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上的美国历史(2)

流水前溪去不留,余香骀荡碧池头。燕衔鱼唼能相厚,泥污苔遮各有由。委蜕大难求净土,伤心最是近高楼。庇根枝叶从来重,长夏阴成且少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小时候看 Laura Ingalls 的《草原小屋》系列,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到美国,更没想到会看到已经坐古的类草原小屋。

这个小镇的博物馆不止一处,而是沿 main street 有一系列的殖民时期的房子都是它的一部分。我们前面参观的美中贸易展是在它的主馆,叫做 Flynt Hall, 是当年有钱人的私人收藏发展而来的。我猜想在殖民和建国初期,一个人发了财,在这个交通不便,物质匮乏的地方,建立了如此大的房产,干点儿什么好呢?收藏大约是最自然不过的想法了。而收藏的东西虽然各有不同,但大体思路是差不多的:当地的历史,和东方的文化。

说起当地的历史,真的是保存的很细致,我们离开 Flynt Hall 去参观了副馆之一。从外面看是一个低矮的木屋,进去了别有洞天,竟是两层楼的综合娱乐中心。楼下是酒吧旅店,供当地和过往商旅艺人们休息,还有棋牌室,一些不知名的游戏,供往来客人和当地的常客娱乐;后面屋里还存有旧式纺车和织布机,从清理羊毛纺线到织布缝绣,所有的人都和自己所消费的东西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人反而更直接的面对尚未异化的自己。今天我们无需知道身上的衣服如何产生,我们只是一个巨大的消费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楼上的舞厅墙壁四周是仿制的旧式花纹,只留了门后的一片是原来的模样。沿墙砌了一圈座椅,让我想起当年大学里的舞会,坐在边上的人们,等待与期望,都变成了令人珍视的回忆,是因为那是年轻时的事还是简单的生活更容易感受单纯的快乐?

一楼最里面是个保存完好的厨房,就是这个地方让我想起了劳拉的草原小屋。凹进墙里的壁炉,最边上是烤箱,中间是火炉,上面吊着煮锅或煎锅。主妇们做饭的时候非常容易靠近火的时候烧着了衣服,所以发明了一个推杆可以把锅挂在上面推进去。厨房桌上的罐子里是木质厨具。

厨房里的活无疑是一项全职的重体力劳动,不仅是每天为一大家人做饭,还必须要按季节制作和储存食物,譬如在奶牛产奶的季节制作奶酪黄油,屠宰牲畜后腌制肉类,而且因为烘烤食物的温度要求很高,所以通常用一次烤箱要做大量的烤制食品。家庭主妇绝对不是个轻松的工种。小孩子也要在有炉火的厨房里帮忙跑腿或清理羊毛。

我想象大雪封山的时候,一家人就着厨房的炉火,吃着储藏的食物,一边纺线织布,一边计划憧憬着来年的收成,那个世界即使是和今天的仿佛与世隔绝的小镇相比,也是何其的遥远而模糊。

回来的时候正值黄昏,冬日的最后几缕阳光斜照在康河上,透过车窗看去,远远的是轮廓模糊起来的远山树影,心思也有些恍惚。无端想起小时候背过的诗句: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