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搞清楚宇宙的过去和未来,我们需要先总结一下人类现在的观测数据。我不相信什么大爆炸或大坍塌之说,也不相信爱因斯坦的场论方程揭示了什么宇宙奥秘—一个方程中的项岂是说加就加说去就去的?我坚信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能量和意识永存;没有大爆炸,也没有暗物质—如果你把人类看不见的东西叫做暗物质的话,那我承认有。争论没有用,要用数据说话,要找出已有数据的变化规律,再用后续观察去验证。
地球上的人类,大约在距今500万到700万年之间,从他们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分支出来;人类文明则只有短短的5000年。地球的年龄大约为45.43亿年;这里的一年指的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太阳的年龄为46.03亿年,银河系则为136.1亿年;人类所在的这个宇宙已经存在了170多亿年,估计至少有2万亿个星系;银河系有2千亿到4千亿颗恒星,还有至少1千亿颗行星;每颗恒星周围都有适宜生命诞生的宜居带。遗憾的是,几百万年来,人类还没有发现其它高级生命,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其它星球上也可能有智慧生命,毕竟人类连太阳系都还没有走出去,只能凭借其它星系发出的电磁波来感知其存在。
我们来列举一下太阳系的已知数据。先说明单位。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49,597,870公里,即一个天文单位。一个地球日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长,换算为以铯-133的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电磁波的周期为标准,一个地球日= 24 * 3600* 9.192 631 770 *10^9 个基本周期。下表中的数值都是近似平均值。
星体 | 质量(10^24kg) | 表面温度(平均°C) | 直径(10^3 Km) | 距离太阳(AU) | 自转(地球日) | 公转(地球日) |
太阳 | 1,989,100 | 5499 | 1,392.68 | 0 | 27 | ? |
水星 | 0.33 | 179 | 4.879 | 0.38 | 58.66 | 88 |
金星 | 4.87 | 482 | 12.104 | 0.72 | 243 | 224 |
地球 | 5.97 | 15 | 12.756 | 1 | 1 | 365.25 |
火星 | 0.64 | -63 | 6.756 | 1.52 | 1.03 | 687 |
木星 | 1,898.60 | -121 | 142.984 | 5.2 | 0.42 | 4,332 |
土星 | 568.46 | -125 | 120.536 | 9.5 | 0.45 | 10,775 |
天王星 | 86.62 | -193 | 451.118 | 19.2 | 0.71 | 30,681 |
海王星 | 102.43 | -173 | 49.528 | 30.1 | 0.67 | 60,193 |
冥王星 | 0.01 | -232 | 2.304 | | | |
除了水星和金星外,其它行星还有卫星(Moons)。地球有1个,火星有2个,木星79个,土星82个,天王星27个,海王星14个,冥王星4个。在火星与木星之间还有一个陨石带,有无数的陨石散布其中。靠近太阳的四个行星是岩石构造,木星和土星是气态的,外层的三个行星则是固态的冰。在太阳系,太阳的质量占了1 – 0.00134 = 0.99966 = 99.966%,也就是说,其它星体只占了不到万分之一。
冥王星质量太小,在其轨道内还有许多陨石随之漂流,而且它的轨道平面与其它8个行星不同面,现在被称作矮行星。之所以主流行星要在同一个平面内运动,是因为维系运动所需要的能量要达到最小。这些能量来自于本就存在的物质之间的相互摩擦、碰撞,因而形成热(动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产生振动影响周围其它物质(势能的表现),或者说产生了一个感应场。至于最初推动两个区域内的物质使它们发生接触的力量,说是来自“上帝之手”者就是承认自己的无知;说是来自“大爆炸”者就是戏谑开玩笑。宇宙中的物质永远在动,这个推力可以来自其它区域的不均匀的引力,或者是其它新星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也可能是自身内部结构失衡所致。
当一个物体的两面所受到的引力相差一定数值(待定)时,或者冲击力产生的压强相差一定数值时,自转就会出现。当一个自转体的质量与周围区域的总质量的比值达到一定数值(待定)时,它就会使周围物质绕着自身转,自己成了核心,公转产生。原子核与周围电子又是一例。当一个物体因为内部的碰撞、爆炸而产生的压强达到一定数值时,外爆即刻行成,对周围产生冲击;如果密度达到一定值,则形成引力波。当一个自转体的质量与其直径之比达到一定数值(与引力常数有关),它就成了“黑洞”;分子黑洞比比皆是,也许它们就是所谓的暗物质。
行星会在哪些轨道半径上出现?行星的卫星又会在何处出现?这与主星的辐射强度、引力波的波长/频率有关,还与主星的自转、公转相关。太阳由气态的电浆(Plasma)构成,它的自转周期在不同的纬度是不同的:赤道处为25个地球日,两极则需要35个地球日。太阳的自转轴与地球的自转轴有7.25度的夹角,而地球的自转轴与轨道平面的法向形成了23. 5度的角。这表明行星并不是围绕太阳的中心转,而是大家都围绕太阳系的质量中心转;这个质量中心并非太阳的中心。整个太阳系还绕着银河系的质量中心公转。
现有的行星轨道的椭圆形方程是开普勒通过20多年的观察演算得出的;它可以由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推出,但不能解释轨道的偏移。据说爱因斯坦添加了一个引力项便能解释了,但又毫无根据。他们都忽略了太阳的磁场还有引力波,所得结果只不是一种近似罢了。根据上文《写方程的依据》,考虑所有的影响力,我们便可得出宇宙运行的规律。所得结果可以与人类可以观察的核子及电子运动作对比。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生生灭灭,其实只是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唯一不随时间改变的只有能量和神识。宇宙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现在。所见即所得,没有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