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薩 (Vargas·Llosa)的小说 《绿房子》,以妓院绿房子为契点,通过虚构的皮乌拉市和亚马逊流域的聂瓦镇,“把秘鲁两个相距遥远、差别很大的地区— 沙漠地区和森林地区,连接起来” ,展现上世纪中叶以来秘鲁的社会生活画卷。当然,他说的这两个地区的差异,不只是地理上的,更是文化上的。利马,应该是前者的现实原型,它是秘鲁拉丁文化的重镇;而亚马逊流域自然是后者,是原住民文化的所在地。
这次秘鲁行的重点是印加文明,但在去库斯科之前,先游利马,再飞往亚马逊的Puerto Maldonado,在热带雨林住两夜,正好领略略萨笔下秘鲁的两大徊然不同地区的现实风貌。
利马:“兴国兴城”的美食故事
利马是秘鲁首都,建在太平洋东岸的沙漠高坡上。
一边是海天霞辉,一边是悬崖高楼。中间,有两棵树的平台,猜想是众多海景餐厅之一。
日落余晖下的利马商业中心。
这上下两张利马海边人物照,是这次秘鲁行最得意的车拍。路人甲乙,裸背一群,为太平洋海边打上当时当地的印记。
这是利马城著名雕塑《吻》,看着很南美:体格壮硕,热情奔放。顾名思义,这里是爱情公园。观赏太平洋日出日落,也许更易期许天长地久。
车拍街景。
到南美旅游,圣马丁是常听到看到的名字,就像在北美,常见华盛顿。这是利马的圣马丁广场,为庆祝秘鲁独立100周年而建。广场中心是圣马丁的青铜像。只拍到英雄骑马背影,权当是独特的角度吧。
何塞·德·圣马丁(1778-1850),出生于阿根廷的白人殖民官吏家庭,八岁时随父亲去西班牙,学军事,后成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的杰出领袖,被称为秘鲁、智利、阿根廷三个共和国的“国父”。殖民者的后代,在殖民地揭竿而起,挣脱殖民母国的统治,建立独立国家,典型美洲版的民族国家兴起的故事。
利马大教堂是一座罗马天主教堂,西班牙人建成于17世纪。三四百年了,还那么挺刮,保存完好,秘鲁人对宗教的信仰可见一斑。
大教堂的左翼,现为博物馆部分。
教堂内部,像欧洲的大教堂一样,千篇一律地华美…。
精雕细刻的繁复…。
似乎更多的金光灿灿。那当然,被征服的印加帝国是黄金帝国嘛。
西班牙殖民首领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的棺材,被保存在教堂的小礼拜堂内。利马就是这个皮萨罗于1535年建立的,并称之为“国王之城”。在这个城市旅游,少不了听这个欧洲“屌丝逆袭”,成者为王的故事。可悲的是,他辉煌一时,最终却横死“亲密战友”刀下。冒险、征服、盗匪之类的人生故事常常有戏剧性的句号。
圣多明哥教堂和修道院也是座保存良好的殖民地建筑,現在是圣多明哥博物館(Museo del Santo Domingo)。內部虽受到过地震摧毁,但西班牙蓝磁砖装饰的内廊还是很耐看。
瓷砖中间刻有1604,据说是当年向西班牙訂作的记录,可以想见当时已讲究工艺流程,也可见当时圣多明哥教会拥有相当的财力。据记载,教会还在16世纪中叶创立了美洲最早的圣马可大学(Universidad Nacional Mayor de San Marcos)。
被抓拍于圣多明哥修道院。
圣多明哥教堂的二进院。
圣女圣罗莎(St. Rose of Lima)长眠于此,这是到此修道院必听的故事。圣罗莎生于利马,一生37年,传教苦行、收容无家可归的人,深受民众爱戴。身后,仍不断带给虔诚信众神迹:洒落的玫瑰花瓣。这是戴着玫瑰花冠的圣罗莎封面邮票。
此修道院还因它的图书馆而闻名。
图书馆四壁实木书架上,珍藏着数千古书珍本。
现代化的利马城中,竟保存着一处灰尘噗噗的古老金字塔,叫Huaca Pucllana,"祭祀之地"的意思。它与玛雅金字塔不同,用有空隙的土坯建成,面积大,比较平缓,塔状不怎么典型、雄伟,只能算类金字塔。它属2-7世纪的利马文化(Lima Culture),据说是周边文明的过渡时期,比印加帝国的马丘比丘遗址早得多。猜是因为利马的沙漠气候,常年无雨,有利于土建筑保存。原以为我们会进去参观,却只是绕场一周。
四周围着水泥栏杆。
下榻的旅馆,门脸还蛮艺术的。
广场边的雕塑和流浪猫。
在利马故事中,最感兴趣的,是“美食革命”改变城市的故事。
在利马,其实应该说在秘鲁,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的,不只是印加遗址,殖民建筑,更有美食。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利马从一座贩卖豆子和豚鼠的沙漠小城,发展为世界美食时尚之地,秘鲁菜已与法国菜相提并论。根据一家权威机构排名,世界前50最佳餐馆中,利马就有三家。南美最大的美食节,米斯图拉美食节(Mistura)每年都在利马举办。
看来,中国人的“民以食为天”文化,秘鲁人不仅认同,还进一步推己及人,用美食吸引天下人,发展经济,兴城兴国。甚至有民调说,很多人认为,相比马丘比丘的印加遗址,美食更能代表秘鲁。
秘鲁烹饪基本属于西餐,但融进了中国、日本移民和原住民的饮食文化,推出自己的特色菜谱。最典型的是用“ceviche (酸橙汁腌鱼)代替了法国的勃艮第牛肉”。利马几乎所有的餐厅都有这道用酸橙汁腌制,加上辣椒等调料的新鲜生鱼片。可以说是日本的生鱼片的姐妹版。上图,图一、二就是两款不同的ceviche。
左面的酒(Pisco )是当地特产的葡萄酒,很好喝。
秘鲁菜肴讲究形式和制作程式,点菜时,会像讲故事一样解释菜的特点。上图,中间那道肉,就是因为听介绍说,煮了八小时,好奇,才点的。果然,味道不一般,也许就是心理作用,呵呵。
我们去的饭店,都是导游介绍,或酒店附近的饭店,或信步走进的餐馆,也都比欧洲城市的饭店价廉味美。可见秘鲁的餐饮业普遍水平较高。不过,到利马旅游,不去个榜上有名的高档餐厅,未免有点遗憾,喜欢美食的人,可以提早一年半载预定,去利马只为尝尝人家“兴国兴城”的菜。
这家快餐店的汉包,比美国的好吃多了。
不过,秘鲁人最喜欢的传统特色菜肴,我们却未必能消受。那就是cuy, 英文叫 guinea pig(几内亚猪,或荷兰猪),而中文翻译则直白为豚鼠。听说,常有店家喜欢开玩笑,上菜时,把一只油炸的全爪全须全齿的豚鼠端上桌,先吓你外国人一跟斗,然后,切块装盘再端上。
这张照片是在库斯科街上,某家饭店的橱窗照片的翻拍,虽没那么“全”,也可见大概。
在利马,随处可见挂着"Chifa"招牌的餐厅。"Chifa"即是吃饭的广东话发音,也就是中餐馆的意思。
秘鲁的亚裔不少,据说,十分之一的秘鲁人有中国血统。见网上有一说,认为秘鲁华裔多为太平天国败军的后代,不知真假。当地人分不清亚洲人面孔,干脆把所有东方移民,通称为"Chino(中国人)。秘鲁人民力量党主席,前日裔总统女儿藤森惠子,生生被她的支持者改了血统,叫作“中国姑娘”。
亚马逊: 一个印第安人导游的雨林故事
到亚马逊热带雨林去,必先到Puerto Maldonado,一个离亚马逊支流码头约一小时的小城,猜想它多少有《绿房子》的聂瓦镇的影子。
热浪袭来,车拍也已换了景色。
在当地嘈杂的市场,买个椰子解渴。
乘船去热带雨林旅游中心,
约两个小时,终于到了。
在热带雨林中的木屋里住两晚。
屋里屋外,满满印第安文化氛围。
夜听“亚马逊交响乐”
这是第二次去亚马逊热带雨林,上次是在厄瓜多尔地界上。都属于亚马逊上游地区,新鲜感消减。
还好,这次的导游(可惜没记住他的名字)是个能说英语的原住民,相当有趣,时不时开个玩笑,像个大孩子,带着我们一群城里人玩。
他导游的第一个节目,就十分新鲜前卫。
晚饭后,他让我们穿上救生衣上箭头木船,说是去听“亚马逊交响乐”。船,停泊在河上,船上的人不拍照不看手机不说话,看着太阳渐渐下沉,漆黑夜幕低垂,静静地仰望星空,搜寻南十字星,倾听四周鸟啼虫鸣水流树摇…略薩的《绿房子》把亚马逊比作“热情的女人,一刻也安静不下来。一切都在动,河流、动物、树木都在动。” 好像真听到这个“热情女人”的交响乐,又好像什么也没听见,脑子空白,心中平静…。
湖区看鳄鱼
第二天早上,导游带我们去一个湖区玩。
湖边是密密的树丛和沼泽,怀疑处处是陷阱。
坐在船上,正想着,景色固然野性神秘,但也不甚稀奇,新泽西,离家几十分钟的地方,也不难看到…“快看那边!”导游压低嗓门说,顺着他的手指果然看到潜在水下的鳄鱼。(下图)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鳄鱼的眼睛,头皮发麻…。
上了岸,导游余兴未尽,让我们上岸边茅草高台,自己又拿根竹竿,去引来鳄鱼。这次出现的好像是条长吻凯门鳄。(下图)
猴岛看孙悟空的子孙
下午,导游拿起一包水果,带我们去猴子岛看孙悟空的子孙。
刚上岛,树林里静悄悄,疑惑哪有猴子?
导游拿出香蕉,切成小段,放在模板上。只听见周围树上一阵悉悉索索,猴子们纷纷露脸。母猴驮着小猴,最早跳到木板上。
更多的猴现身。
这种猴比较矜持,有点不屑嗟来之食的样子。
黑蜘蛛猴手臂长,吃到更多的东西。
大家都是明星。
丛林看树,看巨蚁搬家
进了原始森林,导游像是到了他家后园,介绍奇草异树,如数家珍,带我们看蚂蚁搬家,引蜘蛛出洞…兴致勃勃,不像是在重复每天的工作,难得。
这张碟照也是咱得意作品之一。
远看很美,放大看,起鸡皮疙瘩。仔细看森林,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丛林法则,隐约可见。
树杆上花样繁多,猜想每一棵都有它们的生命故事。
这棵树一定很高。
拍了无数次巨树,都不怎么理想。
蚁王带领的巨型蚁群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