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想起嘟爸经常叨咕我“看到打折不买就是亏钱”,但又拿我无可奈何的样子,都想再心痛他三秒钟。
其实我真的是一个勤俭持家的好女人啊!
首先我要申明,我还没跟嘟爸结婚的时候我就穿的杉杉凯撒的牌子了哈,在当时也要一千多呢,刚结婚的时候嘟爸还要我接济呢,所以我一定是米罗兜跳进了糠罗兜[/敲打]
哈哈,这句话给谁看的不言而喻。
2007年第一次来香港,我记得很清楚,西兰花论个卖,四块五港币(那时候港币比人民币贵一点点),在我老家不到一块钱吧;猪肉,我第一次看到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卖,还要三十几一斤,老家的话,那是看上哪一块切哪一块,不到十元一斤;小葱,几根也要两三块钱,我老家,一大把五毛钱……
至于香港菜市场,虽然买菜是要送葱,猪肉啊其他蔬菜啊会比超市便宜一点,但是,我有个硬伤啊,不会讲广东话,所以,我刚到香港的时候只能去超市,看上哪个拿哪个,到收银台也不说话,八达通一刷就好。
哦哦,那时候觉得香港八达通真好用啊,超市便利店交通都可以,不像当年在上海,只能公交用,也是回去吹嘘了不少,散步只带手机和八达通。
短短几年,物是人非,现在在内地出个门,钱包都不用带了,一个手机走天下。
扯远了,香港物价那么贵,吃饭都快吃不起了(所以后来发生了在餐馆菜汤泡饭那种丢脸的事)。怎么办?那就从内地拉回来啊。
去一趟深圳,我必进超市,一样一样对比价钱,这样在深圳买划算,那样香港比较便宜,哇,真的,我周围的朋友都惊诧于我怎么记得住那么多东西的价格。
所以,我同学家周围的超市菜市场我是逛了个遍,每次出去吃饭或者聚会(鼎盛时期我们有十来个高中同学在深圳,前十年我们跑深圳非常勤),周围的超市我也必逛,罗湖口岸,福田口岸哪里有超市哪里有便宜的菜市场我也了如指掌。
那么,都拉些啥回来?蔬菜是必须的,便宜一半以上;鸡肉猪肉牛肉,便宜三分之二,不买对不起路费;香港买不到的调料,老家的豆瓣酱,辣椒油必须的吧;最开始还要拉色拉油、厕纸,洗衣液等等很重的东西,后来发现质量不如香港,价钱优势也不大;当然还有大米,大米其实香港也不贵,但是我们吃不惯泰国米,东北大米才是我们的心头好,没办法,拉吧。
哦哦,不光深圳,嘟爸出差,去北京上海海口(这几个地方熟悉,以前呆过,可以很容易找到超市),都去超市买过面条、大蒜水果啥的,也是无敌了。更不用说回老家拉土菜(我二哥工厂随时去随时拔)腊肉香肠,土鸡土鸭,特别是我姐夫,每每都是早早就准备好了,自己没有找人帮忙都要准备起;还有我西安大哥大嫂家,香菇木耳红枣……我都是照单全收;哦,还有当年我成都四哥那,反正有啥拿啥。
有一次我和嘟爸坐飞机,托运了八十公斤,大概机场运行李大哥都是骂骂咧咧搬的吧[/偷笑]
哈哈哈,我感觉要是我爹妈多生几个娃,我怕是要拉遍全中国。
再说回深圳,巅峰时期,我们拉两箱香港的奶粉啊,巧克力啊出去,再拉两箱蔬菜啊肉回来,这一拉,快二十年了。这一两年更疯狂,因为黄小嘟成了主劳力,有时候还是三大箱呢。
哎,新秀丽的箱子都拉烂了几个了,怕还是拉回了成本的吧[/得意]
哼,说到这,每次拉东西的时候嘟爸都要唧唧歪歪吼着好辛苦,嘿,那吃的时候,那叫一个欢畅呢。
从青丝拉到白头,这日子还得拉下去,毕竟内地的土菜是甜的,土猪土鸡是更香的,淘宝京东是肯定要买的……哦哦,现在腊肉香肠吃得少了,又开始拉我堂妹自己给我们准备的预制菜(卤牛肉,冷锅兔红烧牛肉等)
好了,我再心痛嘟爸三秒钟,毕竟我现在可以不拉了,因为黄小嘟九妹顶上了,哈哈哈,大笑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