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的世界500强,看日本汽车工业现状
2022-08-11 作者:深圳宁南山
《财富》杂志颁布了2022年度的世界500强,只看制造业,日本进入了世界500强的制造业企业按照营收排名为: 丰田、本田、日立、索尼、日产、松下、日本制铁、日本电装、三菱电机、日本钢铁工程、三菱化学、爱信、三菱重工、佳能、富士通、武田制药、铃木、住友电工、东芝、普利司通,总共20家。
很显然其中汽车公司绝对领先,营收前五位有三家是汽车公司。唯一一家营收超过2000亿美元的日本制造业公司是丰田,同时营收1000亿美元~2000亿美元的日本制造业公司也只有一家,就是本田,其他公司营收都在1000亿美元以下。
这20家世界500强的日本制造业巨头里面,汽车整车公司就有4家。当然日本其实是五大整车厂,马自达此次未能入选世界500强,不知道是为什么,从营收上看应该列入的。
其他日本电装,爱信,普利司通三家也是汽车零部件公司,这就已经是7家的数量了。
实际上其他的13家里面住友电工,日立旗下的日立汽车系统公司,松下旗下的松下汽车系统公司,三家公司2021年都有上百亿美元的营收来自汽车零部件业务。
另外三菱电机在2021年也有60多亿美元的营收来自汽车零部件业务。
日本汽车公司这几年的发展究竟如何,我们可以看一下情况。
下图是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丰田的营收和利润曲线,来自财富中文网的官网。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以十年维度对比的话,丰田的营收从2009年的2118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3.4亿美元。当然要注意,这里的2021年其实是指2021年4月~2022年3月这个财季,《财富》杂志并没有转换成自然年的营收。
丰田公司的利润在2008年~2021年这十三年间的最高值发生在2021年,当年为253.71亿美元,这个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所以说,看起来丰田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尽管他们在2012年就达到了2657亿美元的营收,2021年的营收仅仅比2012年增长了5.1%,但如果我们再看下其他日本汽车公司的表现,就知道丰田已经是日本表现最好的汽车公司了。
下图是本田汽车公司的营收,2009年营收为924亿美元,而在2018年达到了营收巅峰的1433.03亿美元,之后在2019年~2020年出现了连续的下滑,2020年为1242.4亿美元,到了2021年恢复到了1295.5亿美元,但仍未恢复到2018年的峰值。
而本田汽车的利润巅峰发生在2017年,当年利润为95.61亿美元。
所以对于本田公司而言,2021年不管是营收还是净利润,相比历史最好水平都是衰退的。
相比于头部公司的丰田和本田,显然其余的日本汽车公司处境更加不妙。
日产汽车公司的营收巅峰发生在2011年的1191.66亿美元,之后在2012年~2015年出现了连续四年的营收下滑。2016年略有回升,但是在2017年~2020年又出现了连续四年的下滑,到2020年营收还有741.7亿美元,这个降幅应该说有点大。到了2021年也只是小幅度恢复到了749.9亿美元,只有2011年巅峰时期的62.9%。
而值得注意的是,日产汽车公司的利润,2017年是2008年~2021年这十四年的利润最高值,达到了67.41亿美元,而在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亏损,2021年日产公司扭亏为盈,利润为19.19亿美元,但只有历史巅峰水平的28.47%。
感觉日本的汽车公司在逐渐分化,最大的丰田汽车营收是本田的两倍,而本田的营收又是日产的172.8%,只有丰田还在持续增长。
铃木汽车公司的营收巅峰则发生在2018年的349.18亿美元,之后在2019年~2020年连续下滑,到2020年只有299.81亿美元,2021年营收恢复到317.65亿美元,该年净利润为14.27亿美元。
而铃木汽车公司2008年~2021年的利润最高值,出现在2017年,为19.47亿美元。
铃木公司2021年的营收和利润也不及历史最好水平,分别为历史最高水平的91%和73.3%。
然后是马自达公司,这家公司未能入选2022年度的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其2008年~2021年的营收巅峰发生在2018年,为321.5亿美元。之后在2019年~2020年出现了连续的下滑,马自达的利润巅峰发生在2014年,为14.44亿美元。
2021年马自达的营收同比增长了8.4%,达到了3.12万亿日元,按照2021年日元兑换美元109.89的平均汇率则为284亿美元,净利润大约800亿日元,折合约7.3亿美元。
马自达2021年的营收和利润分别是历史最高水平的88.3%和50.6%。
这就有点意思了,如果我们把日本五大汽车公司拉齐了一起看:
2008年~2021年的利润巅峰,除了丰田在2021年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外,其他四家日本汽车公司的净利润巅峰,马自达是2014年,本田,日产,铃木都是2017年。
而2008年年~2021年的营收巅峰,除了丰田是在2021年外,日产发生在2011年,本田,铃木,马自达三家都发生在2018年。
所以2017年~2018年看起来成为了日本五大整车厂中四家的顶峰,只有丰田在之后继续增长,营收和净利润在2021年继续创下新高。可能跟其实力最强有关系,又可能是因为底部的日系汽车公司衰退,因此部分份额转移到了头部的丰田。
总之,日本五大汽车公司除了丰田以外,其他四大汽车公司在2017年~2018年之后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均比历史最高水平有所衰退。
而唯一在增长,表现最好的丰田,2021年的营收也只比2017年增长了5.1%,净利润比2017年增长了12.7%。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这几年中美电动汽车公司的崛起,彭博社的记者列举了特斯拉营收的变化,虽然他用的是粗略数字,但是好处是很方便记忆。
这些枯燥的数字不太直观,我就把2015年~2020年的营收曲线画出来,可以看出2016年特斯拉的营收也才70亿美元。到了2018年,特斯拉营收变成了220亿美元,比2016年多出了150亿美元。
而2021年特斯拉的营收达到了540亿美元,竟然比2016年多出了470亿美元,这多出来的接近500亿美元的营收,那么谁的营收受到挤压了呢?显然不是中系汽车公司了,而是日系,欧系和美系的燃油汽车公司。
日系汽车公司这种变化和分化的情况,在中国市场也可以看出来,2021年我国乘用车市场汽车销量为2014.6万辆,比2020年的1929.2万辆有所增长。
而看日系车在华销量的变化,也呈现出了分化的特征。铃木已经基本退出中国,而2021年在中国的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四大日系车企中,在中国市场这个大盘整体增长的情况下,仅有丰田实现了8.2%的增长,其他三家都出现了衰退。
在2022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产销分别增长了6%和3.4%,继续实现了增长。
但是如下图所示,这个销量的增长主要是来自中国国产品牌,其中尤其是以电动车的增长为主要动力,而日系的份额和销量则在大盘增长的情况下同比去年有所下降。
2022年上半年,这里面马自达和铃木在中国的销量已经很少了,我们就不计算了。
日系三强在中国的销量都出现了继续下滑:
丰田旗下的广汽丰田增长6.5%,一汽丰田下降12.0%,总体呈现下降了9.7%左右。
本田旗下的广汽本田下降3.5%, 东风本田下降22.3%。
而东风日产下降21.9%。
日系车在中国市场大盘增长的情况下,只有半个丰田还在增长,总体呈现继续下滑的态势。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以及共同社的报道,2022年上半年,包括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铃木,斯巴鲁、三菱,大发工业在内的8家日本乘用车制造商的全球总产量为1142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6%;
如果按照销量计算,则上半年全球总销量1163万辆,同比下降11.4%。
对于日本的产业发展情况,目前看其发展确实不太好,虽然短期内有疫情、芯片短缺、日本本土市场需求下降等多重因素,从长期而言,我依然是不太看好的。
有两点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这一轮电动汽车的崛起不仅仅是电动化,而且更核心的竞争力是来自智能化,包括人机交互的智能座舱和无人驾驶技术,而日本在这方面是弱项。
日本在智能手机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产业竞争惨败,反应其在ICT技术方面的落伍。
我反正不好想象丰田、本田、日产这样的硬件型日本汽车公司能造出优秀的智能化汽车产品,尽管我觉得他们造出一款续航能力、动力优秀的电动汽车并没有问题。
第二个原因,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电动汽车的领头羊公司都是坚决走电动汽车路线的“新公司”。美国特斯拉是2003年成立的,做汽车之初就主攻电动汽车技术。比亚迪尽管最开始是做燃油车,但也是中国最早也最坚决搞电动汽车的公司,2008年就推出了混合动力汽车F3DM,至今已经耕耘了十几年的时间。
而中国冒出的一些造车新势力也是因为电动汽车而生的,像蔚来和小鹏是2014年成立的,理想是2015年成立的。
换言之,中国和美国最为炙手可热的电动汽车公司都不是传统汽车巨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巨头就一定不能变革,像当年三星就成功从功能机转型到了智能手机。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次产业变革,原有的巨头中能跟上时代发展的只有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都会难以完成变革而退出。
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超过500万辆总体而言是比较确定的事情,而显然日本并没有从中分到多少羹,新能源汽车里面日系供应商的比例也小得多。
总之,从目前的情况看,日本汽车领先的时代似乎在逐渐落幕。
但我们也并不急着下结论,毕竟从其他的产业来看,新的赛道来临时,老的传统巨头尽管一定会有死掉的,但也有成功实现变革的。日系有五大整车巨头,我总觉得其中还是会有一两家甚至更多有完成变革的可能,这个局面等三年后的2025年再看,会更加清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宁南山 (ID:ningnanshan2017),作者:深圳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