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怪物》有感
诗云:
见怪无惊惯异奇,
人间万事实难期。
河东丗历河西转,
愚者精心嗜赚赔。
看完新片《怪物》后觉得很有感慨却都又是无语,比听完刀郎的《罗刹海市》还令人纠结。
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和写《镜花缘》的李汝珍都是有着借“怪”喻古,借古讽今。有人说今天的刀郎可能是借古讽今,而日本电影剧作家是枝裕和是借想像笞现实,又结合现实让人名自去想像……。
《罗刹海市》是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作品描写一个虚无飘渺的国家,那里的人以丑为美,完全是一个颠倒过来的世界,此篇乃愤世嫉俗之文章,作者巧借醉乡以指桑骂槐,旁敲侧击。
而《怪物》,戛纳电影节获剧本金奖。故事简单却又离奇,与《罗生门》效果一样。
究竟谁是“怪物”让观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早织独自一人辛苦抚养儿子。当她察觉到孩子的行为举止出现异样后,怀疑他在学校里受了委屈,一气之下冲到学校指责老师欺负自己的儿子。然而,老师却指出,是早织的儿子在学校霸凌另一位家庭情况复杂的同学。究竟哪个孩子才是受害者,如同罗生门一般扑朔迷离。之后,在一个暴雨的早晨,两个男孩失踪了。
《怪物》是是枝裕和执导的剧情电影,由安藤樱、瑛太主演、黑川想矢、柊木阳太、高畑充希、角田晃广、中村狮童、田中裕子等共演,于2023年6月2日在日本首映。
在以胖为美的世界里瘦子是很“丑”的,在以“苗条”为美的世界里“胖子”又是“丑”的代名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美与丑又可能完全颠倒过来。而一些“英雄”转眼之间又成了“小丑”。韩国的总统过不了几年就成了“狱中人”。想当初得了新冠的人不就象马骥一样么,被“国人”避之犹恐不及”。
《山海经》中《西外海经》,《大荒西经》,《镜花缘》中的女儿国,“男子反穿衣裙为妇人治内事;女子反穿靴戴帽为男人以治外事”。礼乐之邦的君子国里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要拿次等贷,付高价;国主严谕,巨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型。在这样的国度里贪污受贿是绝无可能的。这当然是李汝珍写书在针砭时弊:市场盛行欺诈,寡人好货,贿赂公行,无疑是发泄对咸丰年间人们的不满与无奈。
无肠国,想像丰富,笔调幽默,夸张,隐喻,反衬手法巧妙……(略)。
安倍小部,Abekobe
帯刀野郎,社会風刺曲再生数十億回。“彼辺此辺”,“彼方此方”(achirabekochirabe)。
颠倒黑白,指鹿为马,颠倒乾坤、贼喊捉贼、颠倒是非,黄钟毁弃,混淆是非,混淆黑白,是非颠倒,指鹿作马,指皂为白,识龟成鳖,詈夷为跖,以白为黑,只手遮天……。
苗字帯刀:帯刀野郎,准许称姓佩刀,整个江户时代至明治维新时期武士的特权。实际上是两个特权,分别是“苗字”加“带刀”。“苗字”是指一种特殊的姓,只有封建领主才被允许拥有,属于一种社会荣誉。授予“苗字”意味着承认你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了----尽管是最底层的统治阶级,被授予苗字以后除了拥有一系列特权以外而且还能世袭,即便没有自己的封地也能在当地拥有一定的司法权。简单点说你可以理解为我国的举人,即便没有当官,在当地也是一霸。“带刀”是指一种特殊的权力,是一种武士阶层在政治层面上的特权,如果爆发战争那么这些人被允许参军来获取功名(老百姓没这种特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属于武士阶层也不意味着属于统治阶级,因为武士阶层范围很大,没有在幕府当官的底层武士可不少呢,这些人与普通百姓除了身份不一样以外几乎没啥差别。江户时代百姓允许佩戴一把刀(胁差),而武士允许佩戴两把刀来彰显身份,在江户时代中后期武士出门不带刀或者只带胁差的话,被发现了是要受罚的----属于衣冠不整、违反了封建礼法。此外与苗字不同,带刀这种特权有可能仅限于一代人,不一定能传给子孙。
幕府末年的时候各藩财政都很糟糕,普遍亏钱。于是就出现了买官卖官的现象,也就是说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苗字带刀的特权----尽管藩里不会给你发俸禄,不过有钱买官的人通常都不差那点钱。再提个好玩的。江户时代中期开始,但凡享受苗字带刀的武士们都要遵守一个特别奇葩的法律,名叫“大髭禁止令”:武士们必须剃胡子,要不然不能出门。德川家纲认为如今日本已经是天下太平的文治之国,留胡子属于战国遗风,这种好战的遗风无疑会增加社会上无赖之徒的数量,破坏和谐社会。对于老百姓的话要求没那么严格。但是对于武士而言,脸上不能留一丁点胡子渣,包括嘴唇上的胡子、下巴上的胡子、脸颊上的胡子,若被发现会视你胡子多少而罚款。不过如果是医生、神官、山伏、人相见(算命的)这几类职业可以留胡子,幕府不管。
苗字相当于姓氏,一般是官职、领地等祖宗传下来的荫庇,用来彰显身份。古代日本只有贵族才有苗字,普通平民有名无姓。带刀就是随身佩戴武士刀,封建时代晚期的武士要随身带一把打刀(就是我们俗称的武士刀),一把肋差,世代相传的打刀也是身份高贵的象征。普通平民当然不能带。苗字带刀特权,就是赐给平民称苗字和带打刀的特权,然后你就可以自己编一个气派的苗字,借钱买一把刀,会不会用反正先挂腰上唬人。这样哪怕你还不是武士,没有领地,也半只脚脱离平民阶级了,有资格和武士老爷们一起吹牛逼了。说到苗字之前不得不提一下姓氏,我们都知道姓和氏是分开的,xx姓中的xx氏族,是大集合和小集合的关系,到了战国时候基本姓氏苗字固化,以名字第一个开头为姓,后来中国从秦朝一直到宋朝都在削弱地方豪强世家大族的实力,氏也渐渐消亡。这个是简单的解释,复杂的解释详见线装书局的《中国姓氏》。而日本在大化改新到平安时期,一直在经历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大化改新之前,朝廷颁布了“臣、连、伴造、百八十部、国造、县主”这几种姓,但是后世说法不一,以目前主流观点来说,这些代表的是身份和地位有些接近于官职的概念;氏代表的是出身或者职业,姓代表身份。由于大化改新和“壬申之乱”的冲击,各氏族的实力和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天武天皇即位后,对日本的“姓”作了重新改订。天武十三年(684年)十月,天武天皇下诏规定:“更改诸氏之族姓,作八色之姓,以混天下万姓。一曰真人,二曰朝臣,三曰宿祢,四曰忌寸,五曰道师,六曰臣,七曰连,八曰稻置。” 于是标志着“八色之姓”正式诞生。又过了几百年,中途日本没有了唐这个恐怖的敌人后开始一心一意搞国内经济建设,为了开垦国内土地,天皇给工具人赐姓“源平橘藤原”等,让他们去朝廷当各个厅长部长或者去荒凉之地开发地方,这些又和上述的姓氏混合,比如德川家康有时候缝合起来写法就是德川右大臣源朝臣家康。德川就是名字,右大臣是官位,源是血脉传承,朝臣是氏族,家康是实名。当时不入流的人就只有实名,比如秀吉一开始就叫日吉丸,人送外号秃鼠和猴子。但在战争年代,有土地有兵有钱就是大爷,得势者自立上面也没办法。没苗字肯定要搞个苗字啊(北条早云和明智光秀还有斋藤道三),更有甚者逼着上面赐姓认亲(丰臣秀吉)。而在江户后期,一开始农民商人之子还得搞认亲当人家干儿子获得苗字(近藤勇),后来就直接明码标价买了(土方岁三)。而带刀很简单,就是佩刀的权利,也别听一群精神武士瞎扯什么武士拿刀杀平民特权无事啥的,各个司代所和奉行所(地方衙门)不冲kpl的吗?就和今天有些国家持枪证一样,天天带着武器街上晃,但也不能当街随便杀人是不是?而平民只能带自卫武器,自卫武器的参考标准由地方决定,比如朋克的地方藩国(记州还有仙台)火枪都算自卫武器。说白了就是有姓氏可以拿武器,是武士阶级了(武士阶级在平安后期到幕府后期都是统治阶级人上人)。但是呢,所说的一切和答主问的无关。明治维新初期,下级武士活不下去了,造反。明治维新中期,所有武士活不下去了,造反。活下去武士成为了农工商或者体制内的人,政府又全盘西化搞资本主义,武士阶级就消除了。1871年的《废刀法》和1875年《苗字必称令》的发布,每个人都是名字+实名,而且废除了苗字,就成了今天被我们熟知的的日本姓氏名字。并且除了军警都不允许佩刀了(没错我就是在黑日本古流所谓百年历史)。
历史书上的广义明治维新指的是从黑船事件(1853年)到1911年的第三次日英条约,标志着日本走出中世纪从封建王国过渡到资本主义国家又完成帝国的建设,而狭义的明治维新指的是1867年明治天皇上台后的一系列改革,明治维新取消了“苗字带刀”这一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