千余人,中将!

你看看、你看看,人家这是咋混的?你宋希濂和何应钦吵了一天才争取到打鬼子的机会,而人家桂永清不吵不闹,何应钦就把他搞成中将了!原因也许不唯一,其中一个也许是侄女婿吧。

介绍完两位军长的履历,咱们再帮着龙慕韩想想办法。

此时敌情不明,部队伤亡惨重、人困马乏,此情此景下,龙慕韩会向谁发电报呢?是那个打仗打出来的还是那个打麻将的?虽然两位军长都是刚刚上任,可是上任的渠道完全不一样。桂永清的“人脉”都在上层,而宋希濂的“人脉”都在下层,当过第87师第261旅旅长、副师长,后来又是第36师的师长,第87、88师是双生子,第36师更是血脉相连的小弟弟,这实在不是外人,而是自家人。

从人之常情上来讲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答案恐怕很容易得出。

这是心理分析,当然不能当做推理,只不过是提供一个思路,咱们再从实际行动来分析分析。

龙慕韩是撤往东北方向的红庙,他为什么不走别的方向而偏偏非得是这个方向呢?如果龙慕韩给桂永清发报请示,那么桂永清会给什么样的指示呢?可能有四,一,跟随第46师南撤;二、回防兰封;三,再去什么地方救火或者守备他处;四,去红庙归建。

先看第四种可能,如果桂永清让龙慕韩去红庙归建,那么兰封怎么办?桂永清知道此时兰封只有一个第36师的工兵连防守,因为当时就是桂永清下令让龙慕韩把兰封交给这个工兵连的,现在让龙慕韩不守兰封而让这个工兵连防守兰封,这个可能吗?就是想弱智也不能想到这个地步,所以讲这个不可能。

此时已是夜间,日军一般不在夜间搞大规模的进攻行动,道理很简单,自己地空火力优势极大,在白天最好发挥,干嘛非要给自己找不自在?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日军奔袭一日,连打带推进也累了,需要停一下整理整理,因此今夜毫无行动,也就没有什么火可以让龙慕韩去救。那会不会让龙慕韩再去别的地方防守呢?也不会,要是去别的地方防守还不如防守兰封呢,是不是?所以第三种可能性不存在。

这就是第二种可能了,回防兰封。防守兰封是龙慕韩此前的任务,中途另有任务而此时回防正合道理,龙慕韩没有理由拒绝,而且回防兰封也是龙慕韩希望的,正好可以好好休息一下,龙慕韩没有道理不干。特别是兰封的重要性,恐怕除了桂永清之外,这些带兵的都是十分清楚的,可以说是宁可大小老婆全不要也要兰封,这个可以在后边的战事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如果桂永清此时让龙慕韩再去守备兰封,龙慕韩不可能不去。可是龙慕韩就是没有回防兰封,所以,这第二种的可能又没有了。

那就看看第一种可能,跟着第46师南撤。此时西北方向一塌糊涂,而桂永清却让第46师南撤,理由也有,“军决定整理战线,以第88师守兰封,其余主力向阳堌集附近稍事转移”,这个命令说白了就是不知道该咋办了,让第46师保护自己逃跑一下先。

即便按照这个自己都说不出口的命令来看也是讲不过去的,为啥你让第88师防守兰封,而你主力却要逃跑?何况此时日军并未在此地出现,你跑什么跑?

那么你让龙慕韩跟你的主力一起南撤好了,也就是去一起去“整理阵线”好了。要是有此命令,龙慕韩也没有道理不跟随南撤而去东北,这不是南辕北辙吗?这不是明摆着对着干吗?请示回来还不听、那还请示什么?

所以看来,要是龙慕韩请示了桂永清,桂永清就必须发回来这四种回答中的一种,可是这四种回答都不存在,那么只能推论龙慕韩没有请示桂永清,或者说没有联系上,桂永清此时正在移动,未必能够架得起来电台啊。

还有人杜撰桂永清派了一辆三轮摩托,拿着一张桂永清写在香烟盒背面的命令来找龙慕韩,让他死守兰封,并且拿到了回执,只不过这辆三轮摩托在回程的路上遭遇空袭。后来人们发现摩托车成了残骸和俩人成了烧焦的尸体。这就是胡说了,第27军又不是无产红军,穷的是啥也没有,军部里有的是命令纸,而且下命令也要有程序,桂永清口述、参谋记述、桂永清签字、用印,而且用印都要有记录,命令也应该编号留档等等,不会是军长说、参谋找不见命令纸、公文纸,抓起一个烟盒记录吧?如果这个参谋不抽烟呢?那就是桂永清自己找的烟盒写的——这都是电影看多了,纯粹儿戏。

更有意思的是,尸体烧焦了,回执自然就烧没了,这个证据就灭失了。日本人对付一辆三轮摩托也不会用大炸弹吧?尸体怎么会烧焦?就是空袭也只会用机枪扫射而不会舍得去扔一颗炸弹,这样这个回执是不是还会存在?这又和灭失证据矛盾了吧?

最大的漏洞其实不是日本人有没有扔炸弹,而是时间——此时是夜间,哪里来的空袭?

这种不靠谱的说法大概还是脱胎于宋希濂的回忆录再加以演义,“桂永清知道自己的队伍是控制不住了,如果丢了兰封,他的责任很大,便匆匆写了一张纸条给第88师师长龙慕韩,命令他率所部固守兰封。桂本人在敌军的打击下,丧魂落魄,有如丧家之狗,拼命地向后逃跑,也是一口气跑过了罗王车站。他的基本队伍第46师,就这样溃散了,一直到开封附近才收容了一部分……”

这段话里有几个意思,1、桂永清逃过了罗王车站;其实桂永清逃向阳锢,明天晚上、也就是24日晚李汉魂、桂永清、宋希濂等在阳锢开会,宋希濂你在会场上不会没看见这个“丧家之狗”吧?2、“他的基本队伍第46师,就这样溃散了”,是兰封会战的最后阶段发生的,此时还是撤退,而且立刻承担起方面作战任务。24日晚,几位军头商议行动,第46师一开始要参加收复兰封的,后来薛岳的敌情通报和命令来了,这才让第46师攻击三义寨,宋军长,您没提醒一下薛司令、第46师“就这样溃散了”?3、香烟盒的原始版本——“纸条”

宋希濂就这么介绍军情的几句话,中间还捎带骂了一通桂永清是狗,三个意思两个都是假的,一个军长大活人开会看不见、一个师参加战斗看不见、那么仅剩一个小小的“纸条”靠得住吗?

从这些分析来看,龙慕韩不会请示桂永清或者说没有请示到,那只能请示自己的上级军长宋希濂了。

那宋希濂的回答是什么呢?咱们还是把刚才的四种可能性再拿过来分析分析。一,跟随第46师南撤;二、回防兰封;三,再去什么地方救火或者守备他处;四,去红庙归建。

一,跟随第46师南撤。宋希濂要是有这个命令那也很合适,现在第88师归于桂永清指挥,跟随军长南撤合情合理。可是龙慕韩没有并执行这个命令,而是跑回来归建。如果是这样,宋希濂会怎么处理龙慕韩呢?见面第一句话肯定就是,“你怎么不听命令跑回来了?”龙慕韩这不是自找不自在不是?

二,回防兰封。这也很好,兰封要点,自当坚持。龙慕韩此时跑回来,情况更严重,“你怎么不听命令跑回来了?兰封不要了吗?”宋希濂就会必须立刻处理兰封这件事,或者派出自己的部队,或者赶紧联系桂永清,可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三,再去什么地方救火。让你去救火你反倒跑回家来了,你自己说说你的这个兵是咋当的?

如果有这三条中的任何一条,那么龙慕韩都违抗了宋希濂的命令,跑回红庙军部去找下命令的人报到了,这不是自找军律吗?因为龙慕韩请示了宋希濂就是为了听宋希濂的,而不是请示了又违反,那还不如不请示呢。可是如果不请示上级,龙慕韩就无行动目标,龙慕韩离开兰封的时候应该知道第71军军部在红庙,而此时,战况变化剧烈,已经过了大半天了,谁还敢肯定第71军军部还在红庙吗?如果龙慕韩敌情我情全不了解,那么此时还不如转身进了兰封城算了。所以,只剩下第四条了,龙慕韩请示了宋希濂、宋希濂命令龙慕韩回红庙归建,龙慕韩遵令而行。

宋希濂当然希望第88师回来,本来就和桂永清闹的脾气呢,自己的部队让他搞的乱七八糟的,赶紧回来!而且此时第264旅已经回来了,龙慕韩一回来,这第88师不就完整了?第71军不就完整了?

所以,龙慕韩向宋希濂发报请示,而宋希濂也回电指明了行动路线,这样龙慕韩才会连夜向东北,“遂节节抵抗,于23日晨到红庙”。如果不是这样,第262旅人困马乏、伤兵累累,干嘛还要“节节抵抗”连夜行动?

那会不会桂永清给龙慕韩命令守备兰封、而宋希濂给龙慕韩命令是红庙归建,龙慕韩执行了宋希濂的命令而违反了桂永清的命令?这个不可能,兰封太重要了,这个玩笑开不得,这一点无论是宋希濂还是龙慕韩都绝对不会这样做,在后面的战斗中咱们会看得很清楚。

这个推论过程有点儿长,又是心理分析又是行动判断的,啰嗦得很。咱们简单点儿讲就是一句长一点儿的话:龙慕韩不掌握敌情就不能行动,而要掌握敌情就必须请示上级,要是向上级请示就得按上级说的办,要不然就又回到“不掌握敌情”的状态了,还是不能行动。而向东北方向红庙撤退的命令只能是宋希濂下的命令,而不会是桂永清。

要是您还是觉得啰嗦,那还能再简单一点儿,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大家再看看这句话,《陆军第71军兰封会战战斗详报》,第88师师长龙慕韩报告:22日晚八时,第27军向南突围,师奉命向红庙撤退,遂节节抵抗,于23日晨到红庙。“很明显,第88师是听指挥“奉命向红庙撤退”撤到红庙、找到宋希濂归建的,这个命令是桂永清下的、还是宋希濂下的?这就很明显了吧?

如果大家还觉得麻烦,那就一句话,宋希濂你要是在这个问题上没问题、那你为什么要在这个问题上说那么多假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