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闽西北民军首领卢兴邦传奇


作者:萧春雷    《厦门晚报》

即使在福建现代史上,卢兴邦也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34岁时,他还是尤溪县贫无立锥之地的一介草民。他做50大寿时,萨镇冰、周佛海等人为之弹冠相庆,何应钦夸他“天生奇人迥异才”,蒋介石送来“合庆百年‘的寿匾。古人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河东到河西,卢兴邦只花了15年。

落草为寇成匪首

卢兴邦(1880-1945),尤溪县团结乡七尺村朱源里人,原名文梁,字正栋,官字光国。他出生贫寒,早年失怙,全凭祖传下来的一片竹林造纸贩卖为生。不幸他好赌,不但纸钱输个精光,还负债累累,竹林只好典当给同村地主黄名扬。卢兴邦无力赎回,表示愿意卖断;可黄名扬存心霸占,以赎期已过为由拒绝。旧历1912年年关,卢兴邦突然间赤贫如洗,忍不住痛骂:“你这个恶财主,恶人自有恶报,只有土匪有办法对付你。”

天下竟有这样的巧事,卢兴邦的诅咒神奇地成为现实。十几天后,1913年春节期间,黄名扬家被德化土匪抢劫。他到县衙告状,咬定卢兴邦勾结土匪行劫。卢兴邦跳进黄河洗不清,闻风而逃,衙役把他的族弟卢文淳逮捕入狱。

卢兴邦躲在德化县做工,不久上山落草。德化与安溪,清末就有数股土匪盘踞山林;辛亥革命后,匪患扩展到安溪、德化之外,又加上大田和尤溪;到了1918年后,匪患遍及福建各地。卢兴邦加入德化天花寨苏益(亿)一伙,先当伙夫,后来混了个小头目。1915年,苏益被李厚基捕杀,部众星散。卢兴邦带了支毛瑟枪逃回尤溪,在本乡本土继续干着强盗勾当,队伍开始慢慢扩大。当年受他株连蹲了大狱的族弟卢文淳出狱后,带着弟弟卢文才,头也不回投奔卢兴邦去了。

打家劫舍“十兴盟”

1915年,池田乡双鲤村深坑。卢兴邦和9位打家劫舍的同伙按照古老的方式,杀了头大公鸡,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取兴盛之义,10人以“兴”字为辈份,重新改名。卢文梁改名卢兴邦,卢文淳改名卢兴明,卢文才改名卢兴荣,詹荣策改名詹兴功,卢文灶改名卢兴芳,张吓八改名张兴隆,叶乞食仔改名叶兴金,王牛道改名王兴平,张光清改名张兴相,苏龙光改名苏兴文。史称“十兴结盟”。十兴之盟是卢兴邦势力的核心骨干。

这个时期的卢兴邦是不折不扣的土匪,烧杀掠抢,无恶不作。仇家黄名扬没能逃脱报复,最早被杀。葛竹村人帮助官府围剿,拿走了他们的棉被等用品,招致血洗,死了27名村民。

卢部前后到底烧了多少民房,杀害多少人命?谁也说不清楚。《尤溪文史资料》第七辑林昭质整理的《卢兴邦及其部属在尤溪烧杀罪行录》列出五十余桩。最令人发指的是双梅惨案。尤溪梅仙、梅营村民拒绝卢兴邦派款,1917年农历十二月初九,卢兴明、王兴平带五营兵马600多人,两路抄袭梅仙、梅营,见人就杀,见屋就烧。大火持续两天一夜,烧毁房屋65座,被杀200余人,投河毙命100余人。

连新编《沙县志》也为卢兴邦“立传”,控诉他在沙县犯下的一系列血案。还有其他许多县呢?

摇身一变成“团长”

1917年,孙中山在广东成立护法军政府,举行北伐,史称“护法战争”。福建当时为北洋军阀福建督军兼省长李厚基统治,1918年,孙中山决定东征,在闽开辟第二战场,派陈炯明率领粤军和方声涛率领滇军分两路入闽。广东革命军(时称南军)入闽后,立即联络和收编散处各地的民军(土匪和各种地方武装),共同反对北洋军阀(时称北军)。

卢兴邦主动派人与广东方面联系。1918年,他接受孙中山的委派,为福建省三民主义宣传员,队伍受编为粤军第三师第九旅第九团,自任团长。这样,他的同伙从一群乌合之众的匪徒,摇身变成一支正规军,随着国民党的得势,具备了形式上的合法性。

卢兴邦并不真心信仰三民主义,他同南军的合作无非是互相利用。必要的时候,卢兴邦也能投靠北军。南军数次入闽,来来去去,都未推翻北洋政府的统治。福建大大小小数十股民军,便在北军和南军之间摇摆。南军一来,接受南军收编;南军一走,受不住压力,接受北军收编。每支民军首领的口袋里,都放着南军和北军的好几张委任状。

势力扩至二十县

1922年秋,许崇智又率粤军入闽,逐走李厚基,卢兴邦趁虚攻打尤溪县城,相持40日,北洋守军投降。卢兴邦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尤溪县城。次年,许崇智回师援粤,不久他就投向福建清乡办督办萨镇冰,任福建警备第一师师长,等于变相向北洋政府投降。1924年春末,发动大田事变,赶走南军领袖方声涛,收编其部属;10月,强占郭凤鸣部的沙县和永安两县地盘,扩充实力。1925年5月,卢兴邦在闽江截劫北洋军阀督办周荫人的枪械,同北军闹翻;8月,周荫人率北军讨伐卢兴邦,迫卢部一度退出尤溪城。

1926年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三路出师。年底,第一军军长何应钦率部入闽,卢部协同作战。何部将北洋军阀的势力逐出福建,并改编福建各地民军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以卢兴邦、吴威、郭凤鸣三人为师长。这时,在福建各部民军中,卢兴邦的势力已经跃居最强。1927年7月,国民政府福建省政府成立,卢兴邦跻身十几个省政府委员之列,成为福建官方的头面人物。其实际统治区域,包括南平、顺昌、将乐、永安、建瓯、建阳、崇安、浦城、松溪、政和、邵武、光泽、建宁、泰宁、尤溪、大田、清流、连城、归化、古田、屏南22个县,其县长均由卢兴邦委派。

这是卢兴邦一生的巅峰时期。1929年农历九月十三日,卢兴邦在南平庆贺50大寿,省内外名流云集,蒋介石派人从南京送来“合庆百年”的寿匾。厨师、戏班,均从福州、上海专程请来。寿筵每天200桌,连续5天。

偷鸡不成蚀把米

卢兴邦统治闽北,在各县设立税务局,截留税收,引起省方不满。杨树庄任省主席时倒还罢了,待得方声涛代省主席兼军事厅厅长时,矛盾爆发。方声涛因为大田事变和卢兴邦积怨甚深,甚至在省府会议上骂卢是土匪。1928年秋,方改组省政府,取消了卢兴邦的省政府委员资格。

1930年1月6日晚,卢兴荣暗中调了一排兵进入福州城,趁省府要员在财政厅长陈培琨家享受鱼翅宴会时,绑架了省府委员郑宝菁(兼省府秘书长)、陈乃元(兼民政厅长)、许显时(兼建设厅长)、程时奎(兼教育厅长)、林知渊以及吴澍(水上公安局长,不是委员)6人。当晚就将3人押往南平,3人押往尤溪。这就是当时轰动省内外的绑架六委(其实只有五委)的“一·六”事件。

卢兴邦此举,目的是逼省政府作有利自己的改组。可是方声涛态度强硬,断然拒绝谈判。卢兴邦骑虎难下,只好继续监禁6人。着急的家眷共同赴南京请愿,受到宋美龄的接见。事情闹到了这份上,蒋介石乃下令讨伐卢兴邦。卢于是向正与蒋介石鏖战的冯玉祥和阎锡山求援。冯、阎希望卢牵制蒋介石的兵力,鼓动卢部进攻福州,开出空头支票,让卢兴邦组织福建省政府。卢兴邦于是扩军备战,在白沙设立前线指挥部,分左右两路进攻福州。省方派遣刘和鼎师抵抗。

在这紧要关头,卢部钱玉光团突然倒戈,杨忠贞团逃跑,导致卢部全线崩溃,节节败退。卢兴邦不得已求和,放回“五委”(此时陈乃元已经病死尤溪)。10月25日,被绑架10个多月之久的五位省府要员回到福州,各复其职。

“一·六”事件,卢兴邦偷鸡不成蚀把米。事后,卢部缩编为旅,卢兴邦降职为旅长,向中央悔罪。其辖区也收缩为尤溪、大田、永安和沙县四县。经此事件,卢兴邦心灰意懒,逐渐退隐双鲤村,职务由卢兴荣代摄。盛极一时的卢兴邦部,开始走向衰落。

乌合之众墙头草

1932年7月,十九路军入闽,不久即改组福建省政府,蒋光鼐任省主席,蔡廷锴任绥署主任;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发动“闽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十九路军派代表邀请卢兴荣共同反蒋,应许卢部扩编成一个军。卢兴荣赶回双鲤,同卢兴邦彻夜密谈。十几天后,人民革命政府发来卢兴邦为十五军军长的委任状和军旗,卢兴邦在尤溪县政府门口贴出公告,拥护“中华共和国”。这时,蒋介石的密使毛维寿也在极力拉拢收买二卢,蒋电召卢兴荣到南昌见面,委任卢兴邦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驻南昌行辕参议,卢兴荣为五十二师中将师长。卢部于是倒戈,转而助蒋伐蔡。从这可以看出,卢兴邦并没有什么政治主张。

1930年12月,卢兴邦就任“闽西剿共前敌指挥”。从1932年至1935年,其部队多次与红军交战,1933年7月,著名的宁化泉上之战打响,红军围困泉上土堡,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仅一个多小时就彻底解决卢兴邦派去的援军一个团,击毙旅长张兴隆,卢兴邦的次子、团长卢胜斌被俘后冒充炊事员并装病,才被宽释,灰溜溜回家。泉上土堡是清初泉上籍著名诗人李世熊设计制造的,异常坚实。红军挖地道,将装满土硝的三副棺材推至墙底,炸开缺口,全歼守敌。

卢部和红军作战,加速了自己的衰败。据当时《红色中华报》的不完全统计,卢兴邦的五十二师,被击毙旅长1人、团长2人,被俘团长1人,营长以下官兵被消灭5000多人。

毛泽东的名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有一语涉及卢部:“陈卢两部均土匪军,战斗力甚低。”这里说的“陈卢”,指的是陈国辉和卢兴邦。

参加抗战终殒灭

1934年1月十九路军发动的闽变结束后,福建进入蒋氏王朝的直接统治下。陈仪接任省府主席,即致力于分化和消灭福建各支民军,先把全省民军队伍悉数招抚,然后改编、缩编、调整骨干,变成直属省府指挥的省保安团队。那些昔日曾叱咤风云的民军首领,或公开处决,如尤赐福、钟绍葵和叶文龙;或遭到暗杀,如陈佩玉。从1934年2月到1937年4月,仅三年左右的时间,福建民军灰飞烟灭。

与福建其他民军无声无息的消失相比,卢部在最后的关头,选择了最壮烈的殒灭方式:抗击日本侵略军,战死沙场。

1936年秋,卢兴荣到南昌蒋介石行营请缨抗战(时卢兴邦已逐渐隐退,军务政务均委托他出面办理。)不久,卢部即开赴浙江整训。1937年8月13日,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淞沪战争爆发。淞沪战役是抗战以来第一场大会战,历时3个多月。日方投入30余万兵力,伤亡40672人;中方投入70余万大军,伤亡25万人。淞沪会战最后以日军占领上海宣告结束。参加此役的卢部精锐4700多名,除负伤送回后方400余人外,4300多名官兵战死在抗日战场上,几乎全军覆没。那些侥幸活下来的官兵,一部分伤病员被遣散回乡,一部分被编入别部。五十二师番号被撤销,这意味着横行闽北20年的卢部完全消失。卢兴荣先是升七十六军副军长,后又改调军委会高级参谋。

无论这支队伍生前做过些什么,在最后这一刻,他们死得其所,死得像男子汉。

1945年9月17日,卢兴邦病逝于双鲤家中。

关于卢兴荣,再做个补充:1949年7月,卢兴荣策动了尤溪和平解放。1950年12月,卢兴荣病逝于安洲岭家中,终年54岁。

http://www.fzyouxi.com福州尤溪老乡录转载
登录后才可评论.