丱发

学者,诗人,书画家,一级美术师。职业认证网球教练。现任“北美中红书院”主席,”中华文化交流大使“等职。号白水道人,老泉,画泉(多用于画款),西邑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丱发,音guàn fà,发式名。
儿童或未婚少女之发式,后喻指少年。
南朝·梁简文帝《舞赋》:“丱发初筓,参差俱集。”
 
 
丱发的梳编方法是将发平分两股,对称系结成两大椎,分置于头顶两侧,并在髻中引出一小绺头发。使其自然垂下。其形似“丱”字,故名。
唐·康骈《剧谈录》:
“忽一日,有女子,年可十七八,衣彩绣衣,垂双髻,无簪珥之饰,容色婉娩,逈出于众,从以二女冠三小仆,皆丱发黄衫,端丽无比。”
可见丱发为少年男女或童仆等人所常梳的一种发式,据传在秦汉或更早时期已开始流行丱发。
古籍中作“丱髪”,音fà,并非简化字“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