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人在一生中要面临无数次选择。

什么会影响我们的选择呢?

记得的第一次大的选择是高中分文理科。受当时环境的影响 “成绩好的学生绝大多数上了理科班”,随大流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理科。

第二次是上大学。也许是待在父母身边太久,也或许太渴望独立自主,当时想也没想就选择了外省的大学。四年下来, 尝到了独立自主带来的酸甜苦辣。

记得第一次面对选择的挑战是大学毕业时。大学毕业时,拒绝了直接读研的机会,而选择了先工作。工作不久,就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巨大差异的失落感。一上班,人手一杯茶。有人看报,有人聊头天的家长里短,还有的人评论时事,有人对他人评头论足。这些现象让刚出校门的我无所适从,情绪低落了好久。

生活中经历了几次挫折后,慢慢开始理解,我们为什么会选择A而不是B,或B而不是A。

以换工作为例:原工作单位为A,新工作单位为B。列出最重要的前10考虑因素

 

考虑因素

A

B

价值总分

工资,股票,奖金

80

100

180

提升的空间

65

85

150

离家距离

80

50

130

工作时间可缩性

65

55

120

工作时间的长短

60

40

100

公司文化

30

50

80

老板

40

30

70

同事

40

20

60

保险

25

35

60

新环境的适应

35

15

50

总分

520

480

1000

 

    1. 根据重要性依次给出每项的价值总分

    2. 根据已有的信息,给已知因素打分

    3. 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对自己能了解和掌握的信息的分析,判断,以及对自己适应新文化,新环境的能力的预判给其余因素各项打分

    4. 相加,得出A选项和B选项的总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1. 不同的人,对不同因素的重要性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差别。对此对各项给出的价值总分会非常不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因素重要性的理解也会不一样。

    2. 不同的人,由于经验,认知,和对信息收集,分析等等的差异,给出相应A和B的差值分会很不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给出相应A和B的差值分也会很不同。

    3. 不同的人,由于对自我认知的不同,对自我是否能适应新环境,新文化,新老板新同事等会有很大的差异。对此给出相应A和B的差值分会很不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自我的认知也可能不同, 给出相应A和B的差值分也会很不同。

在实际生活中,人的每次选择虽然不像上述罗列的理性,具体,但多多少少是经过衡量得失后作出的。只不过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得失的衡量又和每一个人的价值观,经验,认知,和对信息收集,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对自我认知能力有关。

有的人选择随大流,因为相对安全。有的人过度关注得,而忽视了由于得带来的失。还有的人过度关注失,而失去了很多生活体验带来的快乐。

曾经看过一次对费翔的采访,让我印象深刻。费翔喜欢猫。当他喜欢的猫老死时,他非常痛苦。当主持人问他是否还会养猫,费翔告诉主持人当然会。面对失去会很痛苦和无奈,但痛苦并不能抵消掉猫活着的时候带给他的快乐。

这个世界并非非白即黑,人也并非非白即黑,人的选择也并非非白即黑。我的理解是,我们都在不同的时刻做我们认为最好的选择,无论是被迫的,无奈的,或自愿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尊重自己的选择,也尊重他/她人的选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