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和打架不一样,无论是何种战争,你都不可能说你有100%战胜对手的成功率。事实上,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很多,有时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事件就能影响战争的结果。战争要是从胜利变到失败,对一个国家或政权来说其影响是深远的。
打架就不同了。如果你实力比我弱很多,那咱们打十次都是你败。所以,打架胜了以后,我们会经常得意地对对手说:“你小子不服怎么着,不服咱们再来,告诉你,就是打上50次,也一样揍得你满地找牙!” 不过,也有把牛皮吹破的,最后让人家翻盘赢了。不过没事,输了就输了,最多难受几分钟,没啥严重的后果可担忧。
要是有人把战争当成打架这样来玩会怎么样?人家败了,你觉得不过瘾,对他说:“小子,老子今天放你回去,还发给你枪支弹药,你不服气,咱们再来。”然后放他回去再接着打。估计对此人们有两种反映。如果有人不懂战争或与战争利益无关,肯定为这样玩战争的主帅的英雄气概喝彩。这种情景在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另一种反映来自于玩战争主帅这一方的国君和国民,他们肯定会大骂这主帅是蠢猪。即使最后胜利了,估计这主帅也得给撤职掉。要是最后失败了,丢掉了胜利成果,掉脑袋不算,恐怕还要遗臭万年。
你要是不信,我可以举个例子。假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打到巴格达,把萨达姆抓住了。然后问他服不服,老萨说不服。美国国防部长拉莫斯菲尔德说:“你TMD不服,那好,我放你回去。我们撤到沙特。我发给你弹药,给你三周准备,我们再玩一次。”你想拉莫斯菲尔德的国防部长还能继续当吗?
可是,《三国演义》中第一天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先生就玩过这一游戏。而且还玩上了瘾,连续玩了七次。最后,要不是他的对手孟获先生最后玩腻了,决定不陪他玩了,估计这游戏还要继续下去。这段故事就是堪称诸葛亮军事杰作之一的“七擒孟获”。
老飘简单列出这七次孟获被抓的经过:
第一次:打不过逃跑,中了埋伏,被抓;
第二次:手下人谋反,把他绑了献给诸葛亮;
第三次:搞诈降被识破,自投罗网;
第四次:偷袭中计,被擒;
第五次:是自己的盟友变节,把他抓来;
第六次:战败后又施诈降被识破;
第七次:藤甲援兵中火攻计,被擒。
诸葛亮放了孟获回去后,除了两次(第二次和第五次)兵不血刃又把孟获抓来以外,其余几次都是动刀动枪才打败孟获的。中间蜀国这一方也有不少的损失,而且还有几次因地理环境因素差点丢失了战争的胜利成果。
后来诸葛亮解释说,三番五次放孟获回去的目的是要孟获心服口服,让他以后不再犯边境。要不然,为了统治他们,蜀国就要派兵派官员,还要发粮草。如果这不是诸葛亮为了搪塞自己玩战争的借口,那么诸葛亮的强国治国方略就有问题了。
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诸葛亮应该深知国土和民众的多寡是古时候战争胜负的重要决定因素。土地多,人口多,自然就能养更多的兵。要是当时诸葛亮挥兵南下和西进,把现在的缅甸,泰国,越南和印度的孟加拉湾地区都纳入西蜀的版图,那蜀国将是何等的局面?要是信心再大一些,再占据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海域,这世界历史就要 重写了。
可是,咱们的天才战略家诸葛亮始终抱着北取中原的梦不放。似乎只有得到中原才得到了一切。而且认为打回中原的唯一途径就是北出祁山这一条道。这种执著的有点过分的策略思考是他失败的根源。明知自己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不如魏国的情形下,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一条道路,以同一方式向魏国发起进攻,意图侥幸取胜。结果一次次的失败让蜀国耗尽了自己的国力。
后来的人把责任都推给刘禅,说他太笨太窝囊,是诸葛亮扶不起来得阿斗。可是回头再想一下,这也就是刘禅,换了别人,谁会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让诸葛亮这样胡折腾?我要是刘禅,早在他两擒两纵孟获的时候就撤他的职务了。所以,蜀国的失败不应该是刘禅的失败,而是诸葛亮及其继承人姜维的失败。
回头再分析一下诸葛亮的借口。即使真是为了培养一个傀儡军阀,也可以采取其它手段,而不必用自己战士的生命和国库的钱粮作代价,让一次次无意义的战争来感化孟获。试想,要是孟获命不大,在最后一次死于战场,那前面几次的六擒六纵不都付之东流了?诸葛亮是否还要寻找另一个孟获再玩一次七擒七纵呢?
所以我认为诸葛亮这个借口是站不住脚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这样高智商的人玩这个低智商的游戏呢?老飘认为唯一可能是政治原因。
刘备死后,诸葛亮就搞了一个 花招把国家的决策权独揽到自己手里。当时曹丕看到刘备已死,西蜀虚弱。急忙策调五路大兵,来取西川;第一路,曹真为大都督,起兵十万,取阳平关;第二路,反将孟达,起上庸兵十万,犯汉中;第三路,东吴孙权,起精兵十万,取峡口入川;第四路,蛮王孟获,起蛮兵十万,犯益州四郡;第五路,番王轲比能,起羌兵十万,犯西平关。
年轻的刘禅刚刚接班,接到这样的情报,急忙召开御前内阁会议商讨对策。可是身为国家军事委员会第一把手的诸葛亮竟然称病请假。当刘禅派卫戍司令董允,检察部部长杜琼前去探望时,诸葛亮竟然不让 见面。 最后没办法,第二天皇帝刘禅自己到了诸葛亮家,看到诸葛亮根本没病,正在那里和宠物鱼聊天。这也就是好脾气的刘禅,要是别人,当时就下令把他给绑了。
当刘禅问到魏兵进犯的事,诸葛亮说他已经对孙权以外的四路兵都作了安排,现在正考虑派人去说和孙权。先不说这安排好不好,这样的国家大事,竟然对皇帝刘禅不作请示汇报,就私自行动,说轻点,是目无上级,说重点,就是欺君罔上。其实诸葛亮并不是真要夺刘禅的权,他只是想借此拨乱反正,让西蜀重新回到连吴抗魏的路线上来。
好在刘禅是个好同志,没有和诸葛亮计较,仍然高高兴兴地玩游戏上网聊天灌水。可是,你想想,这样其他官员能服气吗?他们至少对国家大事和决策有知情权吧。所以,底下对诸葛亮这种大权独揽的作风有意见的多了,好多告状的提案都在刘禅那里摆着呢。诸葛亮想,尽管刘禅心不错,智商有限,可时间一长,夜长梦多,万一有人把刘禅说明白了,自己的特殊地位就危险了。
万一自己的特殊地位受到动摇,今后自己的北出祁山的军事部略肯定在刘禅和其它官员那里无法通过。你想,当时西蜀自大败于东吴后,在三国中实力最弱。以一弱国去侵犯一个强国,不等于是拿鸡蛋碰石头吗?另外西蜀在与东吴战争中损失的70万大军,这种巨痛不是短时间能忘却的。诸葛亮为了打消其他人的顾虑,急需用事实给刘禅和百官一个强心剂。
正在诸葛亮找不到机会的时候,孟获造反了。这就给诸葛亮送来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诸葛亮高高兴兴地领着大军来讨伐孟获了。可惜的是,孟获不堪一击,没费劲就战败被擒了。这时候。要是诸葛亮杀了孟获,回到成都,整个政治局面不会有多大变化。 因为这种短暂的胜利喜悦不足以让人狂热起来。
诸葛亮没办法,只好放了孟获,让他再回来打。诸葛亮知道孟获的智商, 所以他对胜利的掌控还是有相当把握的。好在,孟获也很配合,一二再,再而三地累败累战,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战报让成都人兴奋不已,慢慢地大家就从东吴的战败阴影中走出来了。
本来诸葛亮还想再搞几次擒纵的游戏,只是孟获太疲劳了,不想干了。这下没办法,诸葛亮只好班师回成都。临行前,为了感谢孟获的配合,让孟获当了不毛之地自治州的主席。这场游戏的唯一好处是,孟获通过这场游戏,彻底对战争厌恶了,所以他在世期间,就没有再次发动任何战争。
诸葛亮回到成都以后,自己的特殊地位巩固了。官员和人民对战胜魏国的自信心有了。大家都坚信,在诸葛亮的领导下,还可以对曹丕和孙权来个几擒几纵。所以,当诸葛亮给刘禅的公开信《出师表》发表以后,反对战争的声音彻底地在成都上空消失了。从此,西蜀在诸葛亮的带领下走上了灭亡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