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后的几天领导甩给我个【三大队】让我追下,看了几集正准备弃剧,但顺着演员团队的吹捧帖竟追完【漫长季节】。一天看完,看着领导兴奋期待的小眼神儿,那就给写个影评交个作业呗。
总的来说这剧高级应该短期内很难被超越,主要因为本身故事就好,导演也会讲故事,再加上一帮演员还TM特别会演所以就没谁了。我也就不跟着捧臭脚了,只是想说说我的小感角。
下午跟老婆一起出去吃大餐,路上我问了老婆个问题,让她猜一下这剧里的两个我最喜欢或者我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角色?老婆点了马队,彪子。。。。。。都被我一一否了,之后就牛逼哄哄地进入了我的点评时刻。
邢三儿----- 中国老牌儿国营企业的最后尊严

一件呢子长大衣贯穿全剧,这件大衣代表了一个时代辉煌,权力,尊严。但当这种尊严也无情地被时代抛弃,邢三儿倒下露出大衣下腰间的尿袋时我看到了一种老牌儿国企在新时代经济大潮下的无奈和挣扎。一种靠外力的注入苟延残喘的无助。
编剧和导演的镜头和刀子都相当犀利不知道是怎么踩着红线过审的?
巧云------ 中国男人最后的尊严
维多利亚歌厅的深夜下班时,下岗女工的老公们(同样下岗)在门口一辆自行车接陪酒的老婆们回家的一幕,编剧和导演又一次无情地撕去了咱们中国男人们最后的遮羞布。

不好说太多,下岗男人们非常符合现实逻辑的群体效应确实让我很受伤。导演和小编很从容地就把我的矜持和男人那点儿小自尊给碎了一地。
2019年的夏天,我和老婆来到了贵州都匀----一个充满领导童年回忆的地方。三线建设的荒废的老厂房还在,儿时的伙伴儿还在,破旧的老宿舍楼还在。



都匀出租车上一个素不相识的司机,知道我们几十年没回来过,开到地方下车时问了一句我们当年是哪个厂子的。没要钱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