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纲第五编第三章现代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第五编 第三章 现代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第一节 印度 1526-1857 莫卧儿帝国,1858-1947 英属印度
1798-1805 总督莫宁顿 (后来的韦尔斯利候爵)他发展了邦附属联盟制度,即英国提供军队和保护,换取英国代理外交事务。 第四次英国-迈索尔战争1799,结果迈索尔成保护领。这样英国控制扩展到几乎全南印度。马拉塔领袖被巴生条约激怒,条约使佩什瓦为一附属同盟。韦尔斯利召回,他的政策暂时取消。1805 总督康沃利斯勋爵,第二次 ,12月去世。1805-07 总督乔治-巴洛(1763-1846)
1806-37 阿克巴-沙二世(生1760)
1807-13 总督明托伯爵(1751-1814)1809 阿姆利则条约 东印度公司与兰季德-辛格签订。 萨特莱杰河为公司领土的西北边界 。兰季德-辛格(1780-1839)创立锡克帝国(1799-1849)。1808-10 为遏制法国在亚洲的扩张,明托与信德,波斯,和阿富汗签条约,夺取法国在印度洋的岛和爪哇。1810-13 贝拿勒斯社会动荡。
1813-23 总督莫伊拉,后来的黑斯廷斯候爵(1754-1826)1813 议会续公司特许状20年,但在自由贸易利益的压力下取消与印度贸易的垄断。英国君主权力扩展到东印度公司所有。允许在公司领土传教。1814-16 与尼泊尔边界纠纷 引起战争 英国获库马盎和与尼伯尔永久和平,尼泊尔维持完全独立。1816-18 平达里诸部落抢掠英国领土被黑斯廷斯击破,马拉塔也被打败,只剩尼泊尔,锡克,和阿富汗在英国直接或间接控制下。1820-31 抵抗英国政治和文化侵入的各种努力出现。赛义德-艾哈迈德-沙希德(1786-1831)受沙-瓦里乌拉改革主义和阿拉伯阿卜杜勒-瓦哈比的净化思想影响,遵从可兰经的法规,恢复印度穆斯林政府。组织对旁遮普锡克统治者的吉哈德(圣战),在战斗中阵亡1831,追随者发展一个组织网继续他的运动至1870年代。在孟加拉蒂图-米尔领导穆斯林叛乱反对印度世袭贵族被政府军队杀死。1820-50年代 图基教,以宗教理由刧杀路人。
1823-28 总督阿美士德伯爵(1773-1857)1824-26 第一次英缅战争 缅甸人入侵后发生,英国获阿萨姆邦,若开邦和丹那沙林。1827 不再需虚假服从德里皇帝,他的名不再铸在钱帀上1835。
1828-35 总督威廉-本廷克勋爵(1774-1839)。1833 威廉堡总督成印度总督  一些改革实施,包括娑提(寡妇自焚殉夫)定为犯罪。1831-81 迈索尔邦因治理不善由英国直接控制。议会续公司特许20年。取消公司在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和限制公司印度领土的管辖功能。欧洲人在印度定居允许。教育基金增加。1830-50年代出口贸易依靠鸦片,原棉,染料,和棉织物。
1835-36 总督查尔斯-梅特卡夫伯爵(1785-1846)。
1836-42 总督奥克兰伯爵(1784-1849)1837 波斯语取消作为记录和法庭用语由英语和地方语言代替。 1839-42 第一次英国-阿富汗战争 奥克兰担俄国对阿富汗的影响轻率行事招至惨败。虽然16000英国和印度军队成功占领喀布尔,但普遍反抗使他们被消灭和屠杀。
1837-57 巴哈杜尔-沙二世(1775-1862)
1842-44总督爱伦堡爵士(1790-1871)1843 呑并信德。
1844-48 总督哈利-哈丁(1785-1856)1845-48 第一和第二次英国-锡克战争 兰特吉-辛格去世1839后的混乱引起。旁遮普呑并;克什米尔卖给印度酋长,接受英国为宗主。
1848-56 总督达尔豪斯伯爵(1812-60)加速公共工程,发展道路,灌溉运河,和铁路,第一条线路开通1853。引进电报,加尔各答至阿格拉开通1854。1853 公司特许状续。1854 查尔斯-伍德爵士为将来的政府计划教育,扩大小学中学,加入大学。1855 第一家印度纺织厂在孟买建立。1856 呑并阿瓦德(奥德)土邦,因王公治理混乱招怨恨,尤其孟加拉军队中有40000阿瓦德士兵。
1856-62 总督,1858后总督兼印度副王 坎宁伯爵(1812-62)1856-57 与波斯短暂战争。 1857-58 北印度发生叛乱,从在密拉特的印度军队开始,印度教和穆斯林首领寻求恢复被废除的特权。旁遮普来的军队重夺德里是转折,但重夺勒克瑙需三次征讨,游击战持续几个月。虽然英军损失小,双方的暴行,如坎普尔211英国妇女和儿童被屠杀在之后90年印度人和欧洲人之间怨恨。巴哈杜尔-沙二世曾被德里叛乱者宣布为印度皇帝被罢黜,退休,放逐,在仰光去世。1858 印度政府法案 议会把印度政府从东印度公司(1857解散)转到英国君主,总督接受另一称号副王直接对内阁负责。女王声明取消呑并土邦的政策,承诺不干涉宗教信仰,政府高级职位向符合资质的印度人开放。1859-62 纸帀,执照费,收入税,和十一税引进应对平息叛乱后的债务。政府改革加强政府:内阁制度引进;公民服务预约规则化;军队重组,从旁遮普和尼泊尔增加征兵;民法,刑法,审判和高等法庭司法规则化;立法会任命。公共工程 铁路网至1875连接所有主要城市;至欧洲的电报服务开通。考古,赈饥,林业,农业,公共卫生开始醖釀。
1862-63 副王额尔金伯爵(1811-63)。1864-69 副王约翰-劳伦斯爵(1811-79)。
1869-72 副王梅奥伯爵(1822-72)1869 苏伊士运河开放降低运费,印度海外贸易和出口产品在之后四十年增长三倍。1870年代跨印度铁路系统是推进经济,交流,朝觐。印刷媒体扩大,报纸,杂志,书籍,和小册子增加。1872 梅奥被一穆斯林刺杀。
1872-76 副王诺斯-布鲁克勋爵(1826-1904)1875 德干马哈拉施特拉邦农民起事,部分是棉花稙者造成的混乱。1876 占领奎达,防止俄国南侵阿富汗。
1876-80 副王利顿勋爵(1831-91)1876-78 德干和邻近地区大饥荒夺去500万生命。1870-90年代 工业化在殖民地受限制。西孟加拉塔塔钢铁公司在一战期间扩大。1877 女王在德里典礼上被宣布为印度女皇。出席的印度王公表示效忠。贾姆希德吉-塔塔(1839-1904)建大棉纺织厂。1878-81 第二次英国-阿富汗战争 利顿发起,导至他召回,增加公共债务,但确立英国控制阿富汗外部关系。
1880-84 副王里蓬候爵(1827-1909) 格莱斯顿自由党人,引进自主政府,但遭在印度的英国居民激烈反对。 伊尔伯特法案1883失败,依这法案在偏远地区印度法官可审判欧洲人。这些发展助长民族意识。说英语中产阶级成立一些地区或全国组织:印度协会1876,Poona Savajanik Sahha(字面意思人人的组织)1876,全国大会1883,马德拉斯 1884,和孟买主人协会1885,这些领导人许多参与组织印度国民大会。
1884-88 副王达弗林伯爵(1826-1902)1885 印度国民大会第一次召开,艾伦-屋大维-休谟(1829-1912)领导,之后年年举行,在不同城市在每年最后一周,大会要求立法会改革和公民服务更印度化。赛义德-艾哈迈德-汗担心代议立宪被印度教主导,领导保守的穆斯林反对派组织穆斯林教育大会,自1887每年开会,印度爱国协会1888,和上印度穆斯林保卫协会1893。1885-86 第三次英-缅战争 以呑并上缅甸结束。
1888-94 副王兰斯顿候爵(1845-1927)。1892 达达拜-瑙罗吉(1825-1917)居住在英国的政治领袖选为下院自由党议员,鼓舞许多访问伦敦的青年人如莫罕达斯-甘地和穆罕默德-阿里-真纳。立法会扩大,权力增加。1893 杜兰线由印度和阿富汗双方划定为边界,但把居住这地区的普什图部落一分为二。母牛保护运动 第一次成功连接北印度城市和农村的一致运动,聚焦在保护印度教许多种类和阶级共同圣物母牛,但这常被穆斯林用于牺牲。运动遍及全恒河平原。运动被英国当局平息。
1894-99 副王额尔金伯爵(1849-1917)乔治五世在德里加冕,宣告从加尔各答迁都到德里。1899-1905 副王凯德尔斯通(1859-1925)。
1905-1910 副王明托伯爵(1845-1914)。1910-16 副王哈丁-彭斯赫斯特(1858-1944)1912 哈丁在德里被恐佈分子炸伤。1913在穆斯林同盟年会上穆斯林领袖号召最终目标印度自主政府。1914 驹形丸事件 这船上300印度人到达温哥华移民但被拒,返回加尔各答发生混乱;16人被杀。
文化
1778 孟加拉印刷从英国引进。印度学院成立(加尔各答,1816),埃尔芬斯通学院成立(孟买,1827),德里学院成立(1827),马德拉斯大学高级学校成立(1841)。1780年代报纸在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孟买出现。英国东方学家在亚洲协会活动的发展和发现 威廉-琼斯(1746-94,曾任孟买最高法院法官)1786在孟买新成立亚洲协会演讲指出梵语与拉丁语希腊语有惊人相似之处。威廉堡学院1800由韦尔斯利建立。威廉-克理(1761-1834)宣教士,1800创塞兰坡浸信会,宣教期间把圣经译成孟加拉语,印地语,梵语。在孟加拉印度学者中推进文艺复兴。拉姆莫汉-罗伊(1772-1833,曾任东印度公司文官,印度驻西方使节)以五种语言出版吠陀,谴责偶象崇拜,娑提(寡妇自焚殉夫);组织梵志会 1828-30,向所有一神教者开放。一个反对运动,由拉达坎塔-德布领导,组织法会1830,赞成教育改变,但保卫社会和宗教习俗。孟加拉散文开始迅速发展。1851 英国印度协会在加尔各答成立,梵志会领袖德本德拉纳特-泰戈尔(1817-1905,有14子,其中拉宾德拉纳特为诺贝尔文学奖获者)为秘书。1857在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孟买建大学。1868 印度教改革运动扩大在说英语中产级中的影响。克舒布-钱德拉-森  (1838-84)组织印度梵志会 1865,类似的 印度祈祷会在孟买1867,宣传新印度教和民族主义思想;斯瓦米-达亚南达(1824-83)组织雅利安会1875,总部设在拉合尔。穆斯林改革在北印度的推动者有:赛义德-艾哈默德-汗(1817-98)在阿里格尔建的穆斯林英国东方学院1877;孟买的阿迦-汗;加尔各答阿卜杜勒-拉蒂夫的穆斯林识字会;和赛义德-阿米尔-阿里的国家穆斯林协会。1893印度教哲学家斯瓦米-维韦卡南达(1803-1902)罗摩克里希纳弟子 在加尔各答世界宗教议会发言广受欢迎成印度英雄;安妮-贝赞特女士(1847-1933)到达马达拉斯推进神智学运动;在旁遮普米扎-吉拉姆-艾哈迈德(1835-1908)创阿赫迈底亚(艾哈迈德)运动,他自称是穆罕默德后的先知和传说中的马赫迪。1896 电影第一次在孟买上映,第二年在南印度,至1900电影定期上映。第一部印度电影是1912制作;孟买乌尔都电影和马德拉斯泰米尔地区电影成为两个最大的电影生产中心。1913 孟加拉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获诺贝尔文学奖。
第二节 缅甸 1753-1886 贡榜王朝,1886-1948 英属缅甸
1752-60 雍笈牙(阿朗帕亚,生1714)。1760-63 囊陀基(生1734)。1762-69 与中国战争,因领土和资源争端。 1763-76 辛标信(生1736)囊陀基弟 1764后 与暹罗战争。1776-82 辛古王(生1756) 停止对暹罗战争。1782 2,5-2,11 莽莽(生1762)囊陀基子,趁辛古王出巡发动政变,自立为王,一周后,波道帕耶率兵来皇宫,废黜辛古王和莽莽并杀死他们。1782-1819 波道帕耶(孟云,生1745)雍笈牙子 1782 迁都阿拉马布拉。1784 征服阿拉干。1793 与暹罗和平。
1819-37 巴吉道(1786-1846)波道帕耶孙 他继续向印度进军夺取曼尼普尔和阿萨姆1822。入侵卡查尔。扩张政策不久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冲突。1824-26 第一次英-缅战争 尽管激烈抵抗缅甸人不能扺敌现代军队,英军夺取仰光,然后丹林,土瓦,墨吉,八都马,和勃固。缅甸试图夺回仰光失败1825。英国人进军伊洛瓦底江同时侵入阿拉干。1826 杨达坡条约 英国获阿萨姆,阿拉干,和德林达依沿海,和惩罚性的商业条约。战败的耻辱和和平条款导至宫廷政变,提前退位,在软禁中度过余年。1837-46 沙耶瓦底(生1787)巴吉道弟 即位后杀死数百反对者,沉迷佛教。1846-52 蒲甘(1811-80)与英国摩擦继续。1852-53 第二次英-缅战争 仰光又被英国人夺取,勃固被占领和呑并1853。首都政变,被迫退位。1853-78 敏东(生1808)蒲甘异母弟,曾建议蒲甘与英国和谈。推翻蒲甘后没有杀死他,并释放被捕欧洲人。 试图改革和维持与邻国友好关系,包括英国控制的下缅甸。英属下缅甸由阿拉干,勃固,和德林达依组成。1857 迁都曼德勒 。1862 与英国签商业条约,海关税定在百分之5,给英国在全国贸易的权利。1878-85 锡袍(1859-1916)试图开放与英国的外交关系,同时与法国接触谈判组织皇家银行建设从曼德勒到印度边境的铁路。英国感到国王接近欧洲竞争对手的威胁,又导至战争。1885 第三次英-缅战争 英国发最后通谍要求锡袍接受英国特使,介入停止的贸易,还有将来缅甸的外交关系需听从印度顾问的指导,最后通谍被拒绝,一支英国汽船远征队占领曼德勒。锡袍投降被送至印度。结束贡榜王朝和缅甸独立。1886 上缅甸被呑并。一英中协议承认英国在缅甸的地位,缅甸人继续朝贡保留中国的面子。
1886-1948 英属缅甸 1886-90 旧国家里作为领袖的一些僧侣发起游击战持续多年。有些少数族群发起抵抗——掸,景颇,钦,佤,和其他。掸邦1887,钦山1891,更偏远地区持续到1895才平息。1893 暹罗边界会谈确定。1895 与法国协议交趾支那边界。1900 与中国协议中缅边界。1906 青年佛教协会成立,代表英国第一次努力,培养新的精英为新老社会教义的桥梁。
第三节 泰国(暹罗)1782-至今 扎克里王朝
1782-1809 拉玛一世 帕佛陀约华朱拉洛(生1737) 他最终结束与缅甸的长期冲突1793,重建对国家掌控,并通过分化柬埔寨和安南获部分柬埔寨。
1809-24 拉玛二世 帕佛陀洛罗那帕莱(生1767)。1824-51 拉玛三世 帕南告昭约华(生1788)重新与西方国家接触。1826与英国订商业条约,接着与美国订类似条约。西方不满足,因为领事馆都不设立,暹罗觉己太多让歩。1844 柬埔寨成为暹罗保护领。
1851-68 拉玛四世 帕宗告蒙固 拉玛三世异母弟(生1804)在为僧时曾研究西方政府,开始暹罗现代化。僱英国女教师安娜作为儿子后来的拉玛五世的教师。1855 与英国一新条约,模仿英中条约。设领事馆;治外法权。类似条约与美国,法国1856,然后许多其他国家。1863 经长时谈判法国成为柬埔寨保护国,暹罗放弃保护国宣称1867。
1868-1910 拉玛五世 帕玛哈朱拉隆功(生1853)现代暹罗实际建立者,致力改革政府和改善国家。封建制度取消;奴隶减少然后消除;管理,税务,财政改革生效;邮政服务引进,军队现代化;由报引进1883;第一条铁路开通1893。1880年代后 达摩育帝(法相应派,法宗派)最初1830年代建立,现正式成为上座部一分支。1885 法国建议暹罗中立化失败。1893 英-法危机 法国多年想扩展势力至湄公河以西。这政策不但暹罗,英国也反对,英国希望暹罗作为与法国殖民地之间的缓冲。边界冲突两艘砲艇到湄公河,暹罗人开火,为此法国发最后通谍,被拒绝,然后法国封锁,导至短时但尖锐的英-法危机。暹罗退让。按法-缅条约暹罗撤消对湄公河东领土的宣称和赔款3百万法朗的。1896 英-法协议结束两国在暹罗问题上的长期摩擦,英国承认法国在1893所得,不要求在缅甸和法国殖民地之间缓冲。双方保证暹罗独立。1897 暹罗国王访问欧洲首都。1904 与法国的条约代替1893协议。法国归还庄他武里而暹罗让出湄公河西岸的一些领土和沿海的克拉特。1907 一协议法国让给暹罗在柬埔寨边界的马德望,暹粒,诗梳风而回报得克拉特和丹赛地区。法国同意修正治外法权,给暹罗法律施予法国亚洲人。一英-法协议肯定暹罗独立和确定影响范围,湄公河西英国,而河东法国。1909 英国放弃治外法权,回报是割让吉打,吉兰丹,帕里特给马来。
1910-25 拉玛六世 瓦栖拉兀(生1880)在英国受教育,继续现代化和西化政策:灌溉规化,教育,历法改革,减少强迫劳动等。瓦栖拉兀是作家,演员,剧作家,在公共场所和出版物上宣传他的民族主义思想。1912 一些青年军官计划政变。他们称改革没有完成和受俄国1905革命和中国1911革命影响,计划在4月革命,然而在2月暴露,他们被抓进监狱。
第四节 老挝和柬埔寨  
老挝 9-13世纪是高棉帝国的一个省;14世纪老挝形成一独立王国;17,18世纪遭缅甸和安南入侵;1827 被泰国征服;1893和1904 法属印度支那的一部分。
1826-27 阿努叛乱被曼谷政府镇压然后迫大量大口迁移。琅勃拉邦和东和北一些少数族部落是仅有的老挝独立势力。1863 柬埔寨诺罗敦国王 一印度教国家独立于安南和暹罗常受这些邻国威胁接受法国为保护国。1872后 来自云南的中国人掠全部北部地区甚至到越南,琅勃拉邦国王向曼谷求援,认泰国为宗主。1870和1880年代 暹罗政府反复派军队,这些证实都没有作用。1887 中国人掠琅勃拉邦。 交趾支那,柬埔寨,安南,和东京(越南北部旧称)统一为印度支那。1893 法国-暹罗条约 法国控制老挝和沿湄公河内陆地区,这地区长时是安南和暹罗争执地区;法国统治三四个老挝属国但没有老挝王子。
第五节 东南亚半岛和群岛
一 英属马来亚 
1795 英国取荷兰据有的马六甲,荷兰这时是被法国掌控。1802 按亚眠条约马六甲还给荷兰。1811 英国又取马六甲作为征爪洼的基地。1818 按维也纳条约马六甲又还给荷兰。1819 新加坡由斯坦福-来佛士爵士(1781-1826)建立 这城市己荒弃几个世纪,不久成地区战略和商业中心,完全遮蔽马六甲。这城市建立是大发展的一个信号:新城镇在全东南亚岛建起,聚焦在出口而不是本地消费。在19世纪结束时新加坡成亚洲最多种语言的城市,有16.4万中国人,2.3万来自半岛各邦的马来人,1.2万爪哇人和苏门答腊人,还有至少1千阿拉伯人。1827 荷兰把马六甲让给英国,换苏门答腊的明古鲁。1826 英国与暹罗条约 霹雳和雪兰莪苏丹国为独立国家,而暹罗控制吉打。同时霹雳割给英国邦咯岛和森美兰岛用于对付海盗的基地。1850后 中国劳工稳定进入半岛,首先雇于锡矿,虽然许多转变为沿海的海盗。他们的出现在许多州造成混乱最终促使英国介入。1867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统治结束 海峡此后为皇家殖民地。1873 邦咯条约 严重的中国人在霹雳混乱和长时王朝冲突后英国迫霹雳首领们(苏丹和华人会党)接受英国参政司入驻,除宗教和海关所有事务须听他的劝告。这一制度不久扩大到当地首领。1875 当地首领叛乱造成参政司詹姆斯-恵勒-伍德福特-比尔克(1826-75) 被剌杀,叛乱被英国军队镇压。以后一些年更多条约与其他马来各邦签订。1885 英国与柔佛条约,规则关系。1889 九个较小的邦联合成为森美兰。1890年代 马来联邦西海岸第一次人口统计21.8万人,马来人只占百分之53,这反映中国和印度商人和其他人移民增加。甚至在非联邦的马来州柔佛和吉打都是类似人口类型。1896 联邦条约 霹雳,雪兰莪,森美兰,和彭亨, 一起有一英国总参政司(海峡殖民地总督),同时保留各自的参政司。1909 与暹罗条约 英国为吉兰丹,登嘉楼,吉打,和玻璃市的宗主和保护国。这些与柔佛一起,组成马来联邦。1914 柔佛苏丹接受一英国总参政司。英属马来亚完全在英国统治和控制下。
二 马来亚群岛 1800-1949 荷属东印度
1798 荷兰东印度公司结束。1808 荷兰征服西爪哇的班他姆。赫尔曼-丹德尔斯(1762-1818)为总督,他重组荷属东印度,削减王子和封建领主权力。1811 英国征巴塔维亚和接管爪哇。在斯坦福-来佛士管理下许多旧制度被扫除,欧洲人控制下维持本地人管理,释放的土地给木地人。1814,1816 按和平条约苏门答腊然后爪哇恢复给荷兰。1824 英国割让明古鲁给荷兰换马六甲。1825-30 爪哇人叛乱反对荷兰,蒂博-尼哥罗(1785-1855)王子领导,被镇压。最终荷兰人不得不去征服内陆和扩大控制。后来的叛乱1849,1888也同样结果。1830 强迫的文化系统由荷兰人引进,包括政府与本地人契约,收成控制,和固定价格——对荷兰人非常有利的系统。1839 巴厘本地人首领承认荷兰人控制,但混乱持续到1849。1841 北婆罗洲的汶莱苏丹割让砂拉越地区给詹姆斯-布鲁克(1803-68)换援助对付敌人。布鲁克成为这地区拉惹(君主)统治至1868,其侄查尔斯-布鲁克继承。他说服英国政府参与剿灭在中国海的海盗。1847 英国从汶莱苏丹获纳闽,婆罗洲的西北沿海外,预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1859 荷兰和葡萄牙协议他们之间划分帝汶和邻近岛屿。1865 美国政府与汶莱苏丹订一条约,美国汶莱贸易公司获资格来岛,但开发这地区的努力失败。1881 英国发布北婆罗洲公司特许状。这公司接管美国公司和获汶莱和苏祿苏丹新的出让。荷兰和西班牙抗议无果。1888 英国确定为砂拉越保护国。英国继续为北婆罗洲保护国,由北婆罗洲公司管理。1890 中爪哇布洛拉地区的抵抗运动开始,领导者是一村民苏隆蒂科-萨明。尽管萨明1907被驱逐,但萨明运动持续到1920年代。1891 英国和荷兰以条约确定他们在婆罗洲的各自势力范围,荷兰保留有更大的部分。1900年代 伊斯兰改革 尤其通过教育和自我改革,中东的改革运动来到印度尼西亚。这运动产生重要的文化领袖。阿古斯-萨利姆(1884-1954)政治领袖,他曾任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1947和1949。1907 荷兰经多年战事最终征服在北苏门答腊的亚齐人。1908 经一系列本地人暴动后荷兰建立对巴厘的直接统治。1912 伊斯兰联盟成立 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各派松散联结为一个大运动,前身是旨在抵抗华裔商人的穆斯林商人组织伊斯兰商业联盟,不久包括知识界,受荷兰教育的穆斯林改革者,和社会主义者;至1919有2百万正式成员,受影响者更多。
文化
1885 拉惹-阿里-哈吉,廖内苏丹王子 著《珍贵的礼物》记录18,19世纪马来各州事件。哈姆卡(1908-81)印尼小说家。
第六节 中国 1796-1912 清嘉庆后
1796-1820 嘉庆仁宗,清开始衰落。嘉庆是1799乾隆去世后开始统治,中国面临内外威胁。1796-1804 白莲教起事,首领是佛教弥勒教派,蔓延至湖北,陜西,四川,8年平息。约1800-1830年代 西方势力时常来中国,被限制在广州贸易。西方需大量中国茶,丝,瓷器,而中国不需西方什么,除了银。自约1800印度种植鸦片发现中国市场,尽管非法,鸦片贸易使银倒流直至国库枯竭。1805 基督教被禁,一天主教士违禁潜入传教被捕处绞(1815)。1807 马礼逊 (1782-1834),来华的第一个新教传教士,圣经中文译者和第一部中英字典作者,到达广州,之后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任职。1813 天理教派起事,在北京攻紫禁城,平定。1816 英遗使阿默斯特男爵(1773-1857)未被北京接受。
1821-50 道光宣宗,中国开始混乱时期,包括灾难的对外战争和中国历史上最大叛乱。1821 鸦片贸易,每年5,000箱在广州附近零丁岛移交(尽管有1800和1813禁令)。1825-28 喀什噶尔王国难以防卫和卓家族的张格尔 (1790-1828),和卓先前曾统治土耳其斯坦。1834 东印度公司结束英国对中国贸易的垄断。以后所有外国人可来中国,增加了鸦片交易。英国首位驻华商务总监律劳卑勋爵(1786-1834)因外交平等事,贸易暂时停止一些时。律劳卑10月去世,他的继任采取“静止政策”。1836 鸦片事经辩论,道光决定(1838)一次性永远结束鸦片贸易。1839 钦差大臣林则徐(1785-1850)到广州(5月10日),强迫交出鸦片(1835年进入 30,000箱,1838是40,000箱),并销毁——3百万磅原鸦片。敌对行动随后而至(11月)。1840 英国舰队在乔治-义律率领下到广州(6月),留几艘船封锁港口。舟山岛被攻占(7月)。查理-义律 (1801-75), 律劳卑勋爵的继任跟总督琦善(卒1854)会谈后协议达成(1841年1月),但双方政府否决协议。1841-42 鸦片战争爆发 英新商务总监和全权代表璞鼎查 (1789-1856)率英海军沿中国海岸夺取几个城市。上海占领(1842 1月)然后镇江(7月)。大运河被封锁。清求和(8月),接受迄今最大的战败。1842 8,29 南京条约 在英舰康沃利斯号签署。结束只限广州贸易的定规;香港割让给英国,己被英军占领(1841,1月);5个口岸开放贸易: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那里建领事馆监管贸易;清向英赔偿;协定关税。4个新开口岸只上海因新贸易机会发展。1843 10,8 补充条约,仍由璞鼎查跟钦差大臣耆英(卒1858)签订,予最恵国待遇(后扩展至列强),和新的商业条文。鸦片交易,尽管仍是非法,继续。1844 7,3 望厦条约,由耆英跟美国凯莱布-顾盛(1800-75)签订,给予按照英国的待遇。另外还给予美国公民领事保护和治外法权。外国人学中文成为合法。中法黄埔条约(10,24)确认容纳天主教,后扩展至新教(1845)。
1851-61 咸丰文宗 王朝快速解体,农民因官府苛刻自然灾害骚乱。1850-64 太平天国起义 太平天国是广西洪秀全(1813-64)和冯云山(1832-62)受基督教启示发起的运动。核心是客家人组成。洪几次参加科举不中,称有一次病烧幻觉被耶和华召上天,那里见到“天兄”耶稣基督。1847他加入冯先前组织的上帝会。两年后他们的人数达10,000,至1850翻倍。洪不久称上帝召他灭清和所有“妖魔”。他的跟随者共同生活,分享一切,两性隔离,集体祈祷,禁鸦片和一切腐败行为处死。洪由杰出战略家杨秀清(卒1856)协助,接管日常工作,洪成精神领袖。官军进攻(1850 12月)但被打败。下个月, 洪称“天王”,发起起义。他们的军队经广西和湖南至武汉三镇(1852-53),顺江而下经南京,他的都城(1853-64)至大运河。因黄河改道山东的洪水(1853),派往北京的北伐军队偏向山西,这支军队后遭冷遇排斥(1855)。太平军对得到的领土欠缺保护和施政建设。他们因极端宗教生活方式也没有做当时其他起义帮派的工作。洪的基督教最终也被西方人认为异端:他讲道的是禁欲的基督教,而他和所有领导都生活奢侈淫乱。曾国藩(1811-72)和弟曾国荃(1824-90),李鸿章(1823-1901),左宗棠(1812-85)和其他突出的汉人官员出来协助迟疑畏缩的满洲王朝,他们也得到“常胜军”,华飞烈 (1831-62) ,和后来查理-乔治-戈登(1833-85)率领的雇佣军的帮助。他们收复安庆(1861),苏州(1863),最后收复南京(1864)。战争中2千万人失去生命。1851-68 捻军是安徽,苏北,山东,和山西有组织的起义军,由张洛行(卒1863)领导,许多人是黄河改道变得一无所有加入。他们趁清军忙于对付太平军和外国人时发功起义。清将军僧格林沁(卒1865)打败他们和杀张洛行,但他后来又被他们杀死。他们后来(1865-68)被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平定。1855-73 云南穆斯林(回民)起义,起因是多年与当地汉人冲突和官府重税,在古南诏大理建“昇平天国”。西北(陕西和甘肃,1862-73)也有回民起义,最终被左宗棠平息。1855-81 贵州苗民起义。1856 10.8 英法美多年努力想修订条约获更大利益,广州亚罗号事件给英国对中国动武提供了一个机会,称亚罗号是香港注册被清官员非法搜查,调动军力1857 12月夺取广州,然后向北,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 6月 26-29 天津条约 中国和英(谈判代表额尔金1811-63),法,美,俄间签订。中国开放另外11个口岸,准许在北京建公使馆,内地贸易和传教;随后关税和贸易规则和建海关,由外国人任总监和有外国关员,和鸦片进口合法化。瑗珲条约由奕山(卒1878)和尼古拉-穆拉维也夫(约1809-81)签订,割让黑龙江北岸领土给俄国。1859 清拒绝英要求承认外交官。英进攻大沽(6,25)但被打退。1860 10,12 结果英法联军17,000人占领北京。圆明园被烧毁(10,18),惩罚清对外交人员虐待。皇帝逃往热河,弟奕?在北京谈判(10,24英国,25法国),增加赔款,法国确定天主教传教权利。1861 11,11 总理衙门成立管理外交事务,恭亲王奕?(1833-98)领导。亨利-恵顿的《万国公法》由传教士丁韪良(1827-1916)译成中文。翻译学校在首都开办,后来其他地方也有开办。
1862-75 同治穆宗 清恢复对全帝国控制,结束中西部叛乱。母慈禧太后(1835-1908)垂廉听政至1873。“自强运动”(或早期西化运动)开始;建兵工厂和船厂,装备美国机器;工厂附设教如何使用机器和航行的学校。同治在18岁时去世,慈禧控制帝位继承和在国家事务起主要作用直至去世。中国和外国批评者把她描绘为保守的和奢侈的。1863-1908 赫德(1835-1911)任职海关总税务司。训练人员,减轻费用,改进河流和港口,和组织邮政服务(1896)。1864-89 新教传教士在中国至1860年代从不到200增加到1,300,有超过30个不同的教派代表。1868-70 蒲安臣(1820-70),前美国部长到中国,被中国任全权使节,和两个中国随员出使西方各国,为出访受委托设计中国第一面国旗黄龙旗。1870 6,21 “天津教案“发生——13名法国人和3名俄国人被愤怒的暴民杀死报复法国领事射杀中国人。付赔款,16名中国人被处决,道歉使臣去法国(1871-72)。1871 敷设电缆从符拉迪沃斯托克经长崎至上海,香港,和新加坡。陆上线路从上海至天津在1881建立。第一个中日商业条约签署。1872 容闳(1828-1912)一耶鲁大学毕业生(1854斑),领120中国学生,年龄12-14,去美国。另有30名去法国英国学技术。1874 日本犯台湾,因琉球飄民被台湾土人所杀(1871),得偿金返回。日本1872控制琉球,几年后呑并。
1875-1908 光绪德宗 同治去世无嗣,从兄弟,慈禧甥光绪继位,叔恭亲王摄政,太后听政。光绪1889开始亲政。1875-78 左宗棠平定(1875-76)天山北地区东干人,这地区自1862反叛;又收复喀什噶(1877-78),这里己在阿古柏(约1820-77)率领下独立。这两个地区合为新疆,首府乌鲁木齐;1884成为省。1876 9,13 烟台条约由李鸿章和英国签订,这是马嘉里案的结果。付偿金,和10新口岸开放贸易。1877-80 外交使团1875确定,在伦敦和柏林建使馆(1877),巴黎,华盛顿,和东京(1878),马德里和圣彼得堡(1879),利马(1880)。1881 2,24 圣彼得堡条约由曾纪泽(1839-90),曾国藩子,谈判;它使伊犁九城返回中国。1883 8,25 第一次顺化条约签订 :越南成法国保护国。由越南跟法国签订。1884 恭亲王和军机大臣被慈禧罢免,因驱逐法国人失败 。一简明条约在天津由李鸿章跟福禄诺(1842-1934)签订(5,11),法军在北黎与清军冲突(6,23),导至中法不宣而战。法国海军破坏新建的福州造船厂(8,22)和进攻台湾,清军攻克谅山(1885 3,28),双方协议停战。法国控制越南既成事实。1885 4,18 李鸿章跟日本伊藤博文(1884-1919)签约,从朝鲜撤出两国军队。1886 承认缅甸为英国保护国。1887 确定割让澳门给葡萄牙。1888 第一条铁路(唐山至天津,80哩)开通和延伸至山海关(1894)和丰台(1896)。张之洞(1837-1909),湖广总督,开煤矿,和大冶铁矿,和汉阳钢厂。1894 孙中山(孙逸仙,1866-1925)在广州组织秘密革命社团。试图推翻清朝,第一次失败后(1895),他很少在中国,直至1911革命成功。那些年里他在夏威夷和美国组织中国人,在伦敦被清公使馆拘10天(1896)。1894-95 中日战争爆发  朝鲜南部东学党起义给日本人提供机会,推翻闵妃,组成亲日内阁(6,21)。英国船载中国军队去朝鲜被日本击沉(7,25);朝鲜内阁对中国宣战(7,27);中日相互宣战(8,1)。欧洲各国和美国试图调解无效。日本在陆上海上屡胜:在平壤(9,16),旅顺(11,21),和在威海(1895 2,21)。又一次要李鸿章和谈。1895 4,17 中国被迫接受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和割让台湾,彭湖,辽东半岛给日本;赔款2万万两和开放4个港口。4,23 俄,德,法三国干涉日本把辽东半岛还给中国,赔款加3千万两。三国期望从中国得好处。6,3 李鸿章赴莫斯科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1868-1918)加冕典礼。中国让俄国建中东铁路越北满把西伯利亚铁路连接至海参威。7,21 与日本签商业条约,给日本最恵国待遇。1897 11,14 两传教士被杀后德国占领胶州湾。1898 6,11-9,16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一系列激进诏书;许多想法是先前张之洞《劝学篇》,康有为(1858-1927)的小册子和文章和其他人提出。诏书要按西方方式改革学校和办职业学校,经济和农业改革,军事改革,等。虽然获批准,诏书要取消闲职触动官僚利益。9,22 为仍不完全明了的原因,太后,在荣禄(1836-1903)支持下软禁光绪,下令逮捕他的6个顾问,之后很快处决。政府控制在极端保守派手里。康有为和学生梁启超(1873-1929)逃亡日本。另一学生谭嗣同(1865-98),为6个殉难者之一。1899 山东义和团开始攻击中国教民掠夺财产,他们的仇外获山东巡抚毓贤(卒1901)支持,他被袁世凯取代(12,6),袁镇压了运动。1900 随义和团人数增长,义和团运动更胆大。他们获太后和一些满洲高官支持,他们希望义和团协助把外国人驱逐出中国。在北京的外交使馆都要求(1-5月)镇压义和团,这只扇起怒火。义和团攻击丰台火车站(5,28),随后458人使馆卫队准许进入北京。但自天津至北京的2,066海军陆战队被义和团阻挡(6,10-26)。西方人攻占大沽口(6,17)在宣战中被援引,这被直隶和山西以外的外国人和中国官员漠视。德国公使克林德 (1853-1900)被杀,围困使馆,荣禄保护。20,000 国际远征军(主要来自俄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法国,占领天津(7,14)和解围北京使馆(8,14)。其他地方,尤其山西,这时毓贤为巡抚,至少231外国人(主要是传教士)被杀(6,24-7,24)。皇室逃往西安(8,15)。海兰泡俄国人把几千中国居民杀死或驱入江中淹死(7,17-21)。然后很快占领南满(9,4-10,10)。1901 9,7 经8个月与列强谈判,与12国签辛丑条约。条约表示道歉,惩罚96名官员,赔款45000万两,40年付清。1902 1月 太后和皇帝乘火车回北京。教育,经济,和军事改革不久实施。李鸿章,刘坤一(1830-1902),和荣禄(1903)去世,留下张之洞和袁世凯为最能干的顾问。汉满通婚获准许。较早去日本留学的细流成潮流,1903-5至顶峰。法律修改最终公布(1910)。军事改革实际前些年己开始,目标是建“新军”。1903 邹容(1885-1905),曾在日本留学的中国民族主义者发表《革命军》猛烈攻击满洲人。1904被捕,病死狱中。中央政府建商务部。上海商会成立。广州商会1905出现。1904-5 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又一次向中国人揭示学习西方的好处。扑茨茅斯条约使满洲从俄国返回中国(1907)。日本保留租借辽东,曾己连同南满铁路让与俄国。满洲重组为“东三省”。1905 为抗议美国排除中国移民,抵制美货反映增长的民族意识。按张之洞建议,教育部成立,中国学生继续流向日本。科举废止作为全面检讨教育制度的一部分。孙中山在日本组同盟会。1906 宣布准备立宪。国家各部重组,与计划国家议会和省议会和其他政治改革。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提要第一次出现在中国。中国知识分子,尤其在日本的,增加对社会主义的兴趣。1908 1,13 借外债修天津至浦口铁路。5,13 美国返一半庚款使建立清华大学(1911)和派1,100学生去美国留学(1911-27)成为可能。11月 皇帝和太后在两天内先后去世。权力移至极端保守的醇亲王(载沣1883-1951),为幼帝溥仪摄政统治到王朝结束(1912)。12,3 宪法草案公布,定9年后议会选举。第一次省议会1909 10月召开;第二年初他们压皇室1910 10月召集内阁。
1908-12 宣统溥仪 1909 1,2 罢兔袁世凯和张之洞去世(10,4),清权力都在满洲人手里。省议会召开,他们坚持提早召集国家议会,最终允许1913。
清文化 
清朝耶稣会士继续被容纳和以科学服务回报。汤若望历法推算(1630-64),直至因妒穆斯林天文学家而入狱,后平反。南怀仁 (1623-88)1659到达中国,接替汤若望委以历法推算(1669)。他在观象台装新天文仪器(1674),发布万年历(1678)。瑞吉斯和另八人准备了中国第一幅经天文观察,三角,和测算的地图(1708-18)。耶稣会接受中国对天,孔子,和其他先祖的礼仪遭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谴责。1742教皇声明中国信教者不能继续先祖崇拜的仪式。19世纪早期,新教传教士开始在中国传教,很少成功。
文学上,清作家继续写出大量诗文。尤其有价值的有蒲松齢(1640-1715)讲狐仙鬼怪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两部传奇洪昇(1645-1704)的《长生殿》,孔尚任(1648-1718)《桃花扇》,两部小说吴敬梓(1701-54)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1724?-64)的《红楼梦》,两部小说都提供士人家庭的详细描写。李汝珍(约1763-1830)讽刺小说《镜花缘》(1820),小说里男女角色颠倒,男子緾足,服务女子。小说批评有才能人入仕难。绘画上,大体仍不出宋元明的气质。主要画家有龚贤(1618-1689);朱耷(1626-1705);王翚(1632-1717);恽寿平(1633-1690);石涛(1642-1707);华嵒(1682-1756);黄慎(1687-1772);郑燮(1693-1766);任颐(1840-1895)。景德镇的官窑在辉煌时期。学术著作继续在量和学问上增长。早先地方志的写作在清时渐强。国家百科全书有《古今图书集成》(1725),10,000卷,涵盖各学科。《二十四史》最关键的版本发行(1736-46)。把己知著作汇集一起的《四库全书》(1772-81),3,462部作品,36,300卷。7份副本分散存放。其《总目》92卷(1789),另有6,734部著作没有包括在内。乾隆有时参与编篡,从中国文学中删削所有对满洲和北方祖先的贬辞。这样的著作近2,500部被销毁(1774-82),许多是晚明和清初的著作。17和18世纪的满洲皇帝资助儒家和学术,和为许多工程提供资金。成果有按康熙旨意修的《明史》(指定53名学者参加,1679);《全唐诗》(1707);《佩文韵府》,一部文学成语的辞库(1716);和《康熙字典》(1716)。明清交替时许多突出的中国知识分子拒绝参加科举致力学问。这些人里有黄宗羲(1610-95),《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作者。顾炎武(1613-81),《日知录》作者。王夫之(1619-92),《读通鉴论》,《宋论》作者。17和18世纪知识界主要运动是考证。表示一种努力以严密的方法认证经典;也表示转离宋和明时的思索。考证运动也称汉文运动,因它回归到汉时期的文本学术研究。除了这运动的奠基人之一顾炎武,其他重要考证学者包括徐乾学(1631-94)撰《明史》,梅文鼎 (1633-1721)撰《明史暦志拟稿》,阎若璩(1636-1704)撰《大清一统志》,崔述(1740-1816)著《考信录》。戴震(1724-77),有自己观点的哲学家和语言学家,著《孟子字义疏证》。段玉裁(1735-1815),著《说文解字注》。王鸣盛(1722-97),著《十七史商榷》。钱大昕(1728-1804),著《二十二史考异》。毕沅(1730-97),著《续资治通鉴》。章学诚(1738-1801),著《文史通义》,他认为“六经皆史”。贺长齢(1785-1848)编《皇朝经世文编》1827。阮元(1764-1849)编《皇朝经解》,《十三经注疏》1829,由学海堂印出;学海堂是源于宋代的一家私人书院。孙星衍(1753-1818)编《平津馆丛书》,撰《尚书今古文注疏》。严可均(1762-1843)著《说文校议》,《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清末年学术非凡,甚至曾国藩和张之洞的回忆录也视为中国散文经典。《东华录》,作者先后多人,记录努尔哈赤至光绪清史。 端方(1861-1911)奏请购江南丁丙藏书藏于南京,为中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1909)。柯劭忞(1850-1933),《新元史》作者。严复(1853-1921)把重要西方著作译成中文,如约翰-斯图尔特-穆勒(1806-73)的《群己权界论》,孟德斯鸠(1689-1755)的《法意》, 亚当-斯密(1723-90)的《原富》,和赫胥利(1825-95)的《天演论》。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1891),《孔子改制考》(1897)等。章炳麟(1869-1936)史学家。敦煌文献发现者中有英国 奥莱尔-斯坦因 (1862-1943)和法国 伯希和(1878-1945)。1899发现商甲骨文。
第七节 朝鲜 1392-1910 朝鲜王朝(李朝) 
1800-34 纯祖(生1790)1812 洪景来(1780-1812)叛乱,洪是没落两班。1834-49 宪宗(生1827)。1849-64 哲宗(生1831)。
1864-1907 高宗(1852-1919)即位时12岁,父兴宣大院君(1820-98)摄政。1866 回应又兴起的反天主教活动,法国皮埃尔-罗兹占领和掠夺汉江口的江华,但最终没继续到首尔。被朝鲜军队挫败几次后被迫撤出。美国船舍门将军号在大同江向平壤航行被当地朝鲜人焚毁,24船员全部死亡。1868 德国恩斯特-奥珀特(1832-1903)来盗王陵,想里面满是黄金,登陆军队到达陵墓,但没能打开,在朝鲜军队攻击下被迫退出。1871 辛未洋扰 为报复舍门将军号事件,一支美国海军在罗伯特-舒费尔特船长(1822-95)率领,镂斐迪公使(1828-94)在北京,试图以武力打开朝鲜国门,军队在汉江口登陆,引起敌意,计划取消。大院君固守反外外交,尽管中国和日本被武力打开己三十年。1873 大院君被迫放下权力,他的锁国政策己被认为失败;明仁王后,又称闵妃(1851-95)成高宗靠山。1875 日本船在朝鲜水城被砲轰,1876 黑田清隆(1840-1900)在江华岛登陆,迫宫廷谈判条约,订江华条约,承认朝鲜“独立”,暗示脱离中国,北京没有抗议的声音。釜山和另两个口岸开放给日本贸易。日本还获治外法权。高宗派一高级官员到日本观察和报告明治改革对日本社会的影响。自1879 中国的李鸿章(1823-1901)成为朝鲜自强改革的一顾问。日本在朝鲜设公使馆1880。朝鲜-美国友好和商业条约由李鸿章和舒费尔特谈成1882。类似条约与英国,德国1883,俄国,意大利1884,法国1886,和奥匈1889,几组学生和观察员去日本学习1881。反对高宗开放改革政策的势力增强,他们把希望寄于大院君,他也准备利用他们恢复权力1881。1882 壬午兵变 大院君鼓动兵变,波及日本使馆;闵妃出逃,党羽被杀被抓;中国拘大院君,置之保定。按济物浦条约许日本留兵卫使馆。袁世凯(1859-1916)驻日本。1884 甲申政变 开化党由日本人支持欲清除中国影响,一些大臣被杀,挟持高宗,事变三日被中国军队平定。开化党首领金玉均(1851-94)等流亡日本。中国和日本在战争边缘。1885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1841-1909)达成天津条约 都同意撤出军队。英国占领巨文岛,中国抗议,英国留在那至1887。1892 东学党运动在第二任教主崔时亨(1827-98)时有大发展。1894 东学党成全国性运动。在南朝鲜爆发武装叛乱。全琫准(1853-95)一私塾先生,成东学教南接派领袖,主张武力反抗。东学党军事成功的形势下国王向中国求援,中国派出三千人,知会日本(按天津条约),第二天全琫准同意撤回军队,交换政府保证宪政改革。日本派出八千人占领汉城。中国建议双方军队撤出,日本坚持首先引进深度改革。对峙一个星期。1894-95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占领景福宫,朝鲜被迫与日本联盟,日本控制政府,清除闵妃党羽改革政府(甲午更张,开化党金弘集内阁),日本在潮水有利时迅速突然打败中国。东学党农民起义又起,被政府和日本军队镇压,领导者被处死。马关条约结束战争。1895 10月乙未事变 闵妃被杀,日本公使三浦梧楼(1847-1926)主导。1896 俄馆播迁 高宗往俄国公使馆请求避难,在使馆命令逮捕金弘集等。俄国顾问形成,俄国-朝鲜银行成立,特许俄国人伐木和开矿权。罗巴洛夫-山县协定 俄国和日本合作改革朝鲜军队和财政。徐载弼(1864-1951)从美国归来建独立协会,李承晚(1875-1965)也是早期会员。他们用朝鲜语和英语出版报纸《独立新闻》。1897 光武改革 高宗离俄国公使馆回到新王宫,称帝,改元光武。1898 俄国和日本罗森-西协议 双方同意不干涉朝鲜内部事务。1900 中国义和团运动爆发,俄国和日本都派出军队参加平乱。俄国在满洲驻留大量军队。俄国图在马山割一块地为海军基地但遭日本反对,尽管有以前协议,但两国间逐渐走向危机。1902 为把俄国从朝鲜排除,日木与英国结盟,日本承认英国在中国的权利,英国承认日本在朝鲜半岛的“特殊利益”,朝鲜独立再次肯定。日本现在要俄国从满洲撤出军队,与俄国谈判,俄国要开发鸭綠江的森林。谈判没有结果。1903 俄国军队越过鸭綠江占领朝鲜一城镇。1904 日本攻击旅顺,开始俄日战争,日本占领汉城,朝鲜被迫取消所有对俄国的出让,接受日本在外交和财政上的顾问,亲日派占据重要职位。1905 扑茨茅斯条约结束战争,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调停。一进会组织成立,为亲日团体。乙巳保护条约 伊藤博文迫朝鲜首相韩圭卨(1856-1930)订保护条约。1906 高宗在《朝鲜新闻》发文公开反对保护条约,他又派秘密代表去第二届海牙和平会议1907,之后,日本迫使退位。
1907-10 纯宗(1874-1926)1907 朝鲜军队解散,许多加入义兵,加强他们的战斗力和组织,立即引发叛乱和独立战争,被镇压。1907至1910在日本军队和朝鲜游击队之间发生近3000次战斗,近20000人朝鲜人牺牲。1909 安重根(1879-1910)一参加义兵和反日活动的爱国者,在哈尔滨火车站剌杀伊藤博文。安被定罪和处死1910。1910 寺内正毅将军(1852-1919)任命为驻朝鲜统监。朝鲜正式被日本呑并。
文化
1857 崔汉绮(1803-79)实学家 以中国这时著作为基础编科学著作。朴珪寿(1807-77)实学家,著《燕岩集》等。吴庆锡 (1831-79)开化党人。1860 东学 开始吸引追随者 领袖崔济愚(1824-64)一宗教运动,结合儒,佛,道,偶而还有天主教,反对所有西方信条,崔济愚1853被捕,1864处死,著有《东经大典》,《龙潭遗词》。丁若镛(1762-1836)实学派诗人。盘索里“一个人的歌剧”这时产生。除了本国语的小说,两班和平民还有增长的中文文学作品,绘画表达上有新的向自然主义的发展,19世纪后期最著名的画家张承业(1843-97)。1865 一组学者修订朝鲜法典。李朝最后一些年,许多私人学校成立提供现代西方教育,其中许多在朝鲜传播新教。朝鲜第一所青年女子学校梨花女子学校通过美国传教士的工作1886成立;后来其他女子学校由朝鲜人建起。俞吉濬(1856-1914)《大韩文典》第一部韩语语法书。周时经(1876-1914)著《国语文典音学》,《国语文法》1910。崔南善(1890-1957)创办新文馆,发行现代杂志《少年》。
第八节 日本 1600-1867 德川幕府 1867-1912 明治 1912-26 大正
1787-1837 家齐(1773-1841)家治养子。 1787 江户骚乱 1787-93 松平定信(1759-1829)为老中,施行宽政改革。1793 俄国凯瑟琳大帝派亚当-拉克斯曼(1766-1806)到达函馆。但没有建成友好关系。1795 威廉-布鲁顿(1768-1821)英国探险家,访问北海道,绘制部分日本沿海地图。1797-1809 美国船几乎每年为荷兰人与日本贸易。1804 俄国大使尼古拉-列扎诺夫船长(1764-1807)代表俄美公司到达长崎,但经六个月没有获签条约。1806-07 他的从属入侵萨哈林(库页岛)。1837 大盐平八郎(1793-1837)之乱 大盐平八郎是阳明学者,曾为警察,向官府请愿救济災民,被漠视,计划和发动起义。被平定。马礼逊号事件 美国商船载商人和传教士,从澳门至琉球那霸访问,在江户和鹿儿岛遭砲击,没能打开关系。
1837-53 家庆 (生1793) 1841-43 天保改革 水野忠邦(1794-1851)大名和首席老中 计划和改革 颁人返令(逃离农村的人返回),实行上知令(没收土地),改革最终失败。1844 荷兰国王威廉二世写信给幕府警告锁国政策无用。1846 美国詹姆斯-比德尔准将(1783-1848)访问东京湾,贸易被拒。1849 美国詹姆斯-格林准将(1800-71)通过谈判成功救出在长崎的船难者。1851 约翰-亨利-奥利克准将(1787-1873)受命打开与日本关系,但被马修-佩里(1794-1858)准将接替1852。1853 黑船来航  佩里率四艘船泊东京湾浦贺,停了十天,递交总统的信。日本约一年后回复。
1853-58 家定(生1824) 1854 佩里如约来东京湾 订神川奈条约,提供两港口与美国通商。之后接着与英国,俄国,和荷兰订条约。1854-55 荷兰人帮助日本规化将来的海军。1856 美国公使汤森-哈里斯(1804-78)到达下田。井伊直弼(1815-60)任大老,与美国签订修好通商条约。之后与荷兰,俄国,英国,和法国,都是按哈里斯模式的条约。
1858-66 家茂 (生1846)家定养子 1858-60 安政大狱 孝明天皇给水户藩发《戊午密敇》要除去井伊直弼,直弼捕捉所有反对他的人,最终直弼在樱田门外被水户藩浪人暗杀。1859 外国商人居横滨。横滨,函馆,长崎开放为通商口岸。荷兰弃出岛在江户设公使馆。接着一系对外国人的攻击,外国人对江户施压。银金比例5比1导至金外流。吉田松阴(1830-59)长州藩武士,帝国精神领袖。因反幕府被处死,他早年研究佐久间象山,他曾试图随佩里的船去美国未成。日本第一任大使到美国。1860 德川齐昭(1800-60)第十五代将军庆喜父,尊王攘夷派领袖,直弼命令永久蛰居。1861 俄国占领对马岛。反外暴力扩大,汤森-哈里斯的荷兰翻译被暗杀。1862 Senzaimaro号从长崎到达上海调查商业情况。这是两个世纪日本第一次和三个世纪日本官方第一次来中国。船上有些人对日后日本国内政治起重要作用,包括长州藩的高杉晋作(1839-67)和萨摩藩的五代友厚(1836-85)。15名日本学生去英国,包括井上馨(1836-1915)和伊藤博文(1841-1909)。1863 家茂应召去京都,这标志帝国政治中心己转移至京都。幕府将军和天皇同在这年去世。
1866-67 庆喜(1837-1913) 1867 萨摩藩的青年领袖如西乡隆盛(1828-77)大久保利通(1830-78)图谋动摇幕府权威。新继位的天皇发出许可倒幕的密诏。11月 庆喜上“大政奉还”奏文。
德川幕府后期文化
二宫尊德(1787-1856)农民哲学家,农政改革者;海凤清郎(1755-1817)政治经济学家,改革者,和巡迴教师;曲亭马琴(1767-1848)江户职业作家,著《南总里见八犬传》,《椿说弓张月》等;葛饰北斋(1760-1849),歌川广重(1797-1858),喜多川歌麿(1753-1806)三位最好的浮世绘画家。本居宣长(1730-1801)日本国学学者,有多种著作,其中《古事记伝》1798,一部44卷的《古事记》712的注释考证,是神道复兴运动的标志。贺茂真渊(1697-1769)国学学者,工作主要在《万叶集》759的研究。平田笃胤(1776-1843)国学学者,研究日本宗教和思想,复古神道。所有这些都攻击中国儒学为日本的异端。1814 黑住宗忠(1780-1850)创黑住教,第一个现代神道教派,信仰爱国主义偶而信仰治疗。这和另十二个类似教派在之后一个世纪有1700万信众。1825 会泽正志斋(1781-1863)水户藩学者 撰《新论》建议增强国防准备来自西方的侵略。前一年英国捕鲸船曾在水户登陆。1838 中山美伎(1798-1887)创天理教,为广受欢迎的现代教派;被指为异端。1839-40 这时期一些研究西方的学者 渡边华山(1793-1841)汉学家,兰学家,画家。高野长英(1804-50)兰学学者,著《医原枢要》1832。佐久间象山(1811-64)先学儒学,转向兰学。1866 福泽谕吉(1835-1901)出版《西方情况》立即广受喜爱,卖25万册。
1867-1912 明治睦仁(生1852)1868 戊辰战争 1月 明治颁“王政复古大号令”;京都鸟羽伏见之战 萨摩藩和长州藩为主力的倒幕军打败大阪来京都的会津藩和桑名藩为主力的幕府军。庆喜弃大阪逃往江户。 3月 西乡隆盛为总参谋率萨摩,长州等藩军东征,陆军总栽勝海舟(1823-1899)与西乡隆盛议和成功,使江户无血开城。天皇接收法国,荷兰,和英国的代表。4月 天皇发表“五条御誓文”承诺广兴会议,公论决万机。 7月 江户上野战争 驻守上野的彰义队据守宽永寺,被攻破,数千栋房屋焚毁。 8月 正式改元明治,语出《易经》“响明而治”;此后一个天皇一个年号,如更早500年中国明朝开始的那样。会津战役 政府军突袭会津藩的若松城,战死3000人,松平容保开城投降。11月首都迁江户,更名为东京。 12月箱馆战役 幕府海军将领榎本武扬逃往北海道成立蝦夷共和国,与政府军交战,明年5月开城投降。1868 兵库和大阪开放给外国人贸易。1869 木户孝允(1833-77)和大久保利通说服萨摩,长州,土佐,肥前的大名把土地提供给天皇作为公开取消封建主义的歩骤。其他大名跟随。幕府海军向新政府投降,结束所有抵抗。大名以十分之一以前税收任命为他们以前领地的总督。靖国神社成立纪念恢复中战死的人。1870 第一次平民可以有姓;以前社会和职业的限制解除。第一座缫丝厂建立,接着其他的,至1880日本百分之30丝出口是机器生产。缫丝厂许多工人是妇女,来自农村,工薪比男子少。1871 帝国法令,采邑取消。第一个政府邮政建立服务东京至大阪。教育部成立推进大学教育。第一份日报开始出版。与中国订天津条约。岩仓使节团 包括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和木户孝允由贵族岩仓具视(1825-83)率领去西方更新条约和考察宪政准备改革,但没获得条约更新,1873返回日本。1872 山县有朋(1838-1922)规化军事,新军队以法国为模式,后来是以德国。第一条铁路开通,东京到横滨18哩。国家银行以美国为摸式改进。1873 采用阳历代替阴历。雇英国军官重组日本海军。呼吁宗教宽容,去除对基督教的限制。土佐的板桓退助(1837-1919),贺佐的副岛种臣(1828-1905),贺佐的江藤新平(1834-74),和萨藩的西乡隆盛都离开政府呼吁宪政。经争论,对朝鲜采用和平方针而不是好战的。板桓退助和西乡隆盛支持战争。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和岩仓具视反对战争。板桓和西乡辞去政府职位。货帀,银行,和税务制度建起,主要是大隈重信(1838-1922)和伊藤博文的工作。虽然农业继续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以钱收税。明六社由森有礼(1847-89)创办,致力于西方知识研究,在文明和启蒙运动中起重要作用。现日本以西方为知识和改革模式。福泽谕吉在这运动中突出,后来建庆应义塾大学;讨论基木的社会改革,包括给妇女教育和财产权。1874  派兵经厦门去台湾,为1871琉球船民在台湾被杀事求补偿;日本己称为琉球宗主,中国避免回应;中国同意付偿金退兵。1875 地方长官会议,元老院会议,追求代表会议宪政继续,板桓退助等领导。日本以萨哈林岛与俄国交换库页岛。1876 日本以海军迫朝鲜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侍(武士)阶级作为一分开群体结束。1877 萨摩叛乱爆发,42000支持者,部分是因对新政府对待武士阶级的愤怒,西乡隆盛领导,但很快被镇压,西乡隆盛自杀。东京大学成立,日本第一所国立大学,又称帝国大学。1878 大久保被西乡的追随者暗杀。1879 地方议会,由20岁以上纳税5元或以上的男子选举。琉球群岛作为地方并入日本。1880 修订刑法,大部分以法国的为模式。1881 帝国法令承诺1889制宪,国会1890召开。反萨摩和长州控制的官僚的政治组织受支持:板桓退助的自由党和大隈重信的进步党。1882 伊藤博文被委起草宪法,去西方,他对德国政治制度尤其有印象,他1883返回。日本银行成立,为帝国中央银行。1883 出皈法修订,几项自由规则加入。1884 新组织贵族院创建有500成员为议会上院基础,组成是前封建领主和宫廷贵族。秩父叛乱,贫民要求减轻债务攻击地方富豪和政府官员。自由党解散。朝鲜亲日开化党政变,日本军队被中国人逼迫从朝鲜撤出。1885 伊藤博文和李鸿章谈判天津条约,中国失去称朝鲜宗主。防止俄国为朝鲜保护国的图谋。英国占领朝鲜巨文岛,但撤出1887。国家议会解散,内阁制度按德国方式建立,一位首相(伊藤博文)和九名对他负责的大臣。
1885-88 首相伊藤博文 1888 枢密院建立,是天皇在宪法问题上的谘询机构。
1888-89 首相黑田清隆(1840-1900)1889 新宪法颁布。天皇权力包括宣战,停战,发布法律。两级议会,贵族和显贵代表的上院,363成员;和通过有限选民选出的下院,463成员。
1889-91 首相山县有朋公爵(1838-1922)1890 天皇颁新民法,商业法,和刑法,以西方模式为基础。教育诏书 教育目标转向保守,新儒学结合对君主和国家忠诚。第一次普选,25岁或以上纳税15元或以上,420万人口有46万选民。反对党在下院获多数席位;山县有朋解散它。1891 山县有朋辞职。
1891-92 首相松方正义公爵(1835-1924)1892 内阁被议会击败后辞职,伊藤博文为首相。政府曾试图用警察阻挠反对党,但失败。
1892-96 首相伊藤博文 第二次 1894 南朝鲜东学党叛乱,中国然后日本派出军队。1894-95 中日战争,为控制朝鲜的战争,日本很快取胜。1895 马关条约由外务大臣陆奥中光(1844-97)与中国特使李鸿章签署。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割让澎湖,台湾,和辽东半岛给日本,和赔款2亿两。在法,德,俄三方干涉下日本别无选择放弃辽东半岛,另获3千万两赔款。朝鲜明成王后被杀,日本控制朝鲜。1896 罗巴诺夫-山县有朋协议在彼得堡签署,承认俄国在朝鲜的地位。
1896-98 首相松方正义 第二次。
1898 1-6月 首相伊藤博文 第三次。 
1898 6-12月 首相大隈重信(1838-1922)1898 罗森-西协议 俄国同意日本在朝鲜经济渗透。
1898-1900 首相山县有朋 第二次 1900 下院选举纳税要求从15元隆至10元,合格选民翻倍。中国义和团运动,日本参加平乱。伊藤博文宣告成立立宪政友会,后称政友会。
1900-01 首相伊藤博文 第四次。
1901-06 首相桂太郎(1848-1913)1901 重组军队和海军计划被采纳。1902 伦敦谈判形成英日联盟。1904 俄国继续向北朝鲜渗透,没有从满洲撤出,俄日谈判破裂。1904-05 俄日战争。日木军队占领大连。乃木希典将军(1849-1412)围旅顺,其他日本军队北移,日本军队在辽阳打败俄国军队,俄军撤至奉天。旅顺向日本投降。俄军在奉天被日军打败。对马海峡战役,俄国舰队32艘船从欧洲到达,被东乡平八郎(1838-1934)率领的海军歼灭。扑茨茅斯条约在美国总统罗斯福调停下签订。1906 因公众对扑茨茅斯条约不满桂太郎辞职。
1906-08 首相西园寺公望(1849-1940)1906 下院通过铁路国有化法案。南满铁路公司成立。后藤新平(1857-1929)前台湾民政长官,立即成立研究部门,基地在大连。1907 法日协定,保证中国”门户开放“和领土完整。日本以条约为朝鲜保护国。俄日条约,类似法日协定,就中国东和南满洲铁路和在满洲势力范围达成协议。1908 美国在东京的部长接受计划限制日本移民美国的劳工。
1908-11 首相桂太郎 第二次 1908日美国交换公文(鲁特-高平协定)关于双方就太平洋和中国“开放门户”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方针。1909 朝鲜统监伊藤博文承认朝鲜政府改革失败辞职。伊藤在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者暗杀。1910 俄日协议 关于在满洲的势力范围。按条约朝鲜被日本呑并。1911 与美国新条约,继续限制日本劳工移民。英日联盟续十年,没有提及朝鲜。
1911-12 西园寺公望 第二次 1911 著名社会领袖幸德秋水(1871-1911)和11其他人因阴谋剌杀天皇罪被判处绞刑。1912 海军扩充计划提交议会,包括建八艘无畏舰和八艘巡洋舰。俄日秘密条约,进一歩划分到东北亚势力范围。明治天皇去世。
明治时期文化
坪内逍遙(1859-1935)出版《小说神髓》1885,提倡西方小说的现实主义,他还把莎士比亚全部作品译成日文。二叶亭四迷(1864-1909)写日本第一部现代小说《浮云》1887-89,混合的文学语-乡士语风格。小林清亲(1847-1915)浮世绘画家,使用西方绘画题材。冈仓天心(1863-1913)在德国学医, 美术家,美术评论家,保持传统东亚艺术。森鸥外(1862-1922)在英国学文学,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军医,著《舞姬》等。夏目潄石(1867-1916)小说家,著《我是猫》1905,《少爷》1906等。
1912-26 大正嘉仁(生1879)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发展使日本成为世界强国。
1912-13 首相桂太郎 第三次。 1913-14 首相山本权兵卫(1852-1933)1913 向美国正式抗议在加利福尼亚反外国人土地注册法案,然而这法案通过成为法律。1914 山本权兵卫在海军预算案上被击败辞职。1914-16 首相大隈重信 第二次  1914 日本向德国发最后通谍要求德国从东亚撤出舰队和一周内交出胶州。没有收到回应。日本向德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九节 越南  1802-1945 阮朝
1802-19 嘉隆阮福映世祖 (生1762)出身阮主家。在法国帮助下夺取西贡,最后1801又占领顺化。建阮朝。他获皮埃尔-皮尼-德-贝艾纳,即伯多祿(1741-99)法国传教士,Adran 主教帮助。地方统治者一在河内,黎文悦(1763-1832)在西贡。国家人口8百万。1807始每年土地登记为嘉隆改革的一部分,但仍有许多贫穷农民无地可耕。嘉隆颁一法典1812,仿中国清朝法律。嘉隆和继承者寻求西方技术用于军事和经济现代化。嘉隆时期发生100多次叛乱,自然灾害和政府无能引起。天主教传教在17世纪开始,获相当成功。法国被英国从印度排斥后,更集中注意在越南。嘉隆只对西方技术有兴趣,不给法国或英国机会驾驭国家。
1820-40 明命阮福咬圣祖 (生1791)政府权力更集中,仿佛作为交换,地方自治也更强,出现新的中层知识阶级。国家没有能力解决贫穷大众问题,明命时期发生200多次叛乱。明命继续使用中国科举选拔官员。他的宫廷是中国儒学的摸式,反对基督教,怀疑基督教支持叛乱的地方领主。有30万越南人信天主教。1833一次叛乱,有基督教徒参加。他也公开轻蔑佛教。他拒绝会见英国特使1822。1840 明命派使节去伦敦和巴黎调停他们支持基督教问题。
1841-47 绍治阮福暶宪祖(生1807)卡尔-居茨拉夫,即郭实猎(1803-51)普鲁士传教士的传教完全失败。几次美国和法国海军军事介入传教。1847法国人砲轰岘港。
1848-83 嗣德阮福时翼宗(生1829)1858 里戈-德-热努伊,即黎峨(1807-73)率领的法国西班牙远征军试图结束阮朝的强硬,炮击岘港,没有登陆去首都顺化,转向南占领西贡1859。1862 西贡条约 三个南方省“交趾支那”给法国控制,赔款2千万法朗。嗣德没有选择,他还要对北方叛军作战。张定(1820-64)组织农民在湄公河三角洲抵抗法国人。1863-68 皮埃尔-德-拉格兰迪埃,即杜白蕾(1807-76)为交趾支那总督,他组织政府系统,实际政府操作是越南官员。1863 柬埔寨国王诺罗敦接受法国为保护国。1867 法国占领交趾支那的三个西部省。1868 法国人沿湄公河探险,远至中国云南,希望找到一条进入中国西南的有用的路线,但实际表明这条河不利于向上游航行,法国人把注意转向东京的红河。法国人开始湄公河三角洲大的公共工程,开挖灌溉运河,大规模稻种植出现,1860和1900间稻米出口增长十倍。1872-73 法国商人在中国活动。让-迪皮伊,即涂普义(1828-1912)探险红河地区。安南居民反对法国人在东京的活动。1873 士兵和探险家马利-约瑟夫-弗朗索瓦-加尔尼埃,即安邺(1839-73)被总督派去进攻河内,他的军队占领河内和其他红河三角洲战略要地。他阵亡后,法国开始准备第二次西贡条约。1874 第二次西贡条约 承认法国据有交趾支那,再次承诺基督教传教自由,作为回报法国承诺保护和提供炮艇和军官帮助对付海盗。法国归还河内,但嗣德规避条约条款向中国寻求可能的帮助。法国和中国都称为越南宗主。1882 法国占据河内成立安南保护领。1883 亨利-李威利(1827-83)在河内被黑旗军击毙。顺化条约 承认法国为保护国,扩大到东京和安南。法国仍要对付海盗和中国支持的在东京的黑旗军,结果是中法战争1884。法军在谅山败蹟,导至总理费里下台。
1883 育德阮福膺禛恭宗(1852-84)嗣德帝侄和养长子,因亲法在位三天被废,在狱中不供饮食饿死。1883 协和阮福昇废帝,文郎郡王 (生1847)嗣德帝弟,在位4个月欲接受法国保护对抗辅政大臣事泄被废,被逼饮毒酒而死。1884 建福阮福昊简宗 (生1869)嗣德帝侄和第三养子, 第二次顺化条约 法国控制完全确立。越南分为南圻,中圻,北圻三个区域,阮朝仅管辖中圻。建福染病而亡,据宫中传闻辅政大臣阮文祥与学妃通奸被发现,学妃恐惧下毒。1885 咸宜阮福明(1871-1944)嗣德帝侄和第二养子(之后的同庆帝)之弟 。1885 7月咸宜帝与太后随辅政大臣尊室说逃离顺化,留守顺化的阮文祥向法国投降,咸宜帝被尊室说刧持到广平宣化,建新所城,发布《勤王诏》。9月 法国另立咸宜兄为同庆帝。1885-95 法国安抚东京和印度支那,有无数内部叛乱。 安世起义,黄花探(1858-1913)领导。1885-89 同庆阮福昪(生1864) 1887 交趾支那,柬埔寨,安南,和东京联合为法属印度支那联邦。1887 在丛林中坚持抗法的咸宜帝被俘,1889 流放到阿尔及利亚,那里总督告知其生母逝世的消息,1899 咸宜去巴黎,参观高更画展,受影响开始作画,1904 咸宜娶一当地女子为妻。育有一子二女,1944 在阿尔及尔去世。1889-1907 成泰阮福昭(1879-1954)育德帝子。 1893 法国为老挝保护国。1897-1902 保罗-杜美(1857-1932)为法属印度支那总督。1907 成泰帝禅位于子维新帝。1907-16 维新阮福晃(1900-45)。1916-25 启定阮福晙(生1885)弘宗同庆帝子。1926-45 保大阮福晪(1913-97)。
文化
1882《大南一统志》官修地理志,17卷完成。部分原稿在对法战争中失去1885,但后来又发现1909。
第十节 太平洋列岛 
1794 卡美哈梅哈(1758-1819)和其他酋长把夏威夷岛置于英国保护领。1797 伦敦传教会乘达夫号到达塔希提,在那建主站,然后派传教士去汤加和马克萨斯群岛。约翰-威廉斯(1796-1839)英国传教士在南太平洋活动。1817达到塔希提。1804 斐济发现檀木1807开始繁忙至1810。夏威夷类似短时繁忙1811开始。 1829伊罗曼加(新赫布里底)发现檀木后持久和更有意义的贸易在美拉尼西亚开始。
1810 卡美哈梅哈一世统一夏威夷。塔希提的波马雷(1742-1803)1788,斐济的塞鲁-萨科鲍(1815-83)1871 类似努力统一没有成功。1814 传教会在新西兰建站,然后在太平洋岛屿。
1820 美国海外传道委员会派第一个传道会去夏威夷。卫斯理传道会派代表去新西兰和汤加。1828 荷兰呑并新几内亚。
1840 英国以怀唐伊条约称有新西兰主权。1842 法国小苏尔(1793-1864)呑并马克萨斯和称塔希提和社会群岛为法国保护领。1844 他们取土亚莫土群岛中的甘比尔群岛,称为保护领。正式呑并在1881。
1850 戈弗雷父子汉堡公司在土亚莫土群岛建贸易站,1857在萨摩亚建一更重要的贸易站。从那里他们扩展贸易到汤加,纽埃,富图纳,托克劳,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马歇尔群岛,和卡罗琳。这公司为德国在太平洋商业和政治影响的先锋。1853 法国呑并新喀里多尼亚,法国天主教传教士积极支持,他们1843就在那里。自1863至1897法国把3万多囚犯送到群岛。
1863 第一次系统为太平洋岛屿昆士兰和斐济招募劳工,此后更多主要太平洋岛屿。带来难以预料的广泛的社会和政治问题。至1918 28万太平洋岛人和另外18.6万亚洲人形成认同制度。
1872 许多萨摩亚酋长请愿美国呑并。1874 塞鲁-萨科鲍国王和其他酋长把斐济转让给英国,承诺保护斐济利益,同时商业和基督教自由。1875 汤加国王乔治-图普一世(1797-1893)颁布宪法,保证所有汤加公民自由。1877 西太平洋议会令生效,建斐济为基础的西太平洋高级委员会管理那里的事务。1878 萨摩亚酋长与美国签订友好和商业条约,帕果帕果港确定为加煤和海军站点。1879 第一批6万印度劳工到达斐济,合约五年。1920 认同制度取消,大多劳工和他们的后代决定留在斐济。
1880 美国,英国,和德国承认萨摩亚马列托亚-塔拉武为国王,有三国咨询代表。1884 德国呑并新几内亚东北大陆和俾斯麦群岛,包括新不列颠列岛,新爱尔兰岛,新汉诺威,和马努斯,和所罗门群岛的环礁。这些领土称新几内亚公司保护领;这公司是柏林一家私人商业公司,代表政府管理领土。1899 这领土成为成熟的殖民地。英国称巴布亚“英属新几内亚”为保护领,1885总督彼得-斯奇利爵士(1835-85)到达莫尔斯比港。这领土1888至1906为英国殖民地。1885 德国呑并马绍尔群岛开始建立密克罗对比西亚殖民地帝国。1887 新赫布里底群岛英法都不愿割让自己领土,要求他们的太平洋海军司令合作维持秩序,1906 成立英法新赫布里底自治领。1888 英国建库克群岛保护领。1889 英国,德国,和美国安排联合监管萨摩亚的事务。英国称托克劳为保护领。
1892 英国称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为保护领,1915呑并。英国称所罗门群岛为保护领,不让他国染指,确保这里劳工供应昆士兰等地。1896 建成稳固政府。1893 一政变推翻夏威夷君主,成立桑多德-多尔(1844-1926)临时政府,夏威夷共和国宣告成立1894,利留卡拉尼女王(1838-1917)失去王位。1898 夏威夷正式交美国接管。美国经对西班牙战争获菲律宾和关岛。1899 德国向西班牙买马里亚纳群岛和帛琉群岛。
1900 汤加宣称为英国保护领。纽埃为英国所有。夏威夷成为美国领土。大规模亚洲移民劳工,尤其日本劳工开始进入夏威夷。1910 总人口19.2万,只有2.6万是夏威夷人,1.25万是半夏威夷人。另一方面,有8万日本人和2.15万中国人。1901 库克群岛转交给新西兰管理。大洋岛加入到吉尔伯特-埃里斯群岛保护领。1906 英属新几内亚(巴布亚)转交给澳大利亚,休伯特-默里(1861-1940)为总督。
第十一节 菲律宾 1565-1898 西班牙殖民地,1898-1935 美国统治
1820 墨西哥独立导至贸易衰退,皇家菲律宾公司破产。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后大量西班牙人和麦士蒂索人迁至菲律宾。1823 墨西哥麦土蒂索人安德烈-诺瓦莱斯(1800-23)领导叛乱,自称皇帝,失败被处死。1834 马尼拉对国际商人开放。1839 对中国人定居和工作限制取消导至中国人口增加。1841 阿普利纳里奥-德-拉克鲁斯(1815-41)创建一教团被拒绝承认领导叛乱。1844 西班牙政府把总督私人贸易视为非法。这给中国人新的商业机会,成为殖民地经济重要组成。1847 雇佣军奥扬古伦为西班牙呑并棉兰老要达沃湾。1851 西班牙进攻苏禄,毁首都和乐。1859 马尼拉雅典耀学校建立,对所有族群开放。1861 布阿延和马京达瑙的争斗使西班牙获更多棉兰老的领土,包括哥打巴托。1863 西班牙海外部从印度议会接管菲律宾。1864 麦士蒂索牧师何塞-布尔戈斯发宣言号召在教职上种族平等。1872 甲米地兵工厂驻军暴动。宗教民族主义者包括阿塞-布尔戈斯被处死对菲律宾民族主义运动有大影响。1876-78 西班牙进攻苏祿。1878苏祿在北婆罗洲的领土让给英国。苏祿签条约承诺服从西班牙统治。1881 烟草垄断取消。接着税制改革1884。1886-87 西班牙军队征服部分棉兰老,许多岛保持独立直到革命。1887 民族主义知识分子何塞-黎刹(华裔1861-96)华裔作家,著有影响的讽刺小说《不许犯我》。1889 菲律宾民族主义报纸《团结》出版。1892 黎刹回菲律宾建菲律宾联盟,政府为过激组织,把黎刹流放到棉兰老。工人阶级活动家安德烈-博尼法西奥(1863-97)组织革命秘密社团卡蒂普南。1896 卡蒂普南起事。经济问题加深不满。黎刹被处死。甲米地埃米利奥-阿奎纳多(华裔1869-1964)起事,第一次击溃西班牙军队,发布《自由,平等,博爱》文告,卡普蒂南总部迁甲米地。1897 革命运动权力斗争阿奎纳多成领袖,解散卡蒂普南,成立革命政府,阿奎纳多为总统。博尼法西奥不服从被逮捕,以反政府罪处死。边那巴多(破石洞)协议 西班牙因古巴革命急于结束战争,许诺改革,三年内实行自治;阿奎纳多同意停止斗争接受付款流亡国外。
1898 美国因西班牙-美国战争介入菲律宾,在马尼拉湾摧毁西班牙海军,阿奎纳多随美军回菲律宾和建政府,与阿波里纳里奥-马比尼(1864-1903)合作,宣布独立。马尼拉落入美军。西班牙和美国巴黎条约把菲律宾以2千万美元让给美国。1899 马洛洛斯宪法 类似美国的模式,政府权力分开,政教分开。美国和菲律宾人间的斗争爆发。美国政府内呑并菲律宾和反对呑并激烈争论,呑并的微弱多数。美国人和菲律宾革命者的战争,双方都有暴行。美国派出第一次菲律宾委员会,承诺美国控制下的自治政府。苏祿与美国协议保证宗教自由换取结束奴隶贸易和对美国服从。1900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1857-1930)率第二次菲律宾委员会开始建政府。菲律宾联邦党形成,有美国支持。1901 阿奎纳多被美国人逮捕。他后来声明支持美国。民事政府正式成立,游击抵抗持续到1902。1902 菲律宾独立教会成立 格雷戈里-阿格里帕牧师(1860-1940)领导。美国参议院通过菲律宾法案 上院为菲律宾委员会,下院是选出的议员。塔夫脱与教会谈判购买41万亩教会所属土地。1906 倾向独立的党派民族主义联盟形成。最高法院裁定天主教会被阿格里帕教会取去的财产必须归还。这使许多人进入天主教会,天主教会又控制许多地方的信仰。1907 第一次议会选举 民族主文联盟在80席位中获59席,曼努埃尔-奎松(1879-1944)和塞尔吉尔-奥斯米纳(1878-1961)为政治领袖。1909 佩恩-奥尔德里奇关税法案使美国货物不受限制进入菲律宾市场,和使一些菲律宾货物免关税出口美国。1913 弗兰西斯-哈里森(1873-1957)为总督 哈里森致力菲律宾独立,在政府官员中增加菲律宾人。安德伍德-西蒙法案 取消菲律宾货物进入美国的限制。
第十二节 澳大利亚 
荷兰人发现和探险澳大利亚西和部分北和南海岸1613-42。詹姆斯-库克船长在他第一次航行期间发现和探险东海岸1768-71,称新南威尔士。1786 英国政府决定使用库克命名的新南威尔士,植物学湾运送囚犯,因己不能再把他们送到美国。
一 1788-1850 殖民
1788-92 新南威尔士总督亚瑟-菲利普 1788亚瑟-菲利普船长到达杰克逊港(悉尼),带第一批囚犯,11条船,717囚犯,520为男性。下个月15名囚犯和护卫者送到另一定居点诺福克岛,至1814。菲利普为总督至1792,在殖民地关键和条件困难期间:食物稀缺;不确定的供应;许多囚犯的懒散,颓废,好争吵;各种恶习流行。殖民地由新南威尔士海军军团保卫。1792-95 弗朗西斯-格罗斯(1758-1814)和威廉-帕特森(1755-1810)为副总督,原是新南威尔士军团成员。允许把货物带来定居点,朗姆酒(甜酒)准许带入。1793 第一批自由定居者共11人到达。1795-1800 总督约翰-亨特(1737-1821),一温和的管理者,不久与军团不和,被召回。1797 第一批绵羊进入,最终形成澳大利亚的羊毛业。1800-06 总督菲利普-金(1758-1808)他主要野心是要破除军官的势力,他禁止他们的贸易,禁止酒精进入,没有一项证实成功,这样和他前任一样处于与军团冲突中,麦卡锡(1767-1834)是他们的领袖。1803-04 塔斯马尼亚的移民 总督担心这岛被法国人占据,居民点设在今荷巴特,和朗塞斯顿附近。1810-14 送诺福克岛的囚犯转送塔斯马尼亚。1804 爱尔兰囚犯叛乱 爱尔兰1789革命后大量囚犯送来,叛乱被镇压。1806-09 总督威廉-布莱(1754-1817)1808 朗姆酒叛乱 军官们为麦卡锡被逮捕激怒,劝说军团长乔治-约翰斯顿(1764-1823)少校以不胜任为由逮捕布莱关押至新总督到达1809,虽然政府谴责这行为,还是召回布莱。1810-21 总督克拉伦-麦夸理(1762-1824)他的任命标志海军军团长统治结束。他迫使南威尔士军团成员应募到其他军队或者回家,他们有一半人这样做了。新总督致力规划悉尼和建道路,建孤儿院,对殖民地流行的恶习不挠斗争。民事法庭成立1814,银行开业1817。1816母国取消自由移民澳大利亚的所有限制,这样为改变殖民地性质铺平道路。但至1810己有3000自由移民,占有大块土地。这些自由民强烈反对麦夸理确保获赦或刑满囚犯社会平等的努力和阻止自由移民。1813 格雷戈里-布拉斯兰(1778-1853)和两个同伴威廉-劳森(1774-1850),威廉-温特沃斯(1790-1872)第一次成功沿海岸穿越山脉,这样为开进内陆平原打开道路。1815 巴瑟斯特,第一个内陆城镇建立和建悉尼来的道路。1817-18 约翰-奥克斯利(1784-1828)开始沿拉克兰河和麦夸理河探险内陆。他发现这国家或多或少发洪水,但也发现大草地地区适于移民。总督把土地免费特许给移民和刑满者,之外大量擅自占地者开始占据牧地。原住民很快灭绝。丛林大盗,即偏远地区丛林荒野非法逃逸囚犯和土匪快速发展。1819-21 约翰-比格调查 一伦敦大律师被派出调查殖民地政府和情况,比格收集了许多材料,建议自由土地特许给定居者和加紧使用囚犯劳动开发国家。1821-25 总督托马斯-布里斯班(1773-1860)一天文学家,在麦夸里被召回后任总督 颁新政垦荒每100亩可使用一名囚犯劳力。皇家土地可卖,但任何个人不得多于4000亩。系统清理土地由囚犯团伙以固定价格执行。澳大利亚农业公司获特许1百万亩和垄断纽卡斯尔附近煤矿。范-迪门土地公司获特许塔斯马尼亚40万亩。1823 立法会成立,代议制政府的第一歩。立法会五至七人,可由总督提名。1828 立法会增加七个非官方成员。威廉-温特沃斯(1790-1872)《澳大利亚人》1824-48 编辑,他后来起草新南威尔士宪法。1824 新囚犯居住点开放。一个在莫顿湾,布里斯班镇建起。1842 自由移民允许来这地区。1825 诺福克岛重新占领,重罪犯送到那里。粗暴待遇引起几次严重叛乱。1853 诺福克罪犯殖民放弃。1824-25 哈米尔顿-休谟和威廉-霍夫尔探险悉尼西山外,他们越过上黑累河最终到达吉朗附近南海岸。他们发现的这片丰饶土地不久就有移民。1825 塔斯马尼亚从新南威尔士分出,此后由一副总督和一立法会管理。这岛大量囚犯人口。丛林大盗由首领如马修-布雷迪组织攻击居民和原住民。1828 在集居地区颁针对原住民的戒严令,导至黑战争,失去许多生命。副总督乔治-亚瑟上校追查丛林大盗,许多被吊死,但是他努力划原居民界线(黑线1830)失败。乔治-罗宾逊,一卫理公会居民,立法会员,他成功使原住民部落残余123人(1832-34)安置点在费莲达岛成立,那里努力“文明化”他们。这试验失败。至1847,只剩47原住民,这些人迁回塔斯马尼。最后一名男性1869去世,最后女性1876去世。1825-31 总督芮福-达令(1772-58)丛林大盗法案1830 涉嫌者逮捕,关押直至证实无罪。陪审团引进。达令继续土地特许政策,至任期末新南威尔士4百万亩土地特许,许多是大块。1825-27 法国人杜蒙-杜维耶沿海岸探险在西南沿海奥尔巴尼和北海岸梅尔维尔岛建站,但没有一个壮大。1829 英国政府宣称大陆全部。1827-30 艾伦-坎宁安(1791-1839)探险,发现布里斯班腹地丰饶的达令丘陵。1829 查尔斯-史都特(1795-1869)寻找他相信存在的内陆海,发现达令河,第二次探险他顺马兰比吉河和黑累河而下至海,然后沿原道回悉尼。珀斯建立 在西澳大利亚,是托马斯-皮尔(1793-1865),詹姆斯-斯特林等的工作。1831-37 总督理查-布尔克(1777-1855)政府固定土地价每亩5先令,这样结束无限制特许。第一艘海外汽船“索菲亚-珍妮”号到达悉尼,较小的汽船“惊喜”号己在悉尼建成。1834-36 南澳大利亚成立 这殖民地建立是爱德华-吉朋-韦克菲尔德(1796-1862)的努力。阿德莱德建立。1841-45 南澳大利亚副总督乔治-格雷(1812-98)最终成功清理财政胡涂帐和在开垦和放牧基础上重建殖民地。 1834-37 维多利亚移民 是从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其他殖民者开始。1834 来自塔斯马尼亚的爱德华-亨蒂(1810-78)在波特兰湾放牧绵羊和牛。第二年来自塔斯马尼亚菲利普港协会的约翰-巴特曼(1801-39)和同伴与菲利普港原住民签订条约开放国家。一竞争团伙由约翰-福克纳(1792-1869)领导,与巴特曼紧挨着。巴特曼和他的朋友们是墨尔本的建立者。1828-38 西澳大利亚总督詹姆斯-史特灵(1791-1865)1834 平贾拉战斗 在西澳大利亚平贾拉,总督率士兵警察伏击原住民,杀许多人。1837 英国议会委员会调查运送囚犯的所有问题,得出对现制度不利的结论,开始取消它。1837-46 总督乔治-吉普斯(1790-1827)1838 土地价上升到每亩12先令,到1840每亩1镑,然而政府以小收费发放放牧许可证,1840和1850间达令丘陵开发,1840年代早期新南威尔士发展羊毛工业。1840 最后一批囚犯在新南威尔士登陆。自1788约79000囚犯带到这里,自由人大大超过囚犯和刑满者。1840-41 爱德华-约翰-艾尔(1815-1901)探险斯宾塞湾北的荒芜地区远至托伦斯湖。然后他和一原住民同伴怀利越过纳尔阿伯平原的荒漠到西澳大利亚的奥尔巴尼。1842 立法会重建,36成员,其中24个是选举出。1844-46 查尔斯-史都特从阿德莱德出发向北进入大Stony Desert远至迪亚曼蒂纳。同时德国科学家路德维格-莱卡特(1813-48)探险达令丘陵至卡奔塔利亚湾地区远至埃辛顿港。1846-55 总督查尔斯-奥古斯都-斐兹洛伊(1796-1858)1848 英国政府以新本顿维尔监狱制度恢复运送囚犯,囚犯在英国几年表现好的送到澳大利亚释放,刑满后方可回英国。这在新南威尔士引起抗议风暴,但在这制度1850结束前3340名囚犯送到这里。1850-55 第一条铁路建设,从悉尼到吉尔朩。1850 囚犯第一次送到要西澳大利亚,那里的移民急需劳动力。
二 1850-1900 自治
1850 澳大利亚殖民政府法案 在英国议通过 殖民地有自己立法权。一委员会威廉-温特沃斯为首,起草新南威尔士宪法,1855获国王同意。同时其他州,西澳大利亚除外,采用类似宪法。新南威尔士发行第一张带胶的邮票。1851 金矿发现,在新南威尔士刘易斯池塘溪。淘金潮开始。世界各地劳工和冒险家涌入。维多利亚人口从1851的7.7万升至1855的33.3万。丛林大盗又起。政府努力以开矿许可证形式保证新财富安全。金矿地区不满增长。1854 公开叛乱,德国和爱尔兰革命者领导,宣告成立维多利亚共和国,政府军队攻破巴拉瑞特的尤里卡城寨,平定叛乱。菲利普港从新南威尔士分出成为维多利亚殖民地。1853 最后的囚犯船到达塔斯马尼亚。自1803有69500囚犯在这岛登陆。塔斯马尼亚采用宪法不类似新南威尔士。诺福克岛囚犯殖民地在几次严重流血叛乱后取消。1855 维多利亚政府通过法案限制中国移民,自1851己有3.3万中国人来金矿。新法律每个中国移民要交人头税10镑,1859加每年4镑居民税。南澳大利亚1857,新南威尔士1861类似,尽管有来自英国政府的压力。这效果是几乎完全阻止了中国移民。新南威尔士第一次把宽轨5呎3吋改为采用窄轨4呎8.5吋,维多利亚宽轨,南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和昆士兰因经济原因采用更窄的轨3呎6吋,这样大陆铁路完全混乱。1856 半岛东方轮船公司开通定期航轮,便利来自英国的旅行。维多利亚提出秘密选票,后来扩展至其他澳大利亚殖民地和世界。1859 昆士兰成为分开的殖民地,布里斯班为首府。1860-61 罗伯特-奥哈拉-伯克(1821-61)和威廉-约翰-威尔士(1834-61)带领很好装备的探险队探险, 从墨尔本越过沙漠,第一次在澳大利亚使用骆驼,到卡奔塔利湾,第一次从南到北跨越大陆,但领队在回程失去生命。
1861 新南威尔士羔羊平地金矿发生反华人劳工骚乱。1861-62 约翰-麦克道尔-斯图尔特(1815-66)第三次试图从阿德莱德到达尔文港探险成功。1862 新南威尔士弗兰克-加德纳(1830-82)丛林大盗团伙在欧高拉抢刧史上最有价值的驿车。1867 新南威尔士公共学校法案 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1868 最后一批囚犯在西澳大利亚登陆,自1850那里己接收9500人。这样结束送囚犯来这大陆的制度。1870 英国政府撤走军队,此后各殖民地建自己的军队。
1872 开通横贯南北从阿德莱德到达尔文港的电报,那里连到爪哇,这样与到印度和欧洲的线路连接。1873 维多利亚实施强迫教育。同时维多利亚政府通过第一次工厂法案,目的保护儿童和妇女和维护工作环境安全。之后其他殖民地仿效。新几内亚问题 1867新南威尔士向伦敦呼吁在新几内亚非荷兰部分采取行动,但政府未理睬,1873 船长约翰-莫尔斯比(1830-1922)在南海岸升起英国国旗,但政府否认领土宣称。1874 约翰- 福瑞斯特(1847-1918)横越西半大陆,从默奇森河越沙漠到新建南北电报线路然后到阿德莱德。1878 昆士兰政府呑并托雷斯海峡群岛。1879 第一次工会会议组织 工会己存在一些年,争八小时工作制,工会在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和南澳大利亚成为有势力因素。
1880 围格伦罗文 丛林大盗凯利帮三人死亡,首领奈德-凯利在墨尔判处绞刑。1883-84 新几内亚危机 昆士兰政府对德国的图谋不安,如果母国政府想呑并它愿提供管治,1883 昆士兰政府对伦敦的迟缓恼怒,宣称所有,但被伦敦否认,其他殖民地加入,最终当母国政府决定行动,德国己经宣称东北部分,只留给英国西南部分。1883 悉尼-墨尔本铁路线开通。殖民地之间会议在悉尼召开,考虑殖民地联邦的可能性。这想法威廉-温特沃斯很久前提出,新南威尔士政治家亨利-帕克斯爵士(1815-96)热心赞同。但各殖民地享受独立,在许多方面互有敌意。1885 维多利亚成立工资委员会 ,授权在蔗糖业固定工资。委员会由雇主雇员和一中立主席组成,扩展权力至全工业。这制度在各工党压力下逐渐被其他殖民地采纳。新南威尔士派出700人军队到苏丹。这是澳大利亚第一次进入外部战争。1888 英国枢密院支持维多利亚的排华,这样所有殖民地执行这政策,“白人澳大利亚”的思想普遍接受。实际上对任何移民都增加敌视,新移民潮很快衰退成细流。1890 澳大利亚各殖民地和新西兰同意财政支持一英国海军中队在澳大利亚水域。西澳大利亚成立责任政府。
1891 第一次澳大利亚联邦会议 在悉尼召开,主席亨利-帕克斯爵士,成员从殖民地议会选出,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突出的政治人物。会议起草宪法,后来成联邦制度基础,但计划不得不放下因为新南威尔士的反对。又重新对联邦争论。1892-92 劳工运动发展 在几个殖民地工会成政治形势关键因素。1894 南澳大利亚引进妇女选民。后来其他州采纳。1897-1900 联盟进展 1897 联邦会议在塔斯马尼亚荷巴特召开 各殖民地10成员,昆士兰除外。这次会议重新考虑1891宪法草案,最终改进后来接受。联邦按英国和美国政府系统,虽然余下权力各州保留。国家称澳大利亚联邦,新首都待定。联邦政府控制外交,国防,贸易,关税,邮政和电报,货帀,入籍,婚姻离婚,养老金等。首脑是总督,由国王任命。两级议会,上院六成员来自各州,直选六年任期,每三年换一半;众议院以人口为基础直选。一高等法院维护宪法。1898 宪法草案提交给四个普选的殖民地。维多利亚,南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压倒多数赞成。新南威尔士反对,昆士兰和西澳大利亚还没有公民投票。1899 一州长会议对建议宪法的修正案,然后由西澳大利亚除外的所有殖民地全民公投通过。提案上交英国枢密院,英国议会通过宪法法案,然后交国王同意1900。西澳大利亚然后决定加入联邦。
三 1901至今 澳大利亚联邦
1901 澳大利亚联邦成立 第一届内阁 1901-03 总理埃德蒙-巴顿(1849-1920)联邦主义者和保护主义者,曾经宣称“人类平等的原则只适用于英国人之间,英国人跟中国人之间则不遵循这条原则。”反对党领袖乔治-里德(1845-1918).工党为第三党,领袖约翰-克里斯-沃森(1867-1941)。1899-1902 各殖民地,1902联邦派军队参加南非战争,约1400澳大利亚人死亡。1901 移民限制法案 移民须通过欧洲语言能力测试,1905 改为“一种特定语言”放宽的包括日语。这样亚洲人,如果想的话,欧洲人都可随意排除在外。1903-04 总理艾尔弗雷德-迪金(1856-1919)有工党支持。1904 4-8月 总理克里斯-沃森,工党内阁。1904-05 总理乔治-里德。1905-08 总理艾尔弗雷德-迪金 第二次。工党支持,这时工党领袖是安德鲁-费希尔(1859-1919)。1906英国属新几内亚为澳大利亚联邦所有和改名巴布亚,葡萄牙名。这领土没什么发展,但被视为国防重地,尤其看到日本兴起和战胜俄国。1907 确定基本工资,澳大利亚之后60年固定工资制度基础。1908-09 第二次工党内阁 总理费希尔 德国海军兴起,英国海军逐渐撤离广大平洋,参加母国在南非的战争,和自1890维持在南太平洋的海军中队。1908 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建自己的海军开始一个22年的计划。联邦首都定在新南威尔士堪培拉,州政府割出一块必需的领土。1909-10 总理迪金 第三次。1909 联邦老年金设立 年满65岁居住澳大利亚至少25年,后改为20年。1909-10 国防法案 1911引进强制性军事训练和开始组织正规军队。1910 澳大利亚第一次铸帀,第一次发行邮票1913。1910-13 总理费希尔 第二次。1911 南澳大利亚管理的北方领土为联邦所有。大选中工党第一次赢净多数席位,这样结束三党联合执政,费希尔组织他的第二届政府,继续社会计划,如对大的或缺席者的财产加重税等,政府重启帮助有意愿的白人移民制度,尤其对移民北方领土的。1913-14 总理约瑟夫-库克(1860-1947)自由党。1914-15 总理费希尔 第三次。1915-23 总理威廉-莫里斯-休斯(1862-1952)。
文化
1852 悉尼大学建立,接着是墨尔本和其他州首府的大学建立。
第十三节 新西兰 
最早原住民到新西兰是在9世纪,毛利人传说他们祖先由厦威夷从海上来奥特亚罗亚(白云之乡)。1769 毛利人口估计10万。部落之间竞争,常发生战争。1642 毛利人和欧洲人第一次接触。荷兰探险家阿贝尔-塔斯曼在南岛短暂登陆,命名这国家为新西兰。
1769,1773,和1777詹姆斯-库克船长领导探险来新西兰,把这国家地理,植物,动物,和文化传回欧洲。库克探险开始欧洲疾病,植物,动物进入新西兰,给毛利人和环境带来重要影响。1790年代欧美捕鲸和捕海豹人开始永久居在新西兰。木材,亚麻贸易产生,特别与澳大利亚之间,增加毛利人与世界经济接触。
1814-1913 19世纪前半,毛利人仍是新西兰主导文化。很快采用重要技术,同时疾病,资本经济,和新意识形态转变毛利人社会和政治。与欧洲人关系各地按部落需要不同。1840毛利人领袖与英国的一条约确定英国对这国家的主权,从英国来的移民迅速增加。尽管有毛利人的政治和军事抵抗至1870欧洲人控制了国家大部。毛利人口和据有的土地减少,虽然有魅力的领袖维系着民族凝聚。1852后新西兰成为英国的自治殖民地。19世纪后期政治有社会民主形式的民粹主义特点。经济扩张,以金和农业为基础。1890年代新西兰实施一系列社会改革,包括妇女选举权,社会福利,和政府控制的工业仲裁。
1820年代 西方技术,如衣物,枪支,金属制品,和食物种植如土豆在毛利人中普遍。疾病和部落间如洪吉和特-劳帕拉哈挑起的战争扰乱毛利人社会。1830年代 毛利人加入与外部世界的商业活动。这期间欧洲居民增加,许多从毛利人手中购买土地。1833 帕帕胡里希亚千禧年运动第一次记录,毛利人对传教士活动增加基督教思想涌入的回应,包括基督教文章的翻译。这是把毛利人信仰和基督教熔合先知运功的第一次。詹姆斯-巴斯比(1802-71)移居新西兰,是第一个英国政府的代表,他卷入起草1835《新西兰独立宣言》和1840《怀唐伊条约》。1835 一群北毛利人酋长以《独立宣言》声明他们的主权,后来被英国政府承认。1837 巴斯比向英国王室报告新西兰处于无政府状态,提示英国政府更深介入这国家,在新西兰的英国人观点不一,有些要保卫毛利人的权利,有些希望开放这国家,两种都要求英国介入。1838 英国成立新西兰公司,建议派移民去建立一个殖民地社会。1839 威廉-霍布森(1792-1842)由英国政府派出与毛利人谈判。
1840 新西兰公司殖民者到达尼科尔森港,恵灵顿城建立。怀唐伊条约 由一些毛利人酋长与霍布森率领的代表团签定。在条约英文版,毛利人把主权让给英国君主和给英国政府优先获得毛利人要卖出土地的权利。英国承诺保卫毛利人对土地等财产的所有权。条约毛利文版和英文版有些不同,尤其在有关是否毛利人打算把主权让给英国,造成随后对条约的争议。条约副本送交全国,许多酋长没有签署。霍布森宣称英国主权,在奥克兰建首都,成为第一任新西兰总督1840-42。1843 怀劳斗殴 新西兰公司居住者与毛利人在怀劳斗殴,20居住者死亡。1844一询问谴责事件中的居民。1843-44 绵羊农场在南岛建立,政府发放放牧许可证。1844 霍恩-赫克(去世1850)第一个毛利人怀唐伊条约签署者,砍倒科罗拉瑞卡的旗杆,抗议违反条约和刧掠科罗拉瑞卡居住者。霍恩的行为是全新西兰进攻英国主权的象徵。1845 第一次新西兰战争 英国和北部毛利人的战争爆发,最初英国人战败,后来几次小成功得以使英国人声称胜利。虽然从军事术语上结果是模棱两可。在北岛南部也有战斗。战争1847结束。1845-53 总督乔治-格雷(1812-98,1841曾任南澳大利亚总督)格雷强势和有才能,主导19世纪新西兰白人政治,他还身为毛利文化学者而著名。1848-50 南岛奥塔哥和坎特伯雷居住点建立。
1852 宪法法案 新西兰成为英国自治殖民地。除了议会,还有一任命的立法会。法案把国家划分为六个省,各有自己的议会。1854 塔拉纳基部落会议停止把土地卖给欧洲人。1858 欧洲人口超过毛利人。毛利领袖威穆-塔米阿纳(1805-66)“造国王活动”,年长的部落联盟酋长特-瓦罗赫罗(1800-1860)选为毛利国王,不是所有部落都接受他的权威。1859 政府试图要塔拉纳基的怀塔拉地区强卖土地但遭到威穆-金吉(1795-1882)为首领的大多数部落反对。这加剧毛利人与政府间的紧张。
1860 第二次新西兰战争 怀塔拉争议爆发为战争。1861 奥塔哥发现金矿 结果大量矿工进入;南岛人口翻倍,成为国家最繁荣的部分。金和羊毛出口成下个十年的经济基础。1861-67 总督乔治-格雷 第二次 。由威穆-塔米阿纳谈判,塔拉纳基地区暂时和平。1862 特-鸟阿-豪梅内(1820-66)成立 拜-马雷 千年禧运动 致力于毛利人认同和主权。1863 第一条铁路开通,基督城至弗尼米德。政府军队入侵毛利国王的怀卡托领土。尽管一系列战斗互有胜败,怀卡托被呑并。毛利国王撤退到北岛中部,那里消极抵抗政府控制至1890年代。政府立法惩罚性的没收毛利人领土大块地区。1864 战争扩大到北岛东部 英国人在Gate Pa 惨败。拜-马雷卷入战争,转变为游击战。1865 原住民土地法院成立 在19世纪后半加速毛利人土地异化。至1892大多好土地落入欧洲人手里。原住民权利法案 肯定毛利人是英国从属,这样否定了他们的主权,法案在议会设立四个毛利人席位。第二次淘金潮兴起,这次是在南岛西海岸。首都从奥克兰迁到恵灵顿。1867 第一次选出四个毛利人席位议员。这些席位保留到1890年代。1868 蒂克瓦鲁和特-库蒂北岛中部不同部分发起游击战。
1870 英国军队从新西兰撤出,之后战争交给殖民地政府。1872 敌意停止。1871 一系列大笔政府贷款的第一次 尤勒斯-沃格尔(1835-99)殖民地财务主管筹集。1870年代继续借钱发展道路,铁路,和其他公共工程。欧洲移民稳定增长。1870年代毛利人领袖如帕奥拉-图埃雷(1825-92)和埃纳雷-马图阿(1838-94)寻求纠正不公正的土地处理和扩大毛利人的政治参与。毛利人领导不成功的代表团向维多利亚女王抗议对怀唐伊条约的违背。1876 取消省政府,新西兰置于一个政府。
1881 政府军队平定毛利人领袖特-怀蒂(1830-1907)和突胡-卡卡伊(1828-1907)以帕里哈卡村为基地的消极土地保护运动。限制性的中国人移民法案通过。1882 第一批冻肉运到英国预示一个出口新时代。1885 妇女基督教反醺酒联盟开始争取选举权。1889 全部男子有选举权。1890 新西兰第一次工业争议,海员罢工,8000人参加。罢工失败,便工会之后快速发展。激进政党开始出现,党派政治代替老的地方利益者。
1891 自由-工党政府选出 1891-93 总理约翰-巴兰斯(1839-93)自由党 对空置大土地所有者和大房产所有者增税,意图减少大土地所有。1892 科塔希坦加毛利人议会成立,原是部落联盟,目标是自治。会议持续召开至1902,但其权威未被欧洲人政府接受。1893-96 总理理查-塞登(1845-1906)一系列社会和经济改革。1893 妇女有选举权,世界上第一个国家这样做。1894 工业调解和仲裁法案 随着工会发展国家仲裁成为工业关系系统基础。1895 政府保证给农业发展低率贷款。小乳牛农场扩大形成农业经济基础。1897 八小时工作日由法律确定。特-奥特学院学生协会成立,成为青年毛利党基础,领袖包括毛伊-波马雷,阿皮拉纳-恩加塔,和特-兰吉-希罗亚。寻求进入欧洲人的立法院和议会改善毛利人的状况。恩加塔和波马雷成为内阁成员。1898 老年金实施。1899 新西兰农民工会成立,为解决农民问题,不久有政治重要性,成为激进工会的竞争者。1899-1900 新西半派军队参加南非战争。
1901 新西兰呑并库克群岛。新西兰拒绝与澳大利亚组成联邦的建议。1907 皇家新西兰妇儿健康协会(普林克特)由特鲁比-金医生和他妻子建立,意图培训母亲“科学育儿”改进国民健康,至1847百分之85的非毛利人儿童被普林克特照顾。新西兰成为自治领。中国移民法案对预期的中国移民实施阅读测试。1909 劳工联盟成立,一个激进的工会联盟。1912-25 总理威廉-弗格森-梅西(1856-1925)改革党的保守政府。关键支持来自城市和乡村财产拥有者。1913 海员罢工,象先前的矿工罢工,导至国内动荡和政府抑制工会权力。
文化
1814 塞缪尔-马斯登(1765-1838)在岛湾建第一个英国传教会。传教士还为毛利语创书写形式。1815 第一部毛利语-英语字典编成,更标准更准确的正字法在1820年发展。毛利人识字率迅速扩大。1867毛利人学校建立便于毛利人同化到欧洲人社会。1871 学校禁止使用毛利语。1877 小学为强制性。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