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年前的汪辜会谈没有共识

       30多年來”九二共识”一直在雲遮雾罩之中,对于大陆百姓而言,却是一头雾水….三十年后随馬英九回大陆清明祭祖之机,当事人才将九二共识披露出来:

        一九九三年四月在新加坡举行了汪辜会谈。商谈台湾和大陸成立联合政府的有关问题。台方的“海基会”由振甫领,马英九为材料组长,蔡英文也在内,帶来七方案。

       大陸的海协会由汪道涵带队,准备了五尔方案。会谈结束后上海市统战部向民主党派负责人进行了口头传達。要求不录音,不记录,不外传。

       黄浦区民盟负责人奚林森高工和我同为董浜乡兼职工程师,在飯后空閒時向我作了转达如下:

        汪(A):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有幸和台湾省代表一起商谈统一大事.....

        辜(B):汪先生讲错了,是大陸和台湾代表在商谈,我们是平等的,不是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央和地方商谈为什么要选择在新加坡举行呢?看来贵方对商谈没有诚意,不必谈了。

        經过短暂休会,A方表示刚才表達不妥,商谈继续。第一个问题是统一后国名。

        A:统一后应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理由是大陆地方大,人口多,少数服从多数。

        B:应用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为国内外华人早已接受,以后工作好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1949年,知名度不如前者。从法律上说台湾根据菠茨坦公告二战后归还给中华民国,那時还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上認为中国就是中华民国。接收人为蒋中正。为国际交流方便,用中华民国更合适。

       双方各持已无法取得一致,最后不知那个聪明人想出八尔字表述:同圈一中,二岸各表。意思是台湾表述中国中华民国,大陸表述为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同意。

       第二个问题是统一後实行社会制度。

        A:当然实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有许多优越性。新中国成立后大陸經济取得很大成就,市场繁榮,物价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B:台湾实行资本主义,但經济发展比大陆快,既使在大陆三年困难时期,台湾仍在快速发展。到现在台湾(三千万人)年出口总额比大陆(十亿人)的年出口总额还多,老百姓工资收入是大陆的5一6倍,请问社会主义优越在那里。

        A:大陆社会安定,没有妓院,没有小偷,人民安居乐业。

        B:台湾有妓院,但设在公开的红灯区,公职人员是禁止进入的。大陆没有妓院,但有许多娱乐场所和KTV包间从事色情服务,隐性妓女超过百万(出示官方资料上数字)。大陆没小偷,据报道大陆有二亿件防盗门遣是干什么用的,台湾没有防盗门。社会主义优越在哪里?

        A: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有广泛的民主自由,能极大调动积极性,相信很快就会超过资本主义。

        B:那就等你们超过台湾後我们再谈吧。

这次商谈到此结束,没有確定下次商谈日期,没有发布公报或会谈纪录,双方准备的多个方案也没有讨论。

        几点说明:

       1,限于篇幅,压缩了部分官话,废话,受记忆限制可能遗漏部分内容。

        2,当時政治环境处在变动时期。外部苏联解体,苏联和東欧社会主义变色,苏共在许多党员自行宣布退党后,由執政大党变为在野小党。国内刚平息六四事件。对高层震动很大,邓开始反思制度存在问题,並寻找解决的办法。有谋士提出政党随年龄增大而老化说。苏共到89年已七十多岁,衰老没有活力了,所以解体。中共也老了,也有危险,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小平的措施是吐故纳新:大量吸收业主(资本家)和知识分子入党,清退部分没文化和没参政能力的党员干部回基层,为党注入新鲜血液。客观上促成了汪辜会谈。但随邓去世,吐故纳新不再提及,二岸商谈也没了下文。

        3,汪简历:祖父是成功徽商。在上海有十三家茶叶店的大老板,占上海茶叶市场半壁江山。少年的汪是个浪荡公子,中学时因喜欢赌博曾入杜月笙赌场一夜輸掉十二家茶叶店的店契,(偷出去的),最后一份店契还是杜手下留情给留下的。以后又卷入政治事件被抓,在沪呆不下去回老家安徽,逃进大别山参加革命,成为江叔父的战友。

       辜的学历为博士,曾在台美韓学习过,精通几个专业。有經商(自己创有公司),从政(国民党元老级人物)懂金融,法律。二人相比素质高低一目了然,商谈时汪居高临下,以大欺小,结果也是必然。

    注: 汪的简历出自李刚评话(改革风云)。

叶底小红肥 发表评论于
听起来辜先生更有道理,的确坐上谈判桌,双方应该是对等的。
dong140 发表评论于
不太可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