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1917年毛主席还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学生时,就写下《体育之研究》,对当时学校中课程过于繁重的现象提出批判:“吾国学制,课程密如牛毛,虽成年之人,顽强之身,犹莫能举,况未成年者乎?况弱者乎?观其意,教者若特设此繁重之课以困学生,蹂躏其身而残贼其生。”
毛主席认为,“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顾知之者或寡矣,或以为重在智识,或曰道德也,夫知识则诚可贵矣,人之所以异于动物者此耳,顾徒知识之何载乎,道德亦诚可贵矣,所以立群道平人己者此耳,顾徒道德之何寓乎,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儿童及年入小学,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宜以养护为主,而以教授训练为辅,今盖多不知之,故儿童缘读书而得疾病或至天殇者有之矣,中学及中学以上,宜三育并重,今人则多偏于智,中学之年,身体之发育尚未完成,乃今培之者少而倾之者多,发育不将有中止之势乎?”
毛主席强调要加强体育锻炼,“人独患无身耳,他复何患,求所以善其身者,他事亦随之矣,善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于吾人研究之中,宜视为重要之部,学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毛主席并提出了著名的体育思想:“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毛主席着重指出,“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故夫体育非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体育之研究》<1917年4月1日>,《毛泽东早期文稿》第66-72页)
1921年8月毛主席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又历数课程过繁的坏处:“钟点过多,课程过繁,终日埋头课堂,几不知上课以外还有天地,学生往往神昏意怠,全不能用他们的心思为自动自发的研究”,“它的坏根,在使学生立于被动,消磨个性,灭掉性灵。”在此,毛主席深刻指出,课程过繁的两大害处是影响身体健康和个性发展。
毛主席非常重视学校教育中德智体三方面的全面发展。
1950年6月19日,毛主席看到反映学生健康水平下降的材料后,毛主席专门写信给教育部长马叙伦:“此事宜速解决,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营养不足,宜酌增经费。学习和开会的时间宜大减。病人应有特殊待遇。全国一切学校都应如此。”充分反映了毛主席对青少年学生学业负担和身体健康的深切关注,
“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这一富有远见的方针,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和提高我们民族的身体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给马叙伦的信》<一九五○年六月十九日,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五日>《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83页)
1951年1月15日,毛主席就学生健康问题再次致信给教育部部长马叙伦,信中说:“此问题深值注意。提议采取行政步骤,具体地解决此问题。”.“中共华东局一月十一日电报一件付上请察阅,其中第三项即谈到此问题,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我以为是正确的。”
此后,教育部采取调整学生人民助学金,增设照顾患病学生营养的特种人民助学金,精简课程、教材和学生的课外活动,整顿学校教学秩序等一系列措施,贯彻毛主席关于学生健康问题的指示。(《给马叙伦的信》<一九五○年六月十九日,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五日>《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83页)
中共北京市委1952年6月11日关于中小学生费用负担及生活情况给中央和华北局的报告中说,目前中小学生所负担的费用,对于劳动人民的家庭和低薪制工作人员来说,是相当重的。目前中学的人民助学金标准低,名额少,对学生有所帮助,但还不能解决问题。小学根本无助学金,只有减费免费名额,在公、私立小学分别约占全校人数的百分之三十和二十。中学生的伙食,一般仍很差,营养不够,医疗卫生设备少,而功课和课外活动又较繁重,学生健康状况虽较过去好得多,但仍然是差的。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计划接管全部私立中小学,公私立中小学一律免收学杂费。
报告还说,目前干部子弟学校中,学生所得待遇虽较一般中小学学生为优,但也极不一致,一是学校之间伙食费和津贴费的标准高低不同,二是同一学校之内又有大灶和中灶之分。干部子弟入普通学校的,设有公费生,其公费补助按家长革命历史和职位分为三等。上述差别对干部子弟和一般学生都影响极坏,应该改变。
1952年6月14日,毛主席对北京市委关于中小学生费用负担情况的报告的批语中说,周总理:(一)如有可能,应全部接管私立中小学。(二)干部子弟学校,第一步应划一待遇,不得再分等级;第二步,废除这种贵族学校,与人民子弟合一。(《干部子弟学校应逐步废除》<一九五二年六月十四日>,《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232页)
1953年5月21日晚上(根据《毛泽东年谱》分析,可能是这次会议上的指示,但也有可能是5月18日晚上那次,那次也是毛主席在中南海西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文化教育工作。
毛主席在中南海西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教育工作,毛主席对青少年健康,非常注意,指示增加大、中学生助学金。学生健康不好的原因,是伙食不好,卫生不好,功课重,课外负担过重,太忙。
毛主席认为要增进学生健康,要增加营养,搞好卫生,减少负担,少紧张些。毛主席说,要吃得饱,学得太多,可少学点,要克服忙的现象。要一方面增加收入,一面减少消耗。因此,要增加助学金,改善伙食。另一方面克服忙乱现象。因此,会议决定大学生增加到十七万元,高中生除少数有钱子女外,一律发给助学金。初中生也增加助学金。
1953年6月30日,毛主席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的谈话中又对“减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十四岁到二十五岁的青年们,要学习,要工作,但青年时期是长身体的时期,如果对青年长身体不重视,那很危险。青年比成年人更需要学习,要学会成年人已经学会了的许多东西。
毛主席:但是,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的负担都不能过重。尤其是十四岁到十八岁的青年,劳动强度不能同成年人一样。青年人就是要多玩一点,要多娱乐一点,要跳跳蹦蹦,不然他们就不高兴。以后还要恋爱、结婚。这些都和成年人不同。
毛主席:我给青年们讲几句话:一、祝贺他们身体好;二、祝贺他们学习好;三、祝贺他们工作好。我提议,学生的睡眠时间再增加一小时。现在是八小时,实际上只有六七小时,普遍感到睡不够。因为知识青年容易神经衰弱,他们往往睡不着,醒不来。一定要规定九小时睡眠时间。要下一道命令,不要讨论,强迫执行。青年们要睡好,教师也要睡足。革命带来很多好处,但也带来一个坏处,就是大家太积极太热心了,以致过于疲劳。现在要保证大家身体好,保证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干部都要身体好。
毛主席:当然,身体好并不一定学习好,学习要有一些办法。现在初中学生上课的时间也多了一些,可以考虑适当减少。积极分子开会太多,也应当减少。一方面学习,一方面娱乐、休息、睡眠,这两方面要充分兼顾。工农兵青年们,是在工作中学习,工作学习和娱乐休息睡眠两方面也要充分兼顾。
毛主席:两头都要抓紧,学习工作要抓紧,睡眠休息娱乐也要抓紧。过去只抓紧了一头,另一头抓不紧或者没有抓。现在要搞些娱乐,要有时间,有设备,这一头也要来个抓紧。党中央已经决定减少会议次数和学习时间,你们要监督执行。有什么人不执行,就要质问他们。
毛主席:总之,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有些领导同志只要青年工作,不照顾青年的身体,你们就用这句话顶他们一下。理由很充分,就是为了保护青年一代更好地成长。
毛主席:我们这一代吃了亏,大人不照顾孩子。大人吃饭有桌子,小人没有。娃娃在家里没有发言权,哭了就是一巴掌。现在新中国要把方针改一改,要为青少年设想。”他批评当时有些领导同志“不照顾青年的身体”。他认为,是否“为青年着想”,是否“保护青年一代更好地成长”,是一个方针问题,是新旧社会的一大不同之处,“新中国要把方针改一改,要为青少年设想”。
在此,毛主席正式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思想。(《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277-278页)
1953年,毛主席在一次座谈中论及“青少年的教育”时指出:鲁迅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从孩子的照相说起”,鲁迅很懂得这个事情,他提倡孩子要活泼,要顽皮。他说“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开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鲁迅全集》第六卷第84页)
毛主席:在有些地方要让我们的后一代学我们;但有些地方就决不要后代再学我们,再学我们就糟糕。我们总是中孔夫子的毒太深了。不仅学校如此,就是托儿所也要很好注意。现在不把孩子送到托儿所还好,一送到托儿所就“机械化”了。在这些方面,我们要下很大的功夫,用很多方法,把我们的青年、儿童变成朝气蓬勃,生龙活虎一样。
毛主席:有这样的人民,建立这样一个国家,那我们中国就了不起。要懂得人在幼年、青年的时候,正是性格、品质慢慢形成的时候,如果在这方面不会教育他们,将来的损失就很大。
毛主席寄希望于青年一代,曾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主席希望“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要摒弃“娘炮”之风,争做有朝气、有追求、负责任、敢担当的时代新人。
1957年2月27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毛泽东在讲话中从教育的方向性、根本性方面明确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公布的教育方针。这一方针为“减负”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原则要求,使教育工作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