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我们只读到了风月宝鉴的正面,一个大家族的覆灭;没有读到它的反面(尽管作者划了重点 - 见下面的原文摘抄和批语),反面就是红楼梦是朱楼梦,隐写了朱明王朝的末世景象。
那道士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说毕,从褡裢中〔庚辰双行夹批:妙极!此褡裢犹是士隐所抢背者乎?〕取出一面镜子来〔庚辰双行夹批: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两面皆可照人,〔庚辰双行夹批:此书表里皆有喻也。〕镜把上面錾着“风月宝鉴”四字〔庚辰双行夹批:明点。〕。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庚辰双行夹批:言此书原系空虚幻设。庚辰眉批:与“红楼梦”呼应。〕专治邪思妄动之症,〔庚辰双行夹批:毕真。〕有济世保生之功。〔庚辰双行夹批:毕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等看照。〔庚辰双行夹批:所谓无能纨绔是也。〕千万不可照正面,〔庚辰侧批:谁人识得此句!庚辰双行夹批: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只照他的背面,〔庚辰双行夹批:记之。〕要紧,要紧!三日后吾来收取,管叫你好了。”说毕,佯常而去,众人苦留不住。
再看一下探春的判词: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甲戌双行夹批:感叹句,自寓。〕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甲夹批:好句!〕
“末世” 指的是一个朝代的末期,可不是什么包衣奴才暴发户家族的覆灭。
如果说黛玉是不是崇祯还有争议,那么宁国府那位不理家事,终日炼丹的神秘大佬贾敬误食丹药身亡和嘉靖皇帝是不是如出一辙?作者喂到我们嘴边的答案呐。
《红楼梦》作者是谁,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我不知道。但从写作者的角度,我认为能有“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意境绝不只是一个清廷包衣奴才的后人写的家史。
看看读遍万卷书、很会写的大才女张爱玲就知道了,人家的外曾祖父可是大名鼎鼎的中堂李鸿章。从小见证家道中落、渐至衰败,父亲和继母常年卧于大烟榻,还有李家各房后人的家长里短......她早期的小说里很多是刻画衰败大家族后人的鸡毛蒜皮。
再举一例,人称“北京姑奶奶”叶广芩女士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人,正牌满清贵胄后人。她出生在家道中落后的新朝代,见证了衰败后的大家族如何苟延残喘、分崩离析,她的小说是以对满清贵族遗老遗少的了如指掌而闻名。
她们的作品都没有“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意境。怎样才会有?国破家亡才会有!
连昏庸懦弱,苟活在新朝的李后主都能写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的恸。那么,只有朱明王朝的亲族或与起码与他家极其亲厚的追随者才能写出比这更伤痛的意境,只有他们能理解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杀妻灭女然后上吊自尽的锥心凿骨之痛,才能替他写出“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的恸。
太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