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区全部换届乱象哪儿是防止贿选能够解除的?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省市区全部换届乱象哪儿是防止贿选能够解除的?

            2007年12月10日

何必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下月将全部进行换届,选举产生新的省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法院院长和检察长。同时,各省参加明年3月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也将在这一轮大换届中敲定……(略。)

现在,党代会开过之后,政府的换届选举又声势浩大地展开了,又一轮争权夺利开始了。

中组部专门为此下发通知,“坚决防止和严肃查处拉票贿选等问题,以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这种内容实在让人啼笑皆非吧。从中可以看出,咱们的委府治理究竟是个什么模样了吧。就像告诉小孩不要在大街上随地扒开裤子大小便一样,现如今北京发出的指令,都是那些党政干部不准有情妇、生活作风要廉洁等已经降低到做人的最起码原则标准上来,因之也告诉社会,党政干部的表现已经差到了何等地步。

这种选举,表面上看还是中国所谓的民主选举的一种演出。但是,权力安排却远远不是依靠这种选举来完成的,幕后交易的大量存在,使得这种选举的花拳绣腿成色日益浓重,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其渐行渐远,最后干脆嗤之以鼻。

前两天,在友人的提示下,我看到了对于现如今中国政治体制运行方面的分析。其实,在十七大被称之为规则时代、共产党这架机器有了自己的意志、任何个人都无法撼动其运转等说辞当中,还是对照了这种规则与人们所希冀的社会运行秩序之间的南辕北辙的实际情况,不妨抄录于此。

老规矩,引用完毕后用加长省略号表示。

许允仁

众多十七大的观察和评论者都发现,这次执政党领导机构的换届和其历史上历次换届相比,呈现出来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权力博弈过程变得更加“规则化”了。(何必注,略。)

引用完毕。

也行,可以将此文作者归类在宪政派当中、并因此区别于人文派、财经派?

在网络上搜索,看到作者用的是笔名,而却没有能够搜索到其真实身份。如果列位哪个知道作者的详细情况,请告诉俺老潘一声。

而也有好事者指出,所谓的规则时代,不过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把戏而已。比如,全国党代会上所谓的差额选举,不过是在预选阶段的按照行政区划的各个省市区的与会代表小组范围内进行,如果出现了与最高领导层不符的情况,那么就可以很有针对性地对该小组“做工作”,直到能够回到中央的正确路线上来。在最终的全体大会上,则就是明白无误的等额选举了。如此这般,比现如今越共中央的货真价实的差额选举来,明显地表现出制度层面的落后。

再譬如,所谓党内民主究竟是领导人的民主(既邓小平们为了防止文革再度重演而设计的“集体领导”制度)、还是党员权利的行使?在中央最高权力竟然有着两个最高机构来把持之际,以及全国代表大会五年才召开一次的情况下,党的权力的规范化比起国家权力的规范化程度显而易见要差得多,那么这种权力结构如何能够让人心安理得?

而各地委府对于权力的操控,则被国内外学界称作“再封建化”。这种地方割据的态势,使得北京在统治上的难度越来越大,出现着“中南海失灵”的尽人皆知。

即使在北京,党政部门各自为政,咫尺之遥就能够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法律法规、统计数据以及符合本部门利益的统治原则,就形成了在北京的各个“王府”对中南海所有政令进行初始化消解的景象。

如此,岂止是一个防止贿选就能够阻止得了的?按照上文作者的结语来说,“30年来,我们在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上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资源,但是,我们的整个越来越复杂的制度大厦依然建立在浮沙之上。假如我们不能通过政治哲学的转型为其重新夯实基础的话,那么,一旦这一大厦倾塌,将会导致多么惊人的精力和财富的浪费,果真如此的话,这绝不仅仅只是少数人的悲剧,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

作者没有继续分析,这一大厦倾塌成为中华民族的悲剧,又会是个什么样?我曾经引用过的王力雄的说法是“玉石俱焚”,媒体上屡屡称之为“后果不堪设想”,可这种悲剧、玉石俱焚、不堪设想的后果真出现在面前时,咱们不还是得俯首帖耳地忍气吞声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