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急诊

因为一个小小的意外,星期天12月4号下午去医院看急诊。

即使是除开疫情的原因,我也是有好多年没有去过医院了。所以这一次感觉有点儿新鲜。

进了急诊部的大门,迎面是一张桌子,挂着一张纸,“在此登记”。我直奔过去,随即被告知去傍边的机器拿号,然后到侧旁的休息厅等着叫号初诊。我拿到的是108号,当时叫到了102号。

加拿大医院的急诊,因等候时间长而名声远扬,饱受抱怨,备受批评。我做好了等到半夜的准备,但看着手里的号,心里觉得应该不会等太久。

初诊台有三个窗口,前面长长的走廊里,老老少少坐着大约三十几个人。这时是星期天傍晚5点多钟,医院以外所有的医疗诊所即便是walk-in此时也都关门了。急诊室里的人真不算多。

大概20分钟后,叫到我了。接待我的是一位男护士。检查了我的医疗卡后,一边问我为什么来看急诊,住址、联系电话、过敏史以及是否有新冠症状等等,一边将听到的输进计算机;而同时,一位女护士给我量血压,测体温和血氧饱和度。5分钟的样子,初诊结束。男护士告诉我说,去微创伤(minor treatment)处理部等候诊治。

按照护士的指引,转过一个角,又拐一个角,找到了微创候诊室。刚刚坐稳,定下了神,便听到外面有人拐着弯儿地叫我的名字,赶紧答应着出来。一个胖胖的护士小姐姐,领着我到了一个用银灰色布帘分隔着的单间“候诊室” 。里面一张灰蓝色的软面的诊床,头部可以支撑起来,通体已经铺好了一次性使用的白纸。护士小姐姐给了我几分钟,让我安顿好,躺下,然后过来给我打破伤风针。看着她有条不紊地备药,不紧不慢地摆弄着的那个细长闪亮的针头,我没话找话地说,为什么我们都怕打针呢?她居然说,她也怕打针,每次打针,不敢看,把头扭得远远的。但是给我打针,却不见她有一丝的犹疑,轻轻地一点,打完了。贴上一条创可贴,告诉我,一会儿医生会过来看我。

我进来的时候,看到这一排共有四个“诊室”,现在都满了。紧挨着我的,是一个玩滑板摔得满脸是血的十四、五岁的男孩子和他妈妈;再过去,是一个在楼梯上摔下去的女人;再过去,是一个年轻爸爸,带着一个两岁左右、眼皮肿肿的可爱的小男孩儿。

今天值班的是一个印度裔医生。他也许有一个很长、很复杂的印度名字,但他自我介绍说,是BO医生。

被诊治的顺序是先来先诊的。每看完一个病人,BO医生走到走廊里的一台计算机前,对着麦克口述,记录病人就诊原因,他的诊断和医嘱。

终于轮到我了。他简单重复了一下我来的原因,再一次询问我是怎么伤的,“你觉得你需要缝针”?我说是的。看了我的伤口(右脚踝内侧,约一寸长的创伤),摸了摸我的脚掌和脚面,应该是确认有没有伤到神经。然后说,我们需要麻醉一下,清洗、消毒,然后缝针。“我马上回来”。他又走回到计算机前,叽叽咕咕说了几句。隔壁那个男孩子在和护士小姐姐大声讨论着接下来的几天应该注意的事项,没听清BO医生究竟讲了什么。

然后,BO医生从旁边一个开放的工作间里推出来一个小车,上面放着一个松松折叠着的绿色大布包。我脱口说,“这都是给我用的”?“别担心,很简单,很快的”。然后是一波连续的操作:从一个小包里取出一只带着弯曲细针头的粗针管,告诉我一定不要动,数了一二三,然后将针头插入伤口周边的皮肤,推出针管里的药液;然后沿着伤口,一点点推走,是麻醉;然后又拿出一个小的透明的软瓶子,在伤口上充分挤上一些透明的啫喱状的液体,应该是酒精吧。

略等了两分钟,BO医生回来,准备缝针。我不放心地追问了一句,应该没伤到血管吧?(附近有两条清晰可见的静脉)BO医生说,如果伤到了血管,你就会狂出血了,就像电影里看到的那样了。哈哈,我忍不住笑了。

缝针的过程很顺利。虽然我不太敢看,但还是时不时地瞄一眼。BO医生手法很熟练,动作准确,柔和,两把剪子配合着,穿引着一条黑线,打结,剪断。不到5分钟,缝完了。一共六针。

BO医生的医嘱让我有些不能理解。他告诉我,每天要用清水冲洗伤口,拍干,涂上消炎软膏。护士小姐姐也这样说,略有不同的是,她说头两天不要洗,以后就可以天天洗了,而且一定要洗。这与我曾经知道的医护常识很是不同——伤口不可以着水,要保持干爽。BO医生说,在这里,我们要求每天要清洗伤口。

BO医生说话不带一丝的印度口音,应该是“土生土长”或者很小移民来加拿大的。由此可以推断,他应该是加拿大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医生。也许正如他所说,在这里(加拿大),外伤的治疗和康复要求是不一样的?

临走时特别问了BO医生是否需要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回答很干脆,不需要。想了想,我有至少10年没有吃过一粒抗生素,不需要,就不要吧。

医院的环境、氛围感觉与以前没有什么不同。也许与疫情有关的防护措施已经取消了,我无从得知。所见到的医护人员及其他的如紧急救护、安保人员等,没有使用那种武装到牙齿的防护服。但是等待就诊的人们被要求带上口罩。仅此而已。不需要核酸,不需要抗原。写到此,惊觉,疫情三年,我竟不曾做过一次核酸。

我下午4点48分走进急诊,出来时6点半多一点,前后不到两个小时,比较快了。

不好意思举着手机四处拍照,无人处拍了几张医院内部场景。但偷偷拍下了给我缝针的BO医生。

2022年12月8日

禾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zijie' 的评论 : 是的,报个税时按年收入水平交的 OHIP premium。
zijie 发表评论于
我也住在安省,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要付医疗保险费?是报个人税的时候交的?我们每次去医院看病就交个停车费。做完手术回家后,社区护士上门拆线等都是免费的。
BeagleDog 发表评论于
在美国,这种情况应该去urgent care。Urgent care 比ER 便宜,人也比ER少。我曾在家手握玻璃瓶时,瓶子碎在手中。拇指和虎口处割破,血流如注。我就握了一把paper towel,自己开车去了urgent care。是个非常老的医生给我缝合的。可能因为老眼昏花,他是戴了个修表师傅戴的那种放大镜。
那时我的保险是$50 for urgent care。 $100 for ER。
禾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雪狗2014' 的评论 : 加拿大的医保也并非完全免费。以安大略省为例,每年每人按收入缴纳医保费,最高额度$900(?);此外,医保cover检查、治疗、化验等,不cover药费、眼科(成人)、治牙,所以,仍然需要买额外的医疗保险来补充这一部分。尽管如此,每次看完医生,不用担心诊费,不用担心其他各种“天价”治疗检查费用,真诚真心地谢过医生护士,就可以回家了,感觉还是很开心的。
雪狗2014 发表评论于
加拿大真好。米国你就等天价账单吧,等候时间也不会短
禾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谢谢来串门儿,有一阵子没见了。除了伤疼之外,是很舒服的一次急诊经历,医生护士都很温柔。不会有账单的,在加拿大,急诊visits不需要付钱,“全民医保” :)
清漪园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一切都很顺利,等的时间不长,医生护士都挺专业的,真好。希望你收到的账单不要吓你一跳。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