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方鸿渐不移民?

子曾经曰过:君子和而不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围城》讲了一批三十年代海龟们的故事。小说的开头是方鸿渐及一批留欧的毕业生们乘船回国,To stay or not to stay 好象从来就没成一个话题。

那个时候的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跟八十年代中国再度打开国门时应该是相差无几吧?但留学生们不管是公费还是自费,大多都学成归国了。我在想,那时的人们大概道德观念或契约精神比现在的人强,公派的花了国家的钱,自当回国效力(还逢日本侵略中国);自费的呢,家境殷实,回国当然舒服许多、施展才华的机会也大许多。其它的原因,我在猜那时的移民政策也许相当地严厉,种族的歧视也可能相当地严重。

今日大家讨论回国还是不回国,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祖国经济上变得强大了。如果问问八十年代的留学生,当时多数都是想怎么才能留下来。

您说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