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北京,是以前防备塞外胡人的要塞。
伊斯坦布尔,是伊斯兰教世界和基督教世界互相攻防的要塞。
与许多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主要大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很少以纯粹的军事要塞作用为核心驱动力。
美国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贸易和商业。
许多美国的大城市,例如纽约、波士顿、费城、新奥尔良、旧金山、洛杉矶等,最初都是作为重要的贸易港口或商业中心发展起来的。它们的位置便利于国内和国际贸易,吸引了人口和投资。
还有资源开发,一些城市因靠近重要的自然资源而兴起,例如匹兹堡(煤炭和钢铁)、休斯顿(石油)、丹佛(矿产和农业)。
还有交通枢纽,位于重要河流交汇处、铁路交汇点或公路网络的中心的城市,例如芝加哥、圣路易斯、亚特兰大等,因其交通便利而成为重要的经济和人口中心。
工业发展: 工业革命时期,一些城市凭借其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中心,例如底特律(汽车)、克利夫兰(钢铁)。
还有文化和创新,比如一些城市因其独特的文化氛围、教育资源或创新能力而吸引人才和投资,例如硅谷地区。
与其他国家城市发展的对比:
欧洲: 许多欧洲城市起源于罗马时代的军事营地(castra)或中世纪的城堡和防御工事。这些要塞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保护,逐渐发展成为城市。例如,伦敦、巴黎、罗马等都有其军事起源。
亚洲: 在亚洲,许多古代都城和重要城市也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例如北京的紫禁城、日本的许多城下町(围绕城堡形成的城镇)。
中东和非洲: 历史上,军事冲突频繁的地区,城市往往带有明显的防御功能。
美国城市发展中军事因素的相对弱化:
地理位置: 美国本土在历史上相对远离主要的大国冲突中心,较少受到大规模入侵的威胁。东西两侧有海洋作为天然屏障,北部和南部邻国相对较弱。
经济优先: 美国的建国和发展更多地侧重于经济自由和商业繁荣,而非持续的军事扩张和防御。
快速扩张: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很大程度上发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这个时期军事技术和战略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军事要塞作用有所减弱。
内陆发展: 许多美国重要的内陆城市,其发展更多依赖于内陆贸易、农业和工业,与边境防御关系不大。
所以,美国竟然没有作为军事要塞存在的大城市!
也就是说,不存在控一城而控天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