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我第一次将学厨成果展现在自家餐桌时,厨艺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夸赞,老妈唯一感兴趣的问题就是我怎么把肉炒得那么嫩的。当时我的回答老妈显然不满意,就像现在我越来越不满意自己用那些食粉等添加剂腌制肉类使其滑嫩一样。
入厨伊始,我接触最多的就是牛肉。厨房里分工明确,猪、牛、羊等肉类负责到人,我师傅负责牛肉,自然我也就如影随牛起来。那段日子我研究牛肉的热忱已经到了仅次于屠夫
这里,我不是要夸口说我的刀工如何,我想说的是切割完牛肉的后续手段。那时候我们酒楼的生意在京城首屈一指,卖得最好的牛肉每天售出30斤不成问题,30斤的概念就是:每个例牌菜3两半牛肉,除一下,一天能卖多少份就一目了然了。这个后续手段里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腌制,起初师傅腌制的时候,我在旁边打下手,30斤切好的牛肉片装在一个如浴缸大小的圆形塑胶盆里,先将盐、糖、味、生粉、食粉等腌料装入脸盆大小的容器,接满清水,待腌料溶解后逐渐加进牛肉里,用手顺时针旋转,等牛肉完全将水"吃"进去以后,再缓慢加入清水,此时双手不能停止旋转。如此这般,当给师傅去接第5盆清水的时候,我完全傻了,心想,牛肉难道这么饥渴?那么多水加进去这么快就不见了?水都去哪里了呢?最后如果腌制工序全部完成后,再上称约一下的话,我看牛肉的重量恐怕要加倍了。
现在我教徒弟腌牛肉,可以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一斤牛肉需要加多少盐、糖、食粉等这些固体腌料,但若要问我一斤牛肉要加进多少水,我只能回答不知道。不是我故作神秘,是的确不知道,当初师傅也没教我,水的摄入量完全要凭经验和牛肉的质量,我说的技术含量也完全在此,说得更直白些,加多少水要全凭经验。腌制完成,如果看牛肉的颜色已经有些发白,不像牛肉了(这种情况一般为肉的质量太差),最后再加入点大红色素调和成的水也未尝不可,也只有这样,牛肉才能看起来更加红润有光泽。当然,加些老抽进去自然要比加色素显得你厨德高尚的多。
不过,大家别误会,我并不是说腌制牛肉或其他肉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家里做菜想要使肉滑嫩的话,完全可以照我说的方法腌制,只是食粉、色素之类必须废弃,略加点淀粉和少许的水足矣,加点蛋清也是不错的,吃着放心是最大的前提。但不放心也依然存在,餐馆进货与超市一样,必须要供货商提供肉类检疫合格证,所不同的是,超市的门槛要高很多,无名无分的想进超市比登天还难。对,我的意思就是要说餐馆进货的质量无法像超市那样有着高度的保障性。也正如我师哥妙言:现在咱们进的肉不用腌也很嫩。为何?来的时候水就已经打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