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哪吒闹海》横空出世,那是一个属于国产动画的黄金时代。这部动画以水墨画的风格,配上京剧般的唱腔,赋予了哪吒悲壮而英勇的色彩。它成为了我们童年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也塑造了一代人的英雄梦。
那时候的我们,可能还不懂得“命运”二字的分量,但依旧被那个挣脱束缚、逆天改命的少年所震撼。哪吒自刎还父母清白,最终浴火重生,这样的故事在那个时代,是对权威的一种挑战,对命运的一种呐喊,也在不知不觉间,植入了我们骨子里的反叛精神。
但后来,国产动画的光辉逐渐暗淡。曾经辉煌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渐渐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淹没。迪士尼、梦工厂、吉卜力的作品如潮水般涌入,我们的孩子开始习惯米老鼠、狮子王、宫崎骏的奇幻世界,而属于我们的哪吒、孙悟空、黑猫警长,似乎成了“时代的遗物”。
直到五年前,我带小儿子在影院里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
那个形象颠覆了我对哪吒的所有认知:不再是一个端庄英俊的少年,而是一个眉眼狡黠、满脸痞气的小魔头。可就在他嚣张跋扈的外表之下,我却看到了自己青春时的影子——那个不服输、想证明自己的少年。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电影中的哪吒,也是无数个曾经被束缚的孩子的呐喊。国产动画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它同样能燃烧成年人的热血,点燃我们内心深处未曾熄灭的梦想。
今年,《哪吒2》再次席卷春节档,以100亿票房打破纪录,超越了《射雕英雄传》《封神榜2》《唐人街探案2》等一众明星大作。
这一次,没有人再敢小看动画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给孩子看的作品,而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种精神的复兴。
从《大闹天宫》到《哪吒闹海》,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国动画走过了几十年的起伏,如今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巅峰时刻。而导演饺子,从曾经的六年失业,到如今的封神之作,他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现实版的“哪吒逆天改命”。
今天,它终于在北美上映,我再次带着小儿子第一时间走进影院,支持这部属于中国人的骄傲。
两代人的哪吒,或许形象不同,风格不同,故事不同,但他们骨子里,流淌着同样的血脉——不服输,不认命,愿意与世界抗争。
79版的哪吒,陪伴了我的童年,而如今的哪吒,正在陪伴我的孩子成长,这就是文化的传承,这就是动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