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要關閉美聯儲!他能成功嗎?



馬斯克要關閉美聯儲?

先來看這個推文裡的視頻片段:马斯克:结束美联储!他们似乎已经严重臃肿了 观众:“您对美联储有何看法?您打算与他们一起做些什么吗?”马斯克:“结束美联储!是的——你知道,我一直想这么说!我认为美联储大约有 20,000 名员工——这个数字似乎相当高”

https://x.com/tchigtvnews/status/1906528221904224491

一張含有 服裝, 人員, 男人, 人的臉孔 的圖片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那麼,马斯克说要关闭美联储,真的有這個可能吗?

马斯克(Elon Musk)近年来确实多次公开表达了对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的质疑,甚至在社交媒体上支持“结束美联储”(#EndTheFed)的观点。他认为美联储作为一个非民选机构,拥有过大的权力,且其货币政策(如印钞和利率调整)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经济不稳定等问题。然而,他是否真的能推动关闭美联储,涉及到法律、政治和经济等多重复杂因素,可能性非常低。以下是具体分析:

法律障碍

美联储是根据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由美国国会创建的,其地位和职能在法律上得到保障。要关闭美联储,需要通过国会立法,废除或大幅修改该法案。这不仅需要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多数支持,还需要总统签署,或者在总统否决的情况下,国会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否决。目前,美国政治体系高度分化,达成这样的共识极其困难。即使共和党在2025年控制参议院和总统职位(假设特朗普连任),众议院的控制权仍未确定,且许多议员(尤其是温和派和金融界支持者)可能反对彻底废除美联储。

此外,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曾明确表示,他不会因政治压力辞职。法律规定,美联储主席只能“因故”(for cause)被解职,而政策分歧不构成合法理由。如果特朗普或马斯克试图强行干预,可能会引发宪法危机,甚至诉诸最高法院裁决。

经济影响

美联储在现代美国经济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负责货币政策(调控利率和货币供应)、金融系统稳定以及应对经济危机(如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关闭美联储意味着美国将失去一个统一的中央银行,这可能导致:

  • 货币政策真空:没有替代机制的情况下,利率和货币供应将失控,可能引发恶性通胀或经济崩溃。
  • 金融市场动荡:华尔街和全球投资者高度依赖美联储的独立性和可预测性,废除它可能导致股市暴跌、美元贬值。
  • 国际影响: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可能动摇,削弱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权。
马斯克曾提到回归金本位或审计诺克斯堡的黄金,但现代经济体量远超金本位时代,黄金储备不足以支撑美国经济,且操作上不可行。

政治现实

尽管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可能通过“政府效率部门”(DOGE)拥有影响力,但他的角色更多是顾问性质,缺乏直接立法或行政权力。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也曾批评美联储,但从未采取实质性行动废除它。关闭美联储的想法在某些保守派(如参议员Mike Lee)和比特币支持者中有市场,但主流经济学家和金融界普遍认为这是不现实且危险的提议。即使特朗普支持马斯克,也需要面对来自商界、学术界和国际社会的巨大阻力。

马斯克的动机

马斯克的表态可能更多是表达对现状的不满,或吸引关注,而非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他曾批评美联储加息影响特斯拉的借贷成本,也对通胀和政府支出表示担忧。结合他支持比特币的立场,他可能倾向于去中心化的货币体系,但这与关闭美联储是两回事。

结论

理论上,马斯克或特朗普可以推动相关讨论,甚至发起立法尝试,但实际关闭美联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需要克服法律障碍、说服国会、替代现有货币体系,并承受巨大的经济风险。目前的美国政治和经济架构下,这更像是象征性的口号,而非可操作的计划。短期内,美联储可能会面临更多政治压力(如审计或政策干预),但彻底关闭几乎不可能。

美联储的历史

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简称Fed)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它是美国中央银行体系的核心机构。以下是其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

起源与背景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美国经济多次经历金融恐慌和银行挤兑,例如1837年、1873年和1907年的危机。这些事件暴露了美国缺乏一个集中化的货币管理机构来稳定经济和金融体系。当时,美国的货币发行由私人银行控制,国家银行体系分散,缺乏协调。

1907年的银行危机尤为严重,华尔街的大规模恐慌促使银行家和政治家开始认真考虑建立一个中央银行。J.P.摩根等金融巨头在危机中临时充当“最后贷款人”,但这也引发了公众对私人金融势力过大的担忧。

创建过程

  • 1910年:杰基尔岛会议

    一群银行家和政治家,包括参议员纳尔逊·奥尔德里奇(Nelson Aldrich),在佐治亚州的杰基尔岛秘密会面,起草了一个中央银行的初步计划。这次会议奠定了后来美联储法案的基础。
  • 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通过

    在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总统的领导下,美国国会于1913年12月23日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案》(Federal Reserve Act)。该法案于同日签署生效,正式建立了美联储。法案的设计试图平衡公共利益和私人银行的影响力。
美联储的结构

美联储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 联邦储备委员会(Board of Governors:位于华盛顿特区,是中央决策机构,由7名成员组成,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确认。
  2. 12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分布在美国各大城市(如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负责执行货币政策和监管地方银行。
  3.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尤其是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
美联储被设计为一个半公共、半私有的机构:地区储备银行由私人银行拥有股份,但其政策由政府监督。

关键历史节点

  1. 大萧条(1930年代)

    1929年的股市崩盘和大萧条暴露了美联储早期政策的不足。当时美联储未能有效提供流动性,导致银行大量倒闭。自此,美联储的角色和权力逐渐扩大,例如通过《1933年银行法》和《1935年银行法》加强了对银行的监管。
  2. 二战与战后(1940-1950年代)

    二战期间,美联储支持政府融资战争,通过保持低利率购买国债。战后,1951年的《美联储-财政部协议》恢复了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3. 滞胀与沃尔克时代(1970-1980年代)

    1970年代,美国面临高通胀和高失业并存的“滞胀”。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于1979年担任美联储主席,通过大幅提高利率(一度超过20%)成功遏制了通胀,但也引发了短期经济衰退。
  4. 2008年金融危机

    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美联储扮演了关键角色,通过降息至接近零、实施量化宽松(QE)以及救助金融机构(如AIG)来稳定经济。这标志着美联储政策工具的进一步创新。
  5. 新冠疫情(2020年至今)

    面对2020年的新冠疫情,美联储迅速将利率降至零,并推出了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同时通过紧急贷款支持企业和地方政府。
美联储的使命与争议

美联储的双重使命是:

  • 价格稳定(控制通货膨胀);
  • 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美联储的历史也伴随着争议。一些人认为它过于独立,缺乏民主监督;另一些人则批评其政策(如量化宽松)加剧了贫富差距。还有阴谋论者认为它是私人银行家的工具,尽管其实际运作受国会和总统的法律约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